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服务市场迎来黄金发展期:那些扎根农村的互联网公司,我觉得它们很酷

农技服务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关键部分,农艺师人群不受重视,存在于各附加职能部门中,没有真正起到指导农业的作用;农技服务市场经济化缺失,农艺师无法靠技术直接受益;培训体系不完整,没有较完备的培训体系支撑农艺师成长。

相较国外先进的农业发展大国,例如美国、以色利,其先进的农技服务已经在市场和农户自身身上得到了体现,此部分将会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

中国农业生产模式发展历程:

一、中国农业发展趋势

2014年底,土地流转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3.8亿亩,流转比例达28.8%,经营面积在5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超过287万户,家庭农场超过87万个。

2014年中国一产GDP占比9.2%,二产占比42.6%,正在持续稳定下降中。截止2014年底,中国农村劳动力人口约1.79亿,约占人口总数13%。未来5至10年内,农业劳动力人口将加速下降,农业服务人口将加速增长。

美国从事农业生产领域的人口只占总人口的2%,但是,从事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的生产、供应和农产品加工、销售,以及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人口至少占到了总人口的10%以上。

趋势:种业—科技化;畜牧业种植业—规模化、专业化、产业链一体化。

二、中国农户结构现状分析

中国约1.79亿人口在农村从事农业经营,生产及收入水平差异较大,导致经营消费特点也有较大不同,不同人群对于低价、赊销、技术等的需求程度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切入不同农户的模式和方法也将不同。

农业服务之于不同规模农户的现状概览:

三、农技服务现状及问题

农技服务人员作为直接接触农户,并影响农户经营决策的服务群体,值得深入研究。

1、农技人员数量不足

我国注册农艺师/农技师人数140万,全国农民6.19亿,平均500个农民可享受1一个农艺师的技术指导,加之非注册农技师及兽医约300万人,农技服务缺口仍然较大,市场严重不成熟。

2、农艺师体系分布不完整

由此可见,当前农艺师人群分布无法真正落实到农业种植当中,这样就直接导致农业种植户只能存在靠天吃饭的困境。

3、农技服务未市场经济化原因

4、理论技术知识与实际经验知识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市场没有形成比较有规模和严谨体系的培训机构,目前存在培训流程混乱,师资力量不够等问题。

相较国外先进的农业发展大国,例如美国、日本、以色利,其先进的农技服务已经在市场和农户自身身上得到了体现,农技服务人员也成为了其国家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中坚力量,此部分也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

四、互联网+农业经营生态

农民收入水平落后,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约1万/年,这是农业生产落后、食品安全等问题的源头,农业生产经营互联网化的核心是帮助农民赚到钱,可通过降低生产成本、科学种植、优化销售渠道等方法实现。

五、互联网+农业技术服务案例

针对农业技术服务诸多痛点,创业者从不同角度切入解决农业技术服务信息化难题,基于公开资料及创业团队意愿举例说明农技服务互联网化进程情况。(农技服务+互联网方面的创业团队众多,不乏呱呱农业助手、云种养等团队,云农场等电商平台也涉及部分农技服务业务,此文内不一一举例说明。)

1、老农帮——农技服务平台

2、农医生——农业互助社区

3、富农场——养殖农技服务平台

4、农管家——农技服务社区

六、国家的农业类型划分

通过参照发达国家农业特点及其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有助于开拓思路、梳理投资逻辑,以及辅助创业团队降低创业团队试错成本。

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大致可分为三类:

机械化→生物技术化→管理变革

生物技术→机械化

机械化、生物技术并进

七、美国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及启示

美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美国农场数量及平均规模发展过程:

美国农业部1999年数据,全国210万农场中,绝大部分农产品由3.8万大农场生产,大农场也是绝大部分农资买主,全美农场主每年支出1850亿美元购买土地、农机、化肥、农药、饲料等生产资料。

1、美国农技服务市场概况

美国约1万家农技服务公司,年销售额70亿美元,Top5公司联盟占70%市场份额。典型的地方公司约20人组成,年收入$200W左右。1950年后,美国有些农业家庭联合一起购置重型设备分时共享。六十年代后期,美国越来越多农技服务公司从事商业性农业生产。

从事农技服务行业的公司从生产厂/经销商那里买来产品(种子、化肥、农药、灌溉器材等),连带技术上门服务于农民。农技服务公司不单卖种、肥、药,还要提供病虫草害预测、植保技术、施药施肥服务和培训。农技服务公司按照每亩的防治费用收费,利润远远高于卖产品,农技服务公司直接面向农户。

农技服务流程:

农技服务推广渠道建设:

2、美国农业数据与信息化

八、日本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及启示

日本农业现代化始于二战后,目前日本农业的机械化、信息化、良种化水平居世界前列,标准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非常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追溯体系完善健全,农户收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城市没有太大差别。

战后初期日本完成了地主制度解体和自耕农创设,日本农村小生产为主,与欧美农业现代化不同,日本要选择先改良土地和农作物品种再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一改三化”路径,即“土地改良-化学化-良种化-机械化”。

1、一改三化

1)土地改良—日本特有农业现代化开端

2)化学化

使用化肥农药等对生产率的提高起重要作用,日本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过度的化学化曾经造成巨大污染危害。

3)良种化

4)机械化

特点:适用性强(适用化、小型化、轻型化、系列化、高效化)、种类齐全。

2、日本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三种类型

3、日本特色农业信息系统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技术服务的推广不可或缺,与互联网良好的结合是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的关键。互联网的信息化、管理方式工具化的特性为创业带来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但过度依赖于互联网偏离农业服务行业的本质,也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沟壑。寒冬之时,亦是回归理性创投之时。

THE END
1.数字化浪潮下的乡村振兴:物联网与农民合作社转型之路农产品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农民合作社得以摆脱传统经营模式的束缚,实现管理效能的飞跃。借助电商平台,合作社的产品可以直接触达消费者,省去了中间环节,增加了收益;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如远程监控、智能灌溉、精准施肥等,大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作物产量和质量;大数据分析则为合作社提供了决策依据,使https://www.163.com/dy/article/JFLI99G8055247OE.html
2.“互联网+”农业服务平台构筑智慧农业智慧农业乡村振兴农业知识库是互联网+农业平台提供农业知识的一个平台,它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建立农业知识库需要收集、整理、分类农业相关的知识,并通过平台向农民进行宣传和普及。 互联网+农业服务平台的构筑,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帮助农民提高收益,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http://www.whjxiot.com/2555.html
3.“农业+互联网”提供优质农业生产服务北京2017-04-25(商业电讯)--北京汇鑫润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公司由国内资深农业专家宋志平先生于2013年在北京创立,经公司团队多年实践与研发,发明多种农业生产专利及农业互联网平台交易技术,公司通过对北京周边、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合作,为其创建农户http://3g.sdchina.com/show/4095235.html
4.基于互联网+思维打造智慧农业服务体系.pdf资源钛联建立了全方位的农业信息化产业服务链,涉及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 ? 钛联为温室、养殖、灌溉提供最佳解决方案,助力农业生产高质高产 ? 钛联农产品全程监控、可追溯系统构建可信绿色健康农产品 ? 钛联基于互联网+的微信电商服务平台,建立监控、溯源、营销完整的产品体系 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基于互联网+思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zuoan1993/18945676
5.乡村振兴采风丨山东思远农业有限公司:“互联网+农业社会化服务10月12日,“庆丰收 迎盛会 淄博乡村振兴展风采”集中采访宣传活动来到淄博市临淄区,走进山东思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实地采访。 山东思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远农业)积极开展国家现代农业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建设工作,主要面向设施蔬菜和露地经济作物开展全程标准化服务,从产业发展需求、市场需求出发,以标准化http://h5.cbbn.net/folder34/folder131/folder225/folder228/2022-10-14/W53JUxtDsCbStX8v.html
6.“互联网+”休闲农业(精选十篇)首先, 利用互联网建设具有陕西特色的休闲农业综合类主题网站, 通过政府和民间力量推广该网站, 使其成为消费者了解陕西休闲农业的窗口。其次, 针对新开发的休闲农业项目, 要立足当地环境, 深挖文化内涵, 强化产品差异化和服务特色, 提炼项目的核心价值, 加强消费者的参与和互动, 不断提高消费体验, 借助网络增加宣传和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u3q0bco.html
7.什么是“互联网+”现代农业农村电子商务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包括网上的鲜活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网络交易等。另外,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也依靠互联网的推介得到蓬勃发展,除此之外,依托互联网技术产生的新业态还有分享农业、定制农业、创意农业、康养农业、共享农庄、加工体验等。 三、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为“三农”提供公共信息服务http://hnaass.hunaas.cn/m/view.php?aid=2612
8.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监管更精准服务更智慧新闻频道原标题:首届农产品质量安全高峰论坛聚焦“互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监管更精准 服务更智慧 参会嘉宾见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优质农产品精品馆”上线。刘海华 摄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基础信息技术不断地突破,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扑面而来,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也迎来新https://news.cctv.com/2019/08/28/ARTIcBeUOMmhXbBXdmQ95JMi190828.shtml
9.互联网+农业什么是互联网+农业物联网百科互联网+农业是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结合,使农业摆脱传统行业中,消息闭塞、流通受限制,农民分散经营,服务体系滞后等难点,使现代农业坐上互联网的快车,实现中国农业集体经济规模经营。目前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农业生产领域,并在http://www.tpwlw.com/baike/info_89.html
10.互联网+农业“互联网+”代表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也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新路径、新方法。 “互联网+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产业模式与经营手段的创新,通过便利化、实时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手段,对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农业产业链环节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以“互联网+农业https://baike.sogou.com/v140999051.htm
11.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的实施意见坚持立足农业、服务农民、繁荣农村,紧紧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任务,以推动互联网技术在农业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和服务在线化为突破口,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推动,需求导向、示范带动,加速发展智慧农业,培育农业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到2020年,互联网http://www.hbxnc.com/newsitem/277911880
12.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什么互联网+农业就是充分发挥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通过农业的在线化和数据化,实现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个农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 名词解释 互联网+农业就是充分发挥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通过农业的在线化和数据化,实现信息技术与https://m.36kr.com/p/1363827908789381
13.互联网+促进智慧农业发展“互联网+”与供给侧改革叠加,全面引发了产业互联网化热潮,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创新也由消费端向产业端转变,互联网+农业由此应运而生。 随着互联网思维的普及,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当前智慧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其应用逐渐以持续的运营服务为主,其中包括农业经营主体的能力提升,以及对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全产业链的https://item.btime.com/44dvg3l1j938koocc5q3jr01tpr
14.以“互联网+农业”为驱动打造我国现代农业升级版“互联网+农业”是一种革命性的产业模式创新,必将开启我国小农经济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互联网+”助力智能农业和农村信息服务大提升。智能农业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控制和精准管理,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更加合理化、农业从业者的服务更有针对性、农业生产经营的管理更加科学化,是今后现代https://aii.caas.cn/xwdt/kyjz/37efaa4e0eef4d538e649d2fbe4b35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