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朗润诚农业大数据解决方案是大数据理念、技术和方法在农业的实践。农业大数据涉及到农业生产、销售物流、行业监管、辅助决策等各环节,是跨行业、跨专业、跨业务的数据分析与挖掘,以及数据可视化。
1.建设目标
提供服务全局、提升信息化水平为目标,围绕“主导产业突出、现代要素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辐射带动有力”的要求,搭建智慧农业信息平台,为农业生产、农村生活提供信息支撑。
管理决策数据化
建成农业大数据中心、互联网+管理“一张图”实现GIS智能管控系统、农业资源分析决策、农资监管、农产品安全追溯等涉农数据资源整合、权威数据发布与大数据融合分析决策服务,提高决策科学性。
生产过程智能化
建成农业物联网系统、农业专家知识库系统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有效促进农业生产节本增效。
服务方式在线化
建设农技信息发布系统及农业品牌推广系统推进信息和科技服务在线宣传,实现农业推广的多样化。为建立农业品牌打下信息化基础。
经营模式网络化
建成农产品电商交易系统,以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为重点,促进价格信息透明化,解决农产品生产和销售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动农业市场化、倒逼标准化、促进规模化、提升品牌化的作用显著增强
2.系统架构
综合国内外智慧农业的先进理念、成功经验及发展趋势,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基于“五层四体系”的理念搭建互联网+智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平台主要建设内容有:开发6个应用平台系统(包含:农业大数据及GIS管控平台、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农业物联网平台、农业监管与指挥调度平台、智慧乡村及农产品交易平台、移动端平台APP)、搭建1个农业数据管控中心,建设1批农业物联网示范点。最后通过管理、生产、运营、体验等系统,为政府管理部门、农业企业、农牧民、消费者提供高效、精准的信息化服务。
3.建设内容
3.1农业大数据可视化系统(一张图)
通过一图展示农业生产生活的详细运行状态。根据农业阶段性数据报表需求可设计各种类型的数据报表如:区域内农业生产的总面积、从业人口、种养类型、农资销售数据、农机使用数据、农情趋势数据、产量预估、农业灾害预警、历年农业产值对比等。
利用地理信息和遥感技术,实现内大田种植、设施温棚、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物联网建设示范基地以及农业生产、经营、流通主体空间位置的管理和展示功能。基于WEBGIS信息技术,采集获取区域内物联网建设示范基地以及农业生产、经营、流通主体等单位位置信息,并以地图的形式展示其空间位置分布和其关联的信息,实现区域内生产主体的直观展示和智能控制。
系统主要包括主体区块分布、农情分析、网格化管理、物联网示范基地展示以及农业生产、经营、流通主体的数据分析及农业资源空间信息管理和地图展示服务。
(一)农业主体信息管理
(二)网格化管理
根据区域农业主体种养情况在地图内标注种养的详细情况和区域分布,实现种养情况的总体管理及分级管理。总体管理是既有GIS分布的区块划分,有详细列表数据、图形化的展示和数据,分级管理实现各管各区。
(三)统计图标展示功能
根据大田种植、设施温棚、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物联网建设示范基地基本数据内容,自定义分级展示内容、分级展示颜色、分级方法,直观地展现基地数据分级情况。如按不同建设年份基地的建设年份空间分布情况。
(四)VR展示功能
通过GIS智能管控系统内主体分布点击进入主体区域,可以进入VR展示。包含“VR模式”和“全景模式”。可以查看物联网基地基地内的实时环境信息和视频监控。可以浏览基地整体布局,浏览基地整体情况。
(五)产业园三维可视化
产业园三维可视化服务系统是基于WebGL、物联网、视景仿真、自动化生成、综合集成计算机图形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对农业园区生态景观、特色生产基地、采摘观光基地的辅助设计与虚拟现实展示加远程实时监控画面展示及远程物联操作。
通过设置漫游路线和交互操作,构建产业园区三维模型,可提供在三维场景中的基础浏览功能,包括视点管理、场景漫游、飞行浏览、和鹰眼等功能,从而为产业园区的景观规划宣传展示提供了三维可视互动展示平台,进而提高农业科技展示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也可以通过三维可视化实时查看环境信息和视频监控。
(六)农业生产经营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
农业基础数据管理系统是通过整合农业农村的农户信息、地块信息、GIS信息等三类基础信息而建立,为其他服务提供底层数据支撑。通过完善基础核心四大库:管理数据库、服务数据库、生产数据库、运营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通过通用构件和支撑工具进行数据的采集、交换、整理、监控,进而向各系统应用平台提供支持,将数据按需求全方位展示给用户层,包括政务领导、基层政府人员、广大农户和涉农企业。同时集成基础数据、统一登陆、数据字典、公共库、权限、日志等。
3.3.1数据资源梳理
数据资源梳理工作涉及面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根据资源梳理的特征并结合区域内农业数据资源建设实际,从全局和整体的高度推进梳理工作。
农业大数据中心的数据资源梳理工作思路分为:“需求调研”、“资源整理”、“资源分析”、“数据建模”和“标准制定”。同时,根据区域内实际,完成对全区域的涉农数据资产的登记注册和可视化展示管理。
3.3.2数据库标准建设
数据库标准建设,包括数据库建库规范、数据采集共享标准、软件开发标准。
(一)数据库建库规范。数据库建库规范包括基础数据建设标准、数据字段标准、数据结构建设标准、代码标准。
(二)数据采集共享标准。数据采集标准用于规范数据采集过程,提高采集的数据质量的同时提高采集效率。数据采集标准包括信息采集流程、数据质量检查标准,以及采集程序的本地化实施方案。
(三)软件开发标准。软件开发标准包括:统一界面及身份认证规范、应用系统编码规范、软件接口标准规范、应用开发规范。
3.1.3数据库建设
(一)行政信息数据库,包括园区规划、建设进展、管理机构情况、园区位置、面积、产业种类、产值、惠农带动信息等。
(二)企业信息数据库,包括品种分布、产量、农事活动、生产加工工艺技术、品牌、营销数据等。
(三)农业资源信息。农业资源信息包括基础信息、土地信息、气象信息、主体信息。
农事生产管理信息包含:示范基地信息;种苗信息;物联网实时数据;肥料农药数据;采购数据;农事工作数据。
(六)农业监管信息。汇总需要监管的农资、资金、农机、产品质量等方面。
(八)农业生产热力图
种植基地分布
养殖点分布
地图信息包含畜牧养殖点位置地点和水产养殖点位置地点。通过菜单快捷方式切换地图表现畜牧养殖点、水产养殖点;选择具体养殖点,在信息窗口显示养殖点信息(包括养殖点名称、所属区划、负责人、联系方式)。
(九)农情分析
灾害天气预警
对区域内历年的气象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对比。预估出灾害天气的发生概率。对生产安排进行指导。
区域生产安全
资源环境分析
(十)生产预警及分析
产量及预估
通过生产种植分布及企业情况对区域内生产的农作物进行整理分析,结合往年生产产量、灾害天气、人为影响等多个维度的数据对产品进行预估及分析。
应急预案
根据大数据平台多个维度的数据,预判农业生产中的风险点,对风险点提前制作应急预案。
(十一)领导驾驶座舱
综合系统所有的数据,集合采集、加工、关键指标(KPI)计算、数据挖掘及多样化数据展示等左右功能。它以管理者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构建综合指标框架,实现关键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落地,以指标清晰明了的图形多样展示形式,体现生产、经营及管理环节中的关键指标展示、风险预警提醒、趋势分析与预测,为业务决策和实施监控提供有力支撑。
4.特点及优势
(1)软件系统基于文朗润诚成熟的物联网通用平台,功能灵活可配置,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能优异。
(2)集成的视频监控功能,视频与环境监控无缝集成,实现真正意义的可视化监控管理.。
(3)集成度高,前端监控设备选用文朗润诚自主研发的一体化温室智能监控终端,集成度高,无需专门安装,插电即用,后期维护简便。
(4)硬件可靠性高,IP66以上的前端设备防护等级,防尘、防水,可以安装在户外,适应阴雨潮湿等恶劣环境。
(5)软件系统功能完善,专门为农业客户定制的系统界面,界面友好,操作便捷。集成的视频监控功能,实现便捷的远程可视化管理。
(6)兼容性好,通过配置,可以连接客户已有的不同厂商品牌的采集和控制设备。灵活的配置功能,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8)系统扩展性好,支持二次开发,可以与客户现有其它信息系统深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