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背景下,2014年南方都市报绿色农产品行业交流会的举行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次论坛由《美食周刊》牵头进行,邀请到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以及农产品销售商和普通消费者共同组织参与。“真正的绿色农产品,就是让人空嘴放心吃”、“农业一点也不悲情,未来大有可为”、“深圳市场现在还是培育期,未来三年会更加迅猛发展”、“做良心企业是对契约精神的尊重”,在本次论坛上碰撞出很多观点火花,对于行业发展和消费购买都有非常关键的借鉴作用。
原标题:未来三年,深圳绿色农产品的消费高峰
活动现场展示的绿色蔬菜。
开心菜园集中展示特色产品。
特色月饼
绿色蔬菜
真正的绿色农产品,就是让人空嘴放心吃。
对于消费者而言,区分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是很有难度的一件事。前不久发生的田园牧歌申请破产事件,让消费者对于绿色农产品产生了信任危机,不仅是对农产品本身,也是对其商业模式产生疑虑和思考。
讨论热点
1我们的行业标准是世界上最严的
严重缺乏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
无公害蔬菜的标准未必完全靠谱
不同机构推出的行业标准混乱了市场
既然是行业标准的问题,那么是否有办法改变现状?正谷农业深圳分公司负责人王璐认为,至少商家可以通过一个“真实的和消费者沟通的渠道”来改变这样的情况。在她看来,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有质疑,担心监管或者检测不严格。但实际上,中国有机认证的标准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在如此严格的标准下,消费者还是对产品和企业充满疑虑,其实就是缺乏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
2蔬菜们被价格绑架了
买菜的人都被价格吓跑了
价格是深圳绿色农产品要突破的观念壁垒
深圳常规蔬菜和有机蔬菜市场价格差最小
“你们的菜好贵!”这是很多绿色农产品经营者常遇到的尴尬提问。好宝(深圳)有机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健把这一问题最终归结为“观念问题”。他发现,目前中国绿色农产品市场仍旧流行“价格决定论”,也就是说用价格来界定产品的价值。
“绿色农产品的前期成本很高。”张健解释,最终消费者还是会将绿色产品的价格和市面上普通蔬菜的价格进行比较,这样就会出现心理落差。张健认为,北京、上海的优势在于消费者会经历长期的“观念铺垫”,市场更加完善和成熟,即便市场有这样的价格差距,但是大众在接受的过程中,不会完全被价格牵引。在张健看来,深圳市场与之前相比,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当然“观念壁垒”也需要进一步打破。
深圳特石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农从另个角度进行解读,“在深圳,普通蔬菜和有机蔬菜价格差是全国最小的。深圳人应该庆幸,在北方这种价格差通常可以达到10倍以上,而深圳的价格差通常都在1至2倍,最多3倍至5倍之内。”这对于从业者是一个非常有利的一个因素,农产品从业者们应该对深圳市场保持乐观的信心。
晚间时段才是购买绿色农产品的高峰
深圳的富裕水平和购买力没有形成正比
消费的主体需求才是决定家庭是否购买绿色农产品的关键
何铮认为,食物和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关系。深圳的富裕情况和购买力没有形成正比。“深圳不缺有钱人,但有钱人的上一辈却不一定富裕,老一辈的消费理念相对保守。常常会有我赚了一辈子钱,结果被你一担子蔬菜挑回去了的想法”,父母反而成了绿色农产品推广和消费的阻力,这是他们在现实经营中遇到的现实状况。
好宝(深圳)有机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健发现,一般深圳购买绿色农产品的主力,年龄层从35岁到45岁不等,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也关心健康问题,其中大部分为女性。不过张健也承认很多有机农业不像其它行业会有固定的商业模式,“它会被很多东西所影响。这个是我们所面临的尴尬”。
深圳市开门七件事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袁俊则对消费群体有了独特的分析。
很多年轻人甚至把买菜当成一种散步消遣的方式。袁俊查看销售数据发现,门店到了晚上6点半以后成交率非常高。
4体验消费才能带来最直接的信任
体验消费在食品行业显得更加重要
只有放心地吃进嘴里,才是信任
打造农产品体验馆
体验消费对于消费者来说特别重要,尤其是在绿色农产品领域。在和消费者沟通时,更多企业开始选择最直接的方式———体
验!大道理都别说,直接吃一口再说。
深圳市良食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唐忠介绍,公司曾多次将用户带到生产基地,让大家直接在田间去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同时还计划在深圳打造农产品体验馆,“类似体验农场,这会让更多消费者能够和生产者、销售者做直接接触,有机会亲身了解一个产品,大家会一起观察农作物的生产和科研过程,以及到最后产品的加工过程”。唐忠对此十分有信心。
类似的体验消费观点,论坛其他从业者也都有感触。深圳市开门七件事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袁俊认为:“信任这个东西,作为企业要付出信任的成本。我可以拆包装,送给你吃,只有你体验了,才能信任。只有信任,最后才会买我们的东西。”
现场亮点
互联时代的赶墟:农艺市集
关键词:进社区,城管,契约精神
据了解,深圳30多家农产品企业自发组织加入了一个深圳农艺市集的组织,会定期开会,组织参加各种农产品活动,甚或一起走入社区,展示自家各种特色产品让居民免费尝试。这是一种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增进行业信任的尝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也遇到不少问题。
比方说艾维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铮便提到,深圳的农业市集跟北京、上海的最大一个区别,就是得不到社区支持。“很多小区一是要收费,但我们提供的是体验活动,是不赚钱的;二是担心食物安全责任,或城市管理问题,好不容易说服了却只给一些边边角角的位置给我们做市集。而在北京很多商场或小区会请农产品公司过去,提供支持甚至还划一些费用出来,似乎更能接受市集的这种形式。”
不过牵头深圳第一届农艺市集的深圳市粮食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CEO唐忠认为,虽然在组织农艺市集过程中有很多问题,但这就是深圳商业社会的特色。“在一个成熟的商业社会,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责任和利益所在,让一个物业管理公司、一个社会群体承担产品质量的问题,是比较难的,不能苛求别人。绿色农产品公司只能长期慢慢地做,培育商业社会的契约精神,才能打开局面。”
你会区分无公害、有机、绿色食品吗?
关键词:绿色农产品分类
现场消费者代表提出,作为消费者去购买绿色农产品,由于产品品种很多、品牌很多、价格很多、场地很多,实在无法分辨。以蔬菜为例,“无公害”的安全程度基本上只能保证吃了后不会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与否是管不了的。
在此之上是“绿色”标准,这个标准分为A级和AA级两级,其中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AA级绿色食品则较为严格地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但是因为要承担附带责任,最近这些年农业部基本上很少或者不做绿色蔬菜标准的认证工作了。从本质上讲,绿色食品是从普通食品向有机食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产品。
最高一级是“有机”标准,是指以有机方式生产加工的、符合有关标准并通过专门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有机食品与其他食品的区别主要在于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并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有机食品在土地生产转型方面有严格规定,在生产数量上也会进行严格控制。生产有机食品比生产其他食品难度要大,需要建立全新的生产体系和监控体系,采用相应的病虫害防治、地力保持、种子培育、产品加工和储存等替代技术。
现场围观百花齐放的新潮农产品
关键词:儿童蔬菜,二维码,Q版月饼
这款现场展出的Q版月饼不但包装别出心裁,更让人惊讶的是它竟是由新鲜采摘的有机蔬菜榨成汁,再加入有机小麦粉、新西兰黄油以及有机紫薯内馅制成的。
有机芹菜月饼、有机胡萝卜月饼、有机苦瓜月饼、有机红菜头月饼、有机茴香月饼、有机香菜月饼……听起来特别健康的感觉,一改月饼高热量高糖分的“不健康”形象。
论坛现场展出的还有深圳市开心菜园有限公司董事长方立群带来的儿童蔬菜,该蔬菜专为儿童成长所需营养设计,菜品均衡包装可爱,让孩子养成吃蔬菜的好习惯。
有机方舟的总经理刘刚则带来了云南自然生长的有机桃子,每一个重量均在半两以上,比拳头还大,果肉清甜爽口,品后让人赞不绝口。而正谷农业(深圳分公司)负责人王璐则展示了两瓶普洱茶树果油,推广他们健康环保、使用优质有机食材和简单烹饪的有机“正谷家宴”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