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桂声网评:政策市场共发力,农民收益有保障

日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秋粮收购已进入高峰,累计收购量达1.2亿吨。河南、江苏、黑龙江、安徽四省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开设200多个收购库点方便农民售粮。这一系列举措,是政策与市场有机结合的生动体现,保障了农民的利益,也为粮食市场的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政策托底,给农民吃下“定心丸”。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启动,无疑为粮食价格构筑了坚实底线。粮食价格随市场供需、气候等因素而波动,过去农民常因此面临“丰产不丰收”的困境,如遇丰收年,市场供过于求,粮价暴跌,辛苦劳作成果大打折扣。如今,最低收购价政策保证了农民在市场价格过低时也能获得合理收益,使农民敢于投入生产,种粮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提高,为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收购库点的广泛设立,也降低了农民售粮成本。以往农民需长途跋涉前往远处粮库,且不说耗时耗力,增加运输成本,还可能遭遇压级压价。如今家门口的收购库点,让农民售粮轻松便捷,减少了中间环节损耗,使农民收益更有保障。这一政策的贴心之处在于,设身处地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让其切实感受到政府关怀与支持。

在政策保障基础上,市场机制在秋粮收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价格来看,中晚稻优质优价特征明显,激励农民主动钻研先进种植技术、精心选种育苗、科学田间管理,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着饲料养殖需求回升,玉米、大豆价格企稳,企业收购积极性提高。这表明市场需求对粮食价格和收购行为有着积极引导作用。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依据市场信号调整收购策略,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市场活力迸发,为粮食的后续加工与多元利用提供了广阔空间。各类粮食加工企业依据市场需求,加大对优质秋粮的深加工力度,生产出诸如富硒大米、有机玉米油、膳食纤维米糠制品等丰富多样的产品,进一步提升了秋粮的附加值,拓宽了销售渠道与市场覆盖面。

为了让政策与市场更好结合,政府应持续加强监管,确保最低收购价政策严格执行,防止出现压级压价等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同时,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仓储、物流等条件,降低粮食流通成本。市场主体也应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粮食收购,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粮食附加值。

推动秋粮收购的统筹规划与高效执行,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举措,让农民在丰收年景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粮食市场的稳定繁荣赋予了有力支撑。我们相信,在政策的保驾护航和市场的积极作用下,我国粮食产业必将迎来更为蓬勃的发展新态势,得以书写粮食强国建设的壮丽新篇章。

THE END
1.农资冬储正当时全力保障春耕生产为保障秋冬及明春农资供应量足、价稳,南平市供销社充分发挥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持续落实农资保供稳价工作,助力夯实全市粮食安全根基。 向“实”着力,确保储备充分。南平市供销社遵循“分级储备、分级管理”原则,组织全资、控股农资企业承担化肥冬储任务,并与承储企业签订责任书,确保化肥储备充足。截至目前,全市已储备https://gxs.np.gov.cn/cms/html/npsgxs/2024-12-03/511965567.html
2.以“三稳”筑牢我国粮食安全底线要把中央一号文件中“粮食生产稳字当头”落到实处。一是稳政策,对2020年实行的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稳价定量(限定收购总量)政策要动态监测,保证粮农基本收益,推进小麦稻谷玉米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试点。二是稳面积,面积是产量的基础,重点要落实水稻面积,防止早稻面积继续下滑。三是稳产量,要良种加良法,加强气象和重大http://journal.crnews.net/ncgztxcs/2020/dshiq/gdzc/932294_20200604092904.html
3.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连日来,受大风天气影响温度下降,昌平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民生商品“稳物价、保供给”行动,保障市民“菜篮子”价格平稳,保障群众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 此次检查以商超民生商品类为重点,着重对肉类、蔬菜、粮油等群众生活必需品开展市场价格检查。现场,执法人员详细查看了商品明码标价情况,要求标价做到真实准确、货签https://www.agri.cn/sc/zxjc/scsc/202412/t20241202_8694855.htm
4.农资先行备春耕云天化全力做好化肥保供稳价春耕备耕,农资先行。作为粮食的“粮食”,化肥是农资保供稳价的焦点。眼下,聚焦化肥的生产、分销与使用等重点环节,化肥保供重点企业云天化迎来忙碌的生产期。 生产一线“加速度” 尽管天气寒冷,云天化晋宁选矿公司的夜班工人在早晨7点开始了交班前的最后一次巡检,从破碎到筛分,从磨矿到选矿,走遍http://www.xinhuanet.com/energy/20240202/a6b40a6eed8e44f1b3ba13312d79bb8b/c.html
5.为什么要强调农资保供稳价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眼下,春耕备耕正由南到北陆续展开,北方开始备种备肥,南方开始施肥打药,农资购销逐步进入旺季。 今年,农资供应能满足春耕需求,主要化肥品种供应稳定。不过,化肥价格仍高于常年水平。以2月6日为例,尿素批发价同比上涨6.4%,磷酸二铵、复合肥均上涨5%以上,氯化钾上涨4.2%https://m.gmw.cn/2023-03/07/content_36413530.htm
6.关于全市供销社系统农资保供稳价体系建设的调研与思考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掌握、梳理综合改革和农资保供等情况,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市供销合作社组成专题调研组,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等方式对我市供销社系统农资保供稳价体系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一、全市供销社系统农资保供稳价体系建设现状一是加快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为农服务https://www.wm114.cn/wen/236/471800.html
7.春耕农资保供稳价技术跟进不误农时据农资公司董事长姜昌华介绍,该公司全力做好春耕农资保供工作,春耕所需20000多吨化肥、400多吨农药,2月就已经准备到位,满足供应。这些农资以含量高、长效优质化肥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绿色农药为主,价格也比往年下降15%。 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关键,除了提供足量农资外,农资公司还免费开展农技服务,以“http://m.dtxww.com/article/article-content.html?key=660b54b973175886c68b4568
8.才让太在农资保供专题会议上强调把握市场行情确保农资供应量足质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1月9日,省委常委、副省长才让太主持召开全省农资保供专题会议,强调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有效应对市场风险,把握市场行情,确保农资供应量足质优价稳。 才让太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农用物资稳价保供事关粮食安全,是春耕生产的头等大事,务必抓实抓细抓到位。农资质https://m.yunnan.cn/system/2023/01/11/0324216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