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一π丨关于“土地”的那些事儿之我国耕地种植主体情况新浪财经

目前我国大部分土地还是农户在种植,其次是种植大户和合作社。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谁来种地”、“如何种地”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最现实的问题。根据2023年的数据,中国农民的平均年龄大约为53.1岁,比上年提高了0.8岁,并且这一趋势逐年上升。

前有需求拉动,后有政策推动。农资企业、农业科技公司、互联网平台等各类涉农组织纷纷尝试向农业服务业延伸。2024年,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09万个,万亿级的农服市场逐步打开。

01

大型农服企业

大型农服企业大多依托于其母公司的深厚产业背景,比如中化MAP、金丰公社等,其背后都是农资领域国央企或上市企业,随着传统农资业务进入存量市场,增长停滞,企业开始寻求业务转型,从而涉足农服领域。

1.中化MAP

2017年传统农资业务进入瓶颈期,顺应农业发展趋势,创新业务增长,中国中化推出MAP模式(ModernAgriculturePlatform)。

2.金丰公社

3.丰云农服

依托于云图控股上市公司背景具备产品优势,丰云农服为种植户提供粮食托管、高产套餐、金融支持、粮食收储4个板块核心业务。尤其是在粮食托管方面,利用自有产品优势给种植户提供高产套餐,同时提供耕种收全方位一体的综合性的服务,帮助种植户降低投入成本同时提高收益。截止2023年,已经成立500多家县级服务中心,累计服务约1100万亩的土地。

北大荒集团起源于东北,但已走向全国,在黑龙江、安徽、新疆、四川、河南等地成立农服中心20多家。北大荒农服建设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涵盖基础信息管理、农机监管、智能植保服务、农资供应、农机作业服务撮合、金融信贷、农业保险、技术咨询与培训等服务。推广以统供、统营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主要的“双控一服务”模式,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专业化、标准化和集约化,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

5.供销社旗下-中农农服

中农集团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是中农集团全资子公司,于2015年8月注册成立,目前运营管理出资企业22家,分布在安徽、江苏、吉林、湖南等十二个省份。中农农服依托中农集团的品牌影响力和全产业链农资供应能力,以集团农业社会化服务总体战略导向。中农农服定位资源整合平台,主要服务对象是农业适度规模化后的新型农业主体。

02

区域性农业托管组织

近年来在以东北为代表的区域孕育出大量的中小型专业化的农业托管企业。这类企业虽然没有大型农服企业雄厚的产业资源和资金实力,但以种植托管为主要展业模式,近年来也在迅速发展壮大。这类企业比较典型的如:万盈农业。

万盈农业:成立于2013年,从2015年开始形成相对成熟的业务模式。万盈的服务模式为全程托管服务,主要服务作物为玉米,万盈探索了一套玉米高产技术,目前主要服务区域为东北三省。

03

非综合性的农服企业

这类企业往往围绕农业生产(种、肥、药、机、管)的某个环节提供专业化服务。在种植的某一环节专业能力相对较强,有的企业也会跟大型农服平台合作。

1.全丰航空

全丰航空成立于2012年11月,是一家集农用无人机研发、生产、销售、飞手培训、推广应用、飞防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装备制造企业。目前采用的服务模式是:植保无人机智能化,培养乡村零售店转型为标普站长,开始“一村一站”本地化服务探索。全丰公司已在全国建立了3000余家乡(镇)、村服务站,体系内日跨区作业能力达到200万亩。

2.广西农博士

广西农博士是国内最早探索无人机在农业上应用的农药制剂企业。依托超低容量施药技术,提供轻松宝、无人机等高工效施药设备和正规登记专用飞防药剂,同时进行设备和植保技术的专业培训及指导。目前在全国扶持了500多个县平台,组建了4000多支打药队。

3.爱科农

爱科农公司专注于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全生育期智慧种植决策指导服务,其核心产品为大数据驱动型智能农业技术系统,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和种植模型提供精确到天的耕作建议,利用软硬件进行种植数据化管理,并延展至供应链环节。技术优势:一是独立自主研发的植物-土壤-大气连续体模型。二是利用卫星与无人机遥感监测、人工智能预测、移动互联网等现代化技术。三是构建了爱科农智慧种植决策系统。主要服务作物:玉米、棉花、小麦。

THE END
1.理论研究!如何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我国有2亿多农业经营主体,其中小农户约占98%,经营耕地面积占比70%左右。要注重发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带动小农户作用,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小农户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改善生产设施条件,提升抗风险能力,拓展增收空间,促进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http://cc.jlnongji.cn/qgdt/2024-11-28/262070.html
2.?提升农业含绿量增加发展含金量“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具有长期性,农户和经营主体很难从中直接获益,往往缺乏持续投入的动力。”金书秦建议,通过机制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复合种养、优化布局延链增值。 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已逐渐从攻坚战转向持久战,从源头控制为主逐渐转向全过程监管。2023年3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国家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826111
3.农民日报胡向东:发挥双层经营体制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保障小农户合法权益的决心。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小农生产仍将是我国农业的基本面,小农经营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大国小农”基本国情农情长期存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实则是对促进联农带农机制完善作出的具体部署,是对小农利益的充分保障。 https://iaed.caas.cn/xwzx/mtbd/9d61dbaa163b4e3a8bfd5c2e2b685785.htm
4.中国农村研究山东以设施农业、海洋渔业、社会化服务业“三业并举”,推动了小农户与现代化大农业的有效衔接,取得显著成效。为实现《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提到的2035年发展目标,仍需理清“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的辩证统一关系、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的互融互促关系”,并高度重视“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培育http://www.rcre.agri.cn/yjcg/zgncyj/202412/t20241202_8694937.htm
5.2.3亿小农户注意了!发展现代农业,你们与新型经营主体同等重要韩俊指出,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全国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我国现在的农户有2.3亿户,户均经营规模7.8亩,经营耕地10亩以下的农户有2.1亿户,这是个小规模甚至超小规模的经营格局。“人均不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https://sannong.cctv.com/2019/03/01/ARTIUt4AkMMeIdzQ26azsBXs190301.shtml
6.大农业不能忽视小农户在此基础上,应通过承包地“三权分置”、宅基地“三权分置”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探索多样多变的农业经营方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带动小农户、提升小农户、支持小农户,走同现代农业相结合的道路,最终形成不同主体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 一方面,围绕带动小农户,提升新型主体联农带农能力。支持有条件的小农户成长为https://m.gmw.cn/2021-05/18/content_1302301357.htm
7.信州人家网——关注民生,贴近市民,服务百姓农业小企业贷款 1、贷款对象:符合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的小型、微型企业划分标准,且在农发行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含)以下的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具备相应经营资质的企业法人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其他经济组织。 http://www.xzrj.cn/articleDetail?article=75bf915fbc5066255a7a1b98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