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节和农业生产资料销售旺季,为深入推动实施质量兴农战略,保障农资供应和质量安全,确保备耕春耕生产顺利进行,黑龙江省早计划、早部署,启动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按照3月21日农业农村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召开的2022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视频会议精神,省农业农村厅把做好农资保障供应作为打好备耕春耕战役、确保全年丰产丰收的关键举措,下发《2022年黑龙江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部署2022年全省农资打假工作,扎实推进春季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农资违法行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全面掀起农资打假护农保春耕的高潮。
明确重点品种。专项整治在突出种子、农药、肥料、兽药(含水产用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农膜、农机7类重点品种,开展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严厉查处农资产品的商标侵权、虚假宣传、含量不足、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和无证生产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农资市场经营秩序,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违法行为。
突出重点区域和领域。主要针对近年来在国家和省级抽查中暴露出问题较多、新闻媒体曝光较多、投诉举报较多的问题热点区域开展重点整治;重点打击农村和城乡、省际、县际等区域结合部门店不规范经营,农资下乡“忽悠团”、上门推销式无证经营的违法行为;在种养殖生产基地、菜篮子产品主产区,严查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使用国家明令禁止、限制使用和高毒农药行为,依法查处生产销售禁用农药、假劣兽药违法案件等;重点打击互联网领域利用网络销售假劣农资和无证经营、虚假宣传农资等违法行为。严格管制电商和电商企业经营禁用、限用、高毒农(兽)药行为。
强化执法检查。农业农村部门将会同工信、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瞄准种子质量不合格、农药隐性添加、肥料有效成分不足、假劣兽药饲料等突出问题,开展质量监督抽查。通过监督抽查、飞行检查、暗查暗访、用户回访等多种途径,查找整治问题隐患,规范农资生产、经营、使用行为。加快推进农资信用监管,建立健全农资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基础。加强部门协作配合,深化行刑衔接,涉刑案件应移尽移、应查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