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食品安全的意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农药滥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安全,市场失灵,政府失败

一、引言

西方发达国家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大多采用加强机构设置、制定完整法律措施和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的积极作用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大规模推行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及可追溯系统来对食品安全进行全方位监控和明确责任。近几年,我国学者结合国际成功经验从本国具体国情出发,对此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具体研究和有益探讨,比如,范春光认为,应当借鉴国外经验,建立起全过程的信息披露制度,实现食品安全的监管目标[1];学者刘亚平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破解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困局,不只是监管机构撤并的问题,而是要重构政府与市场关系,反思现有监管模式[2];沈红则通过近几年对市场随机抽查的结果汇总分析得出,要在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体系、食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和的网络体系[3]这四个方面入手进行解决,除以上四个方面毕业论文提纲,学者徐晓新认为应充分发挥中介组织作用、促进消费者的参与[4];刘为军等人指出,由于外部性、人的有限理性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的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市场本身无法解决当前存在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必须通过政府管制来解决[5]。

二、农产品安全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原因分析

(一)农产品源头的安全隐患——农药的使用

农药作为一种可以增加产量的药剂为各国所普遍使用,关于它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最重要的是农药滥用问题,尽管目前还没有完整的资料客观反映这一情况,但每年农药中毒事件频频见诸报端的事实不可否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相对于我国建国后才开始推广使用农药而言,国外使用农药的历史较早,因此,对农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认识更为深刻。澳大利亚学者ClevoWilson和ClemTisdell通过数据分析认为,农药的使用不仅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损害,而且对环境的污染是长久的,其成本大于收益,最终将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9]。美国学者JohnS.Wilson和TsunehiroOtsuki则从公共健康的角度出发认为粮食生产必须在安全和经济之间的进行适当取舍,要全力清除农药滥用及制定更为严格的农药使用标准[10]。加拿大则大力推行有机农业,尽量避免使用农药[11],由此可见,农药的负面影响是确定无疑,发展生态农业是趋势。

就我国国情而论,农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大范围使用是不可避免,但重要的是如何保证农药的使用在安全的范围之内以及如何鼓励农民去生产绿色有机产品从而逐步摆脱农药对农民收入的制约,使农民保证农产品安生的情况下利益仍然能得到保障或补偿。

(二)市场失灵原因——不能区分农产品品质的好坏

就消费者而言,与其它商品一样毕业论文提纲,对农产品品质及食用安全的评价是根据其价格[14],与此同时,消费者也偏向“价格优先”,绿色消费意识不强[15]。对于一些农产品,消费本身并不能从外观上或其品质上区别孰优孰劣,从而视为同一档次,所以也出现了以价格优势为标准进行选择的行为,盲目追求所谓的“性价比”,使市场失灵现象更为严重。总之,消费者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从而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政府失败原因——不能有效监管

政府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其主要职责便是监督、纠正市场的失灵,对可能或已经出现的市场失灵进行内部性政府管制,消除信息不对称,使市场机制能够顺利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是频频出现的食品特别是农产品安全问题反映了政府在管制并未达到预期目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管制成本过高。

从理论上讲,对每一种食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全面监控,是最完全的监

第二,处罚执行成本过高。

对于一些违反食品安全的行为,政府都有相应的法律处罚措施,但是,我国农产品销售渠道非常灵活,根据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不论村庄多么偏僻,都会有小商小贩开车进村收购,然后再集中卖给其它中间商。就整个农产品收购过程来说大多没有实现对农产品安全的检测毕业论文提纲,即便是进行了检验,也是集中收集后再检测,导致出现了问题也很难区分具体责任人,追溯到农户个人的难度较大,从而使不少人怀有侥幸心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也正是因为这样,国外流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以及HACCP在我国难以大规模推行。此外,紧缩农药的使用,会减少农民的收入,其后果可能会使农民与政府监管部门产生较大摩擦,甚至会演化成对抗问题,使农产品安全更加不能保障。

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政府真正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落实对农产品的全程监督及对每一违法行为进行惩戒,其结果则很可能将高昂的监管成本转嫁到农产品成本上,这反而促使农民想各种办法人为去增加产量以实现预期收入,其中最为主要的办法就是使用各种不安全的农药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的有效组织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建立中介组织。这个组织不但可以使分散的小农联合起来,统一管理、合作经营、共同面向市场,又能够代表农户利益,使农户利益和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统一,这个组织形式就是农民专业合作社[17]。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解决市场失灵

首先,合作社可以通过注册商标品牌来将自身与他人相区分。

农产品市场是一个近似于完全竞争的市场,市场中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每一个人所生产的产品基本同质,这样的产品市场使单个农户不可能去宣传自己所提供的商品的优越性,因为不仅效果不佳,而且成本过高。但是合作社则可以发挥其规模大、标准化生产、安全高效等等方面的优势,进行商标注册,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反过来又促使合作社更为注重其品牌声誉,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内在品质;另一方面让消费者掌握更多的购买决策信息,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所带来的决策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失灵给消费者和农户造成的损失,实现优质优价。

其次,合作社能实现对农户的利益补偿,推进绿色产品的生产。

保证农产品安全,尽量少使用农药是全社会的共识毕业论文提纲,但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最紧迫的任务。经济主导型的特征是行为主体的经济行为以获取最大收益为目的。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所创造的额外利润是驱使他们安全、无公害农产品的最根本动力,因为谁也不愿意为了提高农产品安全而去放弃本可以获取的利益。只有当一部分农民在发展绿色农业的过程中得到更大收益时,在市场利益的驱使下,就会使得更多的农民参与进来,推动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从而从更大程度上保障农产品安全。而合作社就可以做到保证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同时,补偿农户由于减少农药的损失,并提高农民的收入。它通过为农户提供农资产品购买、农业技术和产品销售服务来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增加销售收入等方式弥补农民为生产绿色产品而产生的损失;它可以联合农户开发地理标志产品、地域著名产品,注册登记农产品品牌,通过优质优价,或获取品牌收益,来提高农民收入;而大型合作社还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使农民在农产品销售链上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从而吸引更多的农户参与到合作社中进行绿色产品的生产。

案例:隆丰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是甘肃省民勤县的第一家注册合作社,该合作社主要从事的是洋葱的生产和销售,并且是当地最大的一家洋葱产销合作社,实行标准化生产,统一购销。为了便于与其他洋葱生产者相区别,合作社不仅注册了商标,而且将其商标品牌印刷在其专门定制的红色包装袋上,在洋葱的销售过程中必须用这种包装袋。在市场上不仅中间商很容易将其识别,而且据了解,其品牌也在消费者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认可程度逐年上升。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有利于缓解政府失败

首先,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有机相联,减少了监督及执行成本。

各农户通过合作社易于迅速集中,使得政府的农业服务部门透过合作社向农户进行监管,节省了政府机构与分散农户联系的成本,而合作社进一步通过统一农资采购、统一技术规范、统一使用肥料、统一治虫施药和统一农产品检测及销售来实现对合作社成员生产全过程监督,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确保所生产出来的是绿色、无公害的优质产品,使政府难以灵活实施的各种监督举措内部化毕业论文提纲,极大降低了政府监管的成本,也减少了不必要的沟通摩擦所带来的争执,将政府在农田管理上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得到较为有效的解决。

虽然政府机构无法掌握分散农户使用农药的情况,但处于同一村庄的农户对邻居生产用药情况有较为充分的信息。同时,处于一个相对狭小范围内的农户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熟人社会”关系:如果某合作社成员隐瞒了使用烈性农药的情况,极有可能出现的农产品安全问题会使整个合作社的声誉和收入遭受损失,该农户不仅受到来自于合作社的惩罚,而且还要承受周围人群施加的道德谴责,其社会地位受到严重削弱。总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具有极为广泛的联系基础,能够纠正农药滥用问题中政府监管失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案例:民勤县金光高效农业产销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该合作社主要从事的是蔬菜的产销。为了保障农产品安全,合作社严格掌控农药的使用,统一农药采购及使用,并对农药的使用请专家进行指导;合作社本身有育苗中心,一直积极探寻更为优质的品种。上级主管部门每次只随机抽检部分农户便可以掌握全部成员使用农药情况,政府也经常利用合作社定期及不定期的社员大会来宣讲各种农业政策,加强与农民的联系与沟通。

四、多中心治理——政府、合作社、其它社会组织三者缺一不可

由奥斯特罗姆等一批学者发展的多中心治理理论认为:对公共事物的良好治理不仅仅依靠于政府,而且还需要吸纳更多的社会组织(第三部门)参与其中,强调自主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管理效率,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对于农产品安全,政府、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它社会组织三者缺一不可。只有明确各方职责,相互配合在创造有利的市场环境,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其的调节作用才能解决农产品安全的源头问题。

三者关系如图一:

图一

政府应该在法律法规上进行完善,其主要职责是制定相应的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标准以及违反该标准的严厉惩罚措施,使安全生产成为农户的自律行为;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引导和强化其在安全生产上以及将分散的农户联合为一体的优势,让合作社成员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从而更利于政府的监管,并积极推进合作社的品牌建设;定期食品安全检测公告,推优警劣;扶植其它社会组织的发展等。为农产品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其它社会组织,如消费者协会、养猪协会、蔬菜协会、金融保险机构等等。消费者协会应该发挥其联系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功能,探索调节二者之间矛盾的积极解决方案,成为联接双方的桥梁;各种行业协会则应该积极探索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以及推广,弥补政府在食品监管中的死角,分担政府的工作压力,并且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各种培训提高合作社成员的生产技术能力,以及介绍引进品质高、效益高、无农药依赖的优质农产品品种;此外,应该充分利用保险机构的风险保障机制,将一部分保质期短、易变质、产品运输风险大的绿色农产品进行投保从而确保农户利益并生产出更多的市场信息以利于消费者选择。

五、总结

农田管理作为农产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农田管理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农药滥用及残留问题。但是存在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现象使农产品安全问题更为突出,农产品不能因其品质高低而获取相应的社会认可及收益。本文认为必须明确政府、合作社、其它社会组织在确保农产品安全中的职能定位,特别是要发挥合作社为作为一个主体在解决该问题上的独特优势,三者相互配合、各司其职才能解决在食品安全中难于解决的瓶颈问题——监管及农民利益补偿问题。

参考文献

[1]范春光.国外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及其借鉴——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信息披露制度[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3):96-98.

[2]刘亚平.中国食品安全的监管痼疾及其纠治——对毒奶粉卷土重来的剖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3):84-93.

[3]沈红.食品安全的现状分析[J].食品工业,2011(5):89-91.

[4][13]徐晓新.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成因、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2(10):45-48.

[5]刘为军、潘家荣等.关于食品安全认识、成因及对策问题的研究综述[J].中国农村观察,2007(4):67-74.

[6]王华书、徐翔.微观行为与农产品安全——对农户生产与居民消费的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23-28.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EB/OL].

二、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三、食品安全影响因素分析结论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着我国居民的生命安全,食品安全控制问题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繁荣发展。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为人们提供安全放心食物,有利于保障我国居民安全,促进社会繁荣发展。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体现着我国的综合实力,对食品安全的有效管理,是保障社会稳定和人类生活的第一要求。尤其是在目前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严峻的形势下,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就会引起消费者的恐慌和不安,对消费者身心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食品安全不仅关系着企业的声誉和形象,也会影响食品行业的发展和生产,以及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形象。因此,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居民食品安全的因素非常多,将其总体归结于4大类,即化学性、生物性、物理性以及转基因食品技术和制度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要控制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制定有针对性的食品安全控制计划。

四、总结

【关键词】珍视生命食品安全规章制度管理培训

一、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向“制度”要安全

因此,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对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学校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各种管理制度。如学校食堂组织管理机构制度,餐饮服务许可制度,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及培训制度,食品原料的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食品留样制度,餐饮用具洗涤、消毒制度,操作间冷热、生熟食品加工流程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档案建设及管理制度,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及应急演练制度等等。学校要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的督查,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各项制度的正确执行和全面落实,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加强日常管理,向“管理”要安全

学校食堂的日常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学校在依法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度外,首先要成立一个由学校法人、家长代表、社会公众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组成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合理配置一名懂得法律法规、受过专业培训、会经营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其次要配置适量从业人员,即从事食品原材料的采购、保管、加工、清洗消毒、记录建档等的工作人员。再次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配置便于操作、坚固、易清洗、通风利水的基础设施。

只有建立有效的管理链条,才能达到有效的管理效果,才能实现食品安全事故的零发生。要达到有效的管理效果,就要从学校食堂的日常管理着手。科学的管理方法、严格的管理手段是食品安全的有力保障。

1、及时清理整顿。对操作间或库房要及时清理,有用的或无用的,耐久的或易变质的,过期的或有效的,该上架的上架,该归位的归位,该处理的处理。做到定位、定量、明确标志、摆放整齐、一目了然。解决一个“乱”字。

2、每餐清洁、消毒。包括对环境、物品、仪器、设备、实施的清洁消毒,还包括用餐器具的清洁消毒。做到时刻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卫生、个人卫生和设施器具的干净卫生。解决一个“脏”字。

3、坚持事不过夜。当天的事情当天处理完成,绝不推后。包括出入库记录,消毒、留样记录,废品剩渣处理、票据归档等。解决一个“拖”字。

4、加强督导检查。在要求工作人员努力完成工作任务,把规范操作变成自觉行为,并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实行责任追究制,迫使每个工作人员加强自身的约束,克服不良习惯,摒弃工作随意性,从而提升工作人员素质,杜绝操作事故发生,保障食品安全。解决一个“差”字。

5、发扬团队精神。学校食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每个工作人员在按照日常分工,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应牢固树立集体意识。只有保持良好的操作习惯和行为规范,改善人际关系,加强团队意识,才能更好的发挥自我,更好的保证食品安全。解决一个“散”字。

三、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向“人”要安全

学校食堂的安全管理,无外乎是对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场所和设施、加工过程的管理等几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管理。

1、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学校食堂安全管理人员具备:身体健康、有安全管理工作经历、合格的培训证必须明等。因为他所承担的工作职责:如采购进货、卫生、设施设备及餐具的清洗消毒、留样、加工过程、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餐厨垃圾处理、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等具有全面性和多样性,这就决定了他必须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培训,食品安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并取得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关键词]食品安全;微生物;检验意义

一、微生物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简单的说食品安全性就是指食品再生产、流通、储存、食用等方面符合食品健康有益,能够满足人们食用性要求的技术、措施。早在公元前16世纪我国就有了利用微生物造酒的记载,“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人们就懂得了微生物与食品的微妙联系。直到1857年,微生物学家L.巴斯德证实酒精的发酵过程由酵母引起,解决了当时法国由于酒的变质给酿造业带来的重大损失问题,开创了巴斯德灭菌法(现称巴氏灭菌法),人们才真正的利用微生物检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随着电子显微镜、生物化学分析方法的成熟,微生物检验与食品安全变得更为紧密。

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主要是利用与防止。对于各种面包、饮料的发酵食品,我们是利用乳酸菌、酵母菌为我们服务。而还有大量的微生物是有害的,它们污染食品而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主要有细菌与细菌毒素、霉菌与霉菌毒素。微生物对食品的侵害可以说涉及到食品生产的源头、加工过程、储存、出售各个链节。在我国食品安全威胁主要体现在食品原材料检验不合格、生产工艺简单、生产设备不卫生等方面。根据报道,微生物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才是我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

细菌相是微生物与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细菌相是指存在于某一物质中的细菌种类及其相对数量的构成。食品中的各种细菌就构成了该食品的细菌相,水中的细菌构成了水的细菌相。食品及原料都有正常的细菌相,它们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种类和数量有很大差别。

1、鲜肉的细菌相以嗜温菌为主,其次为嗜冷菌。加工良好的鲜肉细菌数为103个/g左右,如加工不良会达到106个/g,肉制品的细菌数约为103―104个/g,大肠菌群MPN为10―102个/100g,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0--102个/g。

2、鲜蛋的细菌相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杆菌数量很少。

3、液体蛋晶的细菌相是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假单胞菌属、产碱杆菌属、变形菌属和埃希氏菌属,细菌数量一般为104~106个/g,大肠菌群为103~105个/100g,沙门氏菌为1―100个/g。

二、微生物污染食品有很多种途径。

对于微生物引起的安全问题,人类要想方设法得控制它。关键就是要从它的污染途径入手。

(一)水作为污染媒介:水资源作为食品生产的重要原料成为了微生物污染食品的主要媒介,如果不能保证食品加工用水的卫生,将会成为有害微生物繁衍的温床。

(二)空气作为污染媒介:食品由于密封不严而暴露在空气中,就很容易被微生物污染,发霉变质。

(三)通过人和动物而污染:人体作为媒介接触食品而引起污染;鼠、蝇、蟑螂等污染食品。

(四)通过用具及杂物而污染: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加工设备、工作用具不洁等污染食品。

三、威胁食品安全的主要有害微生物

(一)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病的病原体。属肠杆菌科,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通常情况下可在冰箱中可生存L3-4个月,在自然环境的粪便中可存活1-2个月。沙门氏菌最适繁殖温度为37℃,在20℃以上即能大量繁殖,蛋、家禽和肉类产品是沙门氏菌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感染主要取决于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和食用者的身体状况,受威胁最大的是小孩、老年人及免疫缺陷个体。沙门氏菌中毒的症状主要由急性肠胃炎为主,症状有恶心、头疼,全身乏力、发冷、吐、腹泻、腹疼等。

(二)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其肽聚糖的网状机构比革兰氏阴性菌致密。“金球菌”无芽孢,鞭毛,大多数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兼性厌氧,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7°C,最适:Ph7.4,干燥环境下可存活数周。它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金球菌”有高度的耐碱性,可以在10%-15%NaCl肉汤中生长。因而,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多。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占第二位,仅次于大肠杆菌。中毒食品种类多,如奶、肉、蛋、鱼及其制品。此外,剩饭、油煎蛋、糯米糕及凉粉等引起的中毒事件也有报道。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鼻腔带菌率83%,所以人畜化脓性感染部位,常成为污染源。

(三)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小0.5×1~3微米。周身鞭毛,能运动,无芽孢。能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兼性厌氧菌。大肠杆菌是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主要寄生在大肠内。它侵入人体一些部位时,可引起感染,如腹膜炎、胆囊炎、膀胱炎及腹泻等。大肠杆菌具有很多毒力因子,包括内毒素,荚膜,Ⅲ型分泌系统,黏附素和外毒素等。人在感染大肠杆菌后的症状为胃痛、呕吐、腹泻和发热。感染可能是致命性的,尤其是对孩子及老人。

四、微生物检验意义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为食品监测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将阐述微生物检验的重要意义:

首先,它是衡量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判定被检食品能否安全食用的科学依据之一。

其次,通过食品微生物检验,可以判断食品加工环境及食品卫生情况,能够对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作出正确的评价,为各项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提供传染病和人类、动物的食物中毒的防治措施。

2013年12月2日-5日,教育部在上海举办了首次全国中学“时事课堂”展示活动。本次赛会共有全国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62位教师参加,其中初中组、高中组各31人。我校屈远霄老师代表河南省高中教师参赛,所讲授的“食品安全的放心与忧心”一课获得全国一等奖。笔者作为教研组长全程参与了该节课的准备工作,并观摩了参赛过程,感受颇深,启示良多。

一、精心准备,巧妙建构

二、机智灵活,师生互动

这节课堂做到了层层递进,迭起,耐人回味。屈老师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用激情感染学生,用热心温暖学生,用智慧启迪学生。

三、德育课堂,人文关怀

从食品安全的忧心,引发责任心的思考,到重拳出击做好食品安全监管,重塑责任。“国家、企业、新闻媒体、消费者”四方联动共铸食品安全的屏障,打造食品安全的放心篇,处处彰显浓浓的人文精神和责任意识,让学生在思考和合作中渐渐体会出一份使命感。德育功能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课堂精彩之处在于课堂思想主线的贯穿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层层递进,尤其在做好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环节中的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的环节中学生情感的爆发和共鸣,精心谋划,积极应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真正动起来了,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了高度体现。正如评审专家高中组组长、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顾钰民教授所言:“时事热点庞杂多样,教师在课堂呈现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教会学生开拓视野,学会如何看待、理解、分析时事问题,才是时事课堂的根本。”一节时政课不仅要让学生心动,而且要让学生行动。在课堂最后教师选取了《食品安全法》修改稿这则新闻,倡议学生积极建言献策,拿出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谱写食品安全新篇章,这样更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观摩全国中学“时事课堂”展示活动,笔者对时政课教学有了自己新的认识和体会:

二是要积极探索时事教育的有效形式和方法。要想取得理想的时事教育效果,应该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多途径、多形式地开展时事教育。探索多种时事教育的有效形式和方法:开展“课前新闻”活动,由学生轮流负责,每节课前五分钟的新闻活动,把最新的时事及时传递给学生;利用黑板报或周报定期刊出重要时事政治内容,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时事政策的自觉性;举办时事专题讲堂,时事热点、焦点常常是学生津津乐道的话题,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点,及时地捕捉各种热点、焦点信息,通过时事专题讲座的形式为学生作更深入、更全面的讲解;举行时事政策知识竞赛活动等,激发学生学习时政知识的热情,从而挖掘潜力,展示才华。

三是应将时事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增强时事教育的效果,就必须在教学的各环节中有效地渗透。课前演讲评时事、导人新课引时事、学习新知用时事、课外活动议时事,时事教育渗透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各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时事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食品安全;利益博弈;信任关系;政府监管

二、食品安全的利益演化博弈研究

利益是社会主体在经济、政治、文化的外部条件约束和保障下进行存续、发展、实现自我的一种必要追求,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核心。“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对利益追求和动机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人们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降低能源消耗和编织全球经济共同体蓝图的根本动力。可以说,没有人们对利益的需求和追逐,就没有了社会的一切。正是利益的存在,导致了利益问题的研究成为社会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它反映着人与其周围世界中对其发展有意义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积极关系,赋予了人们行为的目的性和内在动力。而也恰恰是利益,导致了社会各类事物之间具有着复杂性、统一性和矛盾性等特征。

三、食品安全的群体信任关系研究

四、食品安全的系统管理规制与模式

关键词:食品安全出口贸易日本农产品贸易政策

将食品安全纳入影响中国食品出口竞争力研究体系,分析食品安全引发技术性贸易壁垒,并导致我国食品出口大幅度受挫和出口贸易量锐减的现实情况,提出扭转现状、提升我国食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发展路径。以日本的食品安全规制为例,全面解析其产生的影响和可能走势,掌握相应的研究经验,为规避其他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提拱借鉴意义。

一、食品安全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1)技术贸易壁垒与国际贸易。余佶(2003)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确保食品安全、保障国民健康有着积极作用,但也可以增加出口成本,引发贸易障碍,限制出口贸易;季任天(2009)认为,当前中国的标准化水平及标准制定的参与程度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目前,我国只有不足30%的标准技术水平符合当前科技、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的要求,与国际标准相比较,我国能实质性发挥作用的技术标准所占比例不足25%。杨志花(2009)认为,加强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应从制定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战略、建立预警机制等方面入手。本领域研究的贡献在于,突出强调了技术标准对食品安全体系的重要影响;不足之处是,只从食品安全法规、标准体系构建方面来研究出口食品的安全问题,缺乏基于新贸易保护角度的现实分析,对很多国家利用技术贸易壁垒来达到限制进口的现实案例研究明显有所忽视。

二、出口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和对策研究

(1)供应链管理。臧敏(2008)强调,为确保食品安全,应从种植、生产加工、包装、物流和销售各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建立从农田到餐桌全程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彭卫华(2007)认为,应建立可追溯信息系统,实施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监管,主要加强食品投入品的合理使用和食品污染的安全监管,实现从种植到消费的全程监控。

三、针对日本农产品贸易政策问题的研究

针对日本食品贸易政策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多集中于贸易政策、安全管理模式,以及法律保障和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本研究领域的贡献是,系统阐述了日本农产品质量检验政策产生的背景及其对我国输日农产品产生的影响,不足之处是,对贸易争端背后隐含的制度因素和发展背景缺乏深度分析,已经成型的研究文献较多局限于影响度等层面的分析,比较深入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从上述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针对日本食品安全规制进行的研究文献有限、深度不够。若干重要研究文献并未切实发挥创新引领的作用,相反,过多局限于对技术壁垒、安全规制的概念解析、局限于对食品出口过程中贸易争端的描述等狭小圈子,不利于从根本上说明贸易争端产生的真实原因。

尽快扭转这种带有很大局限性的研究状态,从政策根源角度深入分析我国对日食品贸易争端的起因、分析解决各类争端的路径,同时,系统阐述日本食品安全规制产生的背景,并将其与贸易政策调整、两国乃至多边国家的食品安全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范正伟,拿什么拯救食品安全的道德[J],理论参考,2011(5):12-13.

[2]老言,大力治理“另类恐怖”[J],学理论,2004(6):44-46

[3]范彬彬,用制度为食品安全把关[J],小康,2008(10):77-79

[4]彭娟,论日本食品安全危机的法律应急机制[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2):22-24

关键词:食品检测;重要性

一、中国目前食品行业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整体生产、加工能力较差,存在假冒伪劣现象

3.体系建设滞后于行业发展,检测手段落后

二、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性

1.强化食品安全检测能够有效减少食源疾病

2.能够保障国家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3.食品安全实现检测是消费者的权利

三、强化食品安全检测的几个方面

1.注意食品原料的控制

2.注意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管

食品要进入消费者口中,绝大部分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所以说,去除原料因素,视频的加工过程也是食品安全监测必须要重视的节点。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人制度只是食品加工过程的标准化的前提,只有加强和完善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控制,才能保证生产出来的食品安全。食品加工过程的标准化可以保证食品的品质与安全。在食品的加工环节,大力加强食品加工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制定科学的生产工艺,保证生产环境和人员的卫生。此外还要保证原料清洗的质量,科学合理地使用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

3.注意食品流通领域的安全检测

总而言之,食品检测作为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保障工作,其地位是不言而喻非常重要的,只有充分认识到食品检测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自觉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为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1]赵艳玲.论食品检验准确性提高的控制因素[J].今日科苑.2009,12.

一、食品安全的利益演化博弈研究

关键词:食品安全;质量管理;有效性

一、食品安全意义和加强食品安全质量管理意义

1.食品安全定义

2.加强食品安全质量管理意义

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对食品安全质量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管理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我国食品安全质量管理水平并不是很高。食品安全质量管理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这就需要对我国食品加工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以市场需求为依据,技术为支撑,将提高产品质量作为工作核心。传统农业生产也要进行优化升级,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从而为提高产品安全质量管理奠定基础。

此外,经济贸易的国际化,在促进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更好保证人们生命健康安全的同时,也对产品质量管理提出了新标准。然而,我国食品质量因管理缺陷和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不能更好满足国际食品安全质量管理需求,这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要使我国农产品食品建工产业在国际市场中占有有力地位,提高食品加工企业效益,保证食品质量,加强食品安全质量管理是首要选择。

二、实现食品安全质量管理有效途径

1.建立健全的食品质量监督安全管理体系

之前的安全质量管理模式在执法过程中,常会出现交叉、模糊或真空现象,这样就给一些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是因管理框架、职责不分和部门协调不当而引起的。这就需改善原有的食品质量监督安全管理体系。在原有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上,适时的借鉴和学习国外在食品质量监督安全管理中有所成就的例子,协调监管体制,创造新的食品安全质量监管模式。因我国地域辽阔,生产力水平不均衡,应着重解决商品监管职责过于分散状况。可以集中安全监管职能,明确权责,在此基础上再建立一种相对有效且权威的协调机制,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食品安全质量监管成本。

2.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标准体系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处于不统一状态,不仅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还有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这就使得在对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中,常出现标准不统一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分歧,使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不能有序进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体系后,食品安全性能和检测标准也无法满足国际标准。这就需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借鉴《国际食品法典》,从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实际出发,对产品生产流通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将标准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从而使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得以完善。从事生产加工的企业也应该粘上质量安全标志,使消费者能买到高质量产品,吃上放心食品。同时也应该根据市场实际状况,及时修改制定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以满足国际食品安全管理标准需求。

3.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

4.加大食品安全违规处罚力度

5.建立健全的信息服务体系

食品安全质量管理能否有效进行,除了对一些标准、法律法规和监督体系进行完善,还需要建立信息服务网络,这样可以多渠道的获得食品安全质量价格、交易和供求信息。食品安全质量管理部门将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收集和整理,为以后工作提供有效资料。同时食品安全管理部门也可以一些制度和抽样预警信息,为食品加工各环节提供预测、预报和预警信息,以促进其快速发展。

结束语:

[1]舒声.试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问题[J].消费导刊.2009(02).

[2]王守翠.浅谈进行食品质量管理的原因及具体实施过程[J].职业技术.2007(20).

[3]闫发青.质量管理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性[J].中国检验检疫.2010(06).

THE END
1.什么是食用农产品?什么是食用农产品? 答复: 食用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活动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供人食用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农业活动”既包括传统的种植、养殖、采摘、捕捞等农业活动,也包括设施农业、生物工程等现代农业活动。“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是指在农业活动中直接获得的以及经过分拣、去皮、https://www.huaibei.gov.cn/site/tpl/38144?id=1717342643161423874
2.揭秘农业从事务所分为哪些主要类型农业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生产方式,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活动,更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它对维持人类生存至关重要,因为它提供了食物,支撑着人们的健康和幸福。 二、不同类型的农业 agriculture 分为多种类型,这些类型根据其特征、技术水平以及产品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https://www.cjan6a6c.cn/xue-shu-huo-dong/421449.html
3.如何跟踪农产品市场的价值变化?这些变化对农业生产者有何影响?这些变化对农业生产者有何影响? 在当今经济环境下,农产品市场的价值变化频繁且复杂。对于农业生产者而言,准确跟踪这些变化至关重要。 首先,了解农产品市场的供需状况是跟踪价值变化的关键。可以通过政府发布的农业统计数据、专业的市场调研机构报告来获取相关信息。例如,关注不同地区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产量预期,以及国内https://www.agri.cn/sj/scdt/202411/t20241127_8693308.htm
4.全球土地与农资数据世界土地利用数据一、数据简介 土地数据是反映土地利用系统及土地利用要素的状态、特征、动态变化、分布特点,以及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改造、管理保护和土地利用规划等数据资料。农用物资简称农资,一般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如农业运输机械、生产及加工机械、农药、种子、化肥、农膜https://blog.csdn.net/Sunny9qx/article/details/143962258
5.中国农业价格信息网:农业人的“淘宝”农资资料农业价格信息网,就像是个农业信息的大超市。你想要的,这里都有!无论是哪个地区的农产品价格,还是哪个季节的作物收成,甚至是农业政策的变化,只要你登录网站,轻轻一点,信息立刻到手。这可比以前那些骑着自行车,一家一家问价格的农民朋友们,效率可高多了! http://wap.bailichun.cn/post/6645.html
6.农安科普一起学—农产品质量安全小知识01.什么是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质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农产品质量既包括涉及人体健康、安全的安全性要求,也包括涉及产品的营养成分、口感、色香味等品质指标的非安全性要求。既要保证老百姓吃得饱,还要保证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OTQ5NzIwMQ==&mid=2247503543&idx=1&sn=2ac720a9595209e82efb578c01f347e7&chksm=fdc0ba07cf9ee30e70a944db138807ed1f1600a9bb694f37d2e0e39123a80484a877a45bdf27&scene=27
7.做大做强猪苓产业促进农民稳定增收10篇(全文)笔者认为,做强蔬菜产业,是加速我市农业发展、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需要;也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更是抑制通货膨胀,维护改革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需要,影响重大,意义深远。 一、我市蔬菜生产现状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菜地面积相对稳定。随着农民生产自主权得到尊重,种植结构调整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nedkyt5.html
8.四川三农新闻网据活动承办方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际合作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供销合作行业分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参展的国外合作社展商总计年销售收入超过1.5万亿元,其中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美元、位列世界合作社300强的单位有6家。从产业链上来说,参展合作社代表了农资、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物流、销售、金融、消费、生活http://sc3n.com/index/news/topics/id/2.html?page=32
9.《农产品系列3本套装:《农资营销实战全指导》+《农产品营销第一书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农产品系列3本套装:《农资营销实战全指导》+《农产品营销第一书》+《变局下的农牧企业9大成长策略》》,作者:张博、胡浪球、彭志雄,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最新《农产品系列3本套装:《农资营销实战全指导》+《农产品营销第一书》+《变http://product.dangdang.com/23721414.html
10.农资产品销售模式(4种模式卖农资,有人销售过亿!做服务做电商以服务为切入|全程土地托管方式服务种植户种植户或者农民不仅仅需要种的好,还要把农产品产品卖得出去。产业链金融|解决农资销售问题和现金流问题产业链金融就是金融机构以产业链的核心企业为依托,针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设计个性化、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产品,为整个产业链上的所有环节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一种服务模式。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626814-1.html
11.惠农网惠农网作为专业的线上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用户不仅可以在平台上免费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了解中国农产品价格行情,进行农产品批发和农产品交易。买卖农产品就上惠农网。http://www.cnhnb.com/
12.以案释法:某农资经营单位不执行农药采购销售台账制度被吊销许可证二、落实农资追溯是保障农产品安全的首道防线 强化农药源头监管,推进“肥药两制”改革,严格执行农药购买实名制和进销台账台账制度,是农药实现可追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农药购销信息有据可查,有利于农民安全、放心使用农药,有利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https://www.chinaseed114.com/news/25/news_121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