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短信音响起,正在操作施工电梯的马凤英拿出手机查看,脸上不禁露出笑意。“我们在外打工,每个月最高兴的日子莫过于拿到工资这一天了!”6月17日,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城关区东岗镇村城中村改造安置工程项目部工友们的“陇明公”银行卡上都如期存入了上月的工资。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欠薪问题,要求将根治欠薪工作作为底线任务,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为此,2020年4月,由省人社厅牵头,指导丝绸之路信息港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了甘肃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简称:“陇明公”平台)正式上线。
“陇明公”平台通过“信息化+监管”,推动务工人员实名制管理、按月足额支付工资等各项制度落地落实。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沈丽莉摄
“‘陇明公’平台是全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工作的唯一平台。平台聚焦以建筑、市政、交通等易发生拖欠工资问题的工程建设领域作为重点,实现行业全覆盖。”丝绸之路信息港公司大数据公司兰州市区域经理鞠润泽介绍,“陇明公”平台涵盖政府监管端、项目端、农民工端,立足工资支付保障各项制度的相互关联和核心功能,同步实现实名制、分账制、项目“三库一平台”统一管理,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实名制数据库、分账制数据库、项目信息库,实现数据库信息共享。
2020年,“陇明公”平台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村信用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甘肃银行、兰州银行9家银行合作开通跨行发薪及省内“一卡通”服务功能,让农民工无需重复办卡,实现“一人一卡,全省通用”。
据了解,当工资发放异常时,“陇明公”平台监管端和企业端发出预警提示,由人社、住建、水利、交通等监管单位进行及时处置,实现农民工工资发放全流程动态监管。此外,工资发放情况也作为企业诚信等级评价的参考依据。
“陇明公”卡跨行发薪,全省通用。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沈丽莉摄
工程建设单位在“陇明公”平台对在建项目的工资专户、每一名农民工信息按班组进行实名制采集录入。每月发放工资时,银行将项目工资款拨付至工资专户,由各在建项目在平台上通过线上发薪,按月足额及时支付工资。“自从有了‘陇明公’卡,我们再也没有被拖欠工资的顾虑,干起活也更加踏实安心了。”马凤英说。
对于工程建设单位而言,平台的建立投运也为项目的如期完工提供了保障。城关区东岗镇村城中村改造安置工程项目部负责人刘岩告诉记者,以前都是把工资统一支付给劳务公司,由劳务公司自行发放,因此拖欠工资甚至劳务公司卷钱跑人的情况时有发生,“现在工人们都使用了‘陇明公’卡,不仅全省通用方便快捷,更重要的是线上发薪更加安全及时。”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作为陇东地区冬小麦收割的最早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