立身诚为本,处世信为基,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这句话尤其重要。家住平乐县的吴某在小镇上经营着一家农资饲料店,莫某和余某夫妇经营着一家养猪场,两家人在生意上常有往来,但是却因为“诚信”二字闹上了法庭。
1
案情简介
公
正
廉
洁
从2012年开始莫某就从吴某处采购猪饲料,双方每次交易都是采用赊账的方式,交易后吴某都会记账并让莫某夫妇两人签字确认。莫某夫妇在得到售猪款之后,也会不定期将所欠饲料款打给吴某。长此以往,双方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交易习惯,但在2018年,吴某凭借一张2016年6月30日签下的《欠条》将莫某、余某夫妇告上了法庭,要求其给付所欠饲料费用十万余元。
2
审理经过
3
执行经过
判决下来后,被告莫某夫妇并没有主动还钱。原告吴某多次催促无果后向平乐县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019年4月在执行法官的主持下,双方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由莫某夫妇分三期将欠款还清。然而莫某夫妇在给了第一期的3万多元后就没有继续还钱的意思了,无奈之下吴某2021年底再次到平乐县法院申请该案恢复执行。这一次主办执行法官几次来到莫某、余某家中,对两位被执行人施压做工作,严厉批评了两位被执行人拖欠钱款的失信行为。两家人从2012年开始就有交易往来,彼此之间可以说是老客户了,正是基于对老客户的信任,申请人吴某才愿意让莫某夫妇长期赊购饲料,但是莫某、余某两人却将诚信抛之脑后,拖欠饲料款长达7年之久,长此以往,谁还会愿意和这样的人做生意?在批评教育的同时,执行法官还严肃地将逃避执行的法律后果告诉了两位被执行人,让他们彻底打消继续当“老赖”的念头,并要求他们马上筹钱还清欠款。
经过执行法官的释法明理,莫某、余某夫妇也对自己拖欠货款的行为感到羞愧难当,当场筹集了部分资金打进法院账户,并于2022年1月将所有欠款还清,吴某终于拿到了拖欠7年之久的饲料款。
4
诚信经营
申请人吴某为案件主办的审判、执行法官送上了锦旗
诚信之于生意人,如水之于鱼。无论是在大都市,还是在小乡镇,不讲诚信的商家可能会得逞一时,但绝对不会长期辉煌,只有坚持诚信经营的商家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近年来,平乐县法院不断加大各类民商事案件审判执行力度,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司法理念,严厉打击失信行为,维护各类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为打造法治公平、诚实信用的市场环境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供稿:李苇
编辑:李苇
原标题:《【我为群众办实事】赊购农资长期不结账,执行干警多次面谈训诫化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