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滴滴以外,目前打得最火的是美团。2017年2月,美团打车业务在南京开始试点。在南京地区,美团给予司机高额补贴,平均每单补贴在20元左右,司机完成8单以上还可以获得奖励。另外,美团对司机的抽成费用仅为8%,相较于滴滴的20%低了很多。
再来说说神州吧,你说一个打车软件,你搞得那么贵,有多少人会坐?是想走高端路线么?那我觉得你还是自己走自己的吧,我们这些普通大众还是尽量少用的为好,毕竟还是要生活,偶尔特殊情况倒是可以试试。
易到用车是在2010年开始发布并且上线的一款打车APP,目前易到用车网服务已经覆盖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80多座城市。易到是国内最老牌的网约车平台,曾在周航的带领下在网约车市场上一度称霸最终被滴滴大额反超,在经历乐视收购然后廉价出售后元气大伤,近期终于有一丝复苏的迹象,平台的运转也已经步入正规。
曹操专车是吉利集团战略投资的互联网+新能源出行服务平台,是国内首个建立新能源汽车出行服务标准的专车品牌。目前覆盖了绝大部分一二线城市,也在进行大量的补贴来占据市场,先生在青岛简单的试用了一下,第一次使用基本上是免单,车辆反应速度也挺快,最关键的是环保。
首汽约车,首汽约车是首汽集团旗下的互联网约车平台。相对来说,首汽约车的数量没有那么多,如果是像正常的实时约车不太适合,适合提前约好车准时来接。先生之前在往返机场的时候约到过,价格相对低廉,整体体验还算可以。
.携程专车,携程专车是携程集团旗下的网约车平台,成立于2015年初,就在前几天携程专车在天津获得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线上服务能力认定》。携程专车最开始是搭建一个平台,并引入了许多全国知名的网约车品牌,来消化携程上用户的出行需求,后来又推出了自家的专车服务,携程的专车服务还是服务自家平台上的用户为主,路线是也是机场往返、火车站往返为主。
嘀嗒出行原名是嘀嗒拼车,顾名思义这是一款提供给用户拼车的软件,跟滴滴的拼车服务类似,相比较快车、专车,拼车的价格相对更低,适合经济出行的用户。
哈罗出行我还没有使用过,因为滴滴顺风车关闭的缘故,出行我都是用的最近比较火热的嘀嗒出行,我来谈一谈这款软件的优缺点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嘀嗒顺风车我觉得最好的就是城内中远途订单价格比较合理,绝对是可以满足司机的油钱以及高速过路费的。尤其是对于那些习惯只带一个订单的司机,价格非常好,比滴滴顺风车高多了。
举个例子:我从南京的高淳区到市区约为80公里,在选择接受拼车1+1的乘客时,价格在80~100元之间,无论乘客是一个或者两个基本都是这个价格。而之前的滴滴顺风车如果我只带一个愿意接受拼车的乘客,价格只有50~60元。因此嘀嗒顺风车非常适合只喜欢带一个同城乘客的司机。(如下图订单)
除此以外,目前嘀嗒出行的订单数目比较多,尤其是城内的机场单,根本停不下来。非常适合郊区靠近机场的司机,顺路带上一个就不亏了。
任何出行软件都有其优缺点,嘀嗒出行目前总的来说还算可以吧!我已经用了一个多月了,对于我这样只喜欢带一个乘客的人,大的问题暂时没有发现。至于小问题,可以理解。三、哈啰出行接入首汽约车,滴滴网约车老大的地位还坐得稳吗?首先,至少从目前看,C2C网约车是一个完全外部性竞争的事情,意思就是,只要补贴,打个比方,美团保证我100个司机每人比滴滴1万个司机多赚1元钱,滴滴司机是可以完全流失的,平台没有合同约束,目前看到也做不到服务分级,网约车司机离开滴滴是不付出任何沉没成本的,所以,滴滴形成C2C网约车平台一家独大是个伪命题,随时都有土豪在局部市场掀起补贴吃掉滴滴一定份额
其次,我觉得在局部市场,一城一策,政府的准入态度与牌照管理决定市场竞争程度,举例来说,上海会约谈滴滴美团补贴大战,遏制这种无序竞争扩大化,其他城市也可以通过牌照准入避免新的竞争者产生,从这个角度说,政府公关能力很重要。首约在北京有先天优势,比如北京网约车只有首约是京B,还能开出租车票,这个政府资源如果复制全国,不容小视
最后,回到哈啰与首汽这个事,其实首汽去年就跟摩拜捆绑过,效果不佳,因为摩拜在腾讯系内,但腾讯不需要一个新的“滴滴”这样的大出行平台。但哈啰所在的阿里系需要,哈啰扮演着过去阿里系快的,神州,乃至ofo的角色,阿里不能再输了。所以会给予很大资源支持。反过来哈啰也很争气,在三线城市立了足,在今年全世界都说渠道下沉的时候,哈啰的优势就更加突出,尤其是对于首约这种一线城市正规军是一种强有力的渠道补充。
总体而言,滴滴哈啰的对抗依然是腾讯阿里的对抗,这一年滴滴流年不利,在腾讯系内还需要与合并了摩拜的美团争夺资源,而哈啰现在是阿里大出行的战略级排头兵,不过首汽嘀嗒威马,都是基于哈啰为支点实现阿里大出行的合纵连横。我十分看好哈啰+首汽对滴滴形成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