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德:如何认识农业与工业的区别三农论剑

我们搞乡村产业之前,首先要搞清楚乡村产业和城市产业到底有什么区别。对于乡村产业与城市产业的区别,给的一个定义是:乡村是艺术产业,城市是技术产业,农业是智慧经济,工业是知识经济。

农业是生命产业,工业是非生命经济

工业化产业的生产对象是没有生命的化合物。面对煤炭、石油、化工材料等,不需要情感,而是需要理性思维;不需要艺术,最需要的是技术。这也是为什么近代以来的工业化,是科技革命推进产业发展的过程。当我们以理性思维面对一个无情的静态的化合物世界,进行认识与了解,就形成现代的知识。对这个世界的研究形成了现代科学体系的原理论:数理化。

而乡村产业面对的对象是有生命的青山绿水、动物、植物、土壤中的微生物。可见乡村产业是一个和生命打交道的产业。生命与非生命系统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生命系统是一个动力内生的自组织系统,所有生命都是自我成长。10000年前,人类从狩猎、采摘转向人工养殖、种植业的过程,不是创造了新的生命,而是发现最适于养殖和种植、对人类生命有作用的物种。导致农业革命的关键性技术,不是工具的改进,而是对植物生产规律的认识。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看,对农业革命最具有革命性的第一因素,是对天时和动植物特性认识的智慧。

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智慧,而不是工具

比如对牛与马的驯化,最需要的不是用什么工具来战胜牛和马,而是要观察牛与马的脾性,然后形成人与牛马之间的信息沟通,在驯化的过程中,就是人与牛马形成共同语言的过程,也就是要让牛与马听懂人的特殊语言,在此之后,才是工具的改造。这里讲的不是工具不重要,而是对于农业比工具更重要的是智慧。

工业所面对的化合物世界,首先要做的不是与客观世界进行信息沟通,而是用什么工具作用于物质世界,这个工具进步,就是今天讲的生产力。古代农业革命的第一推动力,不是工具释放生产力,而是人类的认知力,这个认知力就是今天所讲的智慧。

这种观察天地所需要的能力,用今天的标准看,不是知识生产的过程,而是智慧开悟的过程。对天地的观察,不是像现代实验室的实验。现代实验室是完全在人控制的环境中进行,这个过程需要人类的理性思维。而对运行中天地长期重复观察需要的是人类的悟性思维,这种悟性思维表现为智慧。智慧是生命与生命之间感应过程中,人类对于宇宙生命感悟的过程。知识是人对可控制的客观世界进行观察得出的规律。

不要用搞工业的思维搞生态化生命农业

总之,我们现在所讲的知识与智慧的区别,就是面对两个不同系统形成的两种不同的认识方式。工业化时代面对非生命系统,形成了理性、实验、工具、知识等一套认识体系,而古代农业经济面对生命系统,形成了悟性、观察、经验、智慧等另一套认识体系。从这个角度看,用近代以来形成的生产力经济理论,讨论中国古代农业,就会被看作是一种生产力水平落后的生产方式,用近代形成的科学体系,评估古代农业文明,古代农业文明就是一个缺乏科学的落后的、甚至被认为是愚昧的文明,这里有很大的误读。

我们之所以讲农业是智慧产业,工业是知识经济,就是要提醒我们今天在搞现代化农业的过程中,不要简单地以搞工业经济的思维搞农业,农业是生命产业,有自己独特的规律。近代以来的现代化农业,走的是一条用工业化技术、工业生产方式搞现代化农业之路。如在技术领域,我们是用解决非生命的科技,用在解决生命的农业上。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同样技术,用在工业上与农业上形成不同的结果。如用在农业上的化学技术,用在农业上的农药与化肥,导致了土地严重污染、土地肥力下降、食物质量越来越低,这样的化学农业,目前已演化为对具有生命农业的严重破坏和干扰,由此导致的食物生命力下降的同时,也让人类的生命受到了很大伤害。目前流行的许多疾病均与这种有毒的化学农业有关。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世纪70年代,世界出现了面向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后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就是要把农业看成一个生命系统,用符合生命的规律要求的农业科技,推动农业发展,让农业成为真正有生命活力的农业。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专家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张孝德著作《大国之本:乡村振兴大战略解读》)

THE END
1.我国的产业除了农业工业还有什么我国的产业除了农业工业还有什么 终归于暮 2024-08-01 09:42:01 推荐回答 终归于暮 2024-08-05 10:04:33 世界各国把各种产业划分为三大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是指提供生产物资材料的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直接以自然物为对象的生产部门。第二产业是指加工产业,https://m.yyk.iask.sina.com.cn/q/OhCwQutfHHf.html
2.中国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是什么,了解中国的三大产业!中国三大产业是:工业、农业、服务业。一般来说,第一产业指以利用自然力为主,生产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部门。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在远古时代,人类共同劳动,共同生活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17758511.html
3.艰难奠基,新中国前三十年波澜壮阔的工业史打印页面中国实现国家工业化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1、工业化需要足够的接受基本教育水平的工人,需要将农业人口转为工业人口。这就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扫盲,当时占全国主要人口的是农村。 而国民党政权是一个不下县的政权,乡村完全是乡绅自治。乡绅不愿意扫盲,国民党没能力也不想扫盲,这个条件就实现不了。只有全心全意为中国解放https://www.hswh.org.cn/e/DoPrint/index.php?classid=34&id=59096
4.创意农业是什么?怎么做?——一文读透创意农业新闻“接二连三进四”是传统农业迈向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的一条重要途径。“接二”就是借助工业化手段,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连三”是发展以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保健养生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服务业;“进四”是依托农业特色产业资源,发展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在浙江,不少地方依托创意农业发展,实现了农业的“接二连三进四”http://www.chinafarmernet.com/index.php?c=show&id=15569
5.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切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家讲习另一方面,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实现农业初级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的有机融合,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升农业农村产业的驱动力、根植力和发展力,为产业振兴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三产融合有助于吸引大量的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和科技人员等到乡村返乡创业,催生https://hb.cri.cn/chinanews/20180815/d0c1dc30-3970-7da7-ccf9-38e6fda6c7dc.html
6.中国经济社会数千年持续发展的结晶中华产业文明明代农村务农为主,但各具特色的地方性农副特产与家庭副业、家庭手工业(如编织业)基地发达起来,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也作为“帝国工场工业”的后备力量、支援力量而存在,构成城乡间的新的经济纽带,这叫“联气分趋”,中国城乡,始终是气脉联通的;从无欧式城乡差别。中国城乡人的角色转换与命运关联是自然的/天然的。这样http://www.cslai.org/dangdaiwenyi/chuangzuo/20221103/28693.html
7.埃及首都 6人口 7政治 宪法 议会 政府 司法 政党 政要 8经济 概况 工业 农业 旅游业 对外贸易 外国援助 外国投资 9社会 通讯 民生 教育 新闻出版 体育 10军事 陆军 海军 空军 11交通 12外交 外交政策 对外关系 13旅游 14词条图册 1历史沿革编辑 古埃及文明(11)曾经的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3100年出现https://baike.sogou.com/v431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