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供应链管理则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客户的所有过程。
中小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借力第三方供应链服务商提供从采购到分销和物流管理的整合服务。作为国内首家第三方供应链服务上市企业,深圳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向客户提供含有制造节点和服务节点网链的产品和服务,打造服务型制造混合供应链体系,与广大制造企业形成长期、稳定的供应链伙伴关系。进一步地,公司以供应链服务为载体,物流为基础,互联网为共享手段,实现从行业服务向平台型企业及生态型企业的转型,努力构建共融共生的O2O产业服务供应链生态,为平台型供应链服务商面向中小制造企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怡亚通)成立于1997年,是中国第一家供应链服务上市企业,服务涵盖了从生产到零售的所有中间流通环节,可以同时为上下游客户提供采购与分销的全套解决方案。公司现有500余家分支机构,全球员工30000余人,服务平台遍布中国380个主要城市(包括香港)和东南亚、欧美等10多个主要国家。怡亚通作为第三方供应链服务企业,洞察到中小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急需专业外包服务的需求,在原有供应链服务基础上,加强平台的供应链协同能力建设,资源整合能力建设,服务网络规模化建设,以及线上线下的多元化服务模式。
为顺应制造企业服务转型的需求,怡亚通于2014年12月11日成立“综合供应链服务平台”,包括面向产品制造的生产型供应链服务(广度供应链服务)、帮助产品投入市场的流通消费型供应链服务(深度供应链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全球采购、产品整合供应链服务及互联网供应链服务等。平台以生产制造型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同时包括部分消费流通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终端商户等,为全球2000余家顶尖企业提供专业的供应链服务,业务领域覆盖IT、通讯、医疗器械、快速消费品、汽车、化工、家电、服装、医疗等行业,平台服务对象及特点如下表所示:
表10怡亚通的服务对象和业务类型
平台服务对象
解决的痛点问题
业务类型
生产型企业
生产成本高,制造效能低
广度集群,全球采购集群,海外集群
消费流通型企业
线性冗长,资源散乱
深度集群
中小型企业
融资难
金融集群
终端个人
跨境采购难
全球采购电商集群
对于制造企业客户,怡亚通在原材料采购供应环节、生产制造环节,以及市场营销环节提供专业化服务。其中采购平台整合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执行采购、通关、国际国内物流、货物交付等动作,配套金融服务。销售平台为制造企业提供销售执行、分拨配送、分销服务,以及渠道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化服务。物流平台在采购、生产、销售等供应链环节中为客户提供国际、国内、保税物流等全方位服务。
2014年,怡亚通意识到要想更好的发展,不能只依赖于380分销平台。虽然380分销平台给怡亚通带来了利润,但它的成长速度有限,难以带来足够快的增长,要想满足怡亚通的成长欲望,还需要在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怡亚通决定打造供应链商业生态圈战略,希望在380分销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共享共赢的商业平台。怡亚通在原有的“供应链一体化整合服务平台”基础上进行升级和创新,利用平台的强大整合能力和资源,集成传统的制造供应商与各服务提供商,根据不同类型制造企业的不同需求,提供从原材料采购到分销系统架构、物流、供应链金融、互联网供应链服务为核心的全程供应链服务或定制化供应链解决方案,打造“怡亚通综合供应链服务平台”,以帮助制造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流程,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它是第一阶段打造的生产型供应链和第二阶段打造的消费流通型供应链的融合,服务能力更加强大。“怡亚通综合供应链服务平台”的构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化运营基础,以平台为中心网状,缩小信息交互成本。怡亚通自主研发了包括ERP、EL、CRM、OA等一系列行业领先的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充分共享。让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数据信息实现无缝连接,从而提升供应链流通效率,实现业务流的全程可视化。在面向生产制造环节的服务中,怡亚通将供应商数据库与平台系统数据实现对接,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平台数据库对所有采购订单、物料配备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在面向产品的分销环节服务中,品牌制造商可以实时了解产品分销流向及销售情况,构建数据协同的柔性供应链和智慧供应链体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物流服务方面。推广智能化物流装备和仓储设施,从而提升物流环节的计划、调度、运作、监控能力。此外,怡亚通还建设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实现从传统供应链向现代供应链的信息化发展和转型。
二是扩大平台服务对象,增加客户。起初,怡亚通的客户主要是生产型企业,随着“380计划”的实施,怡亚通开始为消费型企业提供帮助产品投入市场的流通消费型供应链服务;平台还为终端个人提供全球采购供应链服务,贴近用户细微需求。客户不仅是服务对象,也是资源。怡亚通通过实施大客户战略,加强客户导入管控,使客户数量大幅增加。目前,怡亚通整合服务平台聚集了10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近2000家国内外著名企业的优势资源,通过联合这些不同行业的企业,形成合作联盟。这些资源成为供应链服务的载体。
三是在平台载体的基础上提供增值服务,增加资源,增加商业模式。怡亚通将资源跨界整合到平台上,建立起共生共融、共同成长的商业生态环境,帮助品牌商、中间服务商、终端门店和消费者一站式服务。怡亚通为生态圈的成员企业植入增值服务,以提高客户的盈利能力、服务水平及长期综合业绩。例如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审批简单,融资快速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怡亚通供应链金融采用“1+N”模式,以供应链上的某“1”家企业为核心,通过它全方位地为链条上的“N”个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还需要数据提供有效信息支撑,而怡亚通作为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根据掌控的制造企业与上下游供应商、分销商的贸易大数据,构建出风险管理体系,并基于此为制造企业和银行设计出一套链式信用体系。此外,怡亚通还为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提供营销服务,为终端个人提供智慧生活服务。
怡亚通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向客户提供含有制造节点和服务节点网链的产品和服务,打造混合供应链体系,与广大生产制造企业和流通企业形成了长期、稳定的供应链伙伴关系。怡亚通的综合供应链服务平台融合了产品供应链和服务供应链,通过平台连接众多传统制造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扩增了客户规模,通过采购、物流、金融等专业化服务的提供,助力中小制造企业提升制造效能,这对于怡亚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增长也具有促进作用:2015年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为399.39亿,同比增长18.14%,利润约为5.54亿,同比增幅32.22%。2016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82.91亿元,较上年增长45.95%;实现利润总额6.63亿元,同比增长19.62%。
过去的20年,怡亚通一直在寻找全球产业链上的中国机会,积极践行帮助制造企业“非核心业务外包”思想,打造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智慧供应链整合服务平台”,为中国制造业提供最全面而专业的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并以自己的全球化供应链服务推动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怡亚通规划在未来五年内以标准化、供应链柔性、协同能力建设、绿色可持续、国际化为关键加强平台建设与升级,具体举措如下:
一是推动供应链标准化体系建设,助力制造业降本增效。未来,怡亚通将继续健全供应链的标准化体系,提高运输、物流容器和搬运工具等标准化水平,推进制造企业实现从原材料采购的标准化、产品生产与标准化包装、物流运输和环节的标准化装卸以及最终在零售端的标准化销售,达到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有效衔接,最终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升级供应链协同体系,助力制造业实现柔性制造。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将集品牌直供与营销为一体,以产品及服务需求为中心,以VMI为物流基础,以互联网为工具,以平台服务为载体,建立制造企业采购、分销及综合服务B2B平台,既可为制造企业提供原材料采购服务,也可以帮助制造企业解决快速终端覆盖及终端动销,实现信息的全面协同、共享、可视,降低供应商库存,提升VMI物流反应速度,降低仓储物流运行成本,实现降本增效。
二是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助力制造业可持续性发展。2016年,怡亚通与湖南红太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等单位组成联合体,共同探索及构建“光伏产品绿色供应链系统”模式、标准及应用,完成对光伏核心产品制造的绿色化改造,怡亚通利用供应链服务平台,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通用性模式向平台上其他产业领域进行复制和逐步导入,帮助更多的制造行业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加快平台国际化进程,打造中国供应链服务平台旗帜。推进供应链全球布局,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目前,怡亚通供应链服务平台已覆盖美国、东南亚、欧洲、澳洲等10多个国家,合作客户覆盖全球范围,其中世界500强客户超过100家,涉及行业超过20个领域。未来,怡亚通将继续发挥在供应链服务行业的领军带动作用,持续创新,协助制造企业突破其行业供应链管理难点、痛点问题,深入探索出适合中国制造业实情的特色供应链管理体系,领跑中国供应链服务行业,更带动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系统发展,抓住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历史性交汇的机遇。
怡亚通从面向垂直行业的供应链服务提供商转型为融合制造+服务供应链的平台型企业,转型历程如下图所示:
怡亚通能够为制造企业提供更为全面专业的供应链服务,提高制造效能,降低成本使其专注于核心业务,助力其服务制造转型,不只是因为其大胆的开创了供应链服务新模式,还因为有它高质量的执行能力和稳固的信息系统建设做保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质量一体化客户服务体系保障。怡亚通围绕“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提出了“专注需求,敏捷服务”的理念,建立了一体化协同运作的集团客户服务平台。基于怡亚通规范化的动作要求和智能化的客户管理系统,各部门协同运营、快速响应,向客户提供专业供应链服务。怡亚通还建立了三大服务管理体系,包括服务化标准管理制度体系,服务流程体系,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其中,服务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保障服务质量水平,促进供应链管理规范发展;服务流程体系将运作过程按事前、事中、事后方式进行管理,运作前主要由风控部门把控,甄别并控制客户的潜在风险,运作中主要由实际操作人员进行管控,确保运作顺畅,加强各个运营环境控制,提高运营工作质量,运作后进行总结分析汇编,并回访客户,深度服务;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怡亚通成立了负责推动公司运营质量提升,并对企业最终运营结果负责的质量管理机构,高效互动机制。
信息化建设为基础。面对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客户对供应链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的全面性上要求越来越高,供应链的管理需要结合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应用互联网平台和系统软件,获取产品生产和使用全过程的数据信息,应用大数据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通过研发提供协同管理、资源管理、数据服务等功能服务,拓展产品价值增值空间,实现供应链管理及服务平台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怡亚通在供应链服务中,通过建设强大的信息系统管理和服务,大力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服务,在分销服务中应用电子商务服务,实现一站式自主服务体验、数据认证安全、商务往来系统化、有效降低沟通成本及运作成本,提高供应链服务效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服务型制造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新华网
中新社
经济日报
工人日报
网站地图
中国服务型制造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面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成立于2017年2月。联盟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发起,联合了有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及行业协会等单位,以“平等、开放、协作、共赢”为原则,是全国性、综合性、领先性、非营利性组织。联盟整合政、产、学、研、用、金多方资源,推动强强联合与协同攻关,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切实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地支撑制造强国建设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