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农业产业概况

上海市位于中国东部,地处长江入海口,面向太平洋。与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接壤,构成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上海市拥有巨大的农产品消费市场及消费能力。2022年,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652.80亿元,总量规模上升至全球城市第四位。全市常住人口为2489.43万人。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6万元,接近8万元,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034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29元。

上海市农业经济发展稳步增长,种植业渐渐成为上海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主要以优质的农产品和绿色的蔬菜种植为主。此外,上海市还有许多种子繁殖基地,提供优良的种子。近几年,上海市不仅在农作物种植发展迅速,还在畜牧业、渔业发展上有所建树,其次农业有机肥料、农业生物制品、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也在不断发展。

疫情期间,上海市推行直送销售模式,遴选了首批36家农业企业、合作社,推出41个本地产绿叶菜的“平价套餐”,鼓励各涉农区街镇和市区街镇建立“结对助销”机制,通过“点对点”的对接,直送居民小区。以“居民下单、商超配单、志愿者送单”形式,满足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协调拼多多、盒马等第三方平台,发挥电商渠道的作用,带动本地自产农产品的销售。

图表1:上海市农业产业概况数据词云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上海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以及细分的林业总产值、牧业总产值、渔业总产值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农业总产值则呈现先降低后增长趋势。

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010年的296.24亿元波动下降至2021年的268.93亿元,近11年减少27.31亿元、降幅达9.22%、年均复合下降率达0.88%;2017年开始少于300亿元;2022年前3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已达159.43亿元,约是202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9.28%。

图表2:上海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细分产值变化趋势(单位:亿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2020年,上海市农作物总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并于2020跌至谷值382.74万亩;2021年再次出现正增长,已回升至396.53万亩,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上海市近郊农业兴起,加之受“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稳产保供活动的进一步推进,预计后期上海市农作物总种植面积将有所提升。

图表3:上海市农作物总种植面积变化趋势

近年来,上海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把长期各自为阵的农业科技人员、农业科研主体“聚”了起来,先后启动构建了水稻、绿叶蔬菜、鲜食玉米等10个产业技术体系,累计设立了277个专业组、308个综合试验站,极大的提高了上海农业产业的的生产效益。

水稻和绿叶菜是上海农业保供给的重头戏,在上海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协同努力下,上海市优质米品种不断优化,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占比超过了73%,绿色认证比例高达66%。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上海市粮食种植面积184.2万亩、产量95.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和1.75%。从种植地位来看,2021年,上海市粮食类作物总种植面积约176.07万亩,在上海市农作物总种植面积中比重约44.4%。

从趋势来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2021年,上海市粮食及细分农产品种植面积均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其中,粮食总种植面积于2013年开始少于300万亩,于2017年开始少于200万亩,近10年峰值为2010年的301.74万亩,谷值为2020年的171.39万亩,极差约141.05万亩。

图表4:上海市粮食及细分农产品种植面积变化趋势(单位:万亩)

2021年上海市稻谷种植面积达155.76万亩,近11年峰值为2010年的180.71万亩,谷值为2018年的155.37万亩,极差约25.34万亩;

2021年上海市小麦种植面积为16.37万亩,近11年峰值为2010年的79.1万亩,谷值为2020年的11.27万亩,极差约67.83万亩;

2021年玉米种植面积为1.52万亩,近11年峰值为2010年的7.38万亩,谷值为2021年的1.52万亩,极差约5.86万亩;

豆类种植面积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近11年峰值为2010年的13.44万亩,谷值为2021年的0.72万亩,极差约12.72万亩;

2021年薯类种植面积0.36万亩,近11年峰值为2010年1.25万亩,谷值为2021年的0.36万亩,极差约0.89万亩——综合来看,极差在0.89万亩~141.05万亩之间不等,波动性相对较高。

以2021年国家统计局数据为例,上海市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排名仍旧是:稻谷>小麦>玉米>豆类>薯类。其中,稻谷155.76万亩,在粮食类作物中占比约88.46%;小麦16.37万亩,在粮食类作物中占比约9.3%;玉米1.52万亩,在粮食类作物中占比约0.86%;豆类0.72万亩,在粮食类作物中占比约0.41%;薯类0.36万亩,在粮食类作物中占比约0.2%。

图表5:2021年上海市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分布对比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市油料作物总种植面积约2.43万亩,在上海市农作物总种植面积中比重约0.61%。从趋势来看,2010年以来,上海市油料作物种植面积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2014年开始降至10万亩以下,2017年开始降至5万亩以下,峰值为2010年的16.53万亩,谷值为2021年2.43万亩,极差约14.1万亩。

图表6:上海市油料种植面积变化趋势

糖料作物是为制糖工业提供原料的作物。主要有甘蔗、甜菜以及糖用高粱等。其中,北方以甜菜为主;南方以甘蔗为主;糖用高粱,亦称“甜芦粟”、“甜高粱”,分甜高粱和高粱蔗两类品种,植株高大繁茂,生育期较长,一般含蔗糖8%~11%,还原糖和淀粉含量较高,产量和品质不及甘蔗。

图表7:上海市糖料种植面积变化趋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市糖料作物总种植面积约0.05万亩。从趋势来看,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2010年以来,上海市糖料作物种植面积也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峰值为2010年的0.47万亩,谷值为2017年和2021年的0.05万亩,极差约0.42万亩。

棉花,是锦葵科(Malvaceae)棉属(Gossypium)植物的种籽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棉纤维能制成多种规格的织物,从轻盈透明的巴里纱到厚实的帆布和厚平绒,适于制作各类衣服、家具布和工业用布。还可用于护肤抗皱的美容产品、插花花材使用。

图表8:上海市棉花种植面积变化趋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市棉花总种植面积约0.02万亩。从趋势来看,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2010年以来,上海市棉花种植面积也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峰值为2010年和2011年的3.86万亩,谷值为2020年和2021年的0.02万亩,极差约3.66万亩,常年在0.02万亩左右波动。

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觉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实。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盛产的水果有水蜜桃、草莓、葡萄、西瓜、枇杷、西柚等。上海的特色水果是奉贤黄桃、崇明金瓜、金山蟠桃、仓桥水晶梨,其中最出名的有施泉葡萄、庄行蜜梨、亭林雪瓜、沪香枇杷。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市果园面积约18.89万亩,在同年上海市农作物总种植面积中比重约4.76%。从趋势来看,2010年以来,上海市果园面积整体呈波动下降态势。原因是上海市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农业结构的调整。

图表9:上海市果园面积变化趋势

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一类植物或菌类,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市蔬菜总种植面积约127.82万亩,在同年上海市农作物总种植面积中比重约32.24%——与同年的粮食作物面积比重(44.4%)相差12.16%。常年蔬菜面积稳定在130万亩左右。

从趋势来看,2010年以来,受不利天气条件、农村生态环境优化治理、外来劳动力减少等因素共同影响,上海市蔬菜种植面积也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上海市蔬菜种植面积先由190.53万亩波动下降至2021年的127.82万亩,下降了62.71万亩,降幅约32.93%;期间,峰值为2011年的194.75万亩,谷值为2020年126.36万亩,极差约68.39万亩。

图表10:上海市蔬菜种植面积变化趋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海市粮食产量随着粮食种植面积变化而变化,粮食产量也整体呈波动减少趋势,全市粮食总产量稳定在90万吨以上。2021年,上海市粮食总产量达93.96万吨——与近年来的峰值的136.16万吨(2011)相比,减少了42.2万吨,降幅约为30.99%。2022年已回升至95.6万吨,同比增幅约1.75%。

图表11:上海市粮食及细分农产品产量变化趋势(单位:万吨)

从产量结构来看,受各细分产品单产水平差异的影响,与“稻谷>小麦>玉米>豆类>薯类”的面积结构稍有不同,按2021年产量从高到低排列结果为“稻谷>小麦>玉米>薯类>豆类”。

图表12:2021年上海市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分布对比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上海市油料产量变化趋势与种植面积变化趋势相同,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油料种植品种主要以油菜籽、花生为主。

2021年,上海市油料产量仅0.49万吨,同比下降0.23万吨,降幅约31.94%;与2010年的2.45万吨相比,下降了1.96万吨,降幅约80%;其中,油菜籽产量约0.44万吨、占比约89.8%,花生产量约0.05万吨、占比约10.2%。

图表13:上海市油料作物及细分农产品产量变化趋势(单位:万吨)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上海市糖料产量变化趋势与种植面积变化趋势相同,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2011年开始降至1万吨以下;2013年开始降至0.5万吨以下;2014~2016年开始在0.3万吨左右波动;2017年至今年产能整体在0.2万吨左右;2021年糖料作物产量0.09万吨,同比减少55%,较2010年减少95.57%。

图表14:上海市糖料作物产量变化趋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上海市棉花产量均不到1万吨,年产能在8~4975吨之间,变化趋势也与种植面积变化趋势相同,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2015年开始首次降至1000吨(0.1万吨)以下;2017年开始降至500吨以下;2019年开始降至100吨以下;2021年产量仅8吨。

图表15:上海市棉花产量变化趋势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上海市水果种植面积、产量均呈下降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市水果总产量为32.62万吨,较2020年同比下降25.76%,较2010年的98.6万吨减少了65.98万吨,降幅达66.92%,年均复合下降率约9.57%。

图表16:上海市水果及细分农产品产量变化趋势(单位:万吨)

细分品类来看,按2021年上海市主要水果产量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西甜瓜(西瓜和甜瓜)>柑橘>梨>葡萄。其中,西甜瓜产量达12.87万吨,约是2021年上海市水果总产量的39.45%;柑橘产量5.31万吨,约是2021年上海市水果总产量的16.28%;葡萄产量3.93万吨,约是2021年上海市水果总产量的12.05%;梨产量2.89万吨,约是2021年上海市水果总产量的8.86%。

图表17:2021年上海市主要水果品类产量分布对比

上海市9成蔬菜供应来自本地都市农业,其他农产品60%~70%来自其他城市,蔬菜自给率保持在40%左右,绿叶菜自给率保持在80%左右。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2021年,上海市蔬菜产量随蔬菜种植面积同步,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21年,上海市蔬菜产量为248.64万吨,较2020年同比减少1.68%;与峰值年份(2011年的389.29万吨)相比,下降了140.65万吨,降幅达36.13%。

图表18:上海市蔬菜产量变化趋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海市畜产品自给率不足,2010年以来,上海市养殖业陆续调减的趋势已初步显现。上海市调减畜产品生产能力的主要原因是环境保护。上海市的城市功能定位是中国最大的经济、金融、国际贸易交流中心,高水耗、高污染的畜产品养殖产业被给以限制。2021年,上海市肉类总产量为9.14万吨,较2010年的26.17万吨降低了17.03万吨,增幅达65.08%,年均复合下降率约9.12%;较2020年同比减少1.3%。其中,猪肉产量7.15万吨,占比约78.23%;牛羊肉产量0.51万吨,占比约5.58%。

图表19:上海市肉类及细分产品产量变化趋势(单位:万吨)

2021年以来,上海市进一步细化禁捕工作措施,深化跨区域、跨部门执法联动协作机制,持续保持禁捕执法监管高压态势,持续推进长江全面禁捕。目前,全社会“不捕、不卖、不做、不吃”长江野生鱼类的氛围基本形成。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2021年,上海市水产品总产量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峰值为2014年的33.05万吨,谷值为2021年的22.79万吨,极差约10.26万吨。

细分产品来看,2010~2013年以来,水产品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淡水产品产量及比重均相对较高,2014年开始,随着海水捕捞政策的变化,海水产品产量激增、比重也相对增加,淡水产品比重减少,以2021年为例,上海市海水产品产量达15.94万吨,约是上海市水产品总产量的69.94%;淡水产品产量仅6.84万吨,约是上海市水产品总产量的30.01%。

图表20:上海市水产品及细分产品产量变化趋势(单位:万吨)

THE END
1.油菜又到了一年一度赏油菜花的季节。大家看到大片油菜花除了会发出好看的感慨外,还能想到什么呢?其实油菜按农作物分类属于油料作物哦,比如我们平时吃的菜籽油。本期,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中国的油料作物吧。 油料作物品种繁多,主要有花生、油菜籽、芝麻、胡麻、大豆、向日葵等。我国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在经济作物中居首位,是世界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404/16/32730899_1119418138.shtml
2.油菜花百科农作物油菜花是由4枚花瓣、1枚雌蕊、4枚长雄蕊和两枚短雄蕊形成的小花朵,含有很丰富的花粉。种子含油量达35~50%,可以榨油或当作饲料用。除此,油菜花的嫩茎及叶也可以当作蔬菜食用。 油菜花是最容易栽培的农作物之一,农民常于农田冬春休耕期间在田里洒上油菜籽,播种后约两个月便开出朵朵黄色的小花,等到第二年春天农https://www.nyzy.com/Baike/722.html
3.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十四五”发展规划成果转化与服务:主推10项重大集成技术,建立20个左右技术示范基地,争取马铃薯、谷子、燕麦、黍子、荞麦、食用豆、胡麻、油菜等农作物新品种及其配套技术每年推广面积达100万亩以上。 优秀人才与创新团队建设:引进优秀人才3~5人,培养造就学科带头人5名;马铃薯育种创新团队力争跻身国家团队,同时打造1支省级科技创新团队;以http://ghs.sxau.edu.cn/info/1022/1888.htm
4.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监测范围与种类 农作物种植地面样方调查 农作物种植面积变化遥感监测 水稻、油菜种植空间分布本底遥感调查 作物种植结构遥感调查 2、农业灾害遥感调查、监测、评价 “5.12” 汶川大地震对农业耕地损毁的监测与评估 5.12汶川地震绵阳唐家山堰塞湖灾情遥感分析 http://www.chinawestagr.com/homepage/showcontent.asp?id=641
5.重磅!最全!中国种企20强农作物前10大品种名单发布南方+2022年度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冬油菜、花生、马铃薯、结球甘蓝等农作物推广面积前十大品种名单,2022年度中国种业企业商品种子销售总额前20强,水稻、杂交玉米、小麦、大豆、蔬菜企业商品种子销售总额前10强,棉花、马铃薯、油菜企业商品种子销售总额前5强等。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9/24/c8134801.html
6.淄博农作物:经济农作物如何选淄博市的土壤主要由淄博黄土、黄棕壤、沙土等组成,肥力较高,淄博农作物适宜种植小麦、玉米、豆类、油菜等。其中,豆类是淄博市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因为豆类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淄博市的豆类主要包括大豆、豌豆、绿豆等。此外,淄博市还适宜种植油菜,油菜是淄博市的重要油料作物之一,由于淄博市的气候和土壤条件http://www.muyangnongchang.com/zcmync/vip_doc/26361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