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安2007年被文化部命名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
1944年7月生,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国际太极拳文化传播大使。温县太极拳武术馆副馆长兼总教练,河南师范大学名誉教授,洛阳师院兼职教师,陈家沟武术院创办者,著名职业武术家。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1945年随父迁居温县陈家沟,受太极拳发源地村民练拳之风影响,酷爱武术。1963年先师承太极拳第十代传人陈照丕学习陈式太极拳老架一、二路,五种推手及刀、枪、剑、棍等器械,后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陈照奎学习新架一、二路及单式擒拿技巧。
王西安的太极拳套路演练,刚如龙起渊泽、虎啸山林,柔若绵绵春雨,润物无声,气象万千,美轮美奂。他的技击技术极佳,跌打掷放,只在一抖之际,迅、猛、灵、脆,威力惊人,被中国武术界誉为陈式太极拳“四大金刚”之一。曾20多次获全国和河南省太极拳套路和推手比赛冠军,是首届全国太极拳推手锦标赛第一名,首届全国太极拳推手名家邀请赛第一名。曾10多次率焦作市代表队参加河南省武术比赛,6次率河南省代表队参加全国武术比赛,均获冠军、团体总分第一。
朱天才2007年被文化部命名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
1945年7月生,陈家沟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太极拳“四大金刚”之一。国家高级武术教练,一级裁判,河南省优秀科技人才,曾任四届温县政协副主席,两届焦作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被誉为“国际太极拳教练”“新加坡陈氏太极拳开山人”“赴韩国传授陈氏太极拳第一人”,并被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武术协会、武馆及高等院校聘为顾问或教授,著名职业武术家。
朱天才自幼喜欢太极拳,先后师承陈照丕、陈照奎,继承和掌握了陈氏太极拳的套路、器械及技术理论。14岁获全乡少年太极拳比赛第一名,后又多次荣获全国、全省太极拳比赛冠军。1999年在新加坡注册成立新加坡天才太极拳培训中心。他演练的太极拳柔似棉花、硬似金刚,动作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蓄发相变、圆活自然,时而似风响雷动,阵阵狂飙;时而似潺潺流水,绵绵不绝,给人以美的享受。太极拳的精华缠丝劲他演练到极致,无数个大圈小圈在一连串无限延长的螺旋缠丝中不凹不凸,没有断劲,没有缺陷,不起棱角,变动灵活,走化粘随,不丢不顶,圆转自如,很是美妙。在太极拳推手上他运用的“小鬼推磨”“白马卧栏”“满头扫雪”“顺手牵羊”“霸王请客”等经典技巧出神入化。创编了具有速度快、节奏强、有威力的年轻人喜欢的太极拳四十二发劲以及中、老年人喜欢的太极功夫扇。
朱天才教拳先育人,祖传的“门尊十二严”“戒章十二禁”身体力行,并要求每个学拳者必须遵守,教导弟子们学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学拳不可狂,练拳者须带儒雅风气,不然狂于外,必失于中。他的“天才教学法”深受世界各地学员的喜欢,培养学生数以万计,其中太极精英有美国的李佳宝、史蒂文,捷克的拉戴·高、翟华,加拿大的李来人、李汉强,马来西亚的何美玲、张海江,国内的王清福、王艳琴、付毕翠、岐小峰、吴永峰、金忠等成为太极界的中流砥柱。几十年来,其足迹遍布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新西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为中外文化交流起到积极作用。主要著作有《世传陈氏太极拳歌诀》《陈家沟太极拳》《朱天才解读太极拳》《太极拳推手》,发行了《陈氏太极拳》系列光盘。
陈小旺2009年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
1945年生,温县陈家沟人,大专学历,中国武术高级教练,7岁从父亲陈照旭习练陈氏太极拳。1980年调入河南省体委,从事专职武术训练和教学工作。先后任河南省陈氏太极拳协会主席、河南省武术协会主席、中国武术高级教练、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第七届政协委员、中国书法文学社理事、河南省对外文化交流理事、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张仲景国医大学名誉教授。多所国际、国内大学及地区太极拳协会、研究会的名誉会长及技术顾问,陈家沟陈氏第十九世太极拳掌门人。凭借自己的套路基础和纯熟精湛的技艺,1980年至1982年参加全国太极拳比赛,连续三年获得金牌。1985年代表中国队在西安首届国际武术邀请赛中获太极拳冠军,后又数次参加各类比赛,均获冠军。并多次以精妙绝伦的太极功夫战胜和折服了前来挑战的武士,为国家赢得了荣誉。应长春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邀请,指导和参加《神丐》《太极神功》《陈氏太极拳》《拳乡行》等拍摄工作。
陈小旺精研陈氏太极拳老架、新架各种功法及诸般器械,功底深厚,技艺精湛。其整个套路特点外柔内刚,松活弹抖;刚柔相济,快慢相间;闪展腾挪,蓄发相变;气沉丹田,拳于涌泉;运于周身,用在一点;周身处处运用螺旋缠丝劲;充分展现出陈氏太极拳刚柔相容、松弛有度的特点。根据多年的习拳心得,创编了两套简单易学的“陈氏十九势太极拳”“陈氏三十八势太极拳”。发表了《论陈氏太极拳的五层功夫》《陈氏太极拳的发劲》《陈氏太极拳的抖杆》等论文。著有《世传陈氏太极拳》《陈氏三十八势太极拳》《陈氏太极拳》《焦作市中小学太极拳教程》《中国武术段位之陈式太极拳教程》以及陈氏太极拳的拳、推手、器械录像教学片,以多种语言版在国内外发行。
陈小旺培养出了一大批国内外太极拳冠军和优秀太极拳手,辅导教授学生数万人次,获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颁发的武术贡献奖。其杰出弟子代表有:陈军、陈迎军、任广义、史扬、丁杰等。1990年陈小旺远赴国外开拓中国武术空间,巡回欧、美诸国推广传播太极拳,并成立世界陈小旺太极拳总会,在许多国家建立太极拳培训基地,为太极拳走向世界作出了杰出贡献。
陈正雷2009年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
1949年5月生,温县陈家沟人,大专学历,陈氏十九世﹑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温县陈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河南陈正雷太极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教练,河南省武术管理中心副主任,河南省武协副主席,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国武术协会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委员,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河南省陈氏太极拳协会执行主席。1986年被选为焦作市政协常委;1988年当选为河南省人大代表。曾任陈家沟太极拳学校校长;平顶山太极少林武术研习院院长;1994年被评为国际太极拳大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2004年10月率600余人参加首届世界传统武术界开幕式表演;2009年被评为感动中原60位人物之一;2010年获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体育工作贡献章证书,同年在上海世博会河南周期间带队表演太极拳;2011年获剑桥世界杰出华人榜武术领域杰出华人称号,同年获河南体育世纪十佳男运动员提名奖;2012年在全国第七届农民运动会开幕式上表演太极拳,同年晋升为中国武术最高段位—九段;2014年受聘成为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专家,正式进入国家武术研究领域的最高殿堂。
陈正雷8岁起,跟随伯父、著名太极拳大师陈照丕,后又随堂叔父、著名太极拳大师陈照奎学习太极拳,精熟陈氏太极拳所有器械。陈正雷的拳架舒展大方、内劲深厚、外形美观,即保留着浓郁的传统特色又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连续多次获省太极拳、剑、推手比赛金牌,蝉联两届全国太极拳大赛冠军。参加并获两届全国武术比赛特邀表演奖及观摩交流“金狮奖”。有“太极金刚”之美称。
1972年开始传拳授艺,学生遍及世界各地逾数万人。其著名弟子陈娟、陈斌、陈媛媛、王海军、张东武、高东祥、傅能斌等,在各项太极拳比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并在各地开展太极拳传承普及工作。陈正雷1981年开始接待前来学习太极拳的外宾团体,至今已逾数百批。1983年以来多次应邀出访日、美、法、英、韩等30余个国家讲学传拳。并被国内外百余个武术团体聘为太极拳顾问、名誉主席和名誉会长。台湾武术界赠锦旗誉其拳艺“登峰造极”,马来西亚太极拳界赠银盘称他为“太极泰斗”。主要著作有《十段功法论》《陈氏太极拳械汇宗》《陈氏太极拳养生功》《陈氏太极拳术》等,部分著作被译成日、英、法、韩、西班牙等国文字,并在国外发行。198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录制由陈正雷讲解示范的《世传陈氏太极拳术》教学片,1996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录制由陈正雷讲授的陈氏太极拳、剑、推手、养生功等系列教学片,并被译成日、英、韩等外文,发行世界各地。2000年录制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二路、单剑、推手、拳械欣赏修订版和陈氏太极拳新架一路、二路、养生功教学片,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和黄河音像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