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2024年即将来临之际,民间有老人说接下来的一年是“一龙治水,三人分饼,十牛耕田”,那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它与来年的农业发展有何关系呢?
(正在劳作的农民)
首先我们要明白这句话从何而来,提出的依据是什么,这句话与寻常的俗语不一样,是老一辈人结合农历所创,是有一定的依据的。
这个判断依据就是看2024年正月的农历日期,根据老一辈人所说,正月的第一个“辰日”在哪天就是“几龙治水”,第一个“丑日”在哪天就是“几牛耕田”,最后就是第一个“丙日”在哪天就是“几人分饼”。
其中“辰”是对应生肖龙年,而“丑”对应生肖牛,代表着农耕之中不可或缺的家畜,也是耕作的主要劳动力——耕牛,而丙则是饼的谐音,指代着来年的收成,还有就是农民在来年能否吃饱饭。
(老牛耕田)
我们再回到2024年正月,第一个“辰日”是甲辰日,而我们都知道天干之中“甲”是第一位的,代表数字一,所以是一龙治水,其次就是正月里第一个“丙日”,是寅丙日,在十二地支中,寅位于第三位,代表数字三,即三人分饼。
最后就是看正月里第一个“丑日”是癸丑日,癸在天干之中是最后一位,代表着数字十,所以得知是十牛耕田。
(天干地支)
这其中结合的日期,主要是与我国古代的十个天干和十二地支有关,同时也可以深切感受到蕴含的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那话说老一辈人总结出这样的俗语,究竟想表达什么呢?或者说这句话是在传达怎样的意思?
要探究深层意义,就不得不与很多民间说法联系起来,我们先来看看这一龙治水是什么意思。
在古时候有句俗语叫做“龙多靠,龙少涝”,翻译过来就是说龙多的话容易干旱,因为它们相互推诿,依赖,都想让别的龙施法降雨,自己不愿意动弹,在一旁偷懒,这也就导致地区干旱少雨。
(龙王降雨)
而要是龙越少的话那就会各司其职,毕竟干活的龙就那么几条,谁也没法依赖谁,只能自己干好自己的活。
而若是一条龙治水的话,那就意味着来年可能会降水增多,或者是旱涝失衡,一条龙虽然会尽心尽力工作,但是可能会掌握不好降水量。
(龙王偷懒不降雨)
那降水通过会偏多,有的地方则偏干旱,由此可知未来一年雨水不是很稳定,要提前做好防洪准备,避免庄稼被冲毁。
(因干旱而枯死的庄稼)
其次就是三人分饼,前面也提到了这和来年的收成好坏有关,可以简单理解为几人分粮食,是不是人越多分的粮食越少,反之则越多。
依照老人的说法,最差的年头就是十二人分饼,而三人分饼很显然来年应该是收成不错的年头。
(丰收的日子)
这也是带给农民一定的希望,告诉大家来年会风调雨顺,庄稼大丰收,不过要注意防范灾害,实际的产量未必有那么多,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解决温饱肯定是足够了。
最后就是十牛耕田,古时候铁犁牛耕的时代,一般都是一头牛耕田即可,毕竟牛的力量很大,耕地是一把好手,那十牛耕田是表达什么呢?
对此,民间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当年的土壤不好,土质比较硬,耕地会很费力,所以才会用到十头牛来耕作。
(土质硬)
也有的认为是开荒扩地,扩大农业生产,因为前面两句是在表示未来的一年可能是丰收之年,雨水也很好,那对于古代那些看天吃饭的农民来说,在好的年头扩大生产就能提高产量,同时获得更多的粮食。
(开荒扩地)
所以这是在告诉人们要抱有希望,尽可能的扩大种植面积,虽然会很劳累,但是结果是好的,当然,也要注意土地问题,要知道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更多的肥料,不能过度种植。
通过这些解释和说法来看,这句农谚还是很有意思的,只不过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并不能作为参考付诸行动,这只是民间百姓,根据以往的农业生产经验提出来的说法而已。
可话说回来,老一辈人会提出这个说法也是很2024年的特殊性有关。
(二十四节气)
然而“立春”是在2月4日,所以当迎来2024年的时候,立春这个节气已经过去了,对此,人们将整年没有立春年份称为“盲年”,俗称寡妇年。
那可能很多人好奇了,没有立春对农民有什么影响呢?殊不知在古代一年中,没有立春会让人们感到不安的,尤其是以种地为生的普通农民。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古时候以小农经济为主,人们都以耕种为生,要想多收粮食,多赚点钱,唯有赶上好年头,有个好收成。
(古代农民)
可要知道人们的耕作,都是按照农历的节气来进行的,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就是在告诉人们什么节气该做什么事。
而立春作为一年农事的开始,也在引导农民开始进行耕作。
但是节气的混乱,出现了无春年则会让百姓有些不知所措,毕竟这个时候应该是可以准备种地的,如今一过完年就只有“雨水”这个节气,这很可能会影响接下来正常的农耕活动。
(农耕)
不过现在这些已经不再适用了,农民也不再担心这些事情,毕竟这些是机械化种植,就算年头不好还有灌溉系统,亦或者是使用大棚种植,同时多种的种植技术和先进产品也都可以弥补农业生产和发展中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