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公司拥有自主定价权,有权自主选择供应商。公司在与客户或者供应商签订一笔销售(或采购)合同时,并不必然、必须与其他方同时签订反向交易合同,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库存和在手购销合同数量,自主选择合适的价格机会另行签订采购(或销售)合同,实现备货(或销库存)。在此过程中,公司可独立作出产品的采购或销售的选择和安排,包括供应商或客户选择、交易数量、价格、结算条款的确定等。
d.公司承担了来自客户或供应商的信用风险。公司与客户单独结算费用,承担了客户未能按合同约定支付价款的风险;同时,公司自主与供应商就采购事宜签订协议,公司承担了供应商未能按照约定提交产品的风险。
(2)净额法确认的情况:1)公司的产品在贸易市场流通后又被购回二次销售;2)同一批货物的交易上下游为同一公司或属同一控制关联方。在橡胶贸易市场中,此类交易属于真实交易,也符合公司的业务策略(当发现市场机会时,无需区分产品是否曾经销售过一次、也无需区分上下游是否同一方或关联方),但是鉴于此类业务并不能实现前述“有效提升海南橡胶公司市场地位,促进集团产业发展”之商业目的,与公司贸易业务的商业实质有所偏离,基于谨慎考虑,对此类业务按净额法确认收入。2023年度,公司对交易总额为8,223.31万元的业务以净额法确认收入171.38万元。
综上所述,公司在贸易业务中实际持有相应存货的控制权,承担了存货风险和应收账款信用风险、具备自主定价权,属于合同的首要责任人,除上述少量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采取净额法确认收入外(存在于现货交易销售模式中),公司的收入均按总额法确认收入,公司的收入确认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二)前五名客户及供应商名称、交易内容、数量及金额、收入确认方法和回款情况
上海龙橡收入确认方法为:天然橡胶产品通常仅包括转让商品的履约义务,在商品已经发出并收到客户的收货确认单时,商品的控制权转移,公司在该时点确认收入实现。
1.前五名客户名称、交易内容、数量及金额、回款情况
(1)2023年度
(2)2022年度
(3)2021年度
由上可见,本期主要客户变化情况为:向宁波能源实业有限公司、上海云象实业有限公司销售金额增加,成为前五大客户。其中:①宁波能源实业有限公司2023年度销售金额5.1亿元,较2022年度销售金额0.9亿元增加4.2亿元。②上海云象实业有限公司2023年度销售金额2.6亿元,较2022年度销售金额0.6亿元增加2.0亿元。
2.前五名供应商名称、交易内容、数量及金额
由上可见,本期主要供应商变化情况为:从上海云象实业有限公司、海南云胶橡胶产业有限公司采购金额增加,成为前五大供应商。其中:①上海云象实业有限公司2023年度采购金额2.8亿元,较2022年度采购金额0.6亿元增加2.2亿元。②海南云胶橡胶产业有限公司2023年度采购金额2.3亿元,较2022年度采购金额0.3亿元增加2.0亿元。
3.前5大客户和供应商变化原因
天然橡胶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中国在成为全球天然橡胶消费大国的同时,受制于自然地理气候等原因,供应量并未同步增长,目前仅13%左右可以自给,剩余约87%(约590万吨)需要从海外进口,因此处于产业链中游的贸易环节在产业链中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贸易体量大且交易频繁。
在经历胶价长期低位、个别大型贸易商违约并暂停橡胶业务、宏观经济下行等影响后,行业内的贸易企业更愿意与资质良好、实力强的公司合作,基于合作粘性和信用评估考量,这些企业间比较容易达成交易。
由于天然橡胶属于初级农产品,市场贸易主流品种相对集中且流通性强;另外,由于同属贸易公司,基于对市场价格变化趋势的判断进行交易决策而出现彼此都有采销需求的情形,实际业务中往往互为客户及供应商;同时,优质企业间交易规模的变化往往与双方对市场需求及价格变化趋势的不同判断有关。
2023年新增前5大的客户情况如下:
宁波能源实业有限公司2017年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控股股东为宁波国资委控股的宁波开投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主营橡胶等大宗商品贸易;
上海云象实业有限公司2018年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由国有企业云南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控股的云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2023年新增前5大的供应商为上海云象实业有限公司和海南云胶橡胶产业有限公司,后者2021年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与上海云象股东相同,主营均为天然橡胶贸易。
综上,从股东背景、业务规模等,新增前5大客户和供应商均为资质良好企业,本期交易金额增加原因是双方对市场需求及品种间价格变化趋势的判断导致。
(三)历年客户与供应商之间、及与公司和控股股东和关联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其他利益往来,是否存在客户与供应商重合或属同一控制的情况
1.客户与供应商之间的关联关系、及客户与供应商重合或属同一控制情况
上海龙橡存在客户与供应商重合或属同一控制关联关系的情形,该情形在最近三个年度持续存在,也是市场普遍情况,具有合理的商业背景,符合行业特征,主要原因系:天然橡胶系大宗交易市场的重要标的之一,具备成熟、活跃的交易市场,大量公司参与其中,其中既包括公司、广垦、云垦、中化等有橡胶产业支撑的公司,也包括厦门建发、厦门国贸、物产中大等大型贸易企业,此外,上海期货交易所除通过其会员单位(期货公司)提供天然橡胶期货合约品种交割服务外,还提供天然橡胶交易平台,利用其信誉居间撮合交易,也成为各现货交易者的交易对手。上海龙橡与这些主体间每笔采购、销售均为独立业务,标的物无交叉,不存在从某主体采购后再销售给该主体或其关联企业的情况(偶发非刻意设计的业务已按照净额法确认)。关于上海龙橡贸易业务的销售模式、业务背景、会计处理情况详见下述三(三)之说明。
近3年上海龙橡采购及销售重合的前五大客商组情况如下:
2.客户或供应商与公司和控股股东和关联方之间的关联关系情况
上海龙橡与海南橡胶及海垦控股集团下属企业存在交易:
注:海南合盛橡胶科技有限公司、合盛天然橡胶(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玺美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系合盛农业子公司,海南橡胶2023年2月合并合盛农业后成为上海龙橡关联方。
除上述企业外,其他客户或供应商与公司、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公司与上述关联方之间交易目的主要是基于销售业务集中管理目的,从海南橡胶集团内的生产企业集中采购自产产品、海南橡胶范围内的企业间因业务需要产生物资调配需求。海南橡胶将上海龙橡定义为国内主要的橡胶销售公司,基于此战略安排,海南橡胶集团内部会存在主要产胶地所属子公司金橡公司和云南海胶生产的橡胶产品优先按照市场价格出售给上海龙橡的情形。
综上,客户或供应商与公司、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之间存在关联关系,主要系海南橡胶集团内企业生产和销售职能集中管理的战略安排、关联企业间物资调配需求所致,具有合理性。
二、结合上海龙橡的业务开展情况、主要经营数据、对比同行业其他公司情况及下游需求变化等,说明本期净利润由盈转亏、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变动趋势背离的原因及合理性;
上海龙橡主要经营数据:
单位:万元
本期净利润由2022年度盈利1,680.28万元转为2023年度亏损512.76万元的原因系:
1.主营业务方面
(1)营业收入增长219,822.66万元,主要系进口胶的销量增加等导致2023年度较2022年度销售量增长约24万吨,进口胶占国内天然橡胶总消耗量的85%,其主要消费者为国内轮胎制造企业,2023年度,轮胎生产企业业绩整体保持上升态势,该行业上市公司财报显示,国内重点上市轮胎生产企业主要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在10-25%,营业利润同比增长约5-15%。为扩大市场占有率及终端客户覆盖率,公司2023年度大力拓展进口胶业务。
(2)主营业务毛利增加8,075.17万元,主要系:营业收入增长带来毛利增长;同时,虽然如前所述,2023年度天然橡胶平均价格低于2022年度,但2023年度橡胶价格走势前低后高(以上期所国产全乳胶期货价格为例:年初12,695元/吨左右,年末14,170元/吨左右),价格回暖导致同期销售毛利有所增长。
2.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系公司购买期货合约的损益,公司买卖期货合约的目的系对冲现货价格下跌风险,虽然2023年度现货市场价格上涨带来毛利增加,但公司对冲价格变动风险购买的反向期货合约会产生一定的损失。现货毛利与期货损益(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合计利润情况为:2023年度6,827.00万元,较2022年度的7,719.00万元下降892万元。
3.期间费用增加1,153万元,主要系:(1)业务规模增加导致仓储费和中转运费增加约704万元、购买信用保险支出增加103万元;(2)因汇率变动导致汇兑收益减少690万元。
4.营业外支出增加502.02万元,主要原因系对会计差错更正事项涉及的存货损失相应的进项税转出计提了税收滞纳金499.07万元。
5.所得税费用变动中因可弥补亏损于2023年度到期,冲回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导致增加657万元。
综上所述,上海龙橡本期净利润由盈转亏主要系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期间费用、营业外支出及所得税费用增加所致。虽然业务增长带来营业收入增加,但上述损失及费用增加超过收入增加形成的毛利增长,导致了公司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变动呈趋势背离。
上海龙橡的贸易业务存在资金流和实物流转(或货权转移),未开展融资性贸易。贸易业务主要按总额法确认收入,个别情况按照净额法确认收入。
橡胶贸易业务的存在具有合理的商业背景,首先,天然橡胶产品作为战略物资,但自然气候条件限制国内产能有限,需要以“生产+贸易”的方式,确保产供销稳定;其次,基于前述存在的大量进口需求,需要通过众多贸易商渠道和大规模资金囤积才能完成交易;再者,天然橡胶产品规格和标准统一,使其具备成熟、活跃的交易市场,大量公司有意愿和能力参与其中。具体情况如下:
1.2023年度,我国天然橡胶年消耗为672.7万吨,国内产量仅83.5万吨,自给率不到13%;公司全球天然橡胶加工量140万吨(含受托管理的KM公司和ART公司),约占全球产量的10%;其中国内加工量38万吨,约占国内产量的45%。国内天然橡胶产业链下游(轮胎制造企业等)具有生产成本、规模、产业聚集等优势,因此天然橡胶销售向国内倾斜是趋势。国内天然橡胶产能不到全球产能的10%,但由于气候及地理条件限制,各种植企业、加工企业都无法随意调整产能;同时,橡胶价格波动大且作为战略物资,各公司需要以“生产+贸易”的方式,确保产供销稳定,应对价格波动风险。
3.市场方面,天然橡胶市场容量大,市场主流品种全乳胶、混合胶的质量及规格均有各自统一标准,且可基本满足下游不同层次主流需求,该属性使得橡胶成为了大宗交易市场的重要标的之一,具备成熟、活跃的交易市场,大量公司参与其中。
基于上述原因,上海龙橡作为海南橡胶下属企业,基于海南橡胶产业规划及发展战略,专业从事天然橡胶贸易业务,以专业团队发现市场机会、参与交易,以期有效提升海南橡胶公司市场地位,促进集团产业发展。
综上所述,公司的收入确认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会计师核查程序及意见:
1.我们主要实施了以下核查程序:
(2)获取公司客户与供应商的清单,与管理层讨论交易背景及定价方式、交割方式等,以评价管理层对交易实质的认定及会计处理是否恰当;
(4)对收入和成本执行分析程序,包括按照产品类别对各月度的收入、成本、毛利率波动进行分析,并与以前期间进行比较;
(5)对上海龙橡的主要经营数据执行分析程序,对本期净利润由盈转亏、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变动趋势背离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变动原因进行核查;
(7)针对资产负债表日前后公司对主要客户确认的销售收入进行检查,以评价销售收入是否在恰当的会计期间确认。
2.核查结论
经核查,我们认为:
(1)本期客户及供应商结构变化不大;客户与供应商之间存在重合或属同一控制情况,具有合理的商业背景,符合行业特征;部分客户或供应商与公司和控股股东和关联方之间存在关联关系,主要系海南橡胶集团内企业生产和销售职能集中管理的战略安排、关联企业间物资调配需求所致,具有合理性。
问题五:关于存货及会计差错更正
年报披露,公司存货期末余额46.17亿元,累计计提存货跌价准备9130.17万元,期末账面价值45.26亿元,同比增加193.67%,主要因合盛农业并表后存货规模扩大。公司本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153.28万元,较上期发生额1.06亿元同比减少70%。根据公告,公司对前期存货损失情况进行会计差错更正,对2017-2022年度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
请年审会计师说明已执行的审计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结合上期非标事项进展及对公司的影响,说明本期审计意见是否恰当,并发表明确意见。
公司回复如下:
一、补充披露各存货项目的主要构成、对应数量及金额、库龄结构、存放情况、盘点方式等,结合各子公司的业务情况具体说明期末存货大幅增加的原因;
(一)公司存货项目的主要构成: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存货余额461,710.32万元,其中原材料119,244.64万元,占比25.83%,库存商品319,178.25万元,占比69.12%,在产品20,444.40万元,占比4.43%,发出商品2,709.13万元,占比0.59%,周转材料133.89万元,占比0.03%。具体情况如下:
(二)公司存货项目库龄结构: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1年以内存货余额454,077.36万元,占比98.35%,1-2年存货余额2,449.67万元,占比0.53%,2-3年存货余额3,550.24万元,占比0.77%,3-4年存货余额1,633.06万元,占比0.35%。
(三)公司存货存放分布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存货存放于公司自有仓库(主要为下属种植园及加工企业的自有仓库)余额267,719.32万元,占比57.98%,存放于第三方仓库余额124,865.82万元,占比27.04%,在途存货69,125.18万元,占比14.97%。
(四)公司存货盘点方式
公司存货盘点方式以现场实地盘点方式为主,函证替代方式为辅。针对公司自有仓库以及主要的第三方外部仓库采用现场实地盘点方式,对未选取实施现场实地盘点的的第三方外部仓库及在途存货采用函证方式进行替代。
公司内部仓库现场实地盘点的工作主要内容有:公司年末对内部仓库均实施实地盘点,盘点采取以车间、仓库人员盘点,财务人员监盘的方式进行,盘点中以实物为标准,逐样进行清点,边点边做记录,并实时核对数据。
第三方外部仓库现场实地盘点的工作主要内容有:成立由业务人员、财务人员组成的盘点小组,对主要的第三方外部仓库实施实地盘点,盘点工作主要内容有:①现场获取资产负债表日和盘点日库存明细、期间出入库记录;②根据盘点日库存明细全面实施数量清点、比对货卡信息、记录盘点情况;③编制现场盘点报告,由盘点人员和仓库人员签字。
对未选取实施现场实地盘点的的第三方外部仓库实施函证程序替代盘点,具体为:向第三方外部仓库寄发询证函,函证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日时点的库存产品品种、数量、年份信息。
(五)结合各子公司的业务情况说明公司期末存货大幅增加的原因
上表可见,公司存货账面余额较期初数增加294,636.19万元,其中:因并购合盛农业增加存货余额300,941.51万元,其他各子公司存货余额减少6,305.32万元。各公司主要变动情况如下:
二、补充披露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依据,结合对应采购成本及价格走势等说明本期存货余额增加但计提跌价准备金额大幅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与以前年度的计提政策是否一致;
公司存货余额和跌价准备金额情况如下:
(续上表)
上表可见,公司存货余额较期初数增加294,636.19万元,其中:2023年度并购合盛农业,合盛农业期末存货余额导致存货余额增加300,941.51万元(合盛农业期初存货账面余额为265,983.00万元,整体变动不大);除合盛农业外的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存货余额减少6,305.32万元,跌价准备减少6,622.18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下降3.82%。公司存货跌价准备余额较期初减少3,832.08万元,除增加合盛农业导致存货跌价准备增加2,790.10万元外,橡胶种植、加工、贸易板块跌价准备余额减少7,188.41万元。上述减少系受2023年下半年天然橡胶市场价格行情好转影响,虽然期末存货平均结存单价较期初上涨,但预计变现价较期初上涨较多综合影响。具体情况如下:
如前述“橡胶产品市场价格走势情况”分析,2023年度,天然橡胶价格走势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因此公司期末持有存货成本随之升高,期末存货的平均结存成本相较于期初呈现上涨态势。
2022年末,橡胶市场整体价格存在回调,国内种植端单吨成本较高,期末从种植端购进原料后加工成橡胶产品,期末库存部分产品存货单吨结存成本处于高位,公司对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部分进行了跌价准备的计提。因此,2022年末,橡胶初加工板块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4,942.28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上海期货交易所RU2401合约结算价为13,885元/吨,较2022年12月31日的RU2301合约结算价12,900元/吨上涨985元/吨;同时,得益于有利物候条件和公司持续加大对种植端的管理投入,2023年12月橡胶原料产量同比增加20%,单吨产品的固定成本得以有效摊薄。
受国内种植端期末单吨亏损较2022年同期减少、国内橡胶初加工板块期末存货单吨持有成本与预计变现价格差距缩小因素综合影响,2023年期末,国内橡胶初加工板块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740.06万元。
2.销售价格走势
2022年末,存货可变现净值计算时采用上海期货交易所2022年12月31日的RU2301合约结算价12,900元/吨作为销售价格的依据,计算的可变现净值较公司2022年期末橡胶产品平均成本单价偏低,库存商品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为8.57%。
2023年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计算时采用上海期货交易所2023年12月31日的RU2401合约结算价13,885元/吨作为销售价格的依据,扣除销售费用及税费作为可变现净值,其他橡胶产品的可变现净值根据参考上海龙橡全年销售单价全乳胶销售单价比率乘以RU2401合约结算价13,885元/吨扣除销售费用及税费后的公允价进行确认。计算的可变现净值较期末平均成本单价略低,库存商品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为2.51%。
2024年第一季度,天然橡胶市场出现震荡上行趋势。2024年3月31日,上海期货交易所RU2404合约的结算价为14,305元/吨,相较于2023年12月31日上涨420元/吨。公司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公司的会计政策要求,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存货进行跌价测试,根据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进行计量,对低于可变现净值的部分进行了跌价准备的计提。
综上所述,本期存货余额增加系存货结存数量和结存单价上升影响;受天然橡胶市场展现出价格回暖的积极态势,存货跌价准备金额有所下降。公司已按照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准则规定,对低于可变现净值的部分进行了跌价准备的计提,与以前年度所执行的计提政策保持一致。
(一)核实会计差错更正是否准确、完整
在公司2022年度财务报告编制和审计过程中,发现部分存货存在账实不符的情况。2022年度审计机构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2022年度财务报表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针对存货保留事项为“截至2022年末,公司的发出商品中有7,253.49万元,由于这些发出商品涉及前任高管等人员正被立案调查尚未结案,我们无法获取这些发出商品的存在性和计价的准确性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为了准确完整的识别账实不符的具体情况,公司组织开展的具体工作包括:
综上,经过上述的盘点、梳理和追查工作,本年度的会计差错更正是准确、完整的。
针对发现的问题,公司组织专班,持续开展了全方位整改,未来将进一步切实加强内部控制,提升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水平,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主要整改措施如下:
1.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四是全面推进合规体系建设。逐步将合规管理要求嵌入公司经营管理各领域各环节,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同时,突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核心岗位的合规管理,实现合规管理体系和公司现有管理机制的协同联动。公司已于2023年11月下发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于2024年3月下发合规管理办法、合规审查规则、合规风险管理规则等合规管理制度,持续推进合规管理组织体系、制度体系以及运营体系等建设。
五是加强对子公司的管理和监督。强化对子公司存货、风险管理等事项的监督管控,同时优化境外企业治理结构,向境外企业派驻关键核心人员;加强境内外财务业务信息联通,进一步加强境外企业监管,实现对海外重要子公司战略管控与运营管控相结合的管控机制。
2.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一是继续推进财务共享系统建设。以财务共享为抓手,综合运用系统对接、日常监控等手段,强化日常财务风险管控,进一步提升公司的风险集中管控能力。
四是借助外部专业机构提高财务工作质量。充分利用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机构的专业优势,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五是加强对下属单位财务监督。通过开展不定期的突击检查,增强财务监督的威慑力,进一步强化财务监督力度,及时识别与评估潜在财务风险,通过制定并执行相应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进一步强化公司的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
3.持续完善公司治理
四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严肃查处违法违纪人员,对违法违纪行为形成了有力震慑;结合具体案件,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活动以及党纪学习教育活动,持续推进清廉企业建设,营造廉荣贪耻、崇廉拒腐的良好风气。
一、已执行的审计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
(一)针对存货,我们实施的审计程序主要包括:
(1)查看公司供应链系统中的仓库清单,检查清单与财务核算系统是否一致;
(2)询问公司管理层和财务部门以外的其他人员(如销售人员、仓库人员等),了解有关存货存放地点的情况;
(3)检查存货的出、入库单以及物流单据,识别是否存在公司尚未告知审计人员的存放地点(如期末库存量为零的仓库);
4.执行存货监盘或监盘替代程序,具体如下:
(2)对于自有仓库和第三方保管的在库存货:
②实施抽盘,从存货盘点记录中选取项目追查至存货实物,以测试存货盘点记录的存在和准确性;从存货实物中选取项目追查至存货盘点记录,以测试存货盘点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③获取公司盘点表、盘点总结,查看公司自盘情况,并与抽盘结果进行核对;获取盘点日前后存货收发和移动凭证的复印件,与存货记录进行核对,检查存货记录的截止是否正确;编制存货监盘倒轧表,核对公司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数量的准确性;
④针对第三方保管库的存货,获取第三方单位提供的仓储服务合同复印件、存货收发流水和结存明细,并对第三方单位仓储负责人进行访谈,核实存货管理、权属等情况,现场打印存货结存清单。
(3)对于发出商品和移库在途存货:
①获取公司发出商品、移库在途存货明细表,抽样选择样本对物流运输商、客户进行函证;
②获取移库在途存货出库单、到货入库单、物流运输单,获取发出商品出库单、收货签收单,核实存货的存在性。
(二)针对存货跌价准备,我们实施的审计程序主要包括:
2.针对管理层以前年度就存货可变现净值所作估计,复核其结果或者管理层对其作出的后续重新估计;
3.选取项目评价存货估计售价的合理性,复核估计售价是否与销售价格一致;
5.结合存货监盘,检查存货的数量及状况,评价管理层就存货可变现净值所作估计的合理性;
6.获取并检査公司存货明细表,查阅公司存货库龄信息,获取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明细表,对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进行重新计算;
二、上期非标事项进展及对公司的影响,本期审计意见恰当
(一)存货事项
1.本期进展
2023年4月,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2022年度财务报表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针对存货保留事项为“截至2022年末,公司的发出商品中有7.253.49万元,由于这些发出商品涉及前任高管等人员正被立案调查尚未结案,我们无法获取这些发出商品的存在性和计价的進确性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针对该事宜,本年度公司完成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2.对公司的影响
综上,2023年度,公司对存货的盘亏情况已经全面核查,并采用追溯重述法对财务报表进行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存货所涉及的事项在本期已经消除。
(1)应收款无法收回事项
(2)上海龙橡与辽宁化工之间的贸易事项
2013-2015年期间,上海龙橡以贸易形式向辽宁化工转出资金,由辽宁化工进行期货交易,上述转出资金及涉及损益已在上海龙橡历年财务报表反映。由于该事项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仅限于2013-2015年度的收入、成本、投资收益等项目的列报,且公司已于以前年度对应收辽宁化工的债权全额计提坏账准备,该事项所影响的财务报表为2013-2015年度,不会对公司2017年及以后年度的财务报表产生影响。
综上,2023年度,公司根据获取的案件进展资料,对前任高管人员被监察机关立案调查进行核查,应收款无法收回事项不会导致前期财务报表存在会计差错,上海龙橡与辽宁化工之间的贸易事项不会对公司最近三年的财务报表产生影响,前任高管人员被监察机关立案调查所涉及的事项在本期已经消除。
3.我们实施的核查程序如下:
(2)向监察机关了解案件情况,印证存货损失情况、高管调查案件涉及的具体事项;
(3)了解以前年度未发现舞弊的原因,了解、评价和测试整改后的控制流程;
(4)强化本年监盘和存货函证程序的执行,核实存货监盘差异数据与公司盘亏数据是否一致;
问题六:关于往来款项
年报披露,公司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余额19.06亿元,同比增加136.77%,其中账龄5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71亿元,累计坏账准备余额2.36亿元,其中按单项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1.98亿元,占比逾八成,按账龄组合计提的应收账款中,1年以内的计提比例由上期的2.09%调整为2%。其他应收款期末账面余额23.54亿元,同比增加169.64%,其中往来款6.51亿元、暂借款5.42亿元,累计坏账准备余额6.93亿元;从账龄看,账龄5年以上的其他应收款8.63亿元,占比近四成,较期初增长68.71%;按欠款方看,前五名欠款方其他应收款余额合计12.06亿元,其中第一名欠款方款项期末余额4.70亿元,款项性质为暂借款,账龄5年以上,已计提坏账准备1.60亿元。前期年报回函显示,存在部分贸易业务的预付款项挂账其他应收款的情况。(下转D3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