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图谱」2022年延安市产业布局及产业招商地图分析现代农业能源化工服务业开发区

中商情报网讯:延安,简称“延”,陕西省辖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省会西安以北371千米。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总面积3.7万平方千米。

一、延安市产业整体规划布局情况

(一)开发区布局:六大开发区协同发展

延安市经济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全市共有六大开发区,分别为:延安市高新产业开发区、延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泥湾开发区、志丹工业园、吴起金马工业园。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图表一延安市六大开发区分布情况

(二)产业布局体系:“7+1+1+4+3+8”的现代产业体系

根据《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显示,农业、工业、服务业全面发展。一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苹果、瓜菜、粮食、畜牧、家禽、水产、蜂业等特色农业,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二是以开发区为载体,构建“1+1+4+3”现代工业体系:“1”即围绕石油、煤炭、天然气,打造千亿级能源开发产业集群;“1”即以煤化工、气化工、油化工为重点,打造千亿级能源化工产业集群;“4”即大力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3”即培育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应急产业等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三是以文化旅游为引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电子商务、科技信息、商贸服务、教育培训、康养家政等领域,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

(三)产业空间布局:“核心引领、两带支撑、多点发力”

十四五期间,延安市将加快构建“核心引领、两带支撑、多点发力”的空间发展格局。“核心”即以宝塔区、安塞区和高新区、新区、南泥湾开发区为引领,重点发展工业、文化旅游、新经济等产业,充分发挥核心区域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两带”即洛河、沿黄两大经济带,主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能源化工、文化旅游、绿色农业等产业。“多点”即即实施“一县一策”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做精做强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推动县域产业园区提档升级,打造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板块

图表三延安市产业带空间布局示意图

(四)各区重点产业全景

延安市以高端能化工业为引领,打造多级支撑的新型工业体系。十四五期间,延安市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为发展方向,推动能源绿色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数字化赋能,加强能源资源一体化开发、多能融合、综合利用,推动能源化工产业向精深加工、高端化发展,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作为制造业的重要载体,延安市将以高新区、新区、南泥湾开发区为重点,一批特色产业园区为补充,积极推进园区承载力提升,引导龙头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等生产要素向开区发集聚,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表四开发区重点产业分布情况

二、延安市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根据陕西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延安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087.2亿元,同比增长8.2%。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相比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倍多,过去10年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达8.99%。具体情况如下:

图表五2017-2021年延安市生产总值变化趋势图

(二)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延安市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以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主线,把农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培育壮大配套产业,打造千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在《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现代农业六大工程:苹果高质量发展工程;畜牧业倍增工程;设施农业基地扩建工程;“X”产业提升工程;后整理拓展工程;农业产业循环发展工程。为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全面升级,延安市大力发展苹果、瓜菜、粮食、畜牧、家禽、水产、蜂业等特色产业,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图表六农业七大产业集群具体情况

图表七重点农业在开发区分布情况

(三)构筑新型工业产业体系

在《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以高端能化引领工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多极支撑的新型工业体系。一是实施科技兴油,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加大天然气气层开发,打造千亿级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开发产业集群。二是推动煤化工、气化工、油化工等能源化工产业向精深加工、高端化发展,延伸发展下游深加工和终端应用产品,打造千亿级能源化工产业集群。三是围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打造500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重点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应急产业,打造五百亿级新经济产业集群,助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

图表八九大产业集群具体情况

图表九九大产业集群中各行业在园区分布情况

(四)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

十四五期间,延安市以文化旅游为引领,构建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一是加快文化旅游向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升级,打造世界一流文化旅游目的地。到2025年,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旅游接待突破1亿人次,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以上。二是推动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电子商务、科技信息、商贸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化延伸。三是推动教育培训、康养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同时,推动服务业与数字化深度融合,培育服务业新业态,促进现代服务业拓展空间、优质高效发展,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

图表十各行政区重点服务业分布情况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延安市产业链招商及投资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THE END
1.28个行业是哪些行业,国民经济行业畜牧业畜牧业是一种重要的养殖业,它可以为人们提供肉类、奶制品等食品。畜牧业行业包括牛、猪、羊、禽等养殖。渔业渔业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业,它可以为人们提供各种鱼类和海产品。渔业行业包括海洋渔业和内陆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是为农、林、牧、渔业提供各种服务的行业,包括农业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3222292601314769&wfr=spider&for=pc
2.中国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是什么,了解中国的三大产业!中国三大产业是:工业、农业、服务业。一般来说,第一产业指以利用自然力为主,生产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部门。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在远古时代,人类共同劳动,共同生活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17758511.html
3.国情讲坛除了农业,这里所谓传统产业也包括落后的手工业。由此可以看出,1920年时,新式产业仅在7.37%;到战前的1936年,也仅在13.37%,这已是战前的最高水平。到1949年,东北新式产业加进来以后,全国新式产业的比重提升至工农业总产值的17%,其余超过八成仍是传统产业,主要是农业。如果谈到由制造业、采矿业和公共事业构成现代https://www.iccs.tsinghua.edu.cn/announce_info/506.html
4.被频繁提及的“首要任务”,一文了解“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优势产业方面,要发挥比较优势,从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布局出发,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需要通过打造产业发展集群、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88185
5.中国经济社会数千年持续发展的结晶中华产业文明明代农村务农为主,但各具特色的地方性农副特产与家庭副业、家庭手工业(如编织业)基地发达起来,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也作为“帝国工场工业”的后备力量、支援力量而存在,构成城乡间的新的经济纽带,这叫“联气分趋”,中国城乡,始终是气脉联通的;从无欧式城乡差别。中国城乡人的角色转换与命运关联是自然的/天然的。这样http://www.cslai.org/dangdaiwenyi/chuangzuo/20221103/28693.html
6.马达加斯加·瓦维察拉(女)(VAVITSARA Rahantanirina Gabriella),手工业和工艺部长索菲·拉齐拉卡(Sophie RATSIRAKA),公共卫生部长泽利·阿里韦卢·拉德里亚马南塔尼(Zely Arivelo RANDRIAMANANTANY),公共工程部长杰里·哈特雷芬德拉扎纳(Jerry HATREFINDRAZANA),农业和畜牧业部长哈里菲迪·拉米利松(Harifidy RAMILISON),渔业和https://baike.sogou.com/v570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