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or淘汰?冷链如何助力供销社“数字突围”大余县信息公开

发展冷链物流是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冷链物流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为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政策支撑。

今天我们结合各地实践经验一起看看,供销合作社应该如何推进冷链物流数字化建设?

规划包含哪些内容?

供销合作社作为全国性农村商贸流通服务组织,冷链物流数字化建设涉及的领域广泛、建设目标多元,是一项复杂的商贸流通生态系统工程,建设规划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01发展系统

指冷链物流发展依托的组织形式、市场状态、产业特点等,主要由三个体系组成:

组织体系:重点研究如何搭建各级供销合作社上下之间、横向之间的新型合作关系和联动机制,从而形成全国冷链资源共享、要素对流顺畅的协同效应。

网络体系:包括商品分销网络与冷链运营网络。商品分销网络重点研究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终端经过的渠道环节、渠道环节的经济性、渠道环节的交互性等一系列优化方案的运筹技术和方法,如是长渠道还是短渠道、批发市场主导还是生鲜超市主导等;冷链运营网络重点研究骨干网、支线网与节点的布局及串联效能。

产业体系:重点研究冷链物流延伸的产业长度、广度和深度等。

02运营系统

产品链体系:根据《“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界定,冷链物流产品聚焦“6+1”重点品类,具体包括肉类、水果、蔬菜、速冻食品等主要生鲜食品以及疫苗等医药产品。

供应链体系:重点研究数字经济下冷链物流各参与者利益关系的重构,主要包括供货者、采购者、销售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模式。

冷链体系:重点研究预冷、分级、加工、包装、运输、配送等一系列冷链运营与作业活动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03支撑系统

指支持冷链物流要素集成的技术体系的统称,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管理体系:重点研究数字化建设中冷链物流管理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如决策优化、智能分析等。

标准体系:是冷链物流全程无缝对接和系统集成的前提。

数字技术体系:贯穿于冷链物流的全过程中,如射频、扫码、GPS定位等物联网技术。

目标定位

供销合作社是党领导下的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是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

因此,供销合作社冷链物流数字化建设除了遵循一般的运作法则外,还有其独特的目标定位。

1:正确处理服务与经营的关系

为农服务是供销合作社的根本宗旨,冷链物流数字化建设目标必须坚持为农、务农、姓农,整体规划始终把为农服务放在首位。

2:正确处理公益属性与市场化属性关系

冷链物流数字化建设投资大,回收期长、风险高,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是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助农增收和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具有强烈的公益属性。

3: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的关系

目前,全系统3.2万家基层社吸纳农民达1392.7万人(户),综合服务社46.9万家,还有遍布乡村各个角落的几十万个经营网点。因此,供销合作社冷链物流数字化建设的市场优势在农村。

4:正确处理分级管理与联合发展的关系

有效采用现代技术,破解分级管理给联合发展带来的难题,进而形成“大市场、大流通、大循环”的发展格局,是供销合作社冷链物流数字化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

实践经验

当前,各地供销合作社在对本地政策环境、行业状况、市场特点、自身优势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政策推进型

来自江西省供销合作社的实践

在江西省供销合作社建设冷链物流和“第四方物流”的起步阶段,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把该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并列入全省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冷链物流项目成功申报获批省政府专项债24亿元,纳入全省重点项目库和新基建重大项目名单,供地和资金得到优先保障。

技术驱动型

即对传统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业务流程和管理开展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引入与运用。

根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统计的2020年上半年数据来看,全系统拥有冷库总库容1410万立方米,占全社会的比例不到10%;冷藏车3603辆,占全社会的比例不到2%。因此,开展供销合作社的“新基建”,补齐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短板,将是全系统数字化转型的重点。

业态赋能型

一些县级供销合作社虽然很难有机会进入国家骨干网建设体系,但通过在某一环节,甚至某一个点上开展技术突破,也能有效地融入数字经济建设的变革中。

来自浙江杭州萧山区供销合作社的实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供销合作社推动传统农贸市场向智慧农贸市场转型,市民通过菜场门口的智能导视查询屏,能快速查询到市场的经营分布情况,并显示交易区域内哪些经营户是星级经营户,准确引导市民进入消费区域;市场中心悬挂的大数据显示屏上实时滚动发布产品检测、价格、供销等数据,并且这些数据同步进入市场中心的管理后台,为运营方对市场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龙头企业带动型

这一类型的特点是以核心企业为主,通过向前一体化或向后一体化,带动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提供冷链物流服务。目前主要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带动型、连锁企业带动型和农民合作社带动型等。

来自中国供销冷链物流有限公司的实践

中国供销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凭借其政策优势、资金优势和系统内资源整合能力,构建起“运营总部+主销区及集散区冷链物流园+主产区小型预处理冷库和集配中心”全链条的冷链仓储物流体系,整合社会冷链运输资源,依托“仓储物流+特色产业经营+供应链服务+增值服务”的商业模式,为上下游客户提供以仓储服务为主,集冷链物流仓储运营、特色产业经营及供应链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商。

商业模式变革型

指冷链物流企业对业务板块、盈利模式和管理方式进行变革,形成独特的业务体系和竞争优势。

来自广东新供销天业冷链集团有限公司的实践

广东新供销天业冷链集团有限公司打造“1个中心+2个区域网+3个运营平台”冷链骨干网,在广州、佛山等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库,在荔枝、菠萝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生鲜农产品主产区建设产地网,在珠三角地区建设销地网,打造冷链物流资源整合、冷链运输配送、公共型智慧冷链物流信息服务等三大平台,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一体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同时,以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为依托,引进农资农技、粮油加工仓储、冷链物流、农产品产销对接等全国各类涉农组织和龙头企业,借助数字化手段,形成综合性、一站式、一体化的大型农产品现代流通创新示范平台和区域农产品物流中枢,提供农产品产销、仓储物流、深加工、冷链配送、食品安全检测等综合服务,发展农产品冷链干线运输和城市配送业务。

产业链(供应链)整合型

指发挥基层社身处农产品集散地的优势,推动产业一体化、供应链再造、分销渠道重组等,构建冷链数字化生态体系。

来自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的实践

重庆市供销合作社打造的“村村旺”电商平台通过近百家基层社及村级综合服务网点,将触角延伸至36个区县、80余个乡镇的农业生产基地、农民合作社。另一方面,吸引采购商、超市、生鲜电商企业入驻平台,形成产销“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在此基础上,与宝能物流集团合作共建“生鲜农产品产地仓”,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通过城市中心仓将供应链前置到农产品产地,提供产品溯源、分拣、初加工、包装存储、冷链物流等一站式服务。目前,建设“集采集配”“中央厨房”也属于产业链(供应链)整合型的思路。

未来发展

“十四五”期间,随着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冷链物流业将呈现以下发展态势:

1:全系统初步构建起智慧型冷链物流生态体系

全国数字平台成为全系统冷链物流中枢,特别是随着区块链去中心化、无差异化(匿名)交易等技术的普及运用,全系统将初步构建起产地市场与销地市场集散功能有效互补、线上与线下一体化经营、骨干网与支链网无缝对接、冷链体系与业态体系有机联通、智能化管理与链式协同互相促进的智慧型冷链物流生态体系。

2:第四方物流企业将引领行业发展

随着一批全国性和区域性龙头企业的产生,商业模式的创新进入活跃期,特别是以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为核心业务的第四方物流企业将引领行业发展。

3:以人工智能为主的智慧化管理成为冷链物流建设的必备要件

伴随着国家交通骨干网建设的深入推进,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多式联运与数字技术将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为主的智慧化管理将成为冷链物流建设的必备要件。

4:数据流成为市场争夺的焦点

数据成为直接的生产力,对冷链物流的运营模式、成本结构、管理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经由冷链物流业产生的数据流成为市场争夺的焦点。

5:生鲜短链成为供销合作社新的竞争优势

冷链物流服务品质的提升引发流通方式和消费方式加速变革,生鲜短链成为供销合作社新的竞争优势。

THE END
1.电商助农:打造高效农产品供应链,助力乡村振兴然而,这一模式的快速普及也对农产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体系构成了严峻挑战。当前,尽管众多地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依托电商平台促进农产品上行,但我国部分欠发达地区及电商助农先行区域仍面临供应链响应滞后、难以满足电商需求增长的问题。这不仅制约了农产品销售的效率与效益,也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因此,打https://www.cfsn.cn/news/detail/2041/276165.html
2.深度剖析!农产品直供模式创新之道乡村振兴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网随着消费升级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产品供应链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农产品直供模式,作为一种直接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新型销售方式,正逐步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这种模式的兴起,不仅解决了传统供应链中的多层加价问题,更在提升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http://www.zgxczxfzw.com/index.php?c=article&id=686
3.农药化肥运营模式解析(农药化肥运营模式是什么)在现代农业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是提高产量和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的农药化肥运营模式在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将探讨当前农药化肥的运营模式,并尝试提出一些改进的方向。 1. 传统运营模式 传统的农药化肥运营模式主要依赖于农业生产资料公司,这些公司通过分销商将产品销售给农民。这http://yunying.zaixianjisuan.com/baike/nong-yao-hua-fei-yun-ying-mo-shi-jie-xi.html
4.数字农业商业魔方:多元模式融合,价值重塑与生态跃升之路本方案致力于融合消费增值、订单排队、团队分销、碳汇交易、消费养老、反并购上市等商业模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农业生态系统。旨在最大化用户消费价值,实现数字价值确权与资本市场变现,反哺用户并推动产业升级,为数字农业注入新活力。 二、数字农业商业模式 https://blog.csdn.net/Leleabc1/article/details/144156216
5.2024年农资流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更新提示:《2024年版中国农资流通市场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已发布2024 年版,如需了解最新目录,请Email(kf@Cir.cn)或致电(400 612 8668)咨询! 农资流通行业是现代农业供应链中的关键环节,涉及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储存、运输和销售。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渗透,农资https://www.cir.cn/R_JinRongTouZi/1A/NongZiLiuTongWeiLaiFaZhanQuShiYuCe.html
6.农产品供应链十大商业模式农产品供应链商业模式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和多方参与的复杂系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十种农产品供应链商业模式。 一、产地直供模式 (一)模式介绍 产地直供模式是指农产品直接从产地运输到消费者手中,减少中间环节。这种模式通常由农产品生产者(如农户、农场)或者产地的农业合作社直接与消费者(包括个人消费者、企业客户、零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30/10/32730899_1140783690.shtml
7.金融创新模式(精选十篇)从整个行业分析,空调行业的关键是规模与利润的平衡,体现在市场竞争中则是系统价值链的竞争。总的看来,空调产品具有类金融产品的属性,不管从产品本质上,还是从其操作手法甚至操作规则上,都可以认定空调是一种类金融产品。空调业的这种特性与格力模式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吗?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rp3pivx.html
8.大宗供应链行业深度报告:市痴间广阔集中度有望提升,商业模式大宗供应链行业深度报告:市场空间广阔集中度有望提升,商业模式升级品类扩张凸显价值.docx,目录 一、大宗供应链行业浅析——聚焦上游+品类多样 7 (一)大宗商品产业链结构:位于上游资源环节,品类覆盖大部分工业原材料 7 (二)大宗供应链企业财务特征——低净利率+高 RO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107/6155025013010004.shtm
9.微博当你通过农资电商购物后,可以留下使用效果和购物感受的评论,这能成为他人购物的参考,你也可以参考他人评论。从而推动整个农资行业良性发展。而这一系列动作产生的大数据既可以减少传统“口头承诺”造成的纠纷,又可以支持供应链、商业模式改进,让整个行业发展更好。https://m.weibo.cn/status/4657069246122418
10.中农立华拟开通农资服务线上渠道,借势阿里有望实现弯道超车该公司一方面开拓市场——加强营销力度,形成国内+国外,自主营销+联销的商业模式;一方面深耕技术研发——持续对农药加工和植保服务进行研发创新,进一步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型企业发展,将助力阿里巴巴打通数字乡村建设中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通道,不断推动农村数字化高水平建设。 https://cn.agropages.com/News/NewsDetail---22555.htm
11.长城电工:天水长城果汁集团有限公司10万吨高端果蔬汁加工灌装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 《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 年)》提出西北及长城沿 线区农业生产特色鲜明,但生态脆弱,水土配置错位,资源性和工程性 缺水严重,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要坚持保护 与发展并重,立足资源环境禀赋,发挥优势、扬长避短,适度挖掘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81500003108_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