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对东航客机坠毁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组织搜救妥善处置善后加强民航安全隐患排查确保航空运行绝对安全李克强对东航客机坠毁作出批示
3月21日14时38分许,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执行昆明-广州任务时,在广西梧州市上空失联并坠毁。机上载有乘客123人、机组人员9人。
事故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惊悉东航MU5735航班失事,要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全力组织搜救,妥善处置善后。国务院委派领导同志靠前协调处理,尽快查明事故原因,举一反三,加强民用航空领域安全隐患排查,狠抓责任落实,确保航空运行绝对安全,确保人民生命绝对安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要求全力以赴搜寻幸存者,尽一切可能救治伤员,妥善处理善后事宜,做好遇难者家属安抚和服务,实事求是、及时准确发布信息,认真严肃查明事故原因,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民航安全管理。
根据习近平指示和李克强要求,中国民航局、应急管理部等有关部门已派出工作组赴现场指导处置,并调派广西、广东两地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参与救援。目前,现场救援、善后处置及事故原因调查等工作正在进行中。
2.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政策安排,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强力支撑;部署综合施策稳定市场预期,保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会议指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安排,针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稳定经济运行的政策要抓紧实施。今年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这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各类市场主体直接高效的纾困措施,是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的关键举措,也是涵养税源、大力改进增值税制度的改革。会议决定,一是对所有行业小微企业、按一般计税方式纳税的个体工商户退税近1万亿元。其中,存量留抵税额6月底前全额退还,增量4月1日起按月全额退还。二是对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6个行业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7月1日起办理全额退还,年底前完成;增量4月1日起按月全额退还。三是中央财政在按现行税制负担50%退税资金基础上,再安排1.2万亿元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基层落实退税减税降费和保就业保基本民生等。新增留抵退税地方负担部分中央财政补助平均超过82%。会议要求,加强资金监管,确保退税资金直达市场主体、对地方的补助直达市县基层,坚决打击偷税骗税骗补行为。
会议听取了国务院金融委汇报,指出要高度重视国际形势变化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着力办好自己的事,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深化改革开放,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是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同时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社会融资适度增长。二是保持政策稳定性,近年来稳定经济、激发活力的政策要尽可能延续,防止出台不利于市场预期的政策。三是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稳妥处理好资本市场运行中的问题,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四是密切跟踪国内外形势,采取针对性措施提振市场信心。五是稳外贸稳外资,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3.各地科学精准防控确保生产生活平稳有序
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织密筑牢疫情防线,陕西西安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及时开展社会面清零。山西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杜绝境外输入关联疫情发生。四川进一步抓好冷链食品监管,防范疫情传播。
目前,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正在开展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加大筛查力度,强化社会面管控。全省各地方舱隔离点建设加快进行,群众生活物资供应保持稳定。
面对当前疫情,贵州、青海、河南等地在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的同时,还采取多种举措,做好生活必需品生产供应,保障好群众就医要求。
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辽宁大连通过成立工作专班、开通办事“绿色通道”等多种举措,保证企业正常生产。
铁路部门对电煤、化肥、防疫等国计民生物资进行重点保障,加强运输组织,优先安排装车。来自国铁集团最新统计,截至3月20日,今年铁路煤炭运量已完成4.55亿吨,同比增长3.4%。新疆、云南等主产地化肥有序外运,已累计完成化肥运量1329万吨。
4.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双增长
今天(3月21日)是第10个国际森林日,今年的主题是“森林与可持续生产和消费”。记者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目前,全国森林面积达2.2亿公顷,森林蓄积量超175亿立方米,这两个指标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成为世界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目前,全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92亿吨,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森林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5.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今年以来,我国加大稳增长力度,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投资效率不断提升,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2%,比2021年全年加快7.3个百分点,其中,投资新开工项目个数同比增长1.1倍,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62.8%。
数据好于预期,离不开一项项正在火热进行的重点工程。在安徽,总投资超148亿元的安徽宝镁轻合金项目正在建设,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镁金型材料生产基地和产业创新研发基地。
与此同时,各地在保障重点项目建设上也下足功夫。在山东即墨的行政审批局里,记者看到,这里提前一个多月就挂上了重点工程项目审批进程图,如今开工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
今年,在全国各地已开工的重大项目中,除传统基建项目外,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等领域的投资,以及加大生态环保、能源等补短板领域的有效投资,都成为重要着力点,以高质量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各地重大项目的普遍特点。
6.财政部下达4000亿元支持小微企业留抵退税
今天(3月21日),财政部下达2022年支持小微企业留抵退税有关专项转移支付财力补助4000亿元,为小微企业雪中送炭,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7.2020年我国数字出版年收入超万亿元
近期发布的《2020―2021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达到11781.67亿元。其中,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94.03亿元,移动阅读等实现收入2448.36亿元。
8.七部门联合启动2022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今天(3月21日),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等七部门联合启动2022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重点聚焦春耕备耕和夏种夏管两个农资使用旺季,对假劣种子坑农害农、肥料养分不足等问题进行严厉查处打击,保障农产品质量和粮食安全。
9.我国投放100万吨国家钾肥储备保障春耕需求
记者今天(3月21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我国近期投放100万吨国家钾肥储备,同时积极组织进口钾肥及时投放国内市场,切实保障今年春耕期间农业生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