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批发情况及进出口情况分析
1、行业发展概况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以粮油、蔬菜、鲜干果品、水产品、肉禽蛋等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为交易对象,为买方和卖方提供商品集散、信息公开、结算等服务的交易场所。
农产品批发市场具有多种层次。按交易商品的种类范围来划分,农产品批发市场可以分为综合型批发市场和专业型批发市场两种,其中,综合型批发市场,日常交易的农产品在三大类以上;专业型批发市场日常交易的农产品在两类以下(含两类)。按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城乡区位分布,农产品批发市场可分为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集散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三种类型。按农产品批发环节关系,农产品批发市场分为一级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市场和三级批发市场。从功能上来看,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作用是促进商品集散,形成农产品价格,把关农产品质量,保障城市农产品供应,引导农作物生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已形成了农户、合作社、经纪人、运销商贩、各类流通企业等多元化主体参与,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以农超对接、电子商务等新型产销对接模式为补充的城乡互通、国内外互联的格局。其中,农产品批发市场发挥着流通主渠道的作用,根据《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年鉴(2021)》,大中城市80%以上的农产品供应要经过农产品批发市场渠道流通。长期以来,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带动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功不可没,为推动“三农”发展做出了贡献。当前,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正在探索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创新发展,将农产品流通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近年来,在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消费需求、供需形势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农产品流通多种新兴业态涌现,外卖平台、生鲜电商、线上农产品新零售等商业模式快速崛起,但新兴业态的产品品类分散、物流成本较高、流通覆盖范围有限,并不足以完全替代线下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同时新零售、新消费业态大多数仍是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下游商户。因此,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集散功能短期不会发生改变,线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仍是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
历经40余年发展,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已基本形成覆盖全国,业态多样,品种齐全,产地、销地、集散地市场并举的市场网络体系。综合市场、果蔬市场、水产品市场、肉禽蛋市场等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并且结构趋于合理。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点分布覆盖全国所有省(区、市),形成了东、中、西部地区并行发展且地区之间交易频繁的局面,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销售额亿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从2013年的13,760.76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8,872.39亿元,交易额总体呈稳定上升态势。
从行业集中度看,成交额亿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从2013年的1,019个减少至2022年的737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龙头效应和聚集效应开始逐步显现,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加之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集团化发展迅速,多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归于同一集团旗下,未来将促使行业集中度更高,也会带动农产品生产加工进一步集中,促进大规模、跨区域、长距离的农产品流通快速发展。
从细分市场看,我国成交额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中蔬菜市场数量最多,2022年蔬菜批发市场数量达199个,占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总数的27.00%;干鲜果品市场成交金额最大,2022年干鲜果品批发市场成交金额5,020.02亿元,占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交金额的26.60%。
2013-2022年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交额
进出口方面:据海关统计,2023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3.330.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4%,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5.6%。其中:出口989.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7%,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额2.9%;进口2.341.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8%,占我国外贸进口总额9.2%。贸易逆差1.351.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收窄1.9%
2023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分析
3、行业主要企业
(1)浙江东日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东日运营着浙南闽北最大的农副产品物流园区,下属的娄桥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集农副产品综合批发交易于一体,业务覆盖浙南闽北地区,系浙江省内较具规模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之一,在浙南闽北地区具有较高的行业地位。
(2)中国农产品交易有限公司
中国农产品交易成立于1995年,是以投资、开发、建设、经营和管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业务的企业。中国农产品交易业务遍及武汉、黄石、随州、洛阳、濮阳、开封、玉林、钦州、徐州、淮安及盘锦,在这11个城市参与投资、开发、运营农产品批发市场及物流产业园。
(3)深圳市农产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专注于农产品流通行业35年,开创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化”经营模式,在深圳、北京、上海、天津、成都、西安、长沙、南昌、南宁等22个大中城市投资了33家实体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形成国内最具规模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体系之一。近年来,公司的农批市场年均交易量超过3,300万吨,年均交易额超过2,200亿元,持续保持全国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10%以上的市场份额,保障覆盖超过2亿人。
(4)河北首衡农副产品有限公司
首衡集团创始于2010年,历经十余年快速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食品流通产业综合服务运营商,其业务范围涉及农副产品物流园区建设运营、大宗农产品购销、国际跨境贸易、智慧冷链物流、农产品精深加工、城市集配、创新金融服务及城市综合配套开发等多个领域。除了在发源地河北外,首衡集团已经战略布局了孝感、永州、常德等地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5)红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红星实业是国家农业农村部等九部委确定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湖南省商务厅认定的“湖南老字号”企业。红星实业主要经营领域涉及加工、流通、贸易、市场配套开发及综合服务板块,旗下拥有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红星冷链(湖南)股份有限公司等子(分)公司13家。
(6)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新发地的核心农批市场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成立于1988年,占地1,680亩,形成了以蔬菜、果品批发为主,肉类、粮油、水产、调料等十大类农副产品综合批发交易的格局。目前,北京新发地已在全国投资布局18个分市场和300多万亩种养殖基地,旗下农批市场包括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中国日照新发地国际农产品及综合商品交易中心、北京新发地盐山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北京新发地兰考农产品批发市场、蒙城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
(7)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万邦国际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业务涵盖综合性农产品冷链物流、高效生态农业开发、生鲜连锁超市、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贸易等。万邦国际以发源地河南省郑州市为核心,主要向河南省内各城市发展,目前已经启动在河南省建设开发九个市场及物流园区,包括郑州、洛阳、焦作、南阳、鹤壁、濮阳、漯河、驻马店以及商丘。万邦国际在郑州市中牟县旗下的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已累计完成投资150亿元,占地5,300亩,建筑面积达350万平方米。
4、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有利因素
1)行业政策的支持
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是国家鼓励发展、重点扶持的基础民生行业,也是国家在农业产业升级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公司旗下以“海吉星”品牌为主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符合国家及地方市政规划,在应对各类突发情况中具有保障民生的战略意义。
2)下游市场需求稳定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近年来我国农产品流通的需求量稳定增长,与此对应,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及体量也保持稳定增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销售额过亿的大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交易金额从2013年的13,760.76亿元增长至2022年度的18,872.39亿元。
3)城镇化发展持续推进市政建设升级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和城市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市政建设作为城市发展基础也将不断开发升级。老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或小型农贸市场在部分城市已经被列为改造、升级或外迁的规划目标,城市的规划及建设将进一步推进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形成,进而成为区域性农产品流通集散中心,为保障城市供给、应对突发事件等起到关键作用。
4)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
物流配送体系与农产品批发市场是相互作用的。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为我国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现代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的快速发展给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使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稳健发展有了现代化物流系统这一关键要素的有力支撑,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现代化物流体系也在近年来新建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不利因素
1)部分地区市政规划缺乏统一性
我国部分地区或城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农贸交易市场布局杂乱,在部分区域存在重复建设、网点不足或交通设施不完善等情况。与此同时,部分地区由于规划变动等原因,使得市政规划存在新老冲突,新老市场整合缓慢,无法使当地农批市场在农产品流通环节中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2)缺少准入、退出机制
由于缺少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准入、退出机制,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恶性竞争事件频发,不仅给竞争双方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农产品的稳定供应产生不利影响,并波及上下游农产品经销商、消费者、生产者等多环节。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4-2030年农产品批发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