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gxiaHuiAutonomousRegionSupplyandMarketingCooperativeAssociation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理论概括与实践总结,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对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批示指示更是精准到位。我结合主题教育过程中的再学习、再领会,谈一点自己感悟和心得,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第一个问题:关于习近平“三农”思想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河北正定县工作3年多,在福建工作17年半,在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重要“三农”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指南,需要我们这次在主题教育中深入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
一、重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思想,有助于我们提高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产业兴旺的重大意义的认识。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间提出了“搞活农村经济,使农民有更多的发展余地,这是时代的要求,党的要求,农民的希望”,明确了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定位。新时代新使命,解决“三农”问题,仍然要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思想,有助于我们处理好乡村产业兴旺与城镇化关系。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间提出的“不丢城,不误乡,利城富乡”,在福建工作提出的“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把发展现代农业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有机地结合起来的途径”,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重要方向。
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要富裕农民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是习近平总书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间强调“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必须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和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道路”,指出“从单一的种植业的小农业,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立体化大农业,这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也是一个突破性的战略转变”,在福建强调“如果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民不能增收入、集体不能增实力,这种经济增长就是无效益的和虚假的”,指出“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习近平同志在地方工作反复强调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要富裕农民,充分体现了百姓的事放在心里的为民情怀,为我们揭示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主要为的是谁和解决什么问题,对做好乡村振兴规划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要靠深化改革
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是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县工作期间强调“要把对待改革的态度如何、改革工作搞得好坏,作为检验和考核各级领导干部是否称职的一个重要标准”,在福建工作期间指出,“革命是解决生产力,改革也是解决生产力”,强调“开创农业和农村发展新局面,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农村工作机制”。
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根本动力。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间指出“统分结合这种经营方式是中国农民的杰出创造,它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坚持家庭经营,完善统一服务,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承包地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三十年,是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坚持;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是新时代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巩固关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思想是处理农村改革、稳定和发展关系的根本原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制度供给。
第二个问题:关于对深供销社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解析
习近平同志早在正定工作期间就强调“要搞好供销社体制改革,真正办成农民集体所有的合作商业,成为农村经济的综合服务中心”,是针对分散农户经营面临的社会化服务难题而提出来的。在福建工作期间要求“把供销社体制改革放在深化农村改革的全局位置上统筹考虑,把它真正办成农民集体所有制的合作商业,以发挥其在农村商品流通中的特有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方面的论述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方向,在实践中应把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放在重要位置。
2014年在中华全国供销总社成立60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批示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发挥其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和支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供销合作社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需要、适应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需要的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努力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谱写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城乡的新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号)文件,开篇就指出“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确立了新时代供销合作社“姓农、为农、务农”的根本宗旨,明确了新形势下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一系列重大政策,重申了供销合作社的初心使命。这里需要把握好三个基本内涵:
一是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姓农”的本质属性。
性质定位。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对供销合作社的性质、地位、定位、本质属性的最新概括。
基本属性。从所有制成分上看是合作经济性质,本质上是集体所有制,也就是公有制经济的一种形式;宪法上明确界定;从组织结构上看,是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按照合作制原则、规则运行,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推动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实行民主管理、互助互利。
二是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为农”的根本宗旨。
根本宗旨。共产党员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供销合作社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首先就要做到“全心全意为农服务”。要始终做到“姓农、为农、务农”,始终把服务“三农”作为立身之本、生存之基,发展之道,价值取向。
服务内涵。服务农民生产生活,成为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服务农业农村工作,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服务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中国特色为农服务的综合性组织。
衡量标准。把为农服务成效作为衡量工作的首要标准。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正定县塔元庄村,视察了由供销合作社主导建设、塔元庄村“两委”和正定县城关供销合作社共同管理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时,对县供销社主任说:“把超市开到农村,把社区服务送到千家万户,你们的工作做好了,我就放心了。”同时指出,超市连接百姓生活,是农村服务业的一个发展趋势,要加强农村流通网络建设,为群众生活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2015年中央11号文件要求供销合作社把为农服务放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也要求“供销合作社把为农服务成效作为衡量工作的首要标准,做到为农、务农、姓农”。由此可见,供销社为农服务根本宗旨始终不变,供销人的初心就是为农服务。
三是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务农”的根本任务。
根本任务。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为核心,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根本,以强化基层社和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为重点,加快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需要、适应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需要的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努力开创中国特色供销合作事业新局面。
奋斗目标。到2020年,把供销合作社系统打造成为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切实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改革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顺应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按照政事分开、社企分开的方向,因地制宜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更多运用经济手段开展经营服务,增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同时,服务“三农”工作大局,体现党和政府的政策导向,履行好社会责任。改革路径。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探索联合社社企分开的途径,鼓励大胆探索、试点先行,允许从实际出发采取差异性、过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给基层更多的选择权,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确保改革积极稳妥、有序推进。
第三个问题:针对深化供销社改革发展大有可为
供销社和其他一般的经济组织不一样,不一样在什么地方?这次文件定位供销社,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推进“三农”工作的载体。第一句话说明是为农合作的经济组织,既要坚持一般经济组织的共有的普遍的经济属性,重要的还要坚持内在的特有的属性,就是合作经济组织属性,必须坚持合作经济属性。第三,突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我们要在今后的改革当中,今后的事业发展当中,尽量用市场的办法、经济的办法来推进我们的工作。
主要把握三点。第一就是要拓展经营服务领域,认真履行为农服务的职责,体现怎么为农服务。第二就是要推进基层供销社改造,密切与农民利益的联结。第三就是创新我们各级联合社的治理机制,落脚点是提升我们为农服务的综合实力和能力。这三点就是我们供销社这次改革的重点和亮点。宁夏供销社的改革发展,主要干好三件事:一是继续深化供销社改革,做强“双线运行”,二是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根本,扎实推进“两个体系”建设,三是以数字供销为牵引,打造“五个供销”,为助力乡村振兴做出供销合作社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