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等8部门在全省联合启动实施为期3年的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行动,切实解决我省禁限用药物违法使用、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集中治理12个问题突出的品种,具体为“四棵菜”:豇豆、芹菜、韭菜、香葱;“一枚蛋”:鸡蛋;“一只鸡”:乌鸡;肉牛肉羊;“四条鱼”:大口黑鲈、乌鳢、鳊鱼、大黄鱼。各地可根据生产实际和监测情况增加治理品种。
全省农业农村部门将组织做好调查,以乡镇为单位摸清12个品种生产基地(生产者)的面积、产量、病虫害发生、用药习惯、农产品上市等情况。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按照“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要求,每个网格明确专人负责。探索建立12个品种农兽药安全使用指导员制度,负责区域内用药指导及监督。推广“阳光农安”模式,运用视频等电子化工具,推进用药记录便捷化、电子化,强化生产过程控制服务。
同时,结合本地气候、生态等资源禀赋和农业生产现状,调整优化种植区域布局,指导农户采用绿色技术模式,摒弃大肥大水大药的传统种植习惯。倡导“四棵菜”科学种植,推广轮作间作模式,降低菌源基数和虫口密度,集成推广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加快农药减量。强化“一只鸡”、蛋禽、肉牛肉羊、“四条鱼”绿色养殖,推进现代养殖方式发展,继续实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督促养殖者加强水产、肉鸡、蛋鸡兽药使用管理,如养殖密度较大且管理能力跟不上的,应适度降低养殖密度。推动牛羊等畜禽屠宰法规制修订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将牛羊禽的屠宰纳入定点管理。
方案提出坚持“零容忍”,严查种植养殖屠宰环节使用禁限用药物行为。牢固树立“不合格不上市”的意识,管控上市农产品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对12个品种的规模化生产主体,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安全用药培训。用好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督促指导生产12个品种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在农产品上市时开展检测并开具合格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督促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办者和食用农产品销售者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查验责任,查验并留存12个品种的可溯源凭证和产品质量合格凭证。同时,严格食品生产、餐饮服务环节管理,强化行刑衔接,完善农兽药残留全链条治理机制。(记者王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