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初筛有效内容及专家评审,现将第六期获奖名单和建言内容予以公布。
1.加快在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方面智慧化数字化应用推广
袁经东(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在广大农村基本已实现节水滴灌、农机或无人机喷洒病虫害防治用药的基础上,建议通过数字乡村建设,进一步增强农村农民应用技术的能力,提高科学使用信息技术增收致富的水平。
2.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叶萍(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建议为农民提供培训服务,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多渠道、多形式推动各级各类人才参与数字乡村建设,加强对农村干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广大农民数字化技能和知识的培训,探索“互联网+”环境下农村教学新模式,有效建设数据共享平台。
3.试点建设网红数字乡村
玛依拉(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建议乡村振兴和数字乡村活动相结合,多开发网红旅游村,通过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推荐这些网红旅游打卡村,比如,以林果产业为主的乡村,可以开展亲子认养林木等体验网红村活动,带动乡村旅游业。
4.“互联网+”走进农村
古丽其热·阿布都克依木(喀什地区)
建议加快建设农副产品直播基地,鼓励乡村产业主体利用农副产品直播平台,推介农事节庆活动,加快推进农村供销、邮政快递、农资经营和农机合作社等数字化转型,促进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发展。
5.推进科技融入乡村建设进程
张梦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建议通过引进科技手段和设备,以及程序化管理,为开展数字农畜牧,创造更好的条件;引进乡村数字医疗,携手内地专家团队,开展线上智能问诊,让群众了解到科技的便捷。
6.乡村建设
张应湘(四川省泸州市)
建议构建特色产业支撑模式,利用已形成的特色支柱产业资源,注入科技、绿色、健康内涵,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形成读书会、合唱团、广场舞团等“共同体”,促进乡村文明发展;进一步完善乡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新服务活动载体,不断提高乡村服务水平;各村可广泛开展结对互助、扶贫帮困、扶残助残活动等,为弱势群众解决各种困难。
7.以信息化带动乡村服务更接地气
付志勤(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建议以信息化带动发展,打开农产品线上销路,解决销路单一的问题;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旅游,以贴心服务推动发展;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更接地气。
8.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韩纬(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针对目前农业农村实际,开发更接地气、更简单实用的数字应用。建议进一步完善高科技农业应用补贴和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共同参与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区,让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现代信息技术覆盖农业全产业链。
9.农产品电商
玉苏普江(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建议进一步拓宽南疆四地州农产品网络电商销售渠道,支持快递物流企业加大对农产品运费方面的补贴或支持力度,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网购南疆农产品。
10.农副产品集中采购,深加工,网络销售
邱诚(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建议搭建供销平台,通过大数据统计产量,对接企业实施集体采购,并按统一标准进行农副产品深加工,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统一包装对外销售,利用媒体等方式共同宣传品牌,整体提升知名度。
原标题:《公布“疆来新村”之“我为新疆数字乡村发展建言献策”网络活动获奖名单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