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名单》所列高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
组织方式:
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
实施规模:
2万名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志愿者(含已招募的第24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
服务期:
1至3年,服务协议一年一签。
7个专项:
1、乡村教育
2、服务乡村建设
3、健康乡村
4、基层青年工作
5、乡村社会治理
6、服务新疆
7、服务西藏
选拔标准: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定,思想政治素质好;
2、到岗之前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3、通过西部计划体检;
4、有志愿服务经历的优先录用。
进度安排:
1、5月31日前完成选拔工作;选拔方式和流程:开展审核、笔试、面试、心理测试等;
2、6月10日前完成体检工作;
3、6月20日前与志愿者签订招募协议书(见西部计划官网)并向志愿者发放《确认通知书》;
4、7月下旬,到服务省培训地报到并参加由服务省项目办统一组织的培训;
西部计划实施方案篇2
一、工作内容
20__年,面向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由中央财政支持的全国项目计划选派西部计划志愿者(包括延期志愿者、新招募志愿者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事为期1-3年的志愿服务工作。实施内容涉及基础教育、农业科技、医疗卫生、基层社会管理、基层青年工作、服务新疆等六个专项。其中,基础教育、农业科技、医疗卫生、基层社会管理四个专项的服务地为省内四个服务县、新疆和广西。深入推进西部计划基层青年工作专项,加强工作指导和专项培训,引导志愿者参与县乡团组织工作。深化实施研究生支教团工作,逐步扩大实施规模,强化规范指导,加强培训工作,提升支教扶贫实效,做好后续人才培养。
二、实施步骤
(一)服务县和服务单位的申报、确定
1、服务县的审核及申报、确定。省项目办充分考虑本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服务县的实际需求、志愿服务成效、日常管理和就业服务、年度考核等因素,按照相对集中原则,报请全国项目办的审定,确定我省20__年服务县为:保靖县(湘西)、花垣县(湘西)、醴陵市(株洲)、炎陵县(株洲)。
2、服务单位、岗位的审核及申报与确定。服务单位的确定采用申报制度,新增服务单位应向县级项目办提交申请,并明确能为志愿者提供免费的住宿和一定的餐费补助。各服务县项目办负责本县服务岗位采集和申报工作,并由省级项目办审核确认。岗位类别需从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农业科技、基层青年工作、基层社会管理等专项中选择。巩固基础教育、农业科技、医疗卫生、基层青年工作专项选派力度;在县级机关、企业等岗位严格控制在10%以内。
(二)招募选拔
各高校项目办于4月17日-5月25日期间完成宣传动员工作,将优秀志愿者事迹材料、典型宣传工作简报、信息图片上报省项目办;5月25日前,组织志愿者报名,收取报名表,完成报名审核;6月1日前完成选拔工作;6月10日前组织志愿者统一参加体检;6月20日前完成公示并与志愿者签订招募协议书。省项目办于6月25日前汇总并审核录取名单;6月30日前向志愿者发放确认通知书;7月25日前完成志愿者补录工作。
2、宣传动员
各高校项目办主动挖掘本校往届西部计划志愿者典型事迹,进行重点宣传报道,或邀请往届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回校向应届毕业生举行交流会或报告会,或采用其他自主创新的形式进行典型宣传。在宣传动员的同时,要加强与省项目办的沟通联系,及时报送优秀志愿者事迹材料、典型宣传工作简报或信息。通过组织或邀请扎根西部基层的优秀志愿者事迹巡讲团或开展座谈会的形式,宣传好扎根在西部基层尤其是新疆、广西、湘西等民族地区的志愿者典型和各地创新创业的志愿者典型,激发高校毕业生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营造“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良好氛围,吸引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