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网络商品交易市场分析报告(2021年上半年)

江西省网络商品交易市场分析报告(2021年上半年)

摘要

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网络主体达到353278家,其中交易类主体300499家,非交易类主体52779家。交易类主体中,国内主流电商平台辖区内网店数量最多,达到299076家;辖区内自建交易网站数量为1237家;辖区内电商平台数量为186家。

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网络商品交易总额达到787.78亿元,其中,国内主流电商平台网店交易额最高,达到786.19亿元;辖区内自建交易网站的交易额为1.24亿元;辖区内电商平台的交易额为0.35亿元。

江西省国内主流电商平台辖区内网店区域分布中,南昌市非执照公示网店、执照公示网店数量均居第一;服饰鞋包、家具建材、食品酒饮行业执照公示网店数量居前三位。

第一章综述

今年以来,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持续显现。消费市场延续上年逐季恢复态势,市场销售持续改善。新兴动能培育壮大,国民经济延续稳定恢复发展态势。

2021年上半年,直播电商依然火热,成为越来越多品牌、商家的营销工具,同时,商家自播逐渐成为电商直播的中坚力量,电商直播平台越来越多,电商直播的生态越来越多元和完善。而直播带货的火热让短视频平台看到了自身在电商方面的潜力,不断加码电商,给电商领域带来新的竞争和创新。

与此同时,互联网用户红利正逐渐消退,线上获客成本激增,倒逼新业态出现。为了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基于数据的C2M(Customer-to-Manufacturer,用户直连制造)模式正速发展。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未来要提升电商运行效率,促进资源要素充分流动,推动线上线下深度协同;深化创新驱动,带动消费升级,推进商产结合,促进开放共赢;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高品质数字化生活,服务乡村振兴,开拓国际合作新局面。

1.1江西省网络主体达到353278家

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网络主体达到353278家,其中交易类主体300499家,占比85.06%;非交易类主体52779家,占比14.94%。

图表1江西省网络主体分布情况

1.2江西省网络商品交易市场主体数量为300499家

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网络商品交易市场活跃,参与网络商品交易经营行为的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00499家;其中,国内主流电商平台非执照公示网店数量最多,达到263445家,占比87.67%;国内主流电商平台执照公示网店数量为35631家,占比11.86%;辖区内自建交易网站数量为1237家,占比0.41%;辖区内电商平台数量为186家,占比0.06%。

图表2江西省网络商品交易市场主体分布情况

1.3江西省网络商品交易总额达到787.78亿元

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网络商品交易总额达到787.78亿元,其中,国内主流电商平台非执照公示网店交易额最高,达到403.68亿元,占网络商品交易总额的51.24%;国内主流电商平台执照公示网店交易额为382.51亿元,占网络商品交易总额的48.56%;辖区内自建交易网站的交易额为1.24亿元,占网络商品交易总额的0.16%;辖区内电商平台的交易额为0.35亿元,占网络商品交易总额的0.04%。

图表3江西省网络商品交易额分布情况

1.4网络商品交易区域对比分析

1.4.1周边省区辖区内电商平台数量对比

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辖区内电商平台数量为186家,在五省市中位列第五位。

图表4周边省区辖区内电商平台数量对比分析

1.4.2周边省区国内主流电商平台网店数量对比

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国内主流电商平台网店数量为299076家,在五省市中位列第五位。

图表5周边省区辖区外电商平台网店数量对比分析

1.4.3周边省区辖区内自建交易网站数量对比

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辖区内自建交易网站数量为1237家,在五省市中位列第五位。

图表6周边省区辖区内自建交易网站数量对比分析

1.4.4周边省区交易额对比

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网络商品交易总额为787.78亿元,在五省市中位列第五位。

图表7周边省区网络商品交易额对比分析

第二章辖区内电商平台分析

2.1辖区内电商平台活跃度TOP10

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辖区内电商平台186家,其中,用户访问量top10的交易类网站依次为:有路网、赣农宝、赣农宝、江西华邦国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猪易购、南昌市顶越科技有限公司、易佳购、万载县乡下佬俵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喜子软件科技、因特信息技术。

图表8江西省辖区内电商平台页面浏览量(PV)TOP10

2.2辖区内电商平台区域分布

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辖区内电商平台总量为186家,其中,南昌市数量最多,为61家,占比32.80%;赣州市数量居第二位,为24家,占比12.90%;九江市数量居第三位,均为18家,分别占比9.68%。

图表9江西省辖区内电商平台区域分布情况

注:文中提到的未能明确划分地域属性的辖区内电商平台、辖区内自建交易网站,其未能划分到江西省各地市的主要原因为:

2.3辖区内电商平台经营主体类型分布

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辖区内电商平台企业类型分布中,经营主体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辖区内电商平台最多,占比95.86%,经营主体为个体的辖区内电商平台数量居第二位,占比4.14%。

图表10江西省辖区内电商平台经营主体类型分布情况

为避免出现数据分歧,针对上图中出现的名词解释如下:

有限责任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合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法人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自然人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有股份合作制、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个体:包括个人独资企业、个体、个体工商户、个体户;

其他: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内资企业法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全民所有制、全民所有制分支机构(非法人)。

2.4辖区内电商平台经营主体注册资本分布

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辖区内电商平台注册资本分布中,经营主体注册资本100-300万的辖区内电商平台最多,占比39.86%;其次为经营主体注册资本1000-5000万的辖区内电商平台,占比24.32%;经营主体注册资本100万以下的辖区内电商平台位居第三,占比10.81%。

图表11江西省辖区内电商平台经营主体注册资本分布情况

第三章国内主流电商平台辖区内网店分析

3.1网店数量分布

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国内主流电商平台辖区内网店总量为299076家,其中,非执照公示网店数量较多,达到263445家,占比88.09%;执照公示网店数量为35631家,占比11.91%。

图表13江西省国内主流电商平台辖区内网店数量分布情况

3.2网店交易额分布

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国内主流电商平台辖区内网店的交易总额为786.19亿元,其中,非执照公示网店交易额为403.68亿元,占比51.35%;执照公示网店交易额为382.51亿元,占比48.65%。

图表14江西省国内主流电商平台辖区内网店交易额分布情况

3.3网店区域分布情况

3.3.1执照公示网店数量区域分布

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执照公示网店共计35631家。其中,南昌市执照公示网店数量最多,占江西省执照公示网店总量的21.83%;赣州市居第二位,占比17.53%;九江市居第三位,占比10.27%。

图表15江西省执照公示网店数量区域分布情况

3.3.2执照公示网店交易额区域分布

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执照公示网店交易额为382.51亿元。其中,南昌市执照公示网店交易额最高,占江西省执照公示网店交易总额的27.25%;赣州市居第二位,占比17.81%;九江市居第三位,占比15.21%。

图表16江西省执照公示网店交易额区域分布情况

3.3.3非执照公示网店数量区域分布

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非执照公示网店共计263445家。其中,南昌市非执照公示网店数量最多,占江西省非执照公示网店总量的27.10%;赣州市居第二位,占比18.83%;景德镇市居第三位,占比13.01%。

图表17江西省非执照公示网店数量区域分布情况

3.3.4非执照公示网店交易额区域分布

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非执照公示网店交易额为403.68亿元。其中,南昌市非执照公示网店交易额最高,占江西省非执照公示网店交易总额的29.10%;赣州市居第二位,占比16.83%;景德镇市居第三位,占比12.91%。

图表18江西省非执照公示网店交易额区域分布情况

3.4网店行业分布情况

3.4.1执照公示网店数量行业分布

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执照公示网店总数量为35631家。其中,服饰鞋包、家具建材、食品酒饮三大行业的执照公示网店数量位居前三,分别占江西省执照公示网店总数的11.15%、10.83%、10.60%,合计占比32.58%。

图表19江西省执照公示网店数量行业TOP10

3.4.2执照公示网店交易额行业分布

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执照公示网店交易总额为382.51亿元。其中,服饰鞋包、食品酒饮、家居用品三大行业的交易额位居前三,分别占江西省执照公示网店交易总额的13.56%、11.24%、10.67%,合计占比35.47%。

图表20江西省执照公示网店交易额行业TOP10

3.4.3非执照公示网店数量行业分布

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非执照公示网店数量为263445家。其中,家具建材、家居用品、服饰鞋包行业非执照公示网店数量位居行业前三,占比分别为17.25%、15.09%、11.67%,三者合计占江西省非执照公示网店总量的44.01%。

图表21江西省非执照公示网店数量行业TOP10

3.4.4非执照公示网店交易额行业分布

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非执照公示网店交易总额为403.68亿元。其中,家居用品、服饰鞋包、家具建材行业的交易额位居全行业前三位,分别占江西省非执照公示网店交易总额的20.35%、13.62%、12.22%,三者合计占比46.18%。

图表22江西省非执照公示网店交易额行业TOP10

3.5执照公示网店平台分布

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执照公示网店共计35631家,主要分布在淘宝、京东、天猫等平台上,其中,淘宝平台入驻商铺数量最多,为11818家,占比33.17%;1688平台入驻商铺10725家,占比30.10%;京东平台入驻商铺7906家,占比22.19%。

图表23江西省执照公示网店平台分布情况

3.6执照公示网店注册资本分布

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执照公示网店注册资本分布中,企业注册资本100万以下的网店最多,占江西省执照公示网店总量的31.05%;其次为企业注册资本100-300万的网店,占江西省执照公示网店总量的29.00%;企业注册资本300-500万的网店数量位居第三,占江西省执照公示网店总量的7.02%。

图表24江西省执照公示网店注册资本分布情况

第四章辖区内自建交易网站分析

4.1辖区内自建交易网站区域分布

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辖区内自建交易网站总量为1237家,其中,南昌市数量最多,为377家,占比30.48%;赣州市数量居第二位,为143家,占比11.56%;宜春市数量居第三位,为79家,占比6.39%。

图表26江西省辖区内自建交易网站区域分布情况

4.2辖区内自建交易网站经营主体类型分布

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辖区内自建交易网站企业类型分布中,经营主体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辖区内自建交易网站最多,占比89.14%,经营主体为个体的辖区内自建交易网站居第二位,占比9.67%;经营主体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辖区内自建交易网站居第三位,占比1.19%。

图表27江西省辖区内自建交易网站经营主体类型分布情况

4.3辖区内自建交易网站经营主体注册资本分布

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辖区内自建交易网站注册资本分布中,经营主体注册资本100-300万的辖区内自建交易网站最多,占比34.22%;其次为经营主体注册资本100万以下的辖区内自建交易网站,占比17.97%;经营主体注册资本1000-5000万的辖区内自建交易网站数量位居第三,占比15.09%。

图表28江西省辖区内自建交易网站经营主体注册资本分布情况

第五章历年网络交易市场主体、交易额对比

5.1网络交易主体历年对比

为了对比口径一致,2021年上半年交易主体数量只包括国内主流电商平台非执照公示网店、执照公示网店、辖区内自建交易网站、辖区内电商平台。

图表30江西省网络交易主体数量历年对比

5.2网络商品交易额历年对比

与2020年上半年相比,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网络商品交易额增长120.06亿元,同比增长17.98%。其中,国内主流电商平台网店网络商品交易额增长119.89亿元,增长率为17.99%;辖区内自建交易网站商品交易额增长0.13亿元,增长率为11.71%;辖区内电商平台商品交易额增长0.04亿元,增长率为12.90%。

图表31江西省网络商品交易额历年对比

第六章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参考建议

6.1打造“电商+直播”新业态产业集群,助力电商产业发展

直播+电商最初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手段,给电商带来新流量的同时,衍生了很多模式,并且诞生了“直播网红”新群体,催生了“网红经济”新现象。直播电商等新消费模式蓬勃发展,网红直播、拼购团购、社群电商等新业态有序发展,电商助农、消费扶贫等新模式加快发展。应多组织直播节、直播扶贫助农、电商消费扶贫等活动,丰富消费场景和内容,促进线上交易。

在发展直播电商的同时,一定要高度重视直播电商后端供应链的建设。直播模式下将产品的生产端直接和销售端连接,压缩传统的中间环节,去掉零售商,重构价值链,对于生产端的应变性和灵活性都是极大的考验,也是支撑直播电商走多久和多远的重要衡量标准。地方政府积极推进“直播电商供应链基地”的建设,直接和间接参与到直播电商链条中去,共享直播电商的成果。

6.2让农产品“直播带货”成为农民新时尚

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农产品线下销售受阻,农民陷入“卖难”、市民面临“买难”困境。为降低疫情负面影响,释放消费潜力,推进复工复产,各地利用网络直播创新销售农产品,“直播带货”风生水起,因其无接触、可视化、互动性强,成为疫情期间农产品销售的新潮流、新亮点。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大力发展“直播带货”等农村电商新业态,需坚持市场导向,转变营销理念,完善配套服务,规范行业监管,让农产品“直播带货”成为农民的新时尚。

6.3监管要有预见性,营造良好的电商环境

由于监管往往具有滞后性,规范行业应当率先从平台着手,加强技术倾斜力度,着重针对消费者和商户反映较多的流量造假、商品质量问题等,加强流量监测以及商品溯源技术支持,为消费者以及从业者提供保障,给“快跑的马尽早套上缰绳”。

直播作为即时传媒具有传播力强、不可更改等特点,出现消费欺诈等违法行为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建议监管部门可建立从业者数据库,定期进行行业政策讲解以及监督,从源头上降低风险产生的可能。

THE END
1.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运营模式及前景发展规划分析报告2024(1)期货交易电子商务 (2)现货交易电子商务 (3)提供电子商务的平台 (4)实体和虚拟市场相结合 1.3 本报告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 1.3.1 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说明 1.3.2 本报告权威数据来源 1.3.3 本报告研究方法及统计标准 ——现状篇—— 第2章: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运营状况分析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34280002&efid=EPIHWETIl1ftekG1bY3hPw
2.农产品电商调研报告14篇(全文)县域农产品电商平台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具有强大的兼容性,能够链接外埠农村淘宝、天猫、京东、坨坨公社、农产品垂直网站、农产品交易平台等第三方成熟平台,并且与县域现有的本地化平台实现贯通贯连,满足县域电商人民除了购买农产品、农副产品以外的其他需求。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fgj5mjrx.html
3.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调研报告(通用6篇)调查显示,在已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市场主体中,自建交易平台的800个,入驻第三方平台15499个;拥有自办物流的834个,借助第三方物流的8427个;销售农产品种类以生鲜农产品为主的5974个,销售农产品种类以加工农产品为主的5617个。目前,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超过3万多家,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3000多家,然而,农产品电商亏本运https://www.360wenmi.com/f/fileqit0d43t.html
4.2024年农产品流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024年中国农产品流通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农产品流通是连接农业生产与消费市场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电子商务的普及,农产品流通效率和覆盖面有了显著提升。冷链物流、智能仓储、电商平台等新技术的应用,缩短了从田间到餐桌的时间,https://www.cir.cn/R_NongLinMuYu/58/NongChanPinLiuTongDeXianZhuangHeFaZhanQuShi.html
5.独家发布2018年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垂直B2B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在整顿中得到发展,2017年我国各类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达到1969家,其中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来说是585家,占29.7%,包括农产品类市场417家、林产品类市场(含木材、纸浆等)59家、畜牧禽类市场(含肉类、禽蛋、草业等)45家、酒类产品市场39家、渔产品类市场25家。如生猪交易所、海洋商品交易中心、重庆https://www.ebrun.com/20180320/268676.shtml
6.一文了解全球800家农业大数据公司(国内篇)36氪未来智库根据技术应用方向及特点分类,本文共分为物联网现场监控平台、气候天气、数据分析平台、农业大数据企业、无人机平台-系统、ERP - 农场、农作物管理软件、现场监测传感器方案、混合应用、精准指导、自动化、交易市场、影像服务提供商、可追溯性安全、大数据提供商、市场信息等15个子部分。 https://www.36kr.com/p/5213113.html
7.典型发达国家数字乡村发展模式总结与比较分析我国基本国情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相关策略不应简单照搬。本文立足于我国乡村发展的现实状况,总结分析了典型发达国家数字乡村发展的模式和可借鉴经验,并从政府引导总体设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应用(包括农业研发、农产品市场结构、农村教育方式)和法律制定四个方面探索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数字乡村发展模式。https://ccrs.ccnu.edu.cn/list/H5Details.aspx?tid=19486
8.文山州发布打造世界“三七之都”十四五规划充分利用文山州的区位优势和加工企业集聚的产业基础,抓住产地趁鲜加工和健康产品发展的良好机遇,加强科技研发、招商引资,依托文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引进和培育中医药和大健康产品生产企业,壮大加工产业规模,打造全国最大的三七产地加工基地。 加快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提升仓储条件;进一步提升文山三七国际交易中心等市场服务https://www.china37.net/xxgk/cdhzjc/03905984450138751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