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推进大会精神,总结提炼全县在共同富裕际杆县建设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县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标杆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了共同富裕最佳实践评选工作,经单位申报、领域初选、专家评审等环节,共评选确定宁海县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典型经验(最佳实践)(第三批)9个,现予以公布。
宁海县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标杆县
典型经验(最佳实践)(第三批)名单
一.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石
1.县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三心”服务暖人心助企共富新动能
宁海县常住人口71万,城乡地形为“七山一水两分田”,正处在中国东南沿海平原丘陵带地理分界线附近,经济发展的先天条件并不突出。近年来,该县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抓手,用心服务在前,“小切口”撬动营商环境“大突破”;用心多点发力,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用心优化品牌,全力打响政务品牌“宁满意”;不断探索“心服务、心发力、心品牌”的“三心”助企共富“宁海模式”。2024年上半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74.5亿元,在全省33个县排名第一。
2力洋镇:千亩农田连成片共绘富民新画卷
力洋镇成功培育全市最大规模轮作基地古渡千亩方稻虾轮作基地,全年龙虾产量达70万斤,水稻亩产达1200斤以上,相比传统水稻种植模式,总收益率实现翻番,土地租金由原先每亩200-600元提升至1156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240万元。同时通过农文旅研体深度融合,开展龙虾垂钓系列活动,吸引游客2万余人,门票收益达17万元。力洋镇古渡村千亩方“稻虾轮作”项目被评为全市十大特色高效粮食基地,在市集中连片整治示范工程中得分位列全市第一。
二、缩小地区差距
3.县委组织部:党建联建“共富九法”激活共富红色引擎
聚焦“强村富民”集成改革,县委组织部紧紧扭住“党建联建怎么联、联建共建干什么、联深做实靠什么”等关键,加强党建联建顶层设计、整体推进,探索形成凝聚共富合力、激发致富能力、释放带富效益的“共富九法”。由81个党建联建、91家共富工坊组建共富矩阵,通过“共富九法”打破村社资源制约、条块壁垒、单兵作战等现状,推动以强带弱、以城促乡、优势互补,切实提升联建共富能级,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增收,党建优势有效转化为共富优势、发展胜势。
三、缩小城乡差距
长街镇围绕“立足优势兴产业、强村富民促振兴”总体目标,聚力品种培育、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快全产业链建设。蛏子产业链建设进一步提升,本地蛏苗供应率达100%,提升亩产效益20%以上,推动全产业链产值达3亿元。强村富民效益进一步放大。蛏子产业带动农民就业超7000人,人均年收入5.7万元。农文旅融合进一步加强。成功举办19届蛏子节,多次被中央、省级等媒体报道,接待游客量超30万人次,逐步形成农文旅融合发展格局,充分释放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活力。
5.越溪乡:探索强村公司发展模式激活乡村共富引擎
越溪乡以奋进“两个先行”打造山海特色共富样板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以“政府带着走”“支部陪伴式”联动盘活各村特色资源,探索强村公司发展模式,先后成立“沧田”“南景”“双强”“鲜越”四家强村公司。多赛道培育的强村公司均有效拉动村级集体经济、村民双增收,孵化培育出“龙潭共富乐园”“国潮南庄”“栈道经济”等多元农文旅产业。作为强村公司的样板典型,南庄村成功获评首批省级“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宁波市乡村旅游共富示范村”,南庄村南景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宁波市乡村旅游运营团队”培育名单。
四、缩小收入差距
6.县总工会:打造“匠领”助企帮帮团链接山海技术共享
五、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7.县教育局:城乡百校“一线”牵携手共促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宁海县教育局紧扣“教育共富”这一核心线,牵起百校,在义务教育阶段深入推进省全域教共体(集团化)办学试点县工作。县域内所有义务段学校都纳入城乡教共体办学或城区集团化办学,形成“融合型”教共体7对,“共建型”教共体44对,将城镇优质教育资源全面下沉到乡村,服务一线教育实践、提高一线办学水平,激发乡村学校活力。同时,通过教共体内学校课堂同步、教研同频、师资同盘、文化同系、考核同体等一系列举措,精准破解义务教育阶段“乡村弱”的突出问题,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共享优质教育服务。自实施教共体以来,县乡村教育质量逐节攀升,乡村学校办学满意度逐年提高到93.98%,让乡村孩子不仅“有学上”,更能就近“上好学”,有效推进全县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现代化。
六、基层治理现代化
8.县纪委县监委:“清单治权”加速助推基层善治
2014年,宁海县从破除腐败产生的体制机制入手,全国首创村级小微权力清单36条制度,通过科学确权、阳光晒权、规范用权、严格控权,切实把村级小微权力“关进笼子”。十年来,紧扣基层需求和改革要求,清单治权持续迭代升级,在助力乡村振兴、促进乡村共富、净化农村政治生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县域涉纪信访量降至十年最低,近年来屡获殊荣。村级权力清单制度写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2019年获得首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数字化改革成果荣膺2021年度浙江省改革突破金奖,2023年被评为全国农村改革典型案例。以36条为基准的《村务管理》3项国家标准于2022年正式发布,2024年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推广全国,“治村之策”上升为“治国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