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治力量保障和推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

种子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良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源头。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将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作为现代化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

修订后的种子法实施以来,为提高依法治种兴种水平,推进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法律遵循和法治保障。

今年5月至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种子法执法检查组先后赴四川、江苏、甘肃、黑龙江、湖南5省份,对种子法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从检查情况看,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实施种子法,扎实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推动现代种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同时,仍存在育种创新能力还需提升、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待加强、种业支撑保障体系还需完善等问题。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夯实育种创新物质基础

10多名科研人员正在显微镜下对种质资源“分级”鉴定,从特征特性、抗病虫能力等方面进行层层筛选:刚入库的进行短期保存,有闪光点的则进入中期库,品质优良的资源进入长期库,保存年限在30年至50年。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则是种子的遗传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蕴藏着各种潜在的可利用基因,是育种创新的物质基础。种子法规定,国家依法保护种质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种质资源。

检查中了解到,我国种质资源保护全面加强,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实施,2015年以来新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13.9万份。

检查组发现,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还存在重农作物资源、轻林草资源,重保存、轻鉴定,重收集、轻引进等问题,种质资源重复保存、共享利用不足等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对此检查组强调,农业种质资源保护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必须牢固树立全面保护、多元化利用理念,加大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保护区和保护地建设力度,做好种质资源普查、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工作,夯实育种创新物质基础。

推进种业科技创新,推动良种选育创新攻关

8月24日,检查组来到甘肃省张掖国家玉米种子产业园。站在广袤田野里,放眼望去,大片玉米迎风摇曳,如碧波般荡漾。

据介绍,张掖市立足独特资源禀赋,全市农作物制种面积持续稳定在140万亩,年产种子6.25亿公斤。其中,玉米制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产种量达4.2亿公斤。“张掖玉米种子”获得全国唯一的种子国家地理商标证书,甘州区被认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

通过奖励扶持政策,张掖市全力支持玉米制种企业创设国家级新型研发机构、院士工作站、科研试验站,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推动种业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种源竞争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目前,张掖市种业得到快速发展,已初步建成以玉米制种为主导,以油菜、马铃薯等为重点的农作物种业体系。

种子法明确,国家鼓励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与种子企业开展育种科技人员交流,支持本单位的科技人员到种子企业从事育种成果转化活动。在实践中,如何持之以恒打造重大创新载体,加强协同攻关和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和推动品种创新,成为检查组十分关心的问题。

检查组了解到,2021年以来,在国家科技计划支持和全国种业科研人员共同努力下,我国种业振兴实现良好开局,重要成果竞相涌现,种业科技实力加快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跃升。

检查组强调,要贯彻实施好种子法关于加强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规定,坚持育种基础研究和前瞻性布局并重,在加强育种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同时,重点突破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智能育种等前沿技术,推动以核心种源为重点的重大科技攻关。坚持将增强育种创新能力作为种业振兴的关键抓手,依法支持和推动品种创新,提升育种创新整体效能。

强化种子监管执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种子质量不仅影响农业生产,也直接关系农民能否获得稳定的生产经营收益。如何守牢风险防控底线,严格质量监管,保障安全供种,严防发生坑农害农行为?

对种业发展而言,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种子法明确,国家实行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国家植物品种保护名录内经过人工选育或者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改良,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和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由国务院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授予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植物新品种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检查组了解到,2016—2022年,全国法院共受理植物新品种民事一审案件1939件,审结1746件。近5年来,品种权人胜诉率超过七成,案件平均判赔金额42.5万元,维权“证明难、成本高、赔偿低”等难题得到有效缓解。同时,加大涉种子犯罪的刑事惩处力度,及时发布农资打假典型案例,对涉种子犯罪形成有力震慑。

检查组强调,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事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要进一步完善种业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高效衔接机制,在线索举报、案件受理、证据移交等方面加强协作配合,提高执法司法救济时效性。及时跟进研究法律适用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司法审判规则,用好惩罚性赔偿制度,提升案件办理质效。

THE END
1.农作物肥料最主要的三要素是:A.硅、钾、磷 B.钙、镁、铁 C.氮、磷、钾 D.锌、钾、氮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农作物肥料。 第二步,农作物生长需要各种营养素,如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但“氮、磷、钾”是农作物生长的必需养分。 因此,选择C选项。https://www.huatu.com/stk/2791232.html
2.农业常识耕作智慧揭秘农田肥力提升的关键在农业生产中,提高农田肥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良好的土壤条件是保证高产的基础,而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农业常识。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如何通过科学耕作和合理施用肥料来提升农田的肥力。 首先,我们要了解到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包含了微生物、昆虫、爬行动物等众多生物。这些生物对于保持土壤结构和营养循环至关重要https://www.1lhyh3ij.cn/ke-yan-cheng-guo/438456.html
3.提升农业含绿量增加发展含金量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邬奇峰介绍,为加强施肥行为管控,当地一方面引导农资经营单位建立购销数据库和补贴档案,平台可自动识别购买用量是否触碰“红线”;另一方面推动规模主体签订承诺书,保留购买凭证、建立肥料施用档案,实现可追溯。目前,全区化肥定额制已推广25万亩,近5年减少化肥用量1380吨。 http://www.nkb.com.cn/2024/1203/491829.html
4.农业:我国的基石,却常被误解为“老土”农资资料所以,下次当你吃到美味的饭菜,或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时,不妨想一想,这一切都离不开农业。别再小看农业了,它可是我国的基石,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农业,看似平凡,实则伟大。让我们更加珍惜它、关爱它,共同为农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http://bbs.bailichun.cn/post/20862.html
5.化肥有什么作用如何科学地使用化肥农资百科4、发展经济作物森林和草原的物质基础 化肥的诞生与应用实现了粮食的增产增收,经济作物也获得了大幅发展。粮食和多种农产品的丰富,又有利于促进退耕还林、还草,也为宏观上治理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如何科学地使用化肥 http://m.3456.tv/bk/36789.html
6.公民科学素质基因是遗传的物质基础,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也通过突变改变自身的特性,储存着生命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全部信息。生物体的生、长、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基因决定着生物的性状,例如植物开什么颜色的花就是由植物的基因决定的。http://www.jzkx.org.cn/index.php?c=show&id=1144
7.樟府发〔2022〕14号樟树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樟树市“十四五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之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历届樟树市委、市政府带领下,樟树人民奋力拼搏、砥砺前行,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业农村事业明显进步,农民生活日益提高,为新时期樟树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历史车轮前进到“十四五”之际,樟树市委、市政府以“站前列”的争先意识,“树http://www.zhangshu.gov.cn/zssrmzf/zfwj6e/202209/c6c8407f99124ae7ba2847475b5422f1.shtml
8.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4.3整合农业项目建设,强化基础 整合农业资源,加大农业生产条件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的能力。 4.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压缩成本 一是加大补贴力度。进一步加大支农、惠农、强农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降低种植成本。二是完善政策性补贴方法。探索和完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https://www.haoqikan.com/haowen/54828.html
9.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https://www.shuashuati.com/ti/f0f52424881d44e2833a4ce02ed733e9.html?fm=bdb4e7cfa9647abf98e8c543529d25cf41
10.乡村振兴发展村集体经济精选六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壮大的农村集体主义经济作为支撑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没有壮大的集体主义经济 ,农民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衣食住行尚且得不到保障 ,又何谈乡村振兴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 ,不论是农业合作社还是人民公社又或者是后来作为农业改革试点的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包产到户 ,农业改革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https://m.365978.net/huatizuowenzhuanti/461459/
11.农村农业工作计划2、大力强化基础建设,为农民致富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筹措资金、组织人力物力,解决好10个村民小组279户共计1019人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 新修9、11两个村民小组共计5公里左右的组级公路,对前两年已建的8公里组级公路增铺砂石料,进行修缮。 大力实施“一建三改”工程,计划新建沼气池200口,其中改栏、改厕、改厨10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jh/20220106102443_4640691.html
12.农村人大代表发言稿(精选9篇)一、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着眼于地区农村相对落后,农民收入相对较低,农村基础相对薄弱的实际,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建设档次,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工作切实抓紧抓好,不断消除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按照深入调研,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典型带动,分步实施的思路,借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k4zt3b.html
13.《从农业1.0到农业4.0:生态转型与农业可持续》笔记–安徽农金网乡村产业兴旺的关键就是走城乡融合道路,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多种业态,而三产融合的物质基础不再是一般农业的“三要素”,而是具有多样性、整体性和系统性,能够满足城市市民需求的农村生态资源。所以,推动农村生态资源价值化是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http://www.ahncjr.com/?p=745
14.物业晋升工作总结赏析八篇物质激励是激励的基础,而精神激励是物质激励的根本,是公司进行员工激励不可缺少的两个手段,只有把这两个激励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激励发挥最佳效果。 (四)正向激励与反向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正向激励就是公司对员工的符合本单位经营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奖励,以使这种行为更多地出现,提高个体的积极性;负向激励就是https://zywz.fabiao.com/haowen/17390.html
15.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8篇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农业不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把农业增效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综合效益。 大学生村官到村工作后,我们不得不思考的是,在当前这个时期,大学生村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水平来或者说是https://www.ifabiao.com/haowen/40252.html
16.法治建设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集合6篇由于当前农村经济基础较差 ,发展农村法治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没有保障的 。这就要求大力发展农村經济建设 ,提高农村生产力 ,拓宽农民提高收入的渠道 ,加快促进农业产业化 ,加快完善农村市场经济 。在这个进程中 ,农民慢慢把自己作为市场主体的一部分 ,农民的权利意识就会慢慢提高 ,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学会使用法律去保护自己https://www.ndcksc.com/fanwen/127448/
17.农产品农业经济12篇(全文)经过多年建设, 中部地区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很大发展, 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但作为我国主要农产品产区, 区域间农产品物流还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 农产品流通环节多、成本高。在整个农产品物流链条上作业环节多,https://www.99xueshu.com/w/ikey5g1mezh4.html
18.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成就及经验2017年全国贫困地区99%的自然村已通电话,81%的自然村能接收到有线电视信号,61%的自然村已安上了宽带,平均每个农户有2.1部手机。可以说,贫困地区农民对外信息交流的基础硬件设施已经具备,为缩小城乡间的数字鸿沟奠定了基本的物质基础。 (3) 供电。包括贫困地区在内全国农村生活用电已经解决。贫困地区99.7%的自然村http://html.rhhz.net/njnydxxbskb/201806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