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为炎帝、农奇。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农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山西等地。农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姓氏篇》。
〔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二:①源自神农氏之后。据《风俗通义》记载,传说上古时的炎帝神农氏,以五谷为食,改变人类逐兽而食的生活方式,因而被尊为中国农业的始祖。他登上天子位后娶尊卢氏之女,生三个儿子。其中有一个以农业为本,以示其家族本源,并以农为姓。②源自农奇之后。汉朝,汉后车师王涿弟农奇,其子孙后裔遂改王姓为农姓。
〔郡望〕农姓的郡望主要有雁门郡。雁门郡:战国时赵武灵王置雁门郡,秦、汉因之。相当于今山西省代县一带,有雁门关,为长城重镇之一。
〔堂号〕农姓的堂号主要有稼穑堂。稼穑堂:神农氏教民稼穑(种庄稼)。
〔堂联〕农姓的堂联主要有:淳安奏最(农猷);国学名儒(农益)。淳安兹令(农猷);国学名儒(农志科)。
〔名人〕农姓的历史名人元代有农士贵;明代有农益,永乐年间任训导;农志科,任靖州学正,又有农猷,官淳安县令。
〔人口〕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山西省有农姓152人,临汾市7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