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负责人解读“四大行动”最新落实方案

农产品“三品一标”是政府主导的绿色优质农产品代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生产消费的主导。2022年9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实施农产品“三品一标”四大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发挥农产品“三品一标”在产品端的带动作用,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

答: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也是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必然要求。深入贯彻“既要保数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要求,就是要从源头抓起,扶持发展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重点市、县,做优做强生产供给体系。

到2025年末,建设50个优质农产品重点市和500个重点县。其中2023年20个重点市、200个重点县;2024年15个重点市、150个重点县;2025年15个重点市、150个重点县。

问: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行动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目录制度,制定目录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基地目录制度建设目前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果?

答: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目录制度的建设是构建优质农产品生产供给体系的一大创新举措。并且,目录制度也是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行动的核心内容。

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定位十分明确,即符合产地清洁、生产绿色、全程贯标、品质优良等评价标准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其所产出的农产品符合安全、健康、营养、风味等方面品质要求。

总的来说,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目录制度,是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落实《“十四五”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质量强国纲要》,也是为了引领我国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强化农产品“三品一标”全过程管理,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加快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农业农村部将依据评价标准建立国家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目录制度,将符合条件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纳入目录,并进行动态管理、推介、扶持和保护。

在2023年4月前,农业农村部将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目录制度,并出台有关标准,分3年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和重点市、县建设。

问:农产品品质提升行动具体有哪些重点任务?将从哪些方面提升农产品品质?

答:提升农产品品质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需求的重要抓手。品质提升行动将从5个方面展开。

培优区域特色品质。以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为主要依托,开展地区特色品种提纯复壮,加强适用于绿色生产方式种质种苗的选育培育,培优推广一批区域优良品种,建设一批特色品种繁育基地,提升特色农产品苗种的供给能力。

构建特征品质指标体系。将开展绿色食品等优质农产品品质指标体系研究,开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特征品质评价和指标监测,建立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品质数据库。

编制区域性生产操作规程和质量分级标准。组织编制绿色食品等优质农产品区域性生产操作规程,并实施操作规程“进企入户”。同时,制修订一批符合市场需求和生产实际、操作性强的农产品质量分级标准、品质评价技术规范及操作手册,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转化和应用。

集成推广绿色生产技术。通过集成推广绿色生产技术,转化形成有关标准综合体。支持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基地全面推行新模式,融入绿色食品生产理念和标准,在绿色食品基地、生产主体和农户示范推广。

布局优质农产品科技成果转化试验站。在全国范围开展绿色生产技术的集成创新、示范推广及宣贯培训,科学引导企业、基地和农户应用绿色生产技术,推动高质量发展。

围绕农产品品质提升,实施“五个一百”建设。目前,任务分解的具体目标也已经设置完毕。区域特色品种方面,到2025年,每省份培优或推广不少于3个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种。品质指标体系方面,到2025年,构建地理标志农产品或典型品种的特征品质指标体系100项,其中2023年35项、2024年35项、2025年30项;完成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品质数据库搭建。生产操作规程方面,到2025年,编制生产操作规程100项,其中,2023年40项、2024年40项、2025年20项。绿色生产技术方面,到2025年,集成并推广现代农业优质绿色生产技术,转化形成有关标准综合体100项,其中2023年35项、2024年35项、2025年30项。质量分级标准方面,到2025年,制修订农产品质量分级标准45项。成果转化试验站方面,2023至2025年度,每年建立5个绿色食品科技成果转化试验站,每年建立30个地理标志、有机、名特优新等农产品科技成果转化试验站。

问:为什么要实施优质农产品消费促进行动,将围绕哪些重点任务开展?

答:促进优质农产品消费是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需求的必然要求。《通知》明确将在“十四五”期间全面叫响农产品“三品一标”,持续培育一批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持续打造一批公益宣传平台,持续开展一批标志性宣贯活动,不断增强市场对优质农产品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为此,我们将加快培育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围绕全面叫响农产品“三品一标”,支持脱贫地区加快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持续鼓励并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食品骨干企业、出口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打造一批以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为核心的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

同时,也将持续打造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有机食品博览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地标专展等宣传推介平台、农产品“三品一标”公益性培训。推进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展示体验馆建设。鼓励地方举办优质农产品区域性专业展会。

将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活动。持续开展绿色食品宣传月活动、地标农品中国行活动、名特优新农产品推介活动。引导支持采购商与绿色优质农产品企业开展产销对接,运用“三微一端”等新媒体强化产销对接。

问:达标合格农产品亮证行动将围绕哪些方面分解落实?

答:强化亮证服务能力。推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加强科学用药宣传培训。组织县级检测机构和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机构为生产者提供便捷的快速检测服务,推广常规农药快速检测方法应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点,为周边生产者提供自助快检、自助开证等服务,鼓励规模主体带动周边生产者自控自检、规范开证。

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信息化管理。将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管理信息联通省级或地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逐步实现线上开证、线上查询、线上亮证等,推动承诺达标合格证与信息化追溯相结合。

推动农产品销售多场景亮证。与生鲜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等沟通协作,在电商门户网站、App小程序、直播平台等农产品营销宣传页上醒目亮证。对接学校食堂、大型商超、集团采购,推动产地直销农产品带证销售。

THE END
1.绿色农业技术具体应用有哪些法律分析:五大行动指的是实施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示范推广、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水产养殖用药减量、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和水产种业质量提升等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 绿色农业内涵 内涵:绿色农业及其产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绿色农业是受到保护的农业。绿色农业是与传统农业有机结合的农业模式。绿色农业是多元结合的综合性http://www.guabaoshu.cn/post/190022.html
2.绿色食品有哪些?农业农村局绿色食品有哪些? 绿色食品产品品种日益丰富,现有的产品门类包括农林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畜禽、水产品及其加工产品、饮品类产品等5个大类、57个小类、近150个种类,基本上覆盖了全国主要大宗农产品及加工品。https://www.ningde.gov.cn/hdjl/hdjlzsk/nyncj_31149/202309/t20230920_1858755.htm
3.公民科学素质这些污染源都会直接对环境造成有害影响。 6.环境污染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有哪些影响? 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地膜,会造成土壤污染,破坏土壤结构和土壤生态系统,进而影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经过雨水冲刷,会将土壤中的氮、磷、农药以及养殖场、农副产品加工厂的有机废物带入水体,导致水质恶化,有时造成河流、水库、http://www.jzkx.org.cn/index.php?c=show&id=1144
4.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新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权威解读来了近年来,党中央多次对绿色农业、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出部署。此次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在这方面有哪些体现? 肖放介绍,本次修法围绕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等重点任务,突出标准化生产、突出品质提升、突出质量标志管理。 其中,明确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范围,对健全标准体系、推动按标生产、建立质量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9052501928790.html
5.透过有机绿色农业看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重要性有机食品质量管理④产品的标签必须符合中国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标志设计标准手册》中的有关规定。绿色食品的标志为绿色正圆形图案,上方为太阳,下方为叶片与蓓蕾,标志的寓意为保护。 伴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显着增长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以及中国从“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的成功转型,人们对农产品和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https://www.foodmate.net/zhiliang/youji/165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