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很多人带戴着有色眼镜静观供销社的换装复出之时,这个成都“冬糖会”已经被一位行业媒体人惊讶发声“咋个到处都有供销社的”,而行业媒体第一家报道供销社现象的,可以追溯到知酒传媒11月2日
当年底家家都忙着本年回款与明年下单的交替之时,供销社已经从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转换到尝试接触与牵手。
酒业困局山重水复疑无路,能否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呢?供销社,已经从区域试点变成了今天排山倒海般的势头,四处楔入到我们的周遭。是否我们还有当初的茫然,还是不可忽视的打探呢?看准就出手,谁是先知先觉者?
毫无疑问,供销社并不像上月底本月初那样热得烫手,然而,在这场暴热之前,已经有酒企先知先觉,早在糖酒会之前就已经进场合作了。
但短短的的热议过程也让我们更弄清楚了供销社复出的来龙去脉,从未消失,而且一直存在,并且堪称中国渠道的“隐形冠军”。数据显示,供销社系统现有3.1万家和40万个网点,以超6万亿的规模,占据“社零”的7%。
名酒进场,汾酒打响第一枪
顾名思义,供销的核心在两端,供与销。如果我们只看到“销”,那在集约化、降成本的道路上就错过了“统购”的低成本优势。
在创新方面,山西汾酒似乎先天性就保持着“嗅觉灵敏”,上一轮积极拥抱华润资本,最终全系产品导入华润旗下零售业务——华润万家超市。要知道华润万家连续多年位居中国连锁超市第一位,遍布中国31个省份,包括大卖场、标超、便利店、精品超市等门店数量合计接近4000家,这为汾酒全国化织网提供了坚实基础,业内一度复盘为“汾酒复兴”立下了关键性功劳。
对于供销社合作,这次汾酒又是名酒中第一个“吃螃蟹”。
7月12日,山西省供销社与汾酒集团举行工作会谈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具体签约内容看,就是深化在原粮采供、原粮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共同擦亮山西高粱这块“金字招牌”。
显然,这个合作是基于粮食原料,携手并进共同打造高质量酿酒原粮基地,一方面是振兴乡村战略的使然,另一方面又是汾酒高品质战略的本地化资源配置,这极大地保证了新鲜统购、运输成本降低,也让汾酒参与到日常顺时管理与把控原粮品质工作。
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静仁会在接见中国供销集团时表示,茅台集团在小麦收购、仓储物流、渠道销售等方面还存在巨大需求。中国供销集团与茅台集团的产业板块高度契合,在上述领域可以加强合作。
而洋河集团则与宿迁市供销总社、江苏省供销总社下属子企业共同成立宿迁市苏合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主要合作内容依然是酿酒原粮。
如此看,酒业与供销社的合作其实早已存在,并且存在极其广泛的可能,除了原粮,供销社系统的物流优势和渠道优势,也逐渐会成为酒企看中的好伙伴。如果说汾酒、洋河是基于供销社的“主动需求”,那么接下来基于网络渠道是否还会再下一城呢?在“供”的合作顺利之后,通过供销平台连动全资源开启“销”的新通路完全在情理之中。
酱酒转场,醋客先人一步
今年最难受的莫过于部分酱酒企业,前期的过度繁荣导致今天的率先救市。
盘点这两年的酱酒新生代品牌,肆拾玖坊、酣客、原酒公社、魁五首等均各自施出十八般武艺,为酱酒的普及化做出了贡献。
就目前来看,行业里有两个最鲜明的案例,一是肆拾玖坊从过去的圈层营销杀入到传统渠道收效甚微,而与之反弹琵琶的醋客却在供销社未热之前率先转型,即从渠道到供销系统这一新赛道上来。
7月2日,正逢第100个国际合作社日,全国供销合作社日用品采购平台第一届理事会在贵州省酣客君丰酒业召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经济发展与改革部副部长、一级巡视员马继红,新合作商贸连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朱延东,新合作集团常务副总裁、全国供销社日用品采购平台理事长高国进,中国合作贸易企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景远等重要领导出席,酣客君丰酒业CEO杨帆激动表示将与平台加强业务协同、实现优势互补。
当前酒业既有渠道与通路,似乎都失灵了,咋个办?
套用这一句话:上帝总是公平的,关上了一道门,却打开了几扇窗。供销社的复出不再是同日而语,他“换芯”又“换新”,传统眼光的偏见会让我们丧失到“绝处逢生”的大好机会。作为北京琳琳商贸董事长崔长明、四川万达酒业董事长韩志超两位行业“大拿”,与知酒君的非正式交流中,我们欣喜地可以“打开窗户说亮话”。
1:凭票的计划经济?NO,提速的全国战线
供销社并没有消失,而是一直存在;不但存在,而且是一个巨无霸的存在。这个结论打破了很多人的偏见,那就是供销社几次国家政策层面的调整与升级,即“换芯”与“焕新”。
供销社在建国初期承担着城乡物资流通、统购统销的任务,随之市场经济逐步升级换代。2006年出台新网工程,主抓日用品、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再生资源四大板块业务。
2015年国家出台文件以来,供销合作社的定位逐渐清晰,强化基层网点建设,截至2020年,供销社基层网点已恢复95%以上。
我们再看供销社的业务,首先是从最初的统购统销进入到投融资,中国供销集团现控股、参股了多家上市公司,最近的供销概念股也涨了不少。其次是网点四大板块业绩构成看,2020年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5.3万亿元,同比增长14.2%,跑赢GDO的增速,与酒业同为两位数据增长。
其中农产品/消费品/农资/再生资源销售额分别为2.22/1.82/0.87/0.28万亿元,分别占41.90%/34.40%/16.35%/5.33%,分别同比增19.5%/14.8%/10.1%/21.8%,作为同属于消费品的酒类产品,当看到这个占比仅次家产品之时,我们是否发现潜在的价值呢?
显然,今天的供销社全新而来,一个全国网络的强势升级后的全面登场,不再是那个记忆中凭票购买的平台,而是集生产、金融、渠道、连锁、电商等全方位的巨无霸。
2:只在乡镇农资?NO,进城的美好生活
崔长明与他的北京宴酒
琳琳商贸本身就是国窖、牛栏山等名酒经销商,崔长明在思考行业传统打法受阻之后的第二条成长曲线,即瞄准了供销社。据了解,崔长明已经租赁承包了北京房山区供销系统下平谷县的一个国营酒厂,推出了北京宴酒这个品牌,具体来讲首先是定向给北京豪特酿酒加工二锅头;其次是北京宴酒的全国化招商运营;三是将终端专卖店连锁化,即合作者可以用“中国供销社+logo”标准化门店及商业模式进行复制。
无独有偶,11月22日,成都市金牛区联合食品商会与成都市金牛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都市金牛区联合食品商会党委书记、会长钟永辉称:金牛区食品商会充分发挥产地直采资源优势,为了降低老百姓的生活成本,把批发市场开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先期计划开办近20家社区批发超市;双方将建立线上展示+线下交易的大数据运用。
我们已经看出,各地、各层级供销社既有统又有各自特色,打破了农资产品的幡篱,成为了扎根农资、服务城乡的美好生活平台。
3:只服务乡村振兴?NO,庞大的国家网络
作为超商的四川万达酒业董事长韩志超,最近深度考察调研了四川区域内的供销社,这些“重开”的供销社门店吸引了他的重视,一款战旗村的光瓶酒居然在乡镇市场铺货率与动销率极高,他正在构思如何供销社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
供销社全新而来,就是全民美好生活的最强底线。在知酒君来看,这无疑与5G等一样重要,是国计民生的新基建,在如此国家网络里当然拥有巨大的商业机会。
战略适配性,酒业的新大陆
>>6万亿,不可想像的未来
可能明年7万亿、后年8万亿……一个加速扩容、超速增长的远远大于6万亿的国内循环下的统一超级大市场。
2022年7月22日,贵阳市供销社党委委员、监事会主任谢婧,党委委员、理事会副主任王淑晶带队赴茅台镇社供酒酒厂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此行核心目的就是关心一款带有中国供销合作社Logo标识,以“社供“命名品牌的酱香白酒。
据悉,这支产品出现在多家视频平台与京东商城,全系列产品售价100-900元之间。
考察中,市社领导对社供酒业近年来在产业发展、保质增量、新品开发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社供酒业公司要加大对“社供”品牌推广力度,全面探索与牟池酒业合作走深走实,做好贵州酱酒型白酒的传承和发展。
同样,酒城宜宾市供销合作社一家下属企业日前推出一款多粮浓香“川乐福”酒,出品企业以“宜宾汇”命名,该品牌是中国白酒之都宜宾市的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川乐福”酒是宜宾市供销社下属企业监制出品的第一款多粮浓香型白酒。
……
“供”与“销”多管齐下,降成本+增效益
正如本文开头一幕,山西汾酒在粮食原料领域已经展开深度合作,又如崔长明、超志超这样的大商也参与其中,眼里只想从别人那里“获利”的单行道思维已经过时,供销社的产、供、销全域已经开放,酒业必须要有全或视野,来一次彻头彻尾的自我革命。
公开信息看,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是2010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大型涉农流通产业集团,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全资企业。中国供销集团总资产1500亿元,现有全资和控股子公司11家。崔长明表示:供销系统有太多的资源、资产、资金,很多未盘活的需要盘活,很多店面需要转型,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金矿。
事实上,崔长明发起组建的北京宴酒酒业公司,就是直属企业北京豪特酿酒公司是中国供销合作总社系统平谷供销社下属国有企业,也是北京东路烧锅酒的典型代表,亦是北京酿酒老字号企业。北京豪特酿酒公司前身,是平谷县商业局整合几家老烧锅酿酒作坊,于一九五七年始建的北京平谷酒厂。
1974年平谷县酒厂与商业局分家,划归平谷县供销社所有,成为国有大集体企业。如今,这个优质重启的资源已经被崔长明在成都糖酒会、贵州酒博会上率先招展亮相,北京宴酒成为了第14届华樽杯酒类品牌价值200参展商,又获得了“平谷好物”、北京旅游商品与文创产品大赛外事商务礼品称号。
韩志超继与中国白酒金三角联合推出了蜀久香之后,也在谋划与供销社连动盘活存量资产,共同打造一个酒类品牌,传统渠道与供销渠道的齐头并进。
本质上向上游可以降低合作门槛与成本,因为供销社涉酒还刚刚开始,不会像名酒企动辄首单几千万、年任务过亿的高要求;而向下供销旗下诸多连锁与门店是现成的,也没有传统烟酒店的高额进场费,产品定位准确,完全大有可为。
其实,我们从另一个历史的纬度看供销社,对于酒业来说还有一个不可轻视的价值。
作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第一渠道终端,如果通过文创的办法,锁定100元以下的乡镇市场做文创酒品,必将诞生一些新的传奇。换言之,供销社这个大平台完全可以承担起国货国潮的中心舞台,唤醒历史记忆,升级国货内涵,使之成为国潮国货的的全国最大示范窗口。
国企未大动,民企抢先趁空入局
这是一场宏观与微观的迟早巨变,对于酒业厂商都是“巨变”。
汾酒签约山西供销社,对于成熟的名酒来说首先是社会责任的考量,因为他们的产品已经全国网络深度下沉,某种程度上说可以不需要供销社这个后来者。随之国家宏观调控的加强,如果政府从中提速,那么国企深度参与供销社将是大概率的大趋势。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四川茶酒集团控股宜宾酒业之后,首先就选择了四川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签署战略合作,要知道其下属有省棉麻集团有限公司、省农资集团有限公司、省日杂用品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省云龙大厦有限责任公司、省综合贸易总公司、天都公司、老邻居连锁,如何庞大的网络与销售通道,能够快速解决全省铺货与终端直达。
供销社是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生态,一个上升到国家安全网络同等重要的民生保障工程,酒业与其传统死磕,也应该适度抬头看路,尽管我们所掌握与理解的还是有限,但试图找到更确定的答案,供销社“染”酒只是开始,与传统渠道未来必有刨根式竞争。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孔子曰:“朝闻道,夕死足矣。”可是商业就完全不同了,朝闻道,岂有夕死之理。必然先闻先行,先行先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