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万吨,进口胶占国内天然橡胶总消耗量的85%,其主要消费者为国内轮胎制造企业,2023年度,轮胎生产企业业绩整体保持上升态势,该行业上市公司财报显示,国内重点上市轮胎生产企业主要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在10-25%,营业利润同比增长约5-15%。为扩大市场占有率及终端客户覆盖率,公司2023年度大力拓展进口胶业务。
(2)主营业务毛利增加8,075.17万元,主要系:营业收入增长带来毛利增长;同时,虽然如前所述,2023年度天然橡胶平均价格低于2022年度,但2023年度橡胶价格走势前低后高(以上期所国产全乳胶期货价格为例:年初12,695元/吨左右,年末14,170元/吨左右),价格回暖导致同期销售毛利有所增长。
2.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系公司购买期货合约的损益,公司买卖期货合约的目的系对冲现货价格下跌风险,虽然2023年度现货市场价格上涨带来毛利增加,但公司对冲价格变动风险购买的反向期货合约会产生一定的损失。现货毛利与期货损益(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合计利润情况为:2023年度6,827.00万元,较2022年度的7,719.00万元下降892万元。
3.期间费用增加1,153万元,主要系:(1)业务规模增加导致仓储费和中转运费增加约704万元、购买信用保险支出增加103万元;(2)因汇率变动导致汇兑收益减少690万元。
4.营业外支出增加502.02万元,主要原因系对会计差错更正事项涉及的存货损失相应的进项税转出计提了税收滞纳金499.07万元。
5.所得税费用变动中因可弥补亏损于2023年度到期,冲回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导致增加657万元。
综上所述,上海龙橡本期净利润由盈转亏主要系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期间费用、营业外支出及所得税费用增加所致。虽然业务增长带来营业收入增加,但上述损失及费用增加超过收入增加形成的毛利增长,导致了公司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变动呈趋势背离。
上海龙橡的贸易业务存在资金流和实物流转(或货权转移),未开展融资性贸易。贸易业务主要按总额法确认收入,个别情况按照净额法确认收入。
橡胶贸易业务的存在具有合理的商业背景,首先,天然橡胶产品作为战略物资,但自然气候条件限制国内产能有限,需要以“生产+贸易”的方式,确保产供销稳定;其次,基于前述存在的大量进口需求,需要通过众多贸易商渠道和大规模资金囤积才能完成交易;再者,天然橡胶产品规格和标准统一,使其具备成熟、活跃的交易市场,大量公司有意愿和能力参与其中。具体情况如下:
1.2023年度,我国天然橡胶年消耗为672.7万吨,国内产量仅83.5万吨,自给率不到13%;公司全球天然橡胶加工量140万吨(含受托管理的KM公司和ART公司),约占全球产量的10%;其中国内加工量38万吨,约占国内产量的45%。国内天然橡胶产业链下游(轮胎制造企业等)具有生产成本、规模、产业聚集等优势,因此天然橡胶销售向国内倾斜是趋势。国内天然橡胶产能不到全球产能的10%,但由于气候及地理条件限制,各种植企业、加工企业都无法随意调整产能;同时,橡胶价格波动大且作为战略物资,各公司需要以“生产+贸易”的方式,确保产供销稳定,应对价格波动风险。
3.市场方面,天然橡胶市场容量大,市场主流品种全乳胶、混合胶的质量及规格均有各自统一标准,且可基本满足下游不同层次主流需求,该属性使得橡胶成为了大宗交易市场的重要标的之一,具备成熟、活跃的交易市场,大量公司参与其中。
基于上述原因,上海龙橡作为海南橡胶下属企业,基于海南橡胶产业规划及发展战略,专业从事天然橡胶贸易业务,以专业团队发现市场机会、参与交易,以期有效提升海南橡胶公司市场地位,促进集团产业发展。
综上所述,公司的收入确认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会计师核查程序及意见:
1.我们主要实施了以下核查程序:
(2)获取公司客户与供应商的清单,与管理层讨论交易背景及定价方式、交割方式等,以评价管理层对交易实质的认定及会计处理是否恰当;
(4)对收入和成本执行分析程序,包括按照产品类别对各月度的收入、成本、毛利率波动进行分析,并与以前期间进行比较;
(5)对上海龙橡的主要经营数据执行分析程序,对本期净利润由盈转亏、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变动趋势背离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变动原因进行核查;
(7)针对资产负债表日前后公司对主要客户确认的销售收入进行检查,以评价销售收入是否在恰当的会计期间确认。
2.核查结论
经核查,我们认为:
(1)本期客户及供应商结构变化不大;客户与供应商之间存在重合或属同一控制情况,具有合理的商业背景,符合行业特征;部分客户或供应商与公司和控股股东和关联方之间存在关联关系,主要系海南橡胶集团内企业生产和销售职能集中管理的战略安排、关联企业间物资调配需求所致,具有合理性。
问题五:关于存货及会计差错更正
年报披露,公司存货期末余额46.17亿元,累计计提存货跌价准备9130.17万元,期末账面价值45.26亿元,同比增加193.67%,主要因合盛农业并表后存货规模扩大。公司本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153.28万元,较上期发生额1.06亿元同比减少70%。根据公告,公司对前期存货损失情况进行会计差错更正,对2017-2022年度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
请年审会计师说明已执行的审计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结合上期非标事项进展及对公司的影响,说明本期审计意见是否恰当,并发表明确意见。
公司回复如下:
一、补充披露各存货项目的主要构成、对应数量及金额、库龄结构、存放情况、盘点方式等,结合各子公司的业务情况具体说明期末存货大幅增加的原因;
(一)公司存货项目的主要构成: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存货余额461,710.32万元,其中原材料119,244.64万元,占比25.83%,库存商品319,178.25万元,占比69.12%,在产品20,444.40万元,占比4.43%,发出商品2,709.13万元,占比0.59%,周转材料133.89万元,占比0.03%。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二)公司存货项目库龄结构: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1年以内存货余额454,077.36万元,占比98.35%,1-2年存货余额2,449.67万元,占比0.53%,2-3年存货余额3,550.24万元,占比0.77%,3-4年存货余额1,633.06万元,占比0.35%。
(三)公司存货存放分布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存货存放于公司自有仓库(主要为下属种植园及加工企业的自有仓库)余额267,719.32万元,占比57.98%,存放于第三方仓库余额124,865.82万元,占比27.04%,在途存货69,125.18万元,占比14.97%。
(四)公司存货盘点方式
公司存货盘点方式以现场实地盘点方式为主,函证替代方式为辅。针对公司自有仓库以及主要的第三方外部仓库采用现场实地盘点方式,对未选取实施现场实地盘点的的第三方外部仓库及在途存货采用函证方式进行替代。
公司内部仓库现场实地盘点的工作主要内容有:公司年末对内部仓库均实施实地盘点,盘点采取以车间、仓库人员盘点,财务人员监盘的方式进行,盘点中以实物为标准,逐样进行清点,边点边做记录,并实时核对数据。
第三方外部仓库现场实地盘点的工作主要内容有:成立由业务人员、财务人员组成的盘点小组,对主要的第三方外部仓库实施实地盘点,盘点工作主要内容有:①现场获取资产负债表日和盘点日库存明细、期间出入库记录;②根据盘点日库存明细全面实施数量清点、比对货卡信息、记录盘点情况;③编制现场盘点报告,由盘点人员和仓库人员签字。
对未选取实施现场实地盘点的的第三方外部仓库实施函证程序替代盘点,具体为:向第三方外部仓库寄发询证函,函证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日时点的库存产品品种、数量、年份信息。
(五)结合各子公司的业务情况说明公司期末存货大幅增加的原因
上表可见,公司存货账面余额较期初数增加294,636.19万元,其中:因并购合盛农业增加存货余额300,941.51万元,其他各子公司存货余额减少6,305.32万元。各公司主要变动情况如下:
二、补充披露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依据,结合对应采购成本及价格走势等说明本期存货余额增加但计提跌价准备金额大幅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与以前年度的计提政策是否一致;
公司存货余额和跌价准备金额情况如下:
(续上表)
上表可见,公司存货余额较期初数增加294,636.19万元,其中:2023年度并购合盛农业,合盛农业期末存货余额导致存货余额增加300,941.51万元(合盛农业期初存货账面余额为265,983.00万元,整体变动不大);除合盛农业外的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存货余额减少6,305.32万元,跌价准备减少6,622.18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下降3.82%。公司存货跌价准备余额较期初减少3,832.08万元,除增加合盛农业导致存货跌价准备增加2,790.10万元外,橡胶种植、加工、贸易板块跌价准备余额减少7,188.41万元。上述减少系受2023年下半年天然橡胶市场价格行情好转影响,虽然期末存货平均结存单价较期初上涨,但预计变现价较期初上涨较多综合影响。具体情况如下:
如前述“橡胶产品市场价格走势情况”分析,2023年度,天然橡胶价格走势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因此公司期末持有存货成本随之升高,期末存货的平均结存成本相较于期初呈现上涨态势。
2022年末,橡胶市场整体价格存在回调,国内种植端单吨成本较高,期末从种植端购进原料后加工成橡胶产品,期末库存部分产品存货单吨结存成本处于高位,公司对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部分进行了跌价准备的计提。因此,2022年末,橡胶初加工板块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4,942.28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上海期货交易所RU2401合约结算价为13,885元/吨,较2022年12月31日的RU2301合约结算价12,900元/吨上涨985元/吨;同时,得益于有利物候条件和公司持续加大对种植端的管理投入,2023年12月橡胶原料产量同比增加20%,单吨产品的固定成本得以有效摊薄。
受国内种植端期末单吨亏损较2022年同期减少、国内橡胶初加工板块期末存货单吨持有成本与预计变现价格差距缩小因素综合影响,2023年期末,国内橡胶初加工板块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740.06万元。
2.销售价格走势
2022年末,存货可变现净值计算时采用上海期货交易所2022年12月31日的RU2301合约结算价12,900元/吨作为销售价格的依据,计算的可变现净值较公司2022年期末橡胶产品平均成本单价偏低,库存商品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为8.57%。
2023年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计算时采用上海期货交易所2023年12月31日的RU2401合约结算价13,885元/吨作为销售价格的依据,扣除销售费用及税费作为可变现净值,其他橡胶产品的可变现净值根据参考上海龙橡全年销售单价全乳胶销售单价比率乘以RU2401合约结算价13,885元/吨扣除销售费用及税费后的公允价进行确认。计算的可变现净值较期末平均成本单价略低,库存商品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为2.51%。
2024年第一季度,天然橡胶市场出现震荡上行趋势。2024年3月31日,上海期货交易所RU2404合约的结算价为14,305元/吨,相较于2023年12月31日上涨420元/吨。公司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公司的会计政策要求,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存货进行跌价测试,根据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进行计量,对低于可变现净值的部分进行了跌价准备的计提。
综上所述,本期存货余额增加系存货结存数量和结存单价上升影响;受天然橡胶市场展现出价格回暖的积极态势,存货跌价准备金额有所下降。公司已按照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准则规定,对低于可变现净值的部分进行了跌价准备的计提,与以前年度所执行的计提政策保持一致。
(一)核实会计差错更正是否准确、完整
在公司2022年度财务报告编制和审计过程中,发现部分存货存在账实不符的情况。2022年度审计机构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2022年度财务报表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针对存货保留事项为“截至2022年末,公司的发出商品中有7,253.49万元,由于这些发出商品涉及前任高管等人员正被立案调查尚未结案,我们无法获取这些发出商品的存在性和计价的准确性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为了准确完整的识别账实不符的具体情况,公司组织开展的具体工作包括:
综上,经过上述的盘点、梳理和追查工作,本年度的会计差错更正是准确、完整的。
针对发现的问题,公司组织专班,持续开展了全方位整改,未来将进一步切实加强内部控制,提升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水平,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主要整改措施如下:
1.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四是全面推进合规体系建设。逐步将合规管理要求嵌入公司经营管理各领域各环节,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同时,突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核心岗位的合规管理,实现合规管理体系和公司现有管理机制的协同联动。公司已于2023年11月下发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于2024年3月下发合规管理办法、合规审查规则、合规风险管理规则等合规管理制度,持续推进合规管理组织体系、制度体系以及运营体系等建设。
五是加强对子公司的管理和监督。强化对子公司存货、风险管理等事项的监督管控,同时优化境外企业治理结构,向境外企业派驻关键核心人员;加强境内外财务业务信息联通,进一步加强境外企业监管,实现对海外重要子公司战略管控与运营管控相结合的管控机制。
2.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一是继续推进财务共享系统建设。以财务共享为抓手,综合运用系统对接、日常监控等手段,强化日常财务风险管控,进一步提升公司的风险集中管控能力。
四是借助外部专业机构提高财务工作质量。充分利用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机构的专业优势,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五是加强对下属单位财务监督。通过开展不定期的突击检查,增强财务监督的威慑力,进一步强化财务监督力度,及时识别与评估潜在财务风险,通过制定并执行相应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进一步强化公司的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
3.持续完善公司治理
四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严肃查处违法违纪人员,对违法违纪行为形成了有力震慑;结合具体案件,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活动以及党纪学习教育活动,持续推进清廉企业建设,营造廉荣贪耻、崇廉拒腐的良好风气。
一、已执行的审计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
(一)针对存货,我们实施的审计程序主要包括:
(1)查看公司供应链系统中的仓库清单,检查清单与财务核算系统是否一致;
(2)询问公司管理层和财务部门以外的其他人员(如销售人员、仓库人员等),了解有关存货存放地点的情况;
(3)检查存货的出、入库单以及物流单据,识别是否存在公司尚未告知审计人员的存放地点(如期末库存量为零的仓库);
4.执行存货监盘或监盘替代程序,具体如下:
(2)对于自有仓库和第三方保管的在库存货:
②实施抽盘,从存货盘点记录中选取项目追查至存货实物,以测试存货盘点记录的存在和准确性;从存货实物中选取项目追查至存货盘点记录,以测试存货盘点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③获取公司盘点表、盘点总结,查看公司自盘情况,并与抽盘结果进行核对;获取盘点日前后存货收发和移动凭证的复印件,与存货记录进行核对,检查存货记录的截止是否正确;编制存货监盘倒轧表,核对公司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数量的准确性;
④针对第三方保管库的存货,获取第三方单位提供的仓储服务合同复印件、存货收发流水和结存明细,并对第三方单位仓储负责人进行访谈,核实存货管理、权属等情况,现场打印存货结存清单。
(3)对于发出商品和移库在途存货:
①获取公司发出商品、移库在途存货明细表,抽样选择样本对物流运输商、客户进行函证;
②获取移库在途存货出库单、到货入库单、物流运输单,获取发出商品出库单、收货签收单,核实存货的存在性。
(二)针对存货跌价准备,我们实施的审计程序主要包括:
2.针对管理层以前年度就存货可变现净值所作估计,复核其结果或者管理层对其作出的后续重新估计;
3.选取项目评价存货估计售价的合理性,复核估计售价是否与销售价格一致;
5.结合存货监盘,检查存货的数量及状况,评价管理层就存货可变现净值所作估计的合理性;
6.获取并检査公司存货明细表,查阅公司存货库龄信息,获取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明细表,对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进行重新计算;
二、上期非标事项进展及对公司的影响,本期审计意见恰当
(一)存货事项
1.本期进展
2023年4月,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2022年度财务报表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针对存货保留事项为“截至2022年末,公司的发出商品中有7.253.49万元,由于这些发出商品涉及前任高管等人员正被立案调查尚未结案,我们无法获取这些发出商品的存在性和计价的進确性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针对该事宜,本年度公司完成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2.对公司的影响
综上,2023年度,公司对存货的盘亏情况已经全面核查,并采用追溯重述法对财务报表进行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存货所涉及的事项在本期已经消除。
(1)应收款无法收回事项
(2)上海龙橡与辽宁化工之间的贸易事项
2013-2015年期间,上海龙橡以贸易形式向辽宁化工转出资金,由辽宁化工进行期货交易,上述转出资金及涉及损益已在上海龙橡历年财务报表反映。由于该事项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仅限于2013-2015年度的收入、成本、投资收益等项目的列报,且公司已于以前年度对应收辽宁化工的债权全额计提坏账准备,该事项所影响的财务报表为2013-2015年度,不会对公司2017年及以后年度的财务报表产生影响。
综上,2023年度,公司根据获取的案件进展资料,对前任高管人员被监察机关立案调查进行核查,应收款无法收回事项不会导致前期财务报表存在会计差错,上海龙橡与辽宁化工之间的贸易事项不会对公司最近三年的财务报表产生影响,前任高管人员被监察机关立案调查所涉及的事项在本期已经消除。
3.我们实施的核查程序如下:
(2)向监察机关了解案件情况,印证存货损失情况、高管调查案件涉及的具体事项;
(3)了解以前年度未发现舞弊的原因,了解、评价和测试整改后的控制流程;
(4)强化本年监盘和存货函证程序的执行,核实存货监盘差异数据与公司盘亏数据是否一致;
问题六:关于往来款项
年报披露,公司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余额19.06亿元,同比增加136.77%,其中账龄5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71亿元,累计坏账准备余额2.36亿元,其中按单项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1.98亿元,占比逾八成,按账龄组合计提的应收账款中,1年以内的计提比例由上期的2.09%调整为2%。其他应收款期末账面余额23.54亿元,同比增加169.64%,其中往来款6.51亿元、暂借款5.42亿元,累计坏账准备余额6.93亿元;从账龄看,账龄5年以上的其他应收款8.63亿元,占比近四成,较期初增长68.71%;按欠款方看,前五名欠款方其他应收款余额合计12.06亿元,其中第一名欠款方款项期末余额4.70亿元,款项性质为暂借款,账龄5年以上,已计提坏账准备1.60亿元。前期年报回函显示,存在部分贸易业务的预付款项挂账其他应收款的情况。
一、补充披露合盛农业应收账款的期初期末余额及坏账准备金额,结合各子公司的业务情况具体说明应收账款大幅增加的原因,以及组合计提坏账的比例调整的原因;
(一)合盛农业应收账款的期初期末余额及坏账准备金额
注:公司2023年2月将合盛农业纳入合并报表,此处列示的期初数为2023年1月31日的财务数据。
(二)结合各子公司的业务情况具体说明应收账款大幅增加的原因
上表可见,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期初数增加110,113.77万元,其中:因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合盛农业导致期末应收账款增加100,519.22万元(合盛农业期初应收账款余额为112,383.56万元,整体变动不大);其他各子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增加9,594.55万元。各公司主要变动的客户单位情况如下:
(三)组合计提坏账的比例调整的原因
(一)单项计提的应收账款的主要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金额合计20,076.69万元,其中金额重大的前十名客户情况如下:
(二)长期挂账的应收账款的主要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账龄在1年以上的的应收账款金额合计21,885.43万元,其中前二十名客户情况如下:
三、补充披露合盛农业其他应收款的期初期末余额及坏账准备金额;
[注]公司2023年2月将合盛农业纳入合并报表,此处列示的期初数为2023年1月31日的财务数据。
四、补充披露其他应收款第一名欠款方的名称、关联关系及资信情况、暂借款形成的背景及长期挂账原因,说明是否存在关联方资金占用的情形;
其他应收款第一名欠款方的情况如下:
上述款项系合盛农业向FIMAVESA/NV(以下简称“FIMAVE公司”)提供的借款,具体情况如下:
(一)借款形成的背景:2017年10月,经合盛农业董事会审批,同意合盛农业将持有的SIATS.A.(以下简称SIAT集团)35%股权转让给FIMAVE公司,转让后FIMAVE公司持有SIAT集团86.73%股权。为了促成股权交易,合盛农业子公司HACCapitalPteLtd向FIMAVE公司提供借款4,200万欧元,贷款应于借款后一年内偿还,同时附有一项延期选择权,到期后FIMAVE公司可申请将还款期限延长12个月。FIMAVE公司以其持有的SIAT集团86.73%的股权以及SIAT集团的应收账款和银行余额作为抵押。FIMAVE公司系一家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成立的投资控股平台公司,没有生产经营活动,SIAT集团为其主要控制的企业。
(二)长期挂账原因:借款后,因SIAT集团经营业绩远低于预期,FIMAVE公司未能在上述贷款2019年10月到期后及时还款。2019年12月,双方制定了新的分期偿还计划并达成一致,约定FIMAVE公司增加部分投资性房地产作为抵押物,分期后年化利率为10%-11%,每半年偿还一次。2021年度,FIMAVE公司未按照合同约定还款,形成借款和利息逾期;2022年度,为偿还债务,FIMAVE公司启动股权处置工作,拟将获取的股权转让所得资金用以偿还债务。
2023年8月,FIMAVE公司与合盛农业签订了《友好和解协议》,约定:在FIMAVE公司完成对持有的SIAT集团股权处置后,将向合盛农业支付3,841.24万欧元及实现债权的费用。2024年3月,合盛农业已收到还款3,866.45万欧元,与应收款之间的差额全额计提坏账。
公司与上述单位均不存在关联关系,不存在关联方资金占用的情形。
公司对其他应收款余额进行了全面梳理,其中由于未按照合同及时履约导致预付款项转挂其他应收款的情况如下:
针对上述单位,公司梳理了与其之间业务实际开展情况,具体情况如下:
1.MTCentertradeCo.,Ltd
海胶新加坡历史业务,详见上表。
2.上海牧银实业有限公司
该公司主营业务为投资管理、橡塑制品的销售等,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上海龙橡于2016年起向其采购天然橡胶,至2017年终止合作,累计采购金额5.02亿元(含税)。由于前任高管违规操作,2017年7月,上海龙橡预付上海牧银实业有限公司采购合同货款5,125万元,对方无法履约,在偿还66.00万元后无力偿还,此后与该公司未新增业务往来,截至2023年12月31日剩余款项均未偿还。上海龙橡已将剩余款项5,059万元转入其他应收款,并全额计提坏账。款项的形成涉及前任高管违规操作,不存在商业实质,纪检监察部门已介入此案,目前案件正在侦办中。
3.辽宁省化工贸易有限公司
4.YongSieCo.,Ltd
5.SangTaiGrainsCo.,Ltd
6.临高海富橡胶产业综合发展有限公司
该公司主营业务为橡胶生产、收购、加工,注册资本500万元人民币。子公司经纬公司其采购高氨浓缩乳胶产品。经纬公司于2018年起向其采购浓乳,至2019年终止合作,累计采购金额6,746.19万元(含税)。经纬公司于2018年11月-12月向其预付4,000吨浓乳采购款项,其因为与经纬公司另一股东海南华阳公司存在资金纠纷情况,未足额供货。考虑合同已过履约期,公司将该款项转挂其他应收款并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公司与上述单位基于业务合作需求向其采购商品,支付合同对价,具备商业实质。
7.TheRubberEstateOrganization,MinistryofAgricultureandCooperatives
8.HuaTaiRubberCo.,Ltd
9.正蓝旗杰林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该公司主营业务为牲畜饲养;动物饲养;牲畜屠宰;牲畜销售等业务,注册资本500万元。子公司瑞橡公司向其采购肉牛,预付购牛款300万元后对方未实际供货,并且拒绝退款。考虑合同已过履约期,公司将该款项转挂其他应收款并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经诉讼催收,该款项已于2024年5月全部收回。公司与上述单位基于业务合作需求向其采购商品,支付合同对价,具备商业实质。
10.儋州隆发橡胶有限公司
我们实施了以下核查程序:
(1)获取应收账款账龄明细表、其他应收款往来明细,复核账龄划分情况的合理性;
(6)针对预付款项长期挂账其他应收款的情况,获取预付款项长期挂账其他应收款的情况明细,了解款项性质及交易背景,获取款项支付的银行回单核实资金流向。
经核查,我们认为:公司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计提充分;单项计提及长期挂账的应收账款,除海胶新加坡、上海龙橡与上海高勋实业有限公司的历史违规操作业务外尚需纪检监察部门调查核实外,其他款项具有真实交易背景和商业实质,不存在关联销售或利益输送的情况;对其他应收款第一名欠款方FIMAVE的其他应收款,不存在关联方资金占用的情形;公司全面梳理了预付款项长期挂账其他应收款的情况,存在子公司海胶新加坡部分历史款项、上海牧银实业有限公司、辽宁省化工贸易有限公司的款项为涉嫌前任人员违规操作形成,不具备商业实质,其他款项具有商业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