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器械市场2023年回顾及展望

2023年是后疫情时代的元年。历经三年疫情冲击,伴随着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经济社会均在探索重回新常态的未来发展路径。据统计,2023年1—7月中国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次数同比增长20.3%。随着新医改纵深推进,医疗器械行业也在审视和调整自身的发展策略,以期在变化中寻找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前进方向。本文将针对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从宏观环境、准入改革、赛道更迭、投融资趋势、国际化探索五个方面,回顾2023并展望2024。

宏观环境:宏观经济逐步回暖、医疗行业稳健增长

2023年以来,面临多重因素交织叠加带来的下行压力,中国经济复苏虽有所反复,但仍呈现回升向好趋势(参阅图1)。全年GDP同比增速5.2%,总体经济增长完成预期目标。从需求端来看,CPI持续低位运行,虽在12月CPI有所改善回升,但总体来看,消费需求仍有待进一步提振。从供给端来看,下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效益持续恢复,工业生产稳步回升。然而,资本市场仍显低迷,投资和退出均出现放缓,市场增量资金不足和经济预期低位使得市场对政策反应较为钝化。

聚焦行业,医疗行业“保民生”和“高科技”的两大属性决定了其行业的长期基本面。从其民生属性来看,医疗保障是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近10年来,中国整体医疗支出持续增加,2022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8.5万亿元,相当于2015年费用的两倍多,占GDP比重超过7%(参阅图2)。习近平主席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也指出“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再次强调了医疗卫生行业重大民生工程的地位。未来,在居民健康意识加强、老龄化加剧和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整体医疗保健支出预计将进一步增长。从医疗的科技属性来看,习近平主席在年初关于高质量发展的会议中强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医疗作为高科技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仍将是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准入改革:腾笼换鸟长期推进、创新准入探索落地

中国基本医保基金持续贯彻“量入为出”的大方针,基金运行整体保持稳健。2003年以来,中国基本医保基金收入均大于支出,当年收支和累计结余均保持稳定增长,截至2023年11月底,基本医保基金结余大于47,000亿元,远高于2023年1—11月支出约24,911亿元(参阅图3)。

在量入为出的大方针下,面临整体医疗体系仍需进一步推进覆盖和创新的要求,“腾笼换鸟”仍将是医保基金使用长期要求。2022年1月召开的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决定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并提速扩面,通过带量采购发掘医保基金的节降空间以支持创新和覆盖推进。图4对比了2017年住院器材总使用费用靠前的耗材及中国国家医保局公布的2022年医保结算费用重点耗材列表。2017年住院器材总使用费用靠前的冠脉支架、骨科耗材、人工晶体均已经过国家带量采购;而2022年医保结算费用的重点耗材列表,相比2017年住院器材总使用费用靠前的产品已有较大差异,凸显带量采购对于耗材费用的影响。与此同时,2022年重点耗材列表中,位于前列的耗材多数已经过至少一次省级或省际联盟带量采购。

对于医疗器械企业而言,产品的集采前生命周期较医改前大幅缩短,能否持续发掘临床未满足需求、加速产品创新迭代、并抓住窗口期强化新产品/疗法的上市和上量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被推到了全新高度。

创新产品DRG除外收费方面,北京市对于符合条件的药品、医疗器械及诊疗项目,纳入CHS-DRG付费除外支付管理,国家医保局也明确表示支持地方医保部门在试点工作中探索建立CHS-DRG付费支持医疗新技术的有关机制。

医用耗材编码及医疗服务价格申请简化方面,海南省对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等重点产品建立提前介入机制,对企业申请创新药械挂网、医保编码赋码、申报纳入医保目录、参加国家医保药品谈判、申请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等工作,建立专项对接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常态化咨询服务。

赛道更迭:集采影响短期分化,创新迭代强者恒强

带量采购作为行业新常态,对医疗器械行业产生了广泛且深远的影响。分赛道看,耗材集采采用“一品一策”原则,当前正分层、分批、分类开展集中带量采购,预计院内主要器械赛道均将分批接受价格重置;医疗设备虽尚未启动大规模集中带量采购,但省级层面已开始试水,预计未来将迎来进一步扩面。与此同时,尽管院外市场在集采政策的直接影响下尚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也受外部经济大环境及消费能力波动的考验与影响。

窥一斑而知全豹,为把握行业发展的脉搏,我们挑选了各赛道的领军企业分析其2023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参阅图5和图6)。

图6|医疗器械各赛道部分国内外企业中国区营收同比增速(2023H1vs.2022H1)

医疗设备赛道

考虑到医疗设备技术复杂度更高、使用周期更长,设备领域目前受集中带量采购影响弱于耗材,这一特征也体现在业绩表现。领军企业2023年上半年营收也都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中跨国企业在中国全面高端本土化,2023上半年营收同比增幅超10%;本土企业积极创新,提高研发投入,营收持续高速增长。但需注意目前医疗设备带量采购也已开始试点,后续可能迎来进一步扩面。

牙科/医美/眼科/家用等偏消费医疗赛道

受集采影响有限,主要跨国企业和本土企业营收有所增长,部分本土企业更是增长迅速。但也需注意宏观经济及消费能力波动对行业增速的影响。

心脑血管高值耗材赛道

长期来看,中国持续增长的老龄化及目前相对仍较低的心脑血管治疗渗透率仍将持续推动心脑血管高值耗材赛道长期增长。但随着集采的提速扩面,行业转型及产品迭代加快,并带来竞争格局的变化,加大创新力度和加速新产品上市成为企业持续增长、提高市场份额、取得成功的关键。各企业2023年上半年营收增速出现一定分化。

体外诊断赛道

各子赛道诊断技术的快速迭代和渗透率增长将支持体外诊断赛道的持续增长(刨除新冠影响)。部分子赛道(如免疫诊断、基因测序)仍有较大国产替代和加速渗透的空间,但部分以新冠产品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收入迅速下行。此外,随集采政策稳步扩围,各企业需要做好准备应对降价压力。

低值耗材赛道

受集采政策影响显著,各公司业务面临增长压力,需积极采取降本增效、调整产品策略等方式应对变化。低值耗材市场规模效应显著,集采后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以新冠防护类产品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收入下降显著。

骨科赛道

受集采政策影响明显,竞争格局发生变化。部分跨国企业中国区业务下滑,部分业务线甚至退出中国,部分本土玩家虽受集采后价格下降的影响,但受益于销量显著上涨和业务线扩充,2023上半年的营收仍有较高增长。

外科赛道

在此背景下,强者恒强的趋势将愈发凸显,只有那些具备核心竞争力、能够不断快速提供高质量创新产品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不论是跨国企业还是中国本土企业,面对政策变化带来的挑战,坚定的创新理念、持续的研发投入和积极的成本管控至关重要。同时,积极投资并拓展赛道也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大投资力度、选择合适的投资标的,企业可以提升生产能力、优化产品结构,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投融资趋势:资本市场处于低位、产业投资前景可期

2023年,中国整体资本市场处于低位,一级市场和IPO上市情况低于往年同期。中国国内医疗器械领域投融资也不及2022年同期,一级市场投融资事件小幅下跌,但投融资额下滑明显,投早投小、估值谨慎趋势明显(参阅图8)。同时,医疗器械领域IPO上市企业数量较2022年明显下滑,整体IPO收紧也造成传统退出途径难度增大。

在当前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企业估值下,本土企业也可以进一步探索投资及收并购的机会。近期,迈瑞医疗通过子公司深迈控收购并控股惠泰医疗,进一步丰富其产品线,进入高增长电生理领域;联影医疗投资上海艾普强,拓展质子治疗领域,强化公司在核医学领域的协同效应;九安医疗将与创投企业共同设立九棠创投,投资于包括医疗大健康在内的科技创新领域;乐普控股内镜头部企业沈大内窥,增强内镜领域布局。可以看出,诸多中国本土医疗器械企业已开始通过收并购等方式,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自身竞争力。

国际化探索:出海增长势在必行、看着很美做着很难

2023年被称为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元年,对于药企而言,海外业务拓展是过去一年国际化的主旋律,各药企将目光投向全球市场,寻求更广阔的业务发展空间。

医疗器械企业在国际化领域开展较早,过去十余年间,迈瑞、威高、鱼跃、微创等领先医疗器械企业开展了一系列海外平台收并购,帮助公司快速拓展海外业务及产品线。然而,回顾2023年上半年中国国内市值前20医疗器械企业的业务营收,超过二分之一企业海外业务占比仍不足25%,不足10%的头部企业海外业务占比超过50%,对比海外医疗器械市场占比整体80%—90%的现状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与此同时,50%以上的头部企业海外业务增速低于中国国内业务,在通过收并购海外平台进军国际化的企业中,约三分之二企业的海外业务增速不及国内业务增速(参阅图10),企业海外收并购后,在投后管理、实现协同等方面仍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如何实现海外业务的健康快速成长,真正成为公司业务的增长极和利润池,仍是中国本土领先医疗器械企业面临的重点难题和挑战。具体而言,不论是对于自建团队还是收并购平台的出海模式,如何在公司海内外业务团队中统一思想、明确策略、强化能力、升级管理,以跨越企业出海过程中的文化和管理冲突,打造高执行力强战斗力的自驱型团队,高效发掘并满足海外客户对于产品和服务价值的需求,均是企业能否在海外复制中国国内成功经验、实现真正从领先本土企业向跨国企业跨越升级的关键成功要素。

结语

在充满挑战与变化的2023年,医疗器械行业历经洗礼。但我们坚信,这些变革正是疫情后新时代探索的必经之路,隐含了行业未来发展的破题之钥。对于行业内的头部企业和创新企业而言,2024年至2025年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机遇期,这是守得云开见月明的转折时点,更是确立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时刻。因此,我们强烈建议企业积极拥抱变革、提前做好准备,对外明确自身的重点方向和战略定位,对内优化组织结构、强化管理、推动变革。唯有如此,企业方能筑牢基石以谋长远之势,构建壁垒以卫市场之争,得以在下一个五年和十年的长期竞争中脱颖而出。

THE END
1.环球医疗器械网医疗器械招商医疗器械代理环球医疗器械网是专业的医疗器械招商、代理、供应、采购网络平台,还提供最新医疗器械展会、招标中标、资讯等信息。产品覆盖:进口医疗器械、医疗设备器材、一次性医用耗材、家用医疗器械、手术器械、口腔科器械、医用电子仪器、康复护理设备等。https://ylqx.qgyyzs.net/
2.医疗器械网医疗器械医疗设备医用耗材信息服务网盛生意宝旗下中国医疗器械网(www.chinamedevice.cn)——专业、权威的医疗器械信息服务。拥有一次性医用耗材器械、医用电子仪器、医用超声仪器、X线设备、临床检验分析仪器、血液透析设备、敷料及卫生材料、手术器械、家用保健器械、康复护理设备、诊断试剂、口腔科设备https://www.chinamedevice.cn/
3.「国药器械怎么样」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行业:医疗设备/器械 全称: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发展阶段 排名:武汉医疗器械人气排名第52名 新闻:2023-02-25:国药器械与ge医疗中国签署协议 双方宣布成立医疗设备合资公司。 工资:70%的岗位拿20-50K,2024年较去年增长6%。质量管理类最多,占40%。 招聘:2024年较2023年下降29%。 https://www.jobui.com/company/9405881/
4.国药器械(云南)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招聘昆明招聘信息国企|50-150人|医疗设备/器械 屏蔽该公司 19 在招职位 公司简介 在招职位(19) 公司介绍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一家以医药健康产业为主业的中央医药企业,拥有集研发、制造、物流分销、零售连锁、医疗健康、工程技术服务、专业会展、国际经营、金融投资为一体的大健康全产业链,旗下拥有1500余https://jobs.51job.com/all/co4693704.html
5.3618医疗器械网医疗器械招商- 3618医疗器械网成立于2006年,是医疗器械行业门户、专业的招商网站,中国百强门户网站;是医疗器械招商、医疗器械及医用耗材代理的专业平台,27万多条代理商信息。https://www.3618med.com/
6.杭州创盟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简介:杭州创盟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07-30,法定代表人为俞存,注册资本为500 万人民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30122311281057L,当前处于存续状态。企业注册地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县城乔林路1133号,所属行业为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经http://qixin.com/mip-company/0a475d05-4172-4b0d-a885-8bb765eaceb7.html
7.「杭州康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招聘」2024年杭州康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招医疗设备/器械、医疗设备/器械 公司官网 15在招职位 19共邀面试 公司信息 杭州康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8月,是一家集研发、生产与销售内镜手术器械和一次性高分子微创手术器械及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智能电外科工作平台及相关附属配套设备为一体的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桐庐医疗器械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https://www.zhaopin.com/companydetail/CZ213310910.htm
8.全球医疗器械网医疗设备仪器医用耗材全球医疗器械网,中国采购医疗器械的B2B行业网站。医疗器械营销推广平台。发布医疗器材招商,医疗设备仪器代理及医用耗材,医疗耗材,实验室设备相关医疗器材产品供求信息、医疗器械展会,医院招标采购信息。https://www.my17.cn/
9.康泽医疗器械网一站式医疗器械医疗设备医用耗材产业服务平台康泽医疗器械网—一站式医疗器械、医疗设备、医用耗材产业服务平台,为医械企业及医械从业者提供全方位的产业服务。http://www.yixie8.com/
10.医疗器械设备考试试题(通用8篇)急救设备故障—评估患者—更换备用设备--医疗设备科维修、分析、反馈。 篇2:医疗器械设备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每项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70分。)1.三个相同的电阻,串联时总电阻是并联时总电阻的()倍。A.9 B.6 C. D.4 2.有三只10μF的电容器,要得30μF的电容量,可将它们()连接。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2u6vks1.html
11.[交易公告]西安市第三医院妇产科医疗设备一批采购项目招标公告3.4供应商为制造商应提供《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投标产品须在其生产、经营范围内); 3.5投标产品属于医疗设备的需提供相关产品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如为进口产品,提供“进”字号医疗器械注册证); 3.6财务状况:2020年度或2021年度经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至少包括审https://ggzy.shaanxi.gov.cn/jydt/001001/001001004/001001004001/20220718/b950c258-2317-414c-b618-fa61f8182db7.html
12.便携式急救设备国械注准20233081568中国医疗器械注册核查 上市 国产器械 进口器械 器械备案 中国台湾上市器械及说明书 美国上市器械 意大利注册器械 英国注册器械 新加坡上市器械 日本上市器械及说明书 法国注册器械 中国上市器械(历史) 市场 医用耗材中标 中国医疗器械零售价格 中国医疗设备中标信息 https://db.yaozh.com/jixie/7521464300000000.html
13.医疗器械设备招聘网2025年医疗器械设备招聘信息猎聘2025年医疗器械设备招聘信息,海量高薪猎头职位等你来选,了解医疗器械设备岗位要求、薪资待遇等真实招聘信息,找高薪职位,上猎聘!https://www.liepin.com/zpyiliaoqixieshebei/
14.生物医药:国产器械崛起,进口替代及国际化是重要发展方向资讯中心据药监局发布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医疗器械按产品风险程度可分为 I、II、III 类医疗器械,I 到 III 类器械风险程度依次增大。 按国家医械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医疗器械按产品特性分为医疗设备、体外诊断、高值耗材、低值耗材等四大类。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10914/591476.shtml
15.GBT9706.1中B型BF型和CF型各表示什么意思?多参监护仪设计医疗器械的电气安全措施及其分类 医疗设备按照“设备防电击的程度”可以划分为三类: B型:对电击有特定防护的设备。如:彩超、电子血压计等。 BF型:具有F型隔离应用部分的B型设备。如:理疗科低频电子脉冲治疗设备。 CF型:直接应用于心脏的设备。如: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 https://blog.csdn.net/chenhuanqiangnihao/article/details/124384249
16.一类医疗器械二类医疗器械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器具上海聚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专业提供一类医疗器械,二类医疗器械,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器具,化学试剂批发零售,三类医疗器械,商务信息咨询$n$n,欢迎来电洽谈。http://www.app17.com/c143594
17.苏州速迈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软件开发https://www.11467.com/qiye/517458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