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是人们培育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取得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狭义的农业是指种植业或仅指农作物栽培业;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
2、现在的露地农业成为“绿色农业”,把工厂农业称为“白色农业”,把海洋农业称为“蓝色农业”,简称“三色农业”。
3、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产品是人类生存最必需、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国民经济基础作用的大小是由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来决定的。
国民经济:是有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生活服务、信息、文教卫生、科学研究等生产和劳动部门组成的庞大系统。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表现在?
(1)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2)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产生和独立化的基础;
(3)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条普遍规律。
2、农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作用表现在?
(5)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是换汇的重要物资;(6)农业是广阔的工业品市场;
(7)农业可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8)农业的重要作用,还表现在政治方面。
3、农业生产的具体特点?
(1)土地在农业中处于特殊地位;(2)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大;
4、我国现阶段农业的经济特征?我国农业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所有制的基本形式;(2)自认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相对较少;
(3)农业人口多,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较低;(4)我国农业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但现代科学技术水平较低;(5)我国农业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且差异性较大。
第二章农业现代化
1、农业现代化:就是要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与现代经济管理方法管
理农业,从而是传统农业转化为具有当代世界水平的现代化的过程。
1.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
(2)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
(3)农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
1、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用机械化、电气化的农业生产工具和设备,代替了人蓄力的工具和设备;
(2)在农业中广泛地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农业生产已越来越依靠深入揭示客观规律的科学;
(3)农业生产日益社会化;(4)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5)农业的生产的效率空前提高。
2、我国农业现代的道路?
(1)要以生物技术现代化为重点并和机械技术现代相结合;
(2)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和农工商综合经营之路;
(3)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搞好农村集镇建设。
论述题:
1、衡量我国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有哪些?
(1)反映农业发达程度的指标主要有:①平均每人的农业总产值和主要农产品产量;②单位土地面积的农业产值和农场品产量;③农业的劳动生产率;
(2)反映农村富裕和文明程度的指标主要有:①农业净产值(农业中农、林、牧、副、渔各业创造的国民收入总和);
②农村经济净产值(农村农、工、商、服务等全部产业的国民收入);③按人口计算的农民纯收入水平;④农
村人口的文化程度结构。
(3)反映环境良好的指标有:①森林覆盖率;②水土流失量;③土壤有机质含量;④自然灾害成灾面积。
2、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应采用那些措施?
(1)要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发展战略;(2)以高产、优质、高效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
(3)要加快农业和农村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和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战略转变;
(4)要在实现粮食稳步增长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实现农业的产业化;
(5)要大力推进农业的技术改革;(6)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7)加速农业生产的社会化;
(8)搞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控制人口增长;(9)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
(9)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
第三章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和商品化
1、农业生产社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强大推动力。
2、农业企业专业化:指农业企业之间实行明显的社会分工,专门为市场生产某类农成品,其他生产项目降为次要地位。
3、农业地区的综合化发展:是指在农业地区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专业化生产部门发展的需要和充分利用当
地资源,各地区内部还应发展一些辅助性的生产项目与之相配合。
4、农业地区专业化:又称农业生产区域化,是指农业生存在较大的地区之间实行日益明显的分工,亦即各地区逐步有
“千遍一律”、“万事俱全”、自给自足的生产结构,日益转变为比较集中地为市场生产某些农产品的专业化地区。
5、农业生产商品化:指农业生产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或自给自足经济,向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商品经济转行。
6、农艺过程专业化:是指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作业环节,由原来一个生产单位独立完成,转变为若干个专门企业
分别完成。
1、农业企业专业化的优越性?
(1)有利于充分发挥各企业的优势,提高企业的赢利水平和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效益。
(2)利于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技术科学化的发展。
(3)有利于劳动者技术水平的提高。
(4)有利于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社会化服务;
(5)有利于提高规模效益。
2、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的条件?
(1)交通运输条件;(2)市场需求条件;(3)科学技术条件;
3、商品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农业生产商品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2)农业商品化是整个国民经济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
(3)发展商品生产是农业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日趋完善的客观需要。
4、农艺过程专业化的特点是什么?
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被分解为若干个阶段或作业过程,分别由不同的企业去完成,一个企业只承担某项产品的某些作业环节,使该产品成为若干个企业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共同生产的产品。这是农业生产的社会化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1、所有制形式:又被称作“经济形式”或“经济成份”,它是社会上的生产资料或企业的资产归谁所有,由谁支配,由
谁受益并承担经济责任的基本生产关系或基本经济制度的概括。
2、全民所有制的经济形式:是指企业生产资料和资产归代表全体人民的国家所有,由国家支配,并由国家来决定其经营
管理的办法和收入分配方式的一种经济形式。
3、个体所有制的经济形式:指企业或经济单位的生产资料和资产主要归劳动者个人所有,有个人分配,并有个人主要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