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2024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会场在开封市兰考县举行。郑州商品交易所作为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金融力量出现在现场,为这一盛大节日注入满满期货活力。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应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并对2024年“三农”工作做出进一步指示和安排。郑商所在证监会的统筹和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立足自身优势和功能定位,积极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市场建设,多措并举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即学即用千万工程经验指导期货市场服务“三农”发展,有效助力乡村振兴、粮食安全和农业强国建设。
优化“保险+期货”助力乡村振兴
试点品种方面,继续在糖料蔗、甜菜、苹果、红枣、花生、棉花等品种上开展试点,新增油菜籽(5208,89.00,1.74%)品种,保险标的品种由6个增至7个。试点区域方面,继续在河南、山东、辽宁、广西、陕西、甘肃、新疆、云南开展试点,增加内蒙古、湖北、广东三个省份开展合作,试点区域从8个省份扩大至11个,基本覆盖了试点品种主要产区。项目类型方面,除省级财政联合项目、县域(乡镇)覆盖项目外,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力军作用,设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项,并命名“新农提升计划”专项项目。试点险种方面,在价格险试点为主体的基础上,稳步增加收入险试点。项目保费支持方面,巩固地方财政、农户、社会资金多方共担机制。
培育壮大富民产业打造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样本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实现产业兴旺是增强县域经济的核心,也是期货市场服务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新疆麦盖提县是全国红枣种植的第一大县,年产红枣约26万吨,产值20余亿元,全县人均收入的近50%来自于红枣产业。
2023年,麦盖提县红枣“保险+期货”项目覆盖面积由5万亩增长至10万亩,规模较上一年翻一番,同时创新试点麦盖提红枣“保险+期货+订单+银行”模式,对枣农进行全方位兜底保障。2019年以来,郑商所已连续5年在麦盖提县开展红枣“保险+期货”,累计覆盖26万余亩枣园,占全县红枣种植面积的46%,赔付4100余万元,共为2.1万户枣农提供价格风险保障。
“商储无忧”扩容升级助力农资保供稳价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服务国家化肥储备、助力保障粮食安全,郑商所持续开展“商储无忧”试点工作。2023年5月,2022—2023年度“商储无忧”试点项目结束,相比往年进一步扩容升级。一是项目数量提升,较上年度提升20%,为60万吨储备尿素提供风险管理支持。二是服务范围扩大,覆盖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湖北、江苏等6个省份,仓单注册集中在河南、河北、湖北等农业大省,与春耕地域需求保持较高一致性。三是适应新版《国家化肥商业储备管理办法》,项目周期延长至7个月,基本覆盖整个承储周期。实施过程中,12家试点企业积极利用套期保值、基差贸易等方式稳健经营,试点期间注册仓单量同比增长约185%,日均持仓量同比增长近80%,表明尿素期货已成为承储企业管理风险的有效途径。
为进一步惠及更多承储企业、切实便利企业参与、提升企业主动利用尿素期货进行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2023—2024年度郑商所“商储无忧”再度升级,试点项目便利性大幅提升,以承储企业实际风险管理需求为核心,全面扩大试点范围。新年度试点项目进一步扩面增量,参与企业达到26个,同比增加117%,企业类型涉及尿素生产、贸易、消费全产业链;26家企业承担国储尿素储备任务194万吨,同比增加223%;储备区域覆盖21个省(自治区),同比增加250%,试点范围由交割区域扩展至全国尿素商业储备地区。另一方面,强化“商储无忧”项目服务春耕肥、夏管肥储备能力,项目服务周期设置为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共8个月,项目周期持续延长。
加强品种制度供给提升涉农品种服务质量
2023年郑商所稳步推进涉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一是不断丰富期权衍生品工具体系,2023年郑商所挂牌上市尿素、苹果期权,红枣期权征求市场意见,稳步推进白糖(6128,-19.00,-0.31%)系列期权研发。二是不断完善合约规则,服务产业实现新提升,2023年,郑商所修订完善苹果期货业务规则,进一步提升苹果期货服务产业的能力,实现降本、扩量、提质。三是油脂油料品种国际化取得突破,菜系及花生期货及期权作为特定品种,成功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期货交易。四是稳步推进原糖等新品种研发工作。
下一步,郑商所将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工作目标,持续完善涉农期货品种规则体系,加快涉农期货期权品种供给,多举措促进农产品期货品种功能发挥,在助力农业产业链经营稳定、提升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做好新年度“保险+期货”“商储无忧”等工作,促进实现农业丰收、农村和美、农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