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虫害防治范文

序论:在您撰写农业虫害防治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图分类号:S43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230073

1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现状

1.1重化学农药的使用,轻农业综合防治

据了解,在我国农业中,化学农药的使用率超高,每年有25万t左右。局部地区农业化学农药泛滥,严重破坏农业生态平衡,生物的种类不断减少,病虫害的抗药能力增强,加强病虫害防治的难度。

1.2防治技术不到位

我国农业前期虽然已建立了保护体系,由于缺乏后期的经费维护,许多技术在农村的继续推广及普及工作难以顺利开展,这导致农民在病虫害识别、防治技术方面的知识匮乏,比较依赖化学农药,把其作为农业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

在农业种植中,要推广多样化种植理念,于其中不断进行有机农业、病虫害防治的生态体系模拟,这对于病虫害防治、生态平衡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在1种作物种植的条件下,其资源和生态条件都差不多,为病虫的滋生提供了好条件。而对于益虫而言,可提供的食物减少了,可用的栖息空间变得有限,不利其生长及繁殖。所以,多样化农业种植可以有效的实现病虫害防治效果,保持良好的农业生态平衡状态。

1.3强化生产管理,降低病虫害发证率

1.4对有机农业进行综合的治理

加强病虫的综合防治工作,特别是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方面,有利于实现农业种植的可持续性发展,促进社会的良好运转。可以通过计算机,算出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对病虫害的最大控制限度,进而作出相应的防治病虫害的预警措施。一旦病虫害出现超过预警值范围现象,及时采取超越的防治措施;如果病虫害的值较少,则尽量通过生态的自我调节防治即可,减少不必要的花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要遵循“生物和物理结合”的原则,生物、物理法优先考虑,尽可能在少使用化学农药的基础上,实现有效虫害防治和自然环境保护的双赢的效果,保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要加大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技术研究投入,特别是在种植品种、土壤的选择、种植方法的使用方面,减少由于化学农药的过度依赖,对于土地环境造成污染。

1.5加强农业种植人员的技术指导

1.7采用生物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

一般情况,农作物一旦出现病虫害的危害,农民基本都是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害虫多是在出现病虫害的农作物上,撒播大量的农药进行虫害的消杀,长期以往会爆发出很多的问题,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作物种植的最终目的是供人们食用,由于化学农药中含有大量不利人体健康发展的物质,其在农作物的防治过程中必然会存有一定的残留,人类食用了具有化学残留的农产品,将会影响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

在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中,长期采用化学农药,农药除了会对害虫产生杀害作用,还会通过土壤,流到河流中,对于土壤、河水等环境都存在一定的污染,并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导致生态的失衡,不利农业可持续发展。而通过生物物理的病虫害防治方法,能够将化学方法带来的危害降到最小。比如,在有机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利用家禽类食虫的特点,将鸡鸭等禽类在种植地进行定期散放,将极大减少田间的病虫害的数量;灯光能够吸引昆虫,可以通过定点放光,并在灯光的周边布置纱网措施,形成昆虫飞行的障碍,既能防治昆虫进入作物区造成作物灾害,又将极大促进虫害的消杀工作。

2小结

参考文献

[1]林文雄,陈婷,周明明.农业生态学的新视野[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03).

关键词:病虫害特点;防治方法;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S43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5.01.043

1农业生产中病虫害的明显特点

2农业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目前按其作用原理和应用技术可分为五类:植物检疫。植物检疫是植物保护的主要措施之一,指检验输出或输入的种子、苗木、薯块、果实等农产品及其他填充物料和运输工具是否带有植物检疫对象的工作;农业防治法。农业防治是指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创造作物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条件,使作物生长健壮,增强抵抗能力。同时,还可以形成对病虫不利的环境条件,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物理机械防治方法。即应用各种物理因素(如温度、光、电、放射线和超声波等)或机械设备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生物防治法。就是利用有益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来防治农、林病虫害的方法;化学防治法。化学防治法又叫药剂防治法,是利用化学药剂来控制和消灭病虫害的方法。五类病虫害防治法各有其特点和局限性。实践证明,单独使用任何一类防治方法,都不能全面有效地解决病虫害问题。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我国植物保护工作的方针,它为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从事植物保护的农业技术人员,在多年的病虫害预测预报、诊断和调查病虫危害工作中,在认真分析发生和流行的各种因素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和治理手段,不断探索适宜的防治办法,把握农作物生长特点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把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点,使农业生产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上都获得最佳值。

3在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我国的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是从农业生产全局和整个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出发的,为控制病害的大发生和避免严重危害的出现,同时能够促进农作物更好生长,为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合理应用各种防治措施对农作物的病虫害进行治理。

在进行病虫害治理时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一是努力加强生物防治,利用好天敌,其中包括人工繁殖、引进和移植病虫害的天敌等技术措施;二是抓好栽培管理这个关键环节,认真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并进行及时的排灌和田间杂物的清理,提高农作物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可以有效防止农作物被病原生物侵染;三是还要把握好最有利的时期,并做好预测和预报工作;四是要从科学使用化学和生物药剂入手,研制低毒、高效和低残留的生物制剂,科学合理地运用转基因技术手段,对病虫害的发生进行有效防控。

4从法律角度思考我国农业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1利用“3S”技术监测病虫害

“3S”技术分别是指是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

1.1遥感技术

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遥感技术已经能快速地为农业、林业、地质、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数据。将高光谱遥感应用于农业中,其数据能准确地反映田间作物的生物化学参数(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蛋白质等)以及生物物理参数(生物量、叶面积指数LAI等)的光谱信息。病虫害对农作物生长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农作物外部形态的变化和内部生理变化。外部形态变化包括有落叶、卷叶,叶片幼芽被吞噬,枝条枯萎,导致冠层形状发生变化;内部生理变化则表现于叶绿素组织遭受破坏,光合作用,养分水分吸收、运输、转化等机能衰退[2]。当农作物受病虫害危害后,会发生病虫害的光谱响应(可见光区域的反射率上升,在近红外区反射率下降),从而为农作物病虫害的遥感监测提供支持。

1.2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1.3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2利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

2.1种植抗性品种

农业生态系统中各作物品种间生物特性不同使得不同品种抗病虫害的能力存在差异,并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防御机制来达到抗病虫害能力。选用对害虫具有抗性的作物进行种植,不但可以发挥作物自身对病虫害的调控作用,而且控制效果持久。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分子技术应用在抗性育种,改变了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育种速度慢的缺点,这也为种植抗性品种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2.2保护与利用天敌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由于生物之间存在竞争、捕食、寄生等关系致使有害生物存在着许多捕食性或寄生性天敌、病原微生物。所以保护天敌并加以利用这些自然因素对害虫实施控制是一种有效的措施。通过优化田间微生态环境,利用边缘效应在田间保留交错带和缓冲带,为天敌生存和繁衍的创造良好条件以及保证天敌安全越冬,可以达到保护的目的。稻田养鸭、鱼、蟹等农业模式就是利用天敌的原理,以达到防治稻飞虱、夜蝉、螟虫等害虫的目的。用于防治有害生物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等,例如用白僵菌防治棉铃虫等,用苏云金杆菌防治菜青虫、茶尺例蠖等,以核多角体病毒(NPV)防治小菜蛾等。

2.3使用生物药剂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利用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研发生物药剂成为一种新途径而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些生物药剂包括:植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昆虫激素。其中,植物源农药研究较多,从楝科、柏科、卫矛科等植物分离的高效活性均有杀虫作用,例如楝科植物苦楝分离出的川楝素可有效防治菜青虫、柑桔螨等。昆虫激素是由昆虫内分泌腺分泌到体外或由体液输送至全身各处的化学物质,按其作用方式分为两大类,即昆虫内激素、昆虫外激素。昆虫内激素调控昆虫的生长发育,分为脑激素、保幼激素、蜕皮激素等;昆虫外激素又称为昆虫信息素是昆虫进行信息交流的媒介,包括了集结外激素、追踪外激素、告警信息素、疏散信息素及性外激素等。由于昆虫激素具有易降解、专一性强、不污染环境等特点已越来越受重视并广泛用于防治农业害虫。昆虫内激素防治害虫的主要作用机理是破坏昆虫体内的激素平衡,导致昆虫的生长发育、变态及生殖等过程受阻而使害虫畸形或死亡。昆虫外激素在实际应用中无需考虑其是否可以穿透昆虫包被在身体外侧的角质膜,因而使用较广,例如性外激素。

2.4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原理

3利用物理技术控制病虫害

3.1物理诱杀技术

物理诱杀技术是指利用害虫对各种物理因子(光、电、色、温度等)的趋避性,创造一种对害虫有害的方法或将其从原有生境驱赶,以达到防治害虫或病害的目的。昆虫对不同光的波长、光照强度等条件十分敏感,往往会做出不同的趋光反应。例如应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可以有效杀死天蚕蛾、红腹灯蛾、粘虫、豆荚螟、烟青虫、蛱蝶等。

3.2改善栽培措施

通过合理灌溉、合理翻耕、合理施肥等措施,改善土壤的水分、热量、气、肥等条件,从而调节土壤结构与孔隙,利于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转化以及土壤微生物与根系的相互作用,使农作物的长势达到最佳状态,进而提高农作物对有害生物的抗性。

关键词:烟雾机,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

1.热烟雾机的工作原理

热烟雾机是一种可以烟雾化药液的新型施药机械,运用火箭发射装置中的发动机制动原理制造,是通过其内部发动机的脉冲燃烧喷气而制造。它燃烧汽油,然后发动机可以产生高温气流,气流将流经的农业用药液烟雾化然后挥洒出去以达到除去虫害的效果。从实践来看,其挥洒的药液弥漫性好,能够散播到各个方位而不留死角,所以无论是效果还是便捷性等方面都比传统的施药机械效率高。

2.施药技术

2.1农药的选择

适宜的农药形态可以是乳状、水液和部分可湿性粉剂,最好是用乳剂为宜。一般来说,水液和乳剂要按常规量使用,可湿性粉剂每升烟雾应该限量在100克之内。

2.2烟雾剂

烟雾剂是专业农药公司研制的施药溶剂,比传统烟雾机使用的柴油、发烟剂更加环保和安全,每亩使用量大概在1升左右。

2.3烟雾剂与农药的配用方法和程序(以每1亩为例)

1)先将1升烟雾剂摇匀,然后倒入专用容器内;

2)把农药中的乳剂、水液按每亩规定的配给用量倒入,可湿性粉剂加入等量水搅拌均匀后倒入;

3)在烟雾剂和乳剂、水液、可湿性粉剂等药品按照上述程序充分搅拌后,在沉淀2分钟后倒入烟雾机的药箱然后就可以喷施了。

在晴天,一般是早晨和傍晚喷施;在阴天和雨天,全天都可以喷施,当然,最好在傍晚闭棚喷施,这样可以保证人身安全和药品的效益最大。

2.5施药方法

喷施时是完全在棚内进行的,建议用退行喷施法以保证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可以以每分钟6-8米的速度由离门最远处向门口方向移动,直至退出出口。当然,也可以把烟雾机放置在门口,直接向棚内喷施烟雾。如果是多人同时进行烟雾喷施,方法和程序参见下面的第四节,会专门论述注意事项和方法、过程。免费论文。

2.6注意事项

1)喷施时候手的动作要缓慢有序,并在每块要喷施的地方都喷施均匀,不能过急、过快、喷洒不均;

2)由于使用的是热烟雾技术,喷施机器喷出的烟雾温度高,所以喷口距离作物的适当距离一般0.5米左右,可以适当向上,以避免叶片灼伤;

3.热烟雾技术实施时的注意事项和方法过程

在多人同时进行热烟雾喷施时,因为现场的烟雾可能过大、器械工作的噪音源过多,使得操作人员不能正确判断自己当前的位置和与比邻工作人员的位置,也就无法撤离作业面或了解其它人员的撤离情况,影响了操作人员的安全,也影响了用药的效果。免费论文。如何保证足够的烟雾量和保障操作人员安全撤离作业面成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我们在具体的热烟雾喷施实践工作中,摸索了一种多人同时实施热烟雾作业,并安全撤离作业面的方法。

3.1方法

3.1.1器械和人员

认真检查每台器械,确保其工作性能和状态正常、燃料和药量充足,在同步作业时不会因为器械的性能或故障而中断工作。充分了解和熟悉现场环境,按照现场的环境条件和工作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工作目标、现场环境、操作要求的培训。

3.1.2操作方法

3.2结果

4.效果分析

2008年春季以来,我们使用热烟雾机在研究机构实验用蔬菜大棚中进行实验,还在一个原种油桃大棚中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2年来累计开展田间防效试验550亩次左右,防治效果较好。有很多户农民种植的越冬栽茄子,其菜场里面的白粉虱病虫害特别严重,2008年春季使用热烟雾机连续防治3次,每次间隔5-7天,把白粉虱的发生控制在较低水平;在原种场的大棚油桃除病害中,2009年春使用热烟雾机防治蚜虫,一次防效即达90%以上。不仅省工省水,而且省药1/3左右,同时减少了棚内湿度,避免了因过湿诱发病虫害发生,经济、生态效益均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志良,王志青.常温烟雾机[J].农机科技推广,2009,(08):56.

[2]黄超,莫庆华,王天昆.大型空间多人同时进行热烟雾作业的安全性探讨[J]医学动物防制,2009,(07).

[3]傅泽田,王俊,祁力钧,王洪涛.果园风送式喷雾机气流速度场模拟及试验验证[J].农业工程学报,2009,(01).

关键词水灾;蔬菜;水稻;病虫害;防治

近期,我省部分地区连续遭受大暴雨和洪水缺堤袭击,农业生产受到很大的影响。为最大限度减少水灾带来的损失,促进农业生产恢复正常,现就灾后蔬菜及水稻病虫害防治提出以下措施。

1蔬菜病虫害防治

1.1及时排涝,施肥促壮

水灾过后,土壤肥力流失严重,要加强水肥管理,施足底肥,注意喷施叶面肥,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及微肥,使植株迅速恢复长势,增强抗力。

1.2抓好病虫监测预报及应急防治

水灾后作物极易暴发病虫害,尤其是病害,切忌麻痹大意,应在做好蔬菜病虫监测的基础上,对作物有针对性地及时施药保护,预防病害,象抓好灾后卫生防疫一样抓好此项工作。当前,蔬菜上发生的主要病害有:瓜类霜霉病、白粉病、疫病、炭疽病,茄科青枯病、炭疽病、褐纹病及豆类锈病、十字花科黑腐病等。发生的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美洲斑潜蝇、瓜绢螟、黄守瓜等。要根据防治对象及主攻目标,有针对性地选用高效低毒或生物农药开展应急防治。防治病害可选用使百克、植保灵、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杀毒矾、粉锈宁、瑞毒霉、铜帅等药剂,防治害虫可选用虫螨克、绿青兰、安泰蛾英宝、安泰杀虫葳、功夫、抑太保、BT乳剂、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等药剂。

1.3抓好杂草防除工作

在园的密生蔬菜可选用高效盖草灵、威霸、精稳杀得、拿捕净等芽后除草剂进行防除;沟边路边杂草可用草甘磷、农达、克芜踪进行防除。对未受洪涝灾害的菜区,也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蔬菜病虫监控工作。

2水稻病虫害防治

通常水灾后水稻白叶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较往年发生偏重。因此,要加强病虫测报,及时防治,保苗保穗。

2.1白叶枯病的防治

防治对象田以易感病品种为主。

(1)合理施肥。要大力提倡配施氮、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在肥料的用法上,应是基肥足,追肥早,慎施粒肥。特别是追施氮肥,切忌过迟过重,以防植株徒长贪青;否则诱发病害可能性加大。

(2)科学管水。坚持湿润灌溉为主。当秧苗活棵后,结合耘草落水轻烤,分蘖末期重烤到田面出现鸡爪裂。发病的田块要落干田水,但不能重烤;否则,会加重发病。要特别注意,白叶枯病菌可随水传播,应实行排、灌分开,严禁串灌、漫灌。

(3)加强大田喷药防治。水稻在孕穗至始穗期,加强田间检查,见到田中出现发病中心,即要喷药封锁,并适当加大喷药范围,防止扩大蔓延。如果全田出现零星病叶或中心病团较多时,应全田喷药,大发生时防治2次,每次间隔7~10d,用20%川化-018(叶枯宁)可湿性粉剂,轻病田用药2250g/hm2,重病田用药3750g/hm2,对水750kg/hm2喷雾,施药后遇雨就补施。一般有中心病团田块遇暴雨或台风过境时,特别是淹水后,病害迅速发展。因此,必须抓紧时机,在风、雨过后或水退后立即喷药防治。

2.2稻瘟病的防治

药剂防治如下: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125~1500g/hm2,对水750kg/hm2,在病菌侵染前施用,可充分发挥其药效;40%富士一号乳剂1125~1500g/hm2,对水750kg/hm2,发病前施用才能收效。

2.3纹枯病的防治

防治对象田以杂交稻和单、双季晚稻为主。防治指标一般是中、晚稻分蘖至拔节期,发病率20%~25%,抽穗期30%~40%,可与稻纵卷叶螟防治混用兼治。

药剂防治如下:井冈霉素1500~1875g/hm2,对水750kg/hm2,喷在稻株下部叶片上。该药对水稻安全,残效期长,且耐雨水冲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g/hm2,对水750kg/hm2;3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1500g/hm2,对水750kg/hm2;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g/hm2,对水750kg/hm2。

2.4二化螟的防治

防治对象田以孕穗中稻、杂交稻、分蘖期迟的中、单季稻为主。防治指标一般是分蘖期枯鞘丛害率达10%,拔节至抽穗期枯鞘丛害率0.5%,齐穗后枯鞘丛害率1%。

药剂防治如下:25%杀虫双乳剂3000g/hm2,对水750kg/hm2,均匀喷雾;50%甲胺磷或40%乐果乳剂1500g/hm2,对水750kg/hm2;50%杀螟松乳剂2250g/hm2,对水750kg/hm2。

2.5稻纵卷叶螟的防治

一、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意义重大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由具有一定植保专业技能的人员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服务组织,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手段,对病虫防控实施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这一新的服务方式是适应农村经济形势新变化、满足农民群众新期待应运而生的,是建立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发展势在必行的紧迫任务。

(二)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纵观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都是通过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的。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和城市转移,农业生产者老龄化和女性化的问题日见突出,对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力不从心,难以做到科学安全、经济有效地控制病虫害。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采用先进、高效的植保机械,不仅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防治效果,更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二、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植保理念,以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依托植保公共服务机构,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强化服务、规范管理,大力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服务组织,努力提高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和病虫害统防统治水平。

(二)主要原则

政府扶持:整合资源,拓宽渠道,加大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投入,大力扶持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提高服务水平。

群众自愿: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加强宣传引导,引导农民自觉加入专业化防治。

因地制宜:要根据各地生产实际、病虫发生特点,积极稳妥地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

循序渐进:可先在粮棉油等大宗作物重大病虫上开展试点,通过示范带动,逐步将专业化防治推广到其他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上。

(三)目标任务

按照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目标和要求,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目标和任务,到2009年,全国粮棉油高产创建示范片全部实现病虫专业化防治;到2010年,粮食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覆盖率由目前的5%提高到10%;到2020年,粮食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覆盖率提高到50%。

三、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措施

(三)引导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有序发展。目前,各地探索形成了农作物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多种组织形式,包括专业合作型、企业带动型、大户主导型、村级组织型等。要认真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模式,通过政策引导、部门组织、市场拉动、企业带动等途径,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对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运行机制、实行规范化管理的专业化防治组织进行重点扶持,通过建立示范区,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方法,促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健康稳定发展。

一、西北地区病虫害发生情况

西北地区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代表地区,西北地域辽阔,属于半干旱自然气候,种植的农作物种类繁多,是国家农业经济链中的重要一环。西北地区农业产业发达,但同时病虫害危害情况也较为严重,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该病虫害的主要类型:黄萎病、白粉病、叶霉病等。农作物发病的原因主要表现为:蚜虫、斑潜蝇、白粉虱等。新疆整体降雨量少,因此空气湿度很难控制,这也是大面积病虫害发生的次要原因。

二、病害传播途径与防治措施

1.空气中传染

2.防治措施

为了防止农业病害的发生,可以在病害频发的区域种植一些具有较强抵抗力的作物,同时人为创造农作物生长的适应条件,降低作物病害发生频率。如果没有抗病性较强的作物品种,可以优先选择一些相对抗病性较强的作物作为代表种植,也能够降低病害发生率。采用烟剂、熏蒸剂等剂型对相对密闭环境中的栽培作物防病也有一定作用,在傍晚进行喷雾增加室内湿度,使保护设施密闭一夜,对防病效果较好。

3.土壤传染性病害及防治措施

三、设施蔬菜中的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

大棚内种植农作物也会受到虫害的影响,室内虫害的主要类型有:菜蚜虫、蔬菜叶螨和棉铃虫。

1.菜蚜防治

可采用天敌控制措施,菜蚜虫的天敌为草蛉与瓢虫,所以可以选择适当增减草蛉与瓢虫的数量,来控制菜蚜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以瓢虫为例,一般情况下,一只瓢虫一天可以吃掉200只左右的蚜虫。所以温室内蚜瓢比例在为200∶1以下,就可控制菜蚜的为害。应用无公害且显效的有效防治技术黄板诱蚜或银灰色反光地膜驱蚜技术诱杀菜蚜。化学防治方面:使用吡虫啉、蚜必治等药剂,要严格按说明控制使用剂量。

2.蔬菜叶螨防治

对叶螨虫对豆瓜类作物的危害较为严重,红蜘蛛应该在5月份以前进行消灭。

农业防治:红蜘蛛越冬的杂草在越冬前彻底清除,深度耕翻土地,将越冬的红蜘蛛压在17~20厘米深处的土下将其杀死。化学防治:使用赛白净、阿维菌素、克螨特等专用杀螨剂。

3.棉铃虫防治

若发现新的虫食痕迹和虫类,通常附有卵和龄幼虫。通过杀虫灯或通过BT生物杀虫剂严密捕杀。虫蛀果要及时摘除,控制虫害的扩大。

四、植物病害植物病害分为生理性病害与病理性病害。

1.病理性病害与生理性病害的比较从发病特点、与土壤肥力和土壤类型的关系、与气候条件的关系三方面比较。

(1)发病特点病理病一般有明显的发病中心;生理病无发病中心,以散发为多。

(2)与土壤关系病理病与土壤类型、特性大多无特殊的关系,但与肥力水平有关,通常有以肥田多发的倾向。生理病与土壤类型、特性有明显的关系,土壤类型不同。发病与正常截然不同,不同肥力的土壤都可发生,但以瘠薄土壤多發。

(3)与天气关系病理病一般以阴霾多湿的天气多发,群体郁蔽时更甚。生理病与地表面湿度关系不大,但土壤长期干旱或渍水,可促发某些生理病。

2.生理性病害发生的原因

农业设备具有固定性和多栽培利用率的特征,所以农业种植人员通常会对自然生理性病害缺少防治措施,从而使蔬菜的生理性病害发生的频率升高。蔬菜生理性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设施地相对较稳定,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和种类单一,对种植土地经常性的重复利用,使土壤中的养分缺失严重,氮磷钾比例严重失衡,土壤内部稀有元素减少,不能满足农作物日常生长所需营养需求,因此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病害威胁。农作物种植区域的温度、湿度控制工作管理不到位。

3.生理性病害的表现蔬菜的歪果、裂果、畸形,非病理性的减产。蔬菜的黄化,焦枯,生长衰退,植株生长受抑制等。

4.生理病害的防治方法

植物的生理性病害大多是由于缺素所致,用农药是无法治愈的,只有采取给土壤补足植物所需要的多种矿质营养元素,即实施“全营养施肥”的方法才能得到解决。有些是温度影响的,在温室作物的各个生长时期,严格按照作物所需的温度控制设施内的温度可以防止有些生理病害的发生。

五、结语

总而言之,重视设施农业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利用有效的农业管理技术对农作物进行日常的监测与管理,才可以从根本上提升新疆设施农业农产品的质量,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提升农产品的经济效益。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农业种植业应该结合科技手段,推广绿色种植理念,实行健康防治技术,既保证农民的成本收益,同时也可以促进西北地区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峰,王春景,韩大勇,王力.浅谈设施农业病虫害监测与防治[J].西北农业科学,2015(01)33-35.

[2]徐芳.设施农业发展与蔬菜病虫害防治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2016(24)182-183.

THE END
1.考研什么是农药学专业考研什么是农药学专业 农药学是植物保护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它研究农药化学及农药生产工艺学、农药毒理学、农药制剂学、农药使用技术、农药环境毒理学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在19世纪末已初具雏形。随着农药学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中期有机合成农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范围的迅速扩大、……https://news.koolearn.com/kaopei/kyzx/37650/
2.农产品流通与管理专业一、农产品流通与管理专业是什么? 农产品流通与管理主要研究农业经济学、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流通、农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现代化农业市场的运作与经营理念,进行农产品流通与管理、营销与综合服务等。例如:粮食、棉花、蚕丝等农产品的收购、运输与储存,蔬菜、水果的网络销售等。 关键词:粮食 蔬菜https://m.gaokao.cn/gk-mb/22/368
3.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20213、现代农业技术主要研究现代化农业技术、现代农业装备、农业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将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从而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科学化。常见的现代农业技术主要有:无土栽培技术、智能温室养殖技术、无人机喷洒农药技术。 4、现代农业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现代农业装备技术、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http://www.tsbici.com/post/58046.html
4.农药化肥专业属于什么大类哪个门类农药化肥专业属于植物生产类,属于农学门类。农药化肥专业代码为090114T,层次为本科,修业年限为四年,毕业可授予农学学士学位。另外植物生产类下还有农学、园艺、植物保护、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茶学、烟草、应用生物科学、农艺教育、园艺教育等专业可供大家选择,以下附上了植物生产类专业https://www.dxsbb.com/news/144966.html
5.花露水成分属于农药范畴?听专业医生来科普0 0 2 微信 发送 民生大参考 关注https://www.hntv.tv/rhh-7665552386/article/1/1671340685439160322
6.095132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研究生专业属于哪个学科门类?5.农药学研究生专业 植物保护也叫植物医学。本专业培养具备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制定和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https://www.kaoyan.cn/ky-mb/24/20579
7.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质量标准和鉴定知识学习(最新版)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质量标准和鉴定》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http://www.91exam.org/exam/87-1057/1057768.html
8.农学专业毕业,不给办农药经营许可我向总理说句话我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广泛调研,对“农学、植保、农药等相关专业”的包含范围做出更加清晰、具体的规定。https://www.gov.cn/hudong/2018-06/23/content_5300710.htm
9.专业设置本学科拥有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实验室”,实验室设备齐全,可基本满足农药相关领域研究的需求。目前学科组导师主持或主研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与国内外多家农药企业有长期的合作关系,研究经费充足。https://nxy.sicau.edu.cn/rcpy1/yjsjy/zysz.htm
10.植物保护专业解读:守护植物的医生植物保护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衍生出许多交叉学科,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色。植物保护下面主要分设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三个二级学科。多数开设该专业的高校都会为学生们安排五大主要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等。 http://www.gaokao.com/e/20140109/52ce17b78d9cc.shtml
11.农学学硕方向就业方向及薪资水平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植物保护、农产品安全与检验、无公害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安全与检验、农药加工和经营管理工作。就业于各级农业、林业部门;进出口检疫检验部门:海关部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农药生产企业:各级基层农场、林场、森林公园等。 090402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https://www.gaodun.com/kaoyan/sh/1274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