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2021年农业扶持政策

六、农业农村生态能源与绿色发展建设项目补助政策

七、垦造耕地质量提升和后续管护政策

八、农业机械补助政策

九、畜牧业扶持政策

十、林业扶持政策

十一、渔业扶持政策

十二、水利工程补助政策

十三、农田水利工程

十四、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

十五、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扶持政策

十六、农业综合开发扶持政策

2021年支农服务信息

一、供销社春季农资供应信息

二、农信融资担保信息

三、乐清农商银行支农信息

四、农技服务信息

五、农机综合服务信息

六、水稻主导品种(组合)推介

七、畜牧兽医发展中心技术咨询和服务信息

八、农业教育培训服务信息

九、政策性农业保险信息

提示:

2.没有特别标注的,以上、以下的文字表述均包含本数或本级。

3.项目管理政策以项目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联合下达的项目申报文件为准,由项目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联合负责解释。

4.“三沿两景”1000米范围内,采用种植棚种植的项目,粮食功能区范围内非粮化项目不予立项。

5.申请奖补资金的查重规则按乐政办发〔2019〕24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一)早稻种植补贴。对所有种植早稻的农户,每亩补助100元。

(二)规模种粮补贴。对全年早稻、连作晚稻、单季稻、大小麦复种面积达到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每亩补贴200元(包括上级财政补贴)。

(三)冬种油菜生产直接补贴。对连片种植50亩以上生长良好的油菜生产基地,每亩补贴170元。

(四)旱粮生产直接补贴。对山地、园地一季种植番薯、马铃薯、玉米、蚕豌豆、薏米仁、高粱等同一旱粮作物(不包括大小麦),且连片种植面积50亩以上的主体,省、市财政给予每亩150元的直接补贴;对在“三园”地间作套种番薯、马铃薯、玉米、蚕豌豆、薏米仁、高粱等同一旱粮作物面积50亩以上生产主体按实际种植面积给予每亩150元补贴;扶持创建连片50亩以上的省级高产优质旱粮生产示范基地。对通过浙江省优质高产旱粮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验收的农业生产主体,每家补助3万元。

(五)粮食高产创建奖励。水稻单产创全省最高的,奖励5万元,创温州市最高的,奖励2万元。

(六)种粮大户种粮贷款贴息政策。种粮大户在乐清市农商银行、农业银行乐清市支行、邮政储蓄银行乐清市支行贷款用于粮食生产,省财政按3%的贴息率给予贷款贴息。

(七)粮油生产政策性保险政策。水稻保险金额每亩1000元,保费每亩50元,大小麦保险金额每亩600元,保费每亩22.5元,财政给予93%的保费补助。油菜保险金额每亩500元,保费每亩15元,财政给予90%的保费补助。

(八)水稻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示范。示范内容:应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

补助标准:连片300亩以上,每亩补助80元。项目需申报立项,审核验收通过的,发放补助资金。

(九)粮食购销政策

1.为加强粮食市场的调控,优化地方储备粮轮换品种,做好我市地方储备粮轮换补库工作,确定2021年早晚稻收购品种为农业农村部门推荐的优良品种和常规品种。

2.早晚稻谷订单奖励及最低收购政策:严格按照国家、省有关政策,确定2021年早晚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和订单奖励(具体根据2021年国家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省粮食产销政策和粮食收购保护价文件执行)。

3.经市粮食、财政部门认定后,对我市辖区内具备一定生产规模、订单履约率高、信誉好、风险可控的种粮大户,按订单粮食基准价预付不超过30%的预购定金,所需资金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乐清市支行提供贷款资金,市财政局给予贴息。

(一)补助对象和产业

补助对象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补助产业为水果、茶叶、蔬菜、中药材四个产业。

(二)补助标准

1.中药材产业

(1)铁皮石斛种植基地

新增原生态种植(活立木种植、岩壁栽培等仿野生种植模式)连片20亩以上的铁皮石斛基地,每亩补助0.8万元。要求喷滴灌设施完善,每亩种植2年生以内驯化苗1.5万株以上的;达不到的按比例折算。

新建种植面积连片20亩以上的铁皮石斛基地,钢架大棚、喷滴灌设施完善,每亩种植密度组培苗在8万株以上或驯化苗在4万株以上的,每亩补助0.5万元。

基质翻新面积连片20亩以上的铁皮石斛基地,钢架大棚、喷滴灌设施完善,每亩种植密度组培苗在8万株以上或驯化苗在4万株以上的,每亩补助0.3万元。

(2)铁皮石斛基地集约发展

我市铁皮石斛龙头企业收购其他种植户基地,新转让面积(实际种植面积)达到20亩以上,转让后要求实行标准化生产5年以上,流转合同经所在乡镇街核实备案,账实相符的每亩补助0.2万元。

(3)多年生草本中药材基地

新建多年生草本中药材种植基地,连片面积20亩以上,要求生长良好,实行精细化管理,成活率85%以上,每亩补助600元。

(4)多年生草本中药材配套设施补助

对新建连片钢管大棚面积20亩以上的多年生草本中药材基地给予补助,单栋热镀锌钢管大棚,钢管直径6分及以上,钢管间距在85厘米以内的,每亩补助4000元;钢管直径4分及以上,钢管间距在85厘米以内的,每亩补助2000元。标准的钢管连栋大棚每亩补助15000元。新建田间操作道设施,要求水泥硬化或水泥板路面宽80厘米以上,平均厚度6厘米以上,新建田间操作道300米以上,每米补助60元,其中基地在水田上的,要用预制水泥板,保护水田耕作层。连片20亩以上的多年生中药材基地,新建喷滴灌设施,每亩补助500元。因抗旱需要应急修建的水井、泵站、集雨设施按照核定投资额的50%予以补助。

新建杀虫灯、蓄水池、喷滴灌等节约型农业绿色技术按照“农业农村生态能源与绿色发展建设项目补助政策”执行。

2.蔬菜产业

对新建连片钢管大棚面积20亩以上的基地给予补助,单栋热镀锌钢管大棚,钢管直径6分及以上,钢管间距在85厘米以内的,每亩补助4000元;钢管直径4分及以上,钢管间距在85厘米以内的,每亩补助2000元。标准的钢管连栋大棚每亩补助15000元。对连片钢管大棚面积20亩以上的大棚内新建喷滴灌设施,每亩补助500元。

3.水果产业

(1)新种水果基地。连片面积50亩以上,苗木成活率85%以上,杂草清除,管理良好,每亩补助800元。

(2)高接换种水果基地。连片面积20亩以上,树龄5年以上,嫁接成活率85%以上,管理良好,每亩补助800元。

4.茶叶产业

(1)新种茶叶基地。基地相对连片(每片面积5亩以上),面积20亩以上,杂草清除,管理良好,苗木成活率85%以上,每亩补助3000元。

(2)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对集中连片30亩以上的茶叶基地开展茶园主干道建设,长度300米以上,宽度2.5米以上,厚度15厘米以上,适应农机物料及鲜叶运输,每米补助150元。鼓励推广防霜设施,建设防霜、遮荫棚设施,在农机补助的基础上,每亩一次性再补助1000元。

(3)标准化茶厂建设。新改、扩建标准化茶厂以及新购置茶叶生产加工设备,按照项目核定投资额的50%予以补助,最高补助80万元。

(4)茶厂SC认证。当年获SC认证茶厂,每家一次性补助2万元。

5.果茶园配套设施

新建大棚和避雨大棚设施。连片面积20亩以上(果茶面积不再区分)。钢管大棚的钢管直径6分及以上,钢管间距在110厘米以内的,每亩补助5000元;钢管直径4分及以上,钢管间距在110厘米以内的,每亩补助3000元;钢管+水泥柱+钢丝结构,钢管直径4分及以上,拱杆间距110厘米以内,棚架脊高3米左右,每亩补助3000元;毛竹片+水泥柱+钢丝大棚、避雨大棚:棚架脊高3米左右,每亩补助2000元;杨梅、枇杷等成龄果树毛竹避雨大棚:每亩补助2500元,钢管避雨大棚:每亩补助4000元;标准的钢管连栋大棚每亩补助15000元。大棚间距超过上述的规定距离或直径达不到要求的,酌情予以补助。

新建猕猴桃、梨、桃、樱桃等水果的水平架设施。果园连片30亩以上,水泥柱+钢丝结构棚架每亩补助600元。

新建喷滴灌设施。茶园连片20亩以上的,果园连片50亩以上,新建喷滴灌设施,每亩补助500元。新建蓄水池50-70(含)立方米的,每个补助3万元,70-100(含)立方米的,每个补助4万元,100立方米以上的,每个补助5万元。

新建杀虫灯设施。果茶园连片30亩以上的,安装杀虫灯设施10盏以上,每盏补助400元。

新建罗幔(绿色)防虫网设施。果园连片30亩以上的,连片新建钢管罗幔防虫网100个以上,每个补助400元。

新建田间操作道设施。果茶园连片50亩以上的,要求水泥硬化或水泥板路面宽80厘米以上,平均厚度6厘米以上,新建田间操作道300米以上,每米补助60元。

(三)农业技术推广

1.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依托县乡两级农技推广人员指导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的项目,技术试验示范方案通过农业推广部门审核同意,予以立项。对新品种、新技术给予一定的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万元。重点支持粮油高产优质节本增效、蔬菜绿色防控、水果优质化栽培、茶叶多元化开发、道地中药材种植等新技术。

2.农业绿色高效模式创新:开展“千斤粮万元钱”新型农作模式示范、山区半山区优质稻米开发示范、新型旱粮示范基地等基地建设,通过农业推广部门审核立项与验收,每个基地予以不超过5万元补助。

3.鼓励科技创新,对获得省农业丰收奖一、二、三等奖的项目分别奖励3万元、2万元、1万元,对获得温州市农业丰收奖一、二、三等奖的项目分别奖励2万元、1万元、0.5万元。单个项目就高奖励一次,不重复奖励。

(四)补助要求

1.符合乐清市主导产业发展要求,引导、鼓励种植区内种植;不符合主导产业发展要求的,不予立项。在粮食功能区内种植多年生作物及配套设施不予立项。高速、高铁、国道沿线500米内,简易大棚设施不予立项。

2.新造地项目当年已享受《乐清市垦造耕地质量提升和后续管护项目》补助的,新种面积不予立项和重复补助。

3.要求全面实行无公害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制度。

4.项目采用格式文本申报,经乡镇(街道)审核后报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审批。

耕地流转奖励政策:当年新增委托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流转、流转手续规范且提供农村产权服务机构交易流转的凭证、连片流转土地在20亩以上且期限达到5年以上的,对所属村集体经济组织一次性给予每亩300元的奖励。

(一)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奖励政策。对首次认定为国家级、省级、温州市、乐清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3万元、2万元的奖励。上级有奖励的不重复奖励,奖励标准高于上级的,奖励差额部分。

(二)示范性家庭农场奖励政策。对首次认定为省级、温州市、乐清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的,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1万元的奖励。上级有奖励的不重复奖励,奖励标准高于上级的,奖励差额部分。

(三)农业龙头企业奖励政策。根据《乐清市农业龙头企业申报认定及监测管理办法》精神,开展农业龙头认定,并给予奖励。对首次认定为国家级、省级、温州市、乐清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的,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5万元、3万元的奖励。上级有奖励的不重复奖励,奖励标准高于上级的,奖励差额部分。

(四)市级农业产业(行业)协会扶持政策。对新建(换届)的农业产业协会,每家奖励3万元。对运作规范、活动正常并在发展产业上成绩显著的农业产业(行业)协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每家补助3-5万元。对农业产业协会承办全国、全省性会展、技术交流等活动给予适当补助。

(五)大学生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奖励政策。对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以上学历、年龄35周岁以下,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大学毕业生:(1)在乐清市内专职从事种植业、养殖业达到一定规模(乐清市示范性家庭农场规模要求),承包土地期限在5年以上并签订规范化承包(流转)合同的;(2)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任理事长,并被认定为乐清市级以上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3)在乐清市级以上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签订劳动合同且合同期在一年以上,办理相应社会保险,年基本报酬不少于2万元的。每人每年补助1万元,连续补助3年。

(六)其他农业组织化产业化奖励政策

1.鼓励农业争先创优活动,对入选国家级、省级典型案例并推介各地学习的龙头企业、示范性农民合作社、示范性家庭农场,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的奖励。奖励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及以上文件为依据,上级有奖励的不重复奖励,奖励标准高于上级的,奖励差额部分。

2.农业企业或协会获得国家级名牌产品、浙江省级名牌农产品、温州市名牌产品、乐清市名牌产品称号或相同级别区域公用品牌的,分别奖励50万元、10万元、5万元、1万元(隶属同一企业的品牌,同一年度获奖,奖励就高不就低,不重复奖励);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的,奖励5万元;参加由上级政府举办的农业博览会及专业行业展销会获得金奖产品、银奖(优质奖)产品的,分别给予1万元、0.5万元的奖励。农业企业参加省级以上政府部门组织的评比会获金奖(一等奖、十佳)、银奖(优秀奖)的,分别给予1万元、0.5万元的奖励。(同一企业同一年度不同级别的展会或评比会奖励就高不就低,不重复奖励)

3.农展农博会奖补。参加由市农业农村局统一组织的农业博览会及专业行业展销会按温州市级展会、温州市外浙江省内展会、浙江省外展会三档每次展会每家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补助0.1万元、0.3万元、0.3万元。

4.获得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村居,给予一次性10万元的奖励。

5.通过浙江省“五园”示范基地创建的农业企业,每家奖励10万元。

6.通过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创建的农业企业,每家奖励5万元。

(七)省级善治村创建奖励。

(八)农业信息化补助政策

1.农业物联网基地建设补助。

采用视频监控、电磁阀、农业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对农业生产基地的物联网提升工程,按项目核定投资额的60%予以补助。

在农业生产、运输过程中应用多项农业物联网技术和垂直农业新技术,形成农业生产数字化与集约化,实现农产品生产、经营、管理的智能化,具有示范效应的垂直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项目,按项目核定投资额的80%予以补助(石斛除外)。

2.根据《浙江省农业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省推进实施方案>的通知》(浙农专发〔2017〕80号),经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认定满足方案规定“六有标准”的益农信息社,奖励标准如下表:

益农

信息社

类型

奖励金额(万元)

建设内容

备注

标准型

2

满足浙江省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省推进实施方案规定“六有标准”的益农社。可全面提供“四类服务”。

新建或简易型提升,由运营商申报

示范点

1

满足浙江省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省推进实施方案规定“六有标准”的益农社。可全面提供“四类服务”。有示范带动效应,被评为温州市示范型益农信息社。

以温州市评选办法为准,由运营商申报

专业型

满足浙江省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省推进实施方案规定“六有标准”的益农社。主要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由带头人围绕生产经营活动为成员提供专业服务。

新增专业型益农社,由专业合作社申报

三品认证和标准化建设等奖励:

1.首次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每个奖励1.5万元,证书到期换证成功的获证主体奖励1.5万元。在政策调整期间已获得有效期内每年补助0.5万元的标准的,应当在成功换证补助金额中减去原先已补助的金额,不得重复补助。同一基地最多补助2个认证产品。

2.获得首次获得绿色食品证书的,每个产品奖励3万元,每个产品绿色食品证书到期续展成功的奖励3万元。在政策调整期间已获得有效期内每年补助0.8万元的标准的,应当在成功换证补助金额中减去原先已补助的金额,不得重复补助。同一基地最多补助2个认证产品。

3.首次取得有机产品(不是转换有机证书)称号的,每个产品奖励2万元,有效期内每个产品补助0.8万元。同一基地最多补助2个认证产品。

4.鼓励开展水产养殖无公害产地认证,对认证面积1000—3000亩(含1000亩)的,每个单位奖励1万元;产地认证面积达到3000亩以上的,每个单位奖励3万元。

5.积极鼓励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通过认证的,实行一事一议,由产业主管部门报市政府,给予适当补助。

6.鼓励实施农业系列标准。企业、协会等各类主体参与制订实施农业系列标准,通过审核获得国家级标准的,一次性奖励20万元/个;获得省级标准的,一次性奖励10万元/个。制定县市级地方(或行业)标准(规范),每个标准(规范)补助3万元,补助对象为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

根据乐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高水平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乐政办发〔2019〕19号),原来生态能源项目与绿色发展项目融合,全部根据农业绿色发展实施意见执行,具体政策内容是:

(一)节约型农业绿色技术推广补助。

1.连片30亩以上种植基地:建造储液池或储水池、喷滴灌压力水泵、喷滴灌管道等设施,实施沼肥、喷滴灌水肥一体化利用工程建设规模在50立方米以上,按造价的70%给予补助,最高补助不超过20万元;实施可降解地膜的,按实施可降解地膜面积每亩补助200元。

2.根据种植基地规模合理配置安装杀虫灯、诱虫板、性诱剂、防虫网、高效植保器械及实施种植显花植物和诱虫植物等其他绿色生物防治技术的,按当年投入正常使用设施总价的70%给予补助。

3.加大应用节能高效先进适用农机具,逐步淘汰更新能耗较高的老旧机具,列入上级购机政策补贴目录的机械,按照上级补助政策执行;列入农业绿色发展项目的秸秆粉碎机械、秸秆捡拾打捆机械及运输车辆,除按照上级规定的购机政策补贴,市财政再按照项目补助政策标准给予追加补助,总补助比率不超过80%。

(二)生态循环型农业模式推广补助。

1.对实施种植业、养殖业“畜禽(猪)—三沼(沼肥)—果茶蔬—畜禽(猪)”农牧结合生态循环模式,按项目生态处理设施投入的70%给予补助。

(三)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工程建设。

1.农作物秸秆收集利用:对机械化打捆农作物秸秆并实行资源化利用的,按100元/吨标准给予补助。粮食功能区内实施农作物秸秆全量机械化打捆的,300亩以上不到1000亩的给予种植业主一次性奖励2万元;1000亩以上的一次性奖励5万元;在粮食功能区内出现焚烧现象的,取消当年绿色发展扶持项目申报资格。

2.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建设:结合美丽田园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对连片500亩以上的农田建设沟深及宽度0.5米以上、长度1000米以上符合氮磷拦截技术规范要求的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给予建设资金全额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生态项目,及在本市区域内收集处理农作物秸秆、畜禽排泄物及其他可再生废弃物实施资源化生态循环利用:列入乐清市本级的项目按工程设施造价的70%给予补助;列入省级及国家项目的市财政按核定工程设施总造价的80%给予补助。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有机肥的,按100元/吨标准给予生产企业奖励;利用农业废弃物制造生物质燃料的,按100元/吨标准给予农户奖励;利用农业废弃物进行沼气工程建设的,除设施补助外,给予使用沼气的农户每户一次性奖励2000元。

4.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对面积20亩以上的农业种植基地,购买使用有机肥每吨补助300元,非水稻种植户优先。

2012年1月1日以后验收的垦造耕地(含旱地和水田)、旱改水和建设用地复垦项目,按照乐清市农业局、乐清市财政局、乐清市国土资源局联合文件《关于印发<乐清市垦造耕地质量提升和后续管护项目管理办法(细则)>的通知》(乐农〔2018〕174号)的要求开展种植和培肥,经乡镇(街道)申报和市级立项、验收,给予每亩商品有机肥2吨和600元、1500元、2200元不同等级的资金补助。

(一)购置省定目录内的以下农机具,在没有地方累加补贴的前提下,市本级财政再给予资金补助,补助标准如下:微耕机和田园管理机两个机具品目,市本级给予500元/台补助。联合收割机和秧盘播种成套设备(含床土处理),市本级给予购机额的10%补助。

(二)投保农机综合保险的农机具实行市本级保费补助,补助标准为保费总额的80%。

(三)根据乐清市农业农村局乐清市财政局《关于实施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农机作业补贴的通知》(乐农〔2021〕6号)文件精神,实施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农机作业补贴。

1.补贴对象

在乐清辖区内,2021年水稻生产过程中通过购买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单位的机插秧苗,或由试点单位提供的稻谷烘干、无人机病虫草害防治服务作业的个体户、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及试点单位。

2.补贴标准

机插水稻育苗:秧苗每盘补贴3元(其中:基质补贴1.5元,社会化服务补贴1.5元);稻谷机械烘干服务:干粮每吨补贴30元;水稻无人机病虫草害防治作业:每季亩补贴20元(每季亩以4次作业为标准,即每亩次5元)。

3.试点单位

乐清市绿农水稻专业合作社,服务内容水稻秧苗生产;乐清市金穗水稻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服务内容谷物烘干;乐清市清江农机服务站,服务内容谷物烘干;乐清市飞防植保专业合作社,服务内容水稻病虫草害防治。

(四)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报废补偿:

根据浙农机发〔2019〕6号文件,对符合条件的高耗能拖拉机或联合收割机实行定额报废补偿。拖拉机补偿标准为:手扶拖拉机、手扶拖拉机运输机组和存量管理的变型拖拉机(发动机功率<14.7Kw)为1500元/台,轮式拖拉机、履带式拖拉机、轮式拖拉机运输机组和存量管理的变型拖拉机(发动机功率≥14.7Kw)为3500元/台。联合收割机补偿标准为:注册登记质量<3000kg的为2000元/台,注册登记质量≥3000kg的为4000元/台。与中央农机报废补贴不一致时,按就高原则给予补偿。

(五)中央农机报废补贴:

根据浙农机发〔2020〕1号文件,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自走式喷杆喷雾(粉)机、风送喷雾机、饲料(草)粉碎机、铡草机和机动脱粒机报废后可享受中央农机报废补贴,补贴额见下表:

序号

机型

类别

补贴额(元)

拖拉机

20马力以下

1000

20—50马力(含)

3500

50—80马力(含)

7000

80—100马力(含)

10000

100马力以上

12000

自走式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

喂入量0.5—1kg/s(含)

3000

喂入量1—3kg/s(含)

5500

喂入量3—4kg/s(含)

7300

喂入量4kg/s以上

11000

3

自走式半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

35马力以下

4800

3行,35马力(含)以上

7200

4行(含)以上,35马力(含)以上

17500

4

水稻插秧机

4行手扶步进式水稻插秧机

1100

6行及以上手扶步进式水稻插秧机

1700

6行及以上独轮乘坐式水稻插秧机

4行四轮乘坐式水稻插秧机

5000

6—7行四轮乘坐式水稻插秧机

7500

8行及以上四轮乘坐式水稻插秧机

9000

5

自走式喷杆喷雾(粉)机

18马力以下自走式喷杆喷雾(粉)机

1600

18—50马力自走式喷杆喷雾(粉)机(单缸)

4900

18—50马力自走式喷杆喷雾(粉)机(多缸)

7800

50马力自走式喷杆喷雾(粉)机

6

风送喷雾机

履带自走式,药箱容积≥300L,30m>喷幅≥20m

800

履带自走式,药箱容积≥300L,喷幅≥30m

1800

牵引式,药箱容积≥350L,喷幅半径≥6m

600

牵引式,药箱容积≥1000L,喷幅半径≥10m

1400

7

饲料(草)粉碎机

转子直径400—550mm饲料粉碎机

200

转子直径550mm及以上饲料粉碎机

400

8

铡草机

3-6t/h铡草机

6-9t/h铡草机

9-20t/h铡草机

20t/h及以上铡草机

2500

机动脱粒机

铁制稻麦机动脱粒机(含动力)

100

(一)畜禽种子种苗工程

1.鼓励开展地方畜禽品种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补助。支持雁荡麻鸡、磐石灰鹅等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开展扩繁、提纯复壮和开发利用,经申报立项、审核验收,按核定投入的30%给予补助(年度单个项目补助资金最高不超过10万元,列入上级项目的,按上级政策规定执行)。对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畜禽新品种、新品系或遗传资源认定的,分别给予60万元和30万元的补助,若获得省级认定后再获得国家级认定的,补助总额以60万元计。

2.支持新建或扩建种畜禽场、孵坊、供精中心(站)和人工授精站(点)。新建或扩建种畜禽场、孵坊、供精中心(站)和人工授精站(点)项目,经申报立项、审核验收,并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按核定投入的3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补助资金最高不超过10万元)。

3.引入优良种畜禽补助。经申报、审核同意,排泄物处理正常运行、动物防疫工作正常开展的畜禽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户)从省内外种畜禽企业引进种用畜禽用于生产的,按核定引种投入的20%给予补助(种公猪每头最高补助3600元,种母猪每头最高补助1000元);引进高产青年黑白花奶牛用于商品生产,除上级补助外,每头再给予补助1000元。

4.奶牛和能繁母猪人工授精补助。养殖场(户)使用经畜牧部门认定的供精中心(站)、种畜场(或本场的种畜)提供的冻精(精液)开展人工授精的给予适当补助。其中:实行人工授精的奶牛,每头份冻精给予补助50元(含上级补助);母猪每头份精液给予补助10元(含上级补助)。

5.能繁母猪和奶牛养殖补助。能繁母猪按上级政策规定执行。若当年上级无此项扶持政策,则不予执行。存栏奶牛10头以上(含10头)并有粪污处理设施的奶牛养殖户,经两病检测合格并发放健康证的能繁母牛和后备母牛每头补助500元(含上级补助)。

(二)畜牧业转型升级

1.美丽牧场建设项目。对设施农业用地备案手续、环评审批手续齐全,按照浙江省美丽牧场建设标准对栏舍、设施设备配置及附属设施等进行改造建设,通过验收的畜禽养殖场(户)按照投资环节进行补助,绿化及粪污处理设施的按照核定投资额的70%给予补助,其他设施设备按照核定投资额的30%给予补助。原有畜禽养殖场(户)改造项目,单个项目最高补助限额35万元;原有畜禽养殖场(户)扩建项目,单个项目最高补助限额100万元;整体改产畜禽养殖场(户)改造项目,单个项目最高补助限额200万元;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的新建畜禽养殖场(户)项目,单个项目最高补助限额300万元。

2.万头猪场新建项目。对设施农业用地备案手续、环评审批手续齐全,按照浙江省美丽牧场建设标准建设,排泄物处理采用非接触式生物发酵床等资源化利用模式,年出栏规模达1万头以上,并在2021年12月31日前通过验收的新建标准化养猪场按照投资环节进行补助,绿化及粪污处理设施的按照核定投资额的70%给予补助,其他设施设备按照核定投资额的40%给予补助,其中年出栏规模达1-2(1万头)万头的单个项目最高补助限额600万元;年出栏规模达2万到5万头以下(含2万头)的单个项目最高补助限额700万元;年出栏规模达5万头以上(含5万头)的单个项目最高补助限额1000万元。同时对项目用地所在乡镇(街道)、行政村分别一次性奖励50万元和70万元。

3.禽类标准化生态养殖建设项目。蛋禽存栏规模达3000羽以上、肉禽存栏规模达6000羽以上,设施农业用地备案手续、环评审批手续齐全,按照蛋鸭生态旱养模式、家禽笼养模式等进行建设,并通过验收的禽类养殖场,按照投资环节进行补助,绿化及粪污处理设施的按照核定投资额的70%给予补助,其他设施设备按照核定投资额的4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补助限额50万元)。

4.中华蜜蜂养殖项目。养殖中华蜜蜂,按照新购置1标准蜂箱给予50元的补助。

5.畜禽全产业链建设。畜禽养殖场、畜牧专业合作社或其他企业开办畜禽产品品牌直销门店或实现“农超对接”,自主经营本地畜禽产品的,每家门店或超市给予一次性奖励2万元,同一业主单位最高奖励金额不超过10万元。

6.畜禽排泄物综合治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规模畜禽养殖场(户)开展畜禽排泄物综合治理及资源化利用,建设畜禽排泄物处理收集系统,沼液肥运输车辆或有机肥、沼液肥加工等设施设备。项目经申报立项、验收通过的,按核定造价给予70%补助。

(三)动物防疫及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

2.对为配合全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建造的病死动物暂存冷藏冷冻设施设备,以核定投资额80%给予补助。

3.对为配合全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具备病死动物及产品暂存冷藏冷冻设施设备的养殖场和屠宰场发生的冷库运行维护费用(含人工搬运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如下:

(1)长度55(含)厘米以下的补助20元/头;

(2)长度55-80(含)厘米的补助30元/头;

(3)长度80-100(含)厘米的补助40元/头;

(4)长度100厘米以上的补助50元/头。

屠宰场发生的冷库运行维护费用按照50元/头标准给予,生猪产品按90kg折算一头猪进行补助;未参加生猪保险的养殖场发生的冷库运行维护费用一律以20元/头给予补助。

(一)森林培育

1.荒山荒地人工造林、迹地更新每亩补助400元。种植连片面积30亩以上的经济林(干果类)、木本药材、木本油料的每亩补助600元,其中种植油茶的每亩补助2000元。种子点播每亩补助100元。

2.未成林抚育每亩补助150元,实施区域由林业部门统筹安排;列入省“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项目、珍贵彩色健康森林、森林抚育按照林业部门批准的实施范围和市财政局核定造林造价,在限额内的给予100%补助,重点安排在重要通道沿线、公益林区、风景区(点)、坟山区等,其中珍贵彩色森林每亩最高补助10000元、列入省“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项目每亩最高补助5000元、森林抚育每亩最高补助2000元。

3.古树名木受害或者长势衰弱,经申报同意后按照林业部门的要求采取抢救、治理、复壮、保护措施的,按工程量的大小给予每株10000元以内的补助。

4.首次获评省级以上(含省级)森林村庄或森林人家特色村的,每村奖励10万元(不重复奖励)。

5.列入“一村万树”示范村创建村的村庄绿化项目按照实际绿化投资额给予80%的补助,通过省级验收的再给予20%的奖励,两项合计每个村不超过30万元。

(二)林业产业

1.获评温州市级森林康养基地的每个基地奖励20万元(未享受财政补助的项目),获评省级森林康养基地每个奖励30万元,获评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的每个奖励40万元。(分别获评的,按最高项奖励,不再逐项奖励)。列入示范性森林康养基地补助项目的,按审核后投资总额的40%予以补助,单个基地奖励补助上限不超过120万元。

2.按规定的标准新建森林绿道按财政部门审核的投资额的70%予以补助、修复提升森林古道的按财政部门审核的投资额予以补助,每条绿道、古道项目补助上限100万元。

3.参加省级以上博览会获金奖产品、银奖(优质奖)产品的,分别给予1万元、0.5万元奖励。取得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奖励10万元,取得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奖励5万元。首次取得中国森林认证的企业,补助5万元。延续认证的,补助2万元。符合浙林策〔2015〕47号《浙江省示范性家庭林场标准》的文件要求,并申报省级示范性家庭林场成功的,奖励2万元。根据省级林业科普基地(浙林会〔2017〕24号)、省级生态文化基地(浙生协〔2011〕2号)文件,新取得省级林业科普基地称号的单位一次性奖励5万元、新取得省级生态文化基地的单位一次性奖励3万元。

4.当年新增委托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流转,连片流转林地面积100亩以上,流转期限15年以上,用于发展林业产业,并办理《浙江省林地经营权流转证》的,对经营户给予一次性每亩100元的奖励。

(三)森林防火

(1)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每公里补助1万元,生物防火带抚育每公里补助1万元(当年不补,第二至六年每年各补0.2万元);防火隔离带建设每公里补助0.5万元,防火隔离带维护每公里补助0.35万元。

(2)“引水上山”工程建设,在本辖区重要山场建设(小型)总量不少于80个,单个蓄水量不少于1立方米的森林消防专用蓄水桶的,每个桶给予补助2500元,总补助额不超过20万元。在本辖区重要山场建设大型(单个蓄水量不低于10立方米)的蓄水罐装置的,每个罐补助3.5万元,申报单位每年补助不超过8个蓄水罐。上述储水装置材质以304不锈钢为主,标准必须等于或者高于304不锈钢,大型蓄水罐必须底部铺设水泥平台等防漏装置。

(一)现代渔业生产发展

1、新建(扩建)工厂化、集约化养殖(育苗)基建项目。单个项目基础设施投入不少于30万元,必须建设尾水治理设施并做好环境评价,项目建设前需立项(报备)。补助标准:按核定造价的25%给予补助,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100万元(涉及建筑物建设的,必须提供用地审批手续)。

2、渔业加工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技术改造项目。支持环节为新产品开发、技改主要设施建设(不包括土建)、设备购置,项目建设前需立项(报备)。补助标准:按核定投入资金的2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50万元。

3、海水网箱新建项目。支持环节为网箱建设,要求采用新型环保材料,新建规模50口(折算成3米×3米×3米)以上,项目建设前需立项(报备)。补助标准:按核定投入资金的4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4、浅海养殖塑料浮子替代项目。支持环节为使用塑料筒浮子替代泡沫浮子,规模30亩以上,项目建设前需立项(报备)。补助标准:按核定投入资金的3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10万元。

5、循环水养殖项目。支持环节为循环水养殖主要设施投入,项目建设前需立项(报备)。补助标准:按核定投入资金的5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30万元。

6、稻渔综合种养项目。支持环节为用于种养设施投入,要求种养面积连片30亩以上,环沟开挖面积占比不超过10%,项目建设前需立项(报备)。补助标准:按核定投入资金的50%给予补助。

7、养殖尾水处理建设项目。支持环节为工厂化养殖(育苗)场和普通围塘新建尾水处理系统,其中工厂化养殖(育苗)场尾水处理设施必需做好环境评价,普通围塘建立尾水处理设施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治理尾水,尾水排放必需达到排放标准,项目建设前需立项(报备)。补助标准:按核定投入资金的60%给予补助(已列入新建(扩建)工厂化养殖(育苗)基建项目的除外)。

(二)渔业产业化经营奖励

1、获得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奖励5万元;获得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奖励3万元;获得温州市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奖励1.5万元。

2、渔业互助保险奖励。根据浙江省渔业互保有关实施方案,对纳入互保范围内的养殖保险,在省、市财政补助的基础,按缴纳保险费的20%给予奖励,奖励标准总比例(含省、市补助)不高于保险费的80%。

(三)渔业技术进步(推广)

1、渔用配合饲料替代冰鲜或冰冻小鱼虾。海水网箱养殖通过投喂配合饲料代替鲜活饵料进行养殖生产,养殖单位应做好养殖“三项记录”,提供必要的支付凭证(发票),定期做好采购备案工作,补助标准:按使用配合饲料费的30%予以补助,实养每口网箱(折算3米×3米×3米)当年补助最高不超过60元。

2、池塘养殖底充氧技术推广。支持环节为池塘底充氧设备的投入,补助标准:按核定投入资金的5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补助资金不超过10万元。

(一)海塘、水闸工程

1.一线标准海塘、水闸维修工程,按核定决算造价市财政补助90%,加固提升工程,按核定决算造价市财政全额补助。

2.内河节制闸新建、维修、加固,按核定决算造价市财政补助90%。

(二)水库、山塘工程

1.报废工程:列入报废计划的水库、山塘,报废处理费用,按核定决算造价市财政全额补助,并按100元/m3(按正常库容计)的标准给予奖励。业主单位对列入报废的水库、山塘实施拆扩建、加固、维修的,市财政不予补助。

2.提升(含扩容)工程:列入提升计划的水库、山塘工程,核定决算造价≥50万元的,市财政补助95%;核定决算造价<50万元的,市财政补助90%。

3.除险加固(含维修、养护)工程:列入除险加固计划的水库、山塘,核定决算造价≥50万元的,市财政补助95%;核定决算造价<50万元的,市财政补助90%。

4.新建工程:新建水库、山塘,按核定决算造价市财政补助60%。

5.清淤工程:水库、山塘清淤,按核定决算造价市财政补助80%。

6.上坝道路工程:路基部分,市财政补助50万元/公里;路面部分(必须满足砼厚度15厘米以上、强度C20以上),净宽5米以下的,市财政补助100元/m2,净宽5米以上的,超出部分市财政不予补助。

(三)河道工程

1.山区河道防洪堤

(1)宽度15米以上或县级以上的山区性河道防洪堤工程,造价≥50万元的,按核定决算造价市财政补助90%。

(2)其他防洪堤工程,按核定决算造价市财政补助70%,山老区按核定决算造价市财政补助80%。

(3)排洪沟(渠)工程,按核定决算造价市财政补助70%,山老区按核定决算造价市财政补助80%。

2.平原河道整治

(1)护岸。县级以上河道护岸,按核定决算造价市财政补助70%;其他河道护岸,按核定决算造价市财政补助60%。绿化美化部分不纳入水利建设工程补助范围。

(2)疏浚。乐成、城东、城南、盐盆等四街道以街道办事处为业主的工程,按核定决算造价市财政补助90%;其他乡镇、街道的工程,核定决算造价≥50万元的,市财政补助80%;核定决算造价<50万元的,市财政补助70%。

3.配套工程

(1)路面

1.1因施工原因造成路面损坏的,路面修复造价计入河道整治工程造价,参照护岸补助标准执行。

1.2新建路面,路面宽≤3米的,计入河道整治工程造价,参照护岸补助标准执行;路面宽>3米的,超出部分市财政不予补助。

(2)护栏。造价≤200元/米的,计入河道整治工程决算,造价>200元/米的,按200元/米计入河道整治工程决算,参照护岸补助标准执行。

4.水域拓宽

占补平衡后累计净增水域面积200平方米以上的,按净增实际面积,参照乐政发〔2011〕37号文件补偿标准对占用的土地给予补助(青苗补偿费、地上附着物不纳入补偿范围)。

5.县级以上河道整治工程建筑物拆除

在县级以上河道整治中,护岸挡墙施工开挖线范围内需拆除的合法建筑物补偿费用,参照市政府有关房屋拆迁规定,列入河道整治工程造价,按照护岸补助标准执行。

6.卡口整治

列入水利项目计划的河道卡口整治工程,按核定决算造价市财政补助90%。

(四)阻水桥梁拆建工程

1.县级以上河道严重阻水桥梁(原桥梁跨径<规划河面宽60%)拆建,按桥梁跨径长度×桥梁宽度(补助限制在桥宽8米以下),按5000元/m2市财政予以补助;一般阻水桥梁(原桥梁跨径>规划河面宽60%)拆建,按桥梁跨径新增部分长度×桥梁宽度(补助限制在桥宽8米以下),按5000元/m2市财政予以补助。

2.其他河道阻水桥梁拆建,按桥梁跨径新增部分长度×桥梁宽度(补助限制在桥宽8米以下),按3000元/m2市财政予以补助。

(五)美丽河湖工程

列入省、温州市美丽河湖创建工程,按核定决算造价市财政全额予以补助。

(六)水利工程抢险

由市政府另定。

(七)水利工程标准化创建和管理

已纳入我市水利标准化创建和管理的,参照市财政局和市水利局联合印发的《乐清市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八)其他小型水利工程

山老区按核定决算造价市财政补助70%;其他地区按核定决算造价市财政补助60%。

说明:本标准自2021年1月1日起执行。2021年1月1日之后经市水利局确定为预备项目的,按本标准执行,之前的,按原标准执行。如果市政府有新政策出台,则按其执行。

农田水利工程,项目造价一般控制在200万元内,山老区按核定结算造价市财政补助80%、其他地区按核定结算造价市财政补助70%(列入粮食功能区等建设项目除外)。结算价超过控制数的部分不予补助。说明:本标准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2020年1月1日之后经市农业农村局确定为预备项目,按本标准执行,之前的,按原标准执行。

乐清市农培资金补助政策

培训资金补助对象为本市户籍的农村劳动力,补助范围包括: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农村“两创”实用人才培训。

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具体补助标准为:

本科、大专学历教育培训每人获得毕业证书后补助4000元/证。

省级农民培训项目的经费标准,按照(浙财农〔2015〕45号)、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关于2015年度“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实施工作的意见》短期班(5天、40学时)2000元/人,提升班(8天、64学时)3000元/人,研修班(15天、120学时)5000元/人予以补助,省级农民培训经费拨付到县(市、区)财政,由县(市、区)农民培训主管部门按实际培训人数和标准拨付到承担任务的校区。

技能培训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市财政《转发关于印发〈温州市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补贴管理办法〉的通知》(乐人社〔2020〕41号)精神,按照年度补贴标准给予补助。

(一)星级户(点)评定补助:一、二星级经营户(点)由乐清市评定,一般在每年在3.4月份申报,5.6月份评定,一星每户(点)补助5000元,二星每户(点)补助10000元;三、四、五星级经营户(点)由温州市、省评定,一般在每年下半年评定,三、四、五星级户(点)补助分别为2万元、3万元、5万元。

(二)乐清市级精品项目补助:年初申报,申报对象为星级农家乐经营户(点),每镇街申报最多2家,且不能连续申报。精品项目建设投入资金必须在20万元以上,经验收合格后每家经营户(点)补助核定投资额的30%,上限不超过30万元。

市本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造价一般控制在110万元(含)内,其中土地治理项目市财政按核定造价80%以内补助,产业化发展项目市财政按核定造价50%以内补助。结算价超过控制数的部分不予补助。

土地治理项目以村集体或单位为扶持对象,实施农村田间道路建设为主的水稻田、山地园地开发改造项目。

产业化发展项目以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为扶持对象,实施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基地、养殖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不包括粮油加工)等建设项目。

(一)供销社春季农资供应信息

浙江丰年农资有限公司提供农资供应、农技咨询、技术推广等。

(二)农资商品价格介绍

农资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呈现下降趋势。尿素每吨批发价2000元,零售价2100元,同比下降12.5%;过磷酸钙每吨批发价600元,零售价700元,同比持平;钾肥批发价每吨2650元,零售价2800元,同比持平;国产复合肥每吨批发价3000元,零售价3200元,同比持平;农用薄膜每吨批发价12000元,零售价12500元,同比略有下降。

申请贷款担保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2.具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3.具有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4.具有不少于总投入30%比例的自有资金;5.无不良信用记录及重大民事经济纠纷;6.生产经营项目符合产业发展政策,技术应用先进,产品适销对路,在当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带动性;7.其他符合《贷款通则》规定的条件。

贷款担保业务流程:1.借款人向公司提出报告,并填写《申请书》;2.农信调查员进行调查,填写《担保授信审批表》,并签署意见;3.借款人与公司签订有关担保或反担保合同,并收缴手续费;4.公司审核和审批;5.公司与银行签订担保合同;6.借款人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7.银行发放贷款。

2021年,我行将深入践行乡村振兴计划,坚守支农支小的主业,继续加大支农信贷投放力度,进一步推进整村授信信用村创建模式,深化“三农”金融服务。

(二)全面支持三农经济。确保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小微等金融薄弱环节,退出高杠杆行业和高杠杆客户。加大涉农贷款投放,2020年计划投放贷款30亿以上,95%以上将投放三农领域。继续加大普惠型涉农贷款支持力度,尤其是对农林牧渔、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支持。

(三)加大优势特色产业信贷支持。立足特色资源优势,支持铁皮石斛、茶叶、花卉苗木、水果、养殖等特色产业质量提升。围绕农村电子商务增效行动,利用浙江农信“丰收购”农产品电商平台,打造融资、结算、销售、物流一体化服务体系,助推“农产品进城”。围绕农业“12188”工程,大力推广“粮农贷”、“农信担保贷款”等产品,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新型职业农民等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

(一)农机化作业服务信息

(二)农业机械供应信息

(一)早稻

(1)早籼一中嘉早17该品种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而成的早籼新品种,2008年通过审定。在我市种植一般亩产450—480公斤,全生育期110天左右,属中熟偏迟早籼类型,株型适中,植株较高,茎秆粗壮,较耐肥抗倒,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结实率较高,丰产性好,后期青秆黄熟。一般亩有效穗18—20万,成穗率75%左右,株高87.4厘米,穗长17.6厘米,穗总粒132粒,穗实粒114.7粒,结实率87.0%,千粒重26克。抗倒性较强,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稻米品质适宜于加工。适宜在我市做早稻推广种植。

栽培要点:1.该品种分蘖力中等,宜在4月下旬移栽,亩插基本苗10万左右。2.需肥量中等偏上,氮肥不宜过多。3.浅水勤灌促分蘖,干干湿湿到成熟。湿润灌溉,反复露田几次。在成熟收割前4-6天断水,忌断水过早。4.注意种子消毒处理,培育壮秧。稻瘟病重发区,要注意防治叶瘟。

(2)早籼—中早39该品种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在我市种植一般亩产450-500公斤。全生育期109天左右,属中熟类型。该品种穗层整齐,株高适中。一般亩有效穗20万,成穗率70.5%,株高87.1㎝,穗长17㎝,穗总粒123.5粒,穗实率112.8粒,结实率91.2%,千粒重26.1克。分蘖力中等,耐肥抗倒,结实率高,后期熟相好。丰产性好。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浙江省作早稻种植。

栽培要点:1.适期播种:播种前做好种子消毒,预防恶苗病。播种一般以3月底4月初为宜,直播田可适当推迟,最低温度≥10℃时。大田亩用种量5公斤左右。2.肥料施用: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适施穗肥。3.合理密植:株行距5×5寸,每丛5-6本,亩基本苗8万-12万。4.水浆管理:分蘖盛期及时晒田控蘖,注意搁透以控制株高;幼穗分化期灌水防低温,后期采用湿润灌溉,防止断水过早以保证充分结实灌浆。5.病虫防治:应根据当地植保部门防治意见适时防治。

(二)中、晚稻

(1)甬优12该组合属迟熟三系籼粳杂交稻,产量高,一般亩产600-700公斤,增产潜力大;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强;感光性强,生育期150天;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丰产性好。米质中等。中抗稻瘟病和条纹叶枯病,中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我省钱塘江以南作单季稻种植。药剂浸种消毒,该组合栽培上强调短秧令,适当控制基本苗和氮肥用量,加强对稻曲病的防治。

(2)中浙优1号该组合系中国水稻育成的超级稻,主要表现: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株型佳、分蘖力强、生长势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青杆黄熟等特点。一般亩产500-550公斤,全生育期138天以上,宜作单晚种植;该组合食味优,适口性好,稻谷市场价比一般杂交稻每百公斤高20元左右,经济价值高。

(3)甬优7850该组合系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和浙江省宁波市种子公司选育的,2007年6月通过国家审定,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单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42.7天。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综合指数2.5;白叶枯病最高5级;褐飞虱最高9级。该品种属迟熟籼粳杂交晚稻,植株较高,分蘖力中等,后期青秆黄熟,谷色黄亮。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适宜在浙江省作连作晚稻种植。注意药剂浸种消毒。

(4)甬优15该组合系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和浙江省宁波市种子公司选育的。该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单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1.2天,熟期适中。株型适中,长势繁茂,较易落粒,熟期转色好。产量高,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米质优。注意药剂浸种消毒。

(5)中浙优8号该组合属迟熟杂交中籼,全生育期137.2天,比对照汕优63长5.2天。株型挺拔,叶色深绿,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生长清秀,后期熟相较好,亩有效穗15.5万,株高120.4厘米,穗长25.7厘米,每穗总粒数165.8粒,实粒数144.5粒,结实率87.2%,千粒重25.4克。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稻虱。米质较优。适宜在全省作单季稻种植。

(6)甬优1540属三系籼粳交偏籼型杂交稻。该品种长势繁茂,茎秆粗壮,剑叶挺,叶色淡绿,穗大粒多,稃尖无色,偶有短顶芒。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44.7天,比对照宁81短0.5天。该品种亩有效穗17.1万,株高99.9厘米,每穗总粒数223.5粒,实粒数180.9粒,结实率80.9%,千粒重23.2克。直链淀粉含量16.2%,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三等。

栽培技术要点:适量施氮肥,注意稻瘟病和稻曲病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生长整齐一致,株高适中,后期青秆黄熟,谷色黄亮。丰产性好。中感稻瘟病。适宜在浙江省作连作晚稻种植。

(四)聘请有关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高级畜牧兽医专家担任市养猪业协会、养禽业协会、奶业协会技术顾问,为广大养殖户加快发展畜牧业、增加养殖效益和项目实施出谋划策。

(一)高素质农民培训

聚焦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人才需求,整体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按照以农民为中心、服务产业、注重质量、适度竞争、创新发展的原则,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村持续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根据当地农村产业实际需求,凡年满16周岁,从事或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务农农民和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均可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育。

(二)中等专业学历教育

浙江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乐清分校(乐清市农业教育培训中心)面向全市招收中等专业学历教育。学制2年,面授与自学相结合,毕业后颁发成人中专学历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

报名地址:乐清市农业教育培训中心、乐清农广校(乐成街道盛兴路1号)

(三)专升本学历教育

1.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开设专业有:电子商务、社会学、土木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会计学、土地资源管理、园林、园艺、植物保护、水利水电、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农学、电气工程自动化、农村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金融学、法学等专业。

2.乐清市农村党员现代远程开设专业有:工商管理、动物医学、农学、农村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土木工程六个专业,本市农业户籍报读此6个专业毕业后享受市财政4000元学费奖励。

学制2.5—6年,学历证书教育部电子注册。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一项政策支持、财政补贴,广大农户受益的保障项目,目前已开办有水稻、小麦、蔬菜、油菜、葡萄、林木、西瓜、大棚铁皮石斛、杨梅、茶叶、枇杷、设施大棚、生猪、能繁母猪、奶牛、鸡等保险品种。

THE END
1.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建设农业强国,推动乡村振兴,农资行业大有可为。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提到2023年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在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改善方面的效果。绿色农业的趋势会为农资企业不断研发绿色高效的农业解决方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带来信心和推动。https://www.agri.cn/sj/scdt/202402/t20240207_8607957.htm
2.农资行业蜕变之路:现状挑战与未来机遇目前农资行业的发展趋势四、农资行业趋势:融合与发展 未来农资行业的发展趋势将是融合与发展。随着农业产业链的不断整合和延伸,农资行业将与其他相关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形成更加紧密的产业链合作关系。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农资行业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在融合方面,农资企业可以积极与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和联https://blog.csdn.net/Jiyan_xiaobai/article/details/138653097
3.中国农资连锁现状趋势与投资发展规划分析报告20211.2.4 农资大卖场模式 20 1.3 农资连锁行业产业链分析 20 1.3.1 农资连锁行业产业链结构分析 20 1.3.2 农资连锁行业上游产业分析 21 (1)化肥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21 (2)农药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23 (3)种子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24 (4)饲料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26 http://www.zyzyyjy.com/baogao/351168.html
4.保山农资流通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工资待遇人才需求发展趋势)该 地区+行业 样本不足,暂无分析报告 历年招聘工资变化趋势 就业前景(历年职位需求变化) 暂无 2021年较2020年 0.038% 占保山 历年招聘职位量占比 说明:保山农资流通行业发展前景怎么样?有前途吗?好找工作吗? 2021年招聘职位1个,占保山0.038%,曲线越向上代表市场需求量越大,就业情况相对较好。数据由各地招聘网站https://www.jobui.com/salary/baoshan-all/ind-nongziliutong/
5.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发展状况及前景战略分析报告20212、美国农资流通模式发展分析 二、印度 1、印度农资行业发展分析 2、印度农资流通模式发展分析 第三节 全球农资流通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全球农资流通企业发展策略 二、全球农资流通行业发展趋势 三、疫情冲击下全球农资供应链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 行业深度分析 http://www.zyhtyjy.com/report/326357.html
6.“禾下乘凉梦”,2021年中国水稻行业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图」从水稻行业的产业链来看,上游主要由种子、化肥、农药与农业机械行业构成,这些农资原料约占农户生产水稻约5成的成本。中游主要是水稻种植企业,进行水稻的种植与生产。产业链下游主要是大米加工环节,最终产品流向终端消费市场。在终端消费市场中,食用消费、工业消费、饲用消费是我国大米市场的主要需求来源。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715/11/34265476_1039940209.shtml
7.现场直击!2021树荣经销商赋能暨冬储大会重庆站隆重召开!会议上,唐总谈到了农资行业的现状、困境以及发展趋势,他着重指出,现在的农资人生意越来越难做的原因,在于没有及时地转型升级,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时代在不断地变迁,需要用发展的的眼光看问题。 重庆树荣董事长唐湘梅 近年来,重庆树荣持续的深耕除草剂产品,草甘膦制剂领跑行业,连续获得农资导报的专题报道,这是对树http://www.shurongcrop.com/Home/NewsDetail?id=News_1&newsid=1025
8.2021年到2025年养猪行情展望:那些你想不到的“猪事”都知道猪肉是咱老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硬货,但你知道吗?这养猪行业的行情,就像咱们楼下的王大爷,你永远不知道他明天会穿什么颜色的袜子。咱们就聊聊2021年到2025年这养猪行业的“猪事”吧。 一、2021年:养猪的“黄金时代” 2021年,由于各种原因,猪肉价格一路飙升,那时候的养猪业,简直就是“黄金满地”。记得当http://bailichun.cn/post/10283.html
9.全球粮价创8年新高,将给农资行业带来哪些新机遇?在内外环境的影响下,全球粮价从去年开始猛涨,为低迷的农资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迎来长时间的景气大周期。全球粮价创8年新高,国内主粮市场迎来景气大周期4月初至5月的1个多月以来,国际市场玉米、小麦、大豆等粮食价格持续上涨, (共4页)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YXJI202123015.htm
10.广州·2024农资植保展览会参加农资植保展览会寻找新客户,了解新趋势,把握新商机 汇集植保行业参展商和全渠道买家,2024年业内盛会,开拓植保市场;含供应链上下游全线产品及解决方案,覆盖植保行业全产业链 农资植保展览会参展企业将世界各地前沿的产品带到农资植保展览会现场 同期举办专业精彩现场活动,邀请植保领域专业人士,共同解读植保行业未来发展趋http://su.expowindow.com/dz/8_431_2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