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5日讯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推动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招远市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入农村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有效提升了农业产业竞争力,保障了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互联网+”模式,助推农村服务上台阶
一是构建农产品电子合格证体系,引领“云端”监管新风尚。依托先进的承诺达标合格证管理平台及激活查询小程序,深度融合大数据技术,成功打造出农产品电子合格证系统。此系统不仅全面普及电子合格证的分配、关联与激活功能,还为后续的信息化管理和数据模型分析提供了坚实基础。招远市农业农村局的管理中心得以实时掌握养殖单位的生产动态,轻松统计电子合格证的开具情况及附带销售的产品数量,实现了农产品的全程可追溯与高效监管。
三是推行“鲁牧云”智慧牧业平台,实现牧业管理“一键通”。平台集在线申报审批、信息共享查询等功能于一体,极大简化了养殖户的操作流程。他们只需通过线上提交材料,即可轻松完成审批,省时省力。同时,“鲁牧云”还具备实时监测、远程诊疗及数据分析等智能化功能,官方兽医与养殖户凭借“动检通”APP,即可便捷高效地履行各项法律要求。截至2024年底,该平台今年已累计检疫家畜超36万头、家禽达1.18亿羽、农产品逾4852万公斤,不仅显著提升了监管工作的便捷与高效,更确保了监管数据的精准与可靠。
二、“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竞争力
夯实农产品质量根基,驱动数字化转型“稳健行”。在农业加速迈向数字化的浪潮中,将农产品质量视为转型的核心支撑,对农业企业实施严格的质量监管,确保生产流程的每个环节均达到高标准。通过强化生产卫生管理,从源头把控,保障了生产环境的洁净与卫生,有效避免了交叉污染。同时,积极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提升农产品的生产效率与品质,使其更加贴合电商平台的高标准需求。这些努力不仅显著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为农业数字化转型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深化电商赋能策略,拓宽农产品“云端”市场。电商平台的蓬勃发展,为农产品销售开辟了新天地。积极为企业提供电商指导服务,助力他们掌握电商平台运营精髓与营销策略。建立了企业交流社群,搭建起信息共享与经验交流的桥梁,鼓励企业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通过这一平台,企业得以快速适应电商市场,提升运营效率与销售业绩。
搭建合作桥梁,引领农业产业“升级潮”。为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招远市农业农村局积极与齐鲁农超运营团队携手,成功促成11家农业企业入驻“齐鲁农超”平台,建立起稳固的合作关系。通过双方的紧密协作,确保了企业产品能够顺畅上架销售,实现了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无缝衔接。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本地农产品的销售增长,更推动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监管与服务并重,保障农业健康发展
构建农业监管新体系,筑牢发展“制度根”。通过不断优化监管制度与政策,规范了农业经营行为,维护了市场秩序。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农业监管政策和法规,加大了对农资经营行为的监督与惩处力度,引领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现代转型。同时,积极促进跨部门合作,与环保部门携手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与市场监管部门共同强化农资产品的市场监管和质量安全控制,共同为农业的稳健前行贡献力量。
强化监管执法效能,铸就农业发展“法治屏障”。为确保农业健康有序发展,显著增强了监管执法力度,有力打击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营造了公平竞争、秩序井然的农业环境。自2024年4月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成立以来,该队伍积极投身农资打假行动,严格遵循法律法规,高效处理涉农违法案件,至今已立案22宗,涵盖农药、肥料、种子、宠物饲料等多个领域,成功办结19宗案件,扣押并没收违法农药364件,非法饲料97袋,追缴非法所得2812.48元,并处以罚款11412元,为农业稳定发展筑起了一道坚实的法治防线。
打造专业监管执法铁军,铸就农业发展“捍卫者”。致力于提升监管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定期组织的培训和交流活动,不断强化其业务能力和执法技巧。同时,招远市农业农村局重视监管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和廉政纪律教育,确保每一名队员都能秉持公正无私、廉洁奉公的原则执行公务,成为农业发展道路上坚不可摧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