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可以出状元,管仓库自然也不例外,把仓库管好了,也可以拿高薪。今天,老仓储匠人将过往的数十个工作心得一一总结给大家。
1.衡量标准
管仓库,我们一定会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仓库才叫管得好,什么样叫管得不好?比如说库存准不准,发货是否及时等等,其实在我看来,有一个最简单的标准,抛开那些自动化仓库来讲,一般生产企业,第三方仓储企业和电商仓库,可以用这样一个标准先做一个衡量,我归纳为一句话:如果一个仓库管得好,老奶奶去配货也好找!如果一个仓库离开了谁,就玩不转了,不能说这个人有水平,离开他不行,如果他真的行,是能有方法把这个仓库梳理得相当有条理,把复杂的操作变得简单,这才叫管得好,管出了水平!
2.做库存账
我到过全国很多的仓库,大多数都碰到这样的问题,就是太依赖老人,除了操作各种设备不谈,在配货环节只有老员工知道什么货在什么地方,所以这是因为仓库没有上仓库管理系统WMS的原因,完全是凭人的经验和记忆在管理。
上了系统就不一样了,什么货在什么地方,系统里清清楚楚。但用上仓库管理系统的仓库,慢慢也会有一些问题,就是人开始完全依赖系统了,仿佛系统是万能的,如果我问他们要点数据,他们都说系统里有,系统里有……一旦网络故障,或系统维护时,仓库什么作业都不能做了,这就是两个极端,要么完全依赖人,要么完全依赖系统!所以,不管我们是否有仓库管理系统,我们做一份库存账,库位账总是没有坏处的。
3.管理须知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如果不知道赚了多少钱,以及钱用到哪里去了,肯定会有问题。那么管仓库也是如此,如果一年到头不知道仓库进了哪些货,出了哪些货,肯定算不上管得好。
管理者最起码要知道仓库有哪些货,每天的期初数和期末数,仓库有多少类型的库位,各有多少,每个库位的容积,已用了多少,还有多少没用,每个库位是否饱和,是否充分利用?每天做了哪些工作,工作量有多少?如果这多不知道,还管什么仓库呢?
4.数据何来
每逢年底,很多人要写年终总结,其实要写好年终总结,就是要知道这一年的每一个月,我们都做了些什么,要知道全年的数据就要有每个月的数据,要有每个月的数据,就要有每天的数据,要有每天的数据,就是来之于我们每一条每个行为的记录。再一次强调一下,我们一年的数据从哪里来?从每个月的数据中来?每个月的数据从哪里来?从每一天的数据中来?每天的数据从哪里来?来自于我们每一次行为的记录!
5.做流水账
年终总结的数据从哪里来,其实就是从流水账里来,我带团队的时候,我自己和团队都会做很多流水账:请假流水,设备物料采购流水,设备维修流水,物料领用流水,到货记录流水账,退货记录流水账,拣货单制作流水账,发货交接流水账,开关门记录流水账(保安一份,部门一份)……当然,最好还要有早会流水账(记录每天开的什么早会,讲的什么内容?)流水是不间断的,所以流水账不能间断,这样数据才能碰得上。
6.学以致用
我对国学大师翟鸿淼老师的一句话,印象非常深刻,他说:不是学习没有用,而是你没有用,因为你没有用,所以你没有用。这里强调学习的东西本来是有作用的,但你没有去应用,运用,那你就在这个方面没有作为。
7.用好EXCEL
大家知道,我们工作中是离不开EXCEL的,不是说一定去用EXCEL解决系统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EXCEL目前对任何一个仓库来讲,员工会不会用,能不能用好都会对工作效率带来很大的影响,比如我之前的很多创新,问题的解决,大多是离不开EXCEL的,就像我一直说的流水账,很多还是要用EXCEL进行统计,计算,分析……所以要学习EXCEL,以及养成EXCEL操作中的好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是的,你要让团队养成使用EXCEL时的一些好习惯。不用或不会用,你会把简单的事变得复杂;会用且用得好,你会把复杂的事变得简单,而且能打开你工作的思路!
8.工作预报
我们做管理工作的时候,有几个关键词,一是计划;二是预计,三是实际,如果一个仓库不能知道预计到货工作量和预计发货工作量,就不会有合理的计划,其实,我们很多事情是可以去预计的,即便与实际有差距,但预计与不预计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管理者有没有预计意识这很重要。我们很多的仓库主管都会说一句,预计到货不准,什么叫预计到货不准,我们不是诸葛亮,毕竟是预计,我们是否预计与预计准与不准是两码事,有准备最起码比一点不去准备要好!
9.工作进度
10.做库位账
如果要知道仓库的库位空间利用情况,我们就需要做好“库位账”,估计很多人是第一次听说“库位账”,因为之前只听说过库存账,库位账其实就是记录一个仓库总共有哪些库位,什么库位放了什么货,放了多少.还有哪些库位是空闲的。
有人会问,区别在哪里,区别在于,库存账不会体现仓库库位的全部使用情况,而库位账一定是体现全部的库位,总共有多少库位,用了哪些库位,还有哪些库位没有用,空在哪里,可以反应出一个仓库的饱和情况,而库存账是反应不出来的。有了库位账,我们就可以做一个可视化的效果图,可以是平面的,还可以是立体的,反应仓库的存货情况和动态!
11.仓库可视化
仓库可视化是仓库管理者能通过各种信息和数据,看出仓库所有存储货物的状态和各操作环节的工作进展情况,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工作,协调资源进行调配,做到高效完成工作任务!仓库可视化,也是指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让任何人能一目了然的看出仓库的布局,规划情况,能迅速到达相应的区域,找到相应的位置,比如做各种看板就是方式之一。
12.习惯画图
实现可视化的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做好各种标识,而一个仓库最不应该缺少的标识就是这个仓库的平面图,平面图可以体现仓库的布局,场地的划分,体现哪里有货架,进出通道,以及标明货品的流向等等,对于一个楼层仓库,还应画出一个立体的效果图。当然,能用EXCEL,基于各种数据,做个实时的效果图那就更好了。
13.仓库“四宝”
14.物流定义
不管我们是不是专业的物流仓库管理人员,既然我们去管理仓库,还是需要弄清物流与仓库的标准定义是什么。好几次培训课上,我问大家是否了解物流的定义,为什么我问这个问题,一是因为现在很多人都把运输直接理解为物流,物流也直接理解为运输。而我认为做仓储的人,更应该了解国家标准术语对物流的定义,尤其定义中的这样一句话,说得非常到位:…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而这些基本功能无一不和仓库有关。
15.无处不仓库
仓库是保管、储存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总称,根据这个定义,常说的“无处不仓库”,呢,如果你真的理解了,其实哪里都是仓库。而如今的仓库也是从事包装、分拣、流通加工等物流作业活动的物流节点设施。而我们运输的工具,无论是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它们其实都是移动着的仓库。也需要考虑装载率,保证货物整个运输存储过程的安全和分拣的准确率。我们家里的冰箱,衣柜其实也是仓库。所以,仓库在物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真正要管理好一个仓库,做到降本增效,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方法,也会越来越多。
16.多问如果
无论管理什么样的仓库,我们要多问一些如果。如果收货场地不够,如果没有雨棚,天下雨了,如果卸货时,托盘不够用了,如果叉车没电或没油或出现故障了,如果收货时出现多货少货破损了,如果上架时,没有合适的库位,或库位不够用…每个环节,我们如果提前考虑过若干可能出现的如果,那么,我们就能按事先设定的流程走下去,轻松应对,否则就处理不好,我也不需要再举过多的例子…如果拣货时找不到货怎么办,如果复核时出现多货少货怎么办…多问如果,有备无患。
17.每日拷贝
18.一分为二法
仓库管理工作中,会经常到用到“1/2法”,这里的1,是一个整体,一批到货,一项操作,一件事,一块区域的概念,而1/2法,简单的可以理解为任何物流作业环节,任何区域和货品都可以通过一分为二的方法去思考如何优化管理,提高效率。
仓库管理中,货物有大小之分,有轻重之分,有贵重之分,正品与次品之分,有条码与无条码之分,畅销与滞销之分,…以及现场管理,要做到已完成与未完成工作区分,已检验与未检验一目了然。
当时要给六十几家门店发货,采用的是播种法发货,如果发到最后一家的时候,发现多一件少一件就要重新一家一家复核,这个复核工作量很大,所以为了减少出错之后的复核工作量,就可以采用一分为二法,一部分人发前面30家,一部分人发后面30家,错了既能区分责任,复核工作量也减少很多,因为第一部分错了对第二部分没有影响。从生活中来讲,北京汽车单双号限行其实也是一分为二法的应用。
从管理的角度,比如说10个人一起完成某项工作,你可以分成5人一小组,这样通常会比10人一起干,效率高。另外一分为二,还可以有助于“先进先出”,把一个拣货位一分为二,要求先拣某一侧,一侧拣完才能拣另一侧,当某一侧拣完的时候,进行补货,拣补分开,且做到了先进先出。
19.四个正确
20.仓储设备
仓储技术设备是指仓库进行生产和辅助生产作业以及保证仓库作业安全所必需的各种机械设备和设施的总称。结合书本知识,我认为仓库中至少会涉及如下设备:
1,装卸搬运机械设备;
2,输送设备;
3,拣选设备;
4,分货设备;
5,储存设备;
6,检测计量设备;
7,流通加工设备;
8,包装设备;
9,信息处理系统设备;
10打印设备;
11清洁设备;
12通风恒温设备;
13办公设备等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将越来越高,而要合理的利用,使用好这些设备,还是离不开人,离不开懂业务的人,懂设备的人!
21.EXCEL习惯
工作中,我发现很多人用EXCEL有些不太好的习惯,1是填充颜色整行整列的填充,一定要改掉这种习惯,不要一整列或一整行去填充颜色,最好是自动填充;2是学会精细,为什么叫精细,细,一是代表细节,二是代表细小,标题行不要设置太宽,可以换行,让同一界面能展现更多的内容;3工作统计的数据最好不要用插入批注,批注的内容是不便提取计算的;4是养成冻结窗口的习惯,尤其数据量大的时候,看下面的数据还能看到标题;5同一表格尽可能同一字体格式,同一字体大小,相对内容来讲标题行可以显目一些。
22.函数三剑客
用EXCEL制作表格,统计与分析数据,会不会使用函数,工作效率是截然不同的,尤其会不会使用vlookup,sumif,countif这三个函数,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是这三个函数的受益者,这里做一个简单的介绍,VLOOKUP是匹配函数,匹配什么货品的库位,条码,地址,价格等各种信息是用VLOOKUP;SUMIF是求和函数,求某种货品累计的采购量,入库量,发货量是用SUMIF;COUNTIF是计数函数,求某种货品累计的入库次数,发货次数,在库有多少库位是用COUNTIF.
23.ABC分开法
我们很多人一定了解库存管理ABC分类法,不了解的百度一下也能知道。但很少有人听说过ABC分开法,这是我这些年应用较多的方法之一,可以提高仓库容积率,以及盘点效率和准确率的一种方法,尤其是在仓库场地不够,快要爆仓时,最适合用这种方法。这里的A就是近期两周需要的(方便拣货),B就是两周到一个月需要的(给A补货),C就是至少一个月后才可能需要的(B的替补)。A区巷道很宽,B区巷道相对要窄一些,C区是几乎不留巷道。BC分开法,主要就是把短期不需要的C类库存,甚至是长期都不需要的货物,打包组托上架,放到远一点,高一点的地方。比如说某种货品库存总数1000,平均一个月才发100,至少有500可以认定为C类库存,可以把这些库存密集存储,不留过道来节约场地,遇到爆仓的时候,这些货品可以暂时移出周转仓库,在安全保证的情况下甚至可以用雨布盖好露天存放。
24.设错法
设错法是检验与提高员工诚信度与责任心的最佳方法,也是我在管理工作中的常用方法。我在面试员工的时候,会准备两组相同的文字和数据,然后对其中一组进行许多修改,不仔细是看不出来的,我让面试的人员找出有哪些地方有不同,来判断这个人的细心度。我下面部门之间的货物交接,我时常故意多放一箱,或拿走一箱,看接收的部门是不是能及时发现如实反馈,不能发现说明收货人有问题,发现了不反馈说明诚信度有问题。拣货员拣货之后,交给复核的人员,我也会在拣货车上拿走一件或多放一件,看复核人员能不能正确处理。盘点的时候,盘点单据上把货品的库存数打印出来,但我可能把数量改动一下,看盘点人员会不会按实数填写,还是照写数量。
25.编号法
编号法,一直是被我认为是提高效率的最佳方法之一,在三方物流的分货现场,如果能用不同的编号,代表不同的城市,比如说1代表北京,2代表天津,3代表广州…..分货的时候不需要记城市名,只需要识别1,2,3…即可。某传统仓库,有数百种品牌各种型号的卫浴产品,没有库位管理,员工要一周左右才能上手拣货,几乎全凭记忆,如果用1,2,3,…来分别代表不同的产品,在每堆货上都贴有1,2,3...拣货时识别1,2,3…即便是刚来的员工也能拣货。
26.四会
这里的四会,是指会做,会说,会写,会教。因为在部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班长,就需要做到四会。所以,进入工作岗位,我也是这么要求自己的。后来,我当主管,当经理,我对下面的组长也是这样要求的,让他们在管理本组,带领本组同事完成任务的时候,自己首先要做到这四会。自己部门关键岗位的工作会做,发现问题不好的现象会说,自己部门的操作流程会写,自己掌握的方法,操作要领教,对下属不保守,做到会教,这样的组长才是合格的管理者。
27.签收“四要素”
28.洗澡堂子
生活中留心观察,随处能带给你解决仓库问题的灵感。洗澡堂子,就启发了我在仓库管理方面的灵感,我们去洗澡,先换鞋,服务员给你一个更衣柜的手牌,上面有衣柜的号码,还有一个夹子,夹子上的号码和手牌号码一致,是夹在你鞋子上的,一一对应。一个洗澡堂子有多少更衣柜,就有多少个手牌,用掉了多少手牌,就说明里面有多少衣柜被占用,洗澡结束,凭手牌号找到夹子号,找到鞋子……这个号码就被释放出来。其实,我们在管理库存货品时,也可以用类似发牌子的方法,如果一个仓库能容纳100托货,其实也就应该有相应的100个牌子。
29.拣货距离
我们在考核仓库员工的时候,尤其是配货员,拣货员的时候,往往我们会看他一天下来拣了多少件,拣了多少单,考虑周全的,我们会看他拣了多少箱,多少SKU,多少行,以及拣了多少方,多少重量的货品,但科学的来讲,尤其是大的电商仓库,拣货区域跨度很大,我们更应该计算出每张拣货单的拣货距离,作为考核一个拣货员工作量的一个重要依据,拣货距离的计算很简单,等于拣货单上每个库位之间距离的总和。
30.理论工时
31.盲人思维
我管理仓库,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看能不能闭着眼睛把需要的货品配出来,如果能做闭着眼睛把货配出来,自然睁着眼睛更不是问题。我每次讲课都会跟大家讲我们要有盲人思维,为什么盲人在自己的家中能找到他需要的东西,因为他做到了定位。我们除了库存货品需要定位外,物料,设备,工具都需要做到定位存放,有时候需要液压车的时候,满仓库找不到,就是因为没有养成用完归位的习惯…盲人思维,不断优化。
32.RFID思维
RFID是无线射频技术,到超市购物,收银员会一件一件的扫描商品,获得商品的信息和价格。如果用上RFID,那么我们就可以推着车,直接通过无线扫描设备,这一车购买了哪些商品,要付多少钱,全部出来,但关键是需要每一件商品都要植入一个具有唯一码的标签,一开始各种投入成本肯定不低。作为仓库管理者,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中的逻辑,思路用在仓库管理工作中,这不需要花什么钱,我曾经就用RFID思路做了很多创新。
而仅仅这一次创新,就为企业每年至少节约了数百万!
(上面这张表,曾经在许多年前为LZ服装立下过汗马功劳!)
33.动态盘点
动态盘点,这里肯定不需要我做过多的名词解释,但我这里所说的动态盘点,多少有一些不同。首先,我们要知道,当天我们有没有货品入库,有,都入到哪些库位,这里就需要盘一下系统账库位与实物库位是不是一致,确保后续不存在找不到,尤其是一些仓库上架数据不是实时传输,而是填写录入库位,是有必要当天盘一下货品库位准确性的。再者,当天发货时,有哪些货品在配货过程中出现过配多,配少的情况,这些配多,配少的货品当天就要盘点一下剩余量对不对,如果不对,就意味着多发或少发,或者有货品没有及时还库。
34.低水位盘点
低水位盘点是及时发现仓库库存是否准确,有无短少,避免毙货(就是有库存,但实物找不到)的最佳方法。比如说,一种货品库存上百上千件,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找不到,配不出来,如果有些货品,库存只有几件,往往可能因为管理不善,在配货的时候找不到,或缺货。所以,我们会定时的,对库存低于10件的商品进行盘点,一旦发现找不到,或短少,就提前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而不是等到有订单了,去配货时才发现,已经晚了。
35.活动一下
36.能量守恒
一个仓库的货品库存总数,永远等于入库货品的总数减出库货品的总数,不管是正常的配货出库,还是破损调账出库,还是借用出库,都属于出库范畴。有些仓库库存不准,就是因为仓库有些货品被借用,没有销账。一定要求仓库记录哪些部门借了哪些货品,防止差错,同时要求所有部门要记录向仓库借了哪些货品,保持借出记录总数和借货记录的总数是相同的,只要总数不相符,说明有问题。
37.靠边
生活中的很多常识都能应用到仓库管理工作中,比如说靠边,我们平时走楼梯,乘坐自动扶梯的时候要靠边,马路上骑车要靠边,以方便别人通行,也是确保安全,乘坐电梯时,先进去的人要靠边,给后面进来的人留出空间。再到我们平时整理桌面,不管是办公桌,还是餐桌,只要把桌面的东西靠边,效果就不一样了。那么我们的仓库现场也是如此,如果你感觉空间不够,或总觉得乱乱的,试着把能靠边的东西靠边,是不是一下子好很多呢!
38.组合库位
存储货物,可以平面堆垛,也可货架存储,但无论如何都需要有个"库位",记录货物在什么位置。平面堆垛一般来讲是在地上划出格子,一个格子是一个库位.货架大多也是一个格子一个库位,或一个托盘位是一个库位。什么是"组合库位",就是根据实际情况,为了尽可能的把同一种商品(即相同的SKU)放在一起,把最小单元的库位进行合理组合。比如说原来是一个格子或一个托盘位是一个库位,现在可以是2个,3个或多个格子作为一个库位。
就如下图:D库位是1个托盘位,C库位是2个托盘位,B库位是4个托盘位,A库位是8个托盘位,会根据到货和上架情况,灵活的组合和拆分:
39.托盘+液压车
现在随着电商的发展,仓库也多起来了,不管卖什么,都需要有一个仓库。有了仓库至少有点像样的仓库设备,货架这是不可少的,还有小推车,我看大多仓库都有…但也有很多仓库,比较传统,货物直接码地上,如果有条件,仓库最不可缺少的,其实就是托盘。托盘+液压车,这是很好的组合,尤其是库内的装卸搬运,托盘是个很好的载体,是一个单元,一个托盘上可以装很多货品,通过液压车进入电梯,比小推车要装得多,后续移动时以托盘为单位,不用搬来搬去,找货时记住是几号托盘就行。
40.乌龟车+拣货箱
上面我说托盘+液压车是个很好的组合,再说一个很好的拣货组合就是乌龟车+拣货箱,为什么我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拣货组合呢,尤其是在电商仓库,我看到大家用超市的那种购物车去拣货,拣好货后车子和货不分离,只有复核好之后那个车才能被释放出来,再用于拣货,但乌龟车+拣货箱的组合,是将拣货箱置于乌龟车上,拣好货之后,拣货箱置于待复核区,乌龟车又可以再放上一个新的拣货箱继续去拣货,当然小推车+拣货箱也可以。
41.《感恩的心》
2008年年底,寒冬,很多人还能记得那一年的大雪,在绫致上海物流中心洞泾仓库,我和文员的办公桌就放置在仓库中间,紧靠着柱子,当时没有任何取暖设备,我和文员们都冻得手冷脚冷,好几个文员手上都冻出了冻疮,但我们的工作热情丝毫不减…..在当时,我的电脑上反复播放着那首《感恩的心》,作为当时部门的主管,跟大家提得比较多的,就是感恩。要珍惜一份来自不易的工作,因为我相信,懂得感恩的人,对待工作会更加热情,更加努力!而且我也一直相信,在工作中懂得感恩的人,总是能找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