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4个月,同一家农信社爆出四起员工参与民间高息借贷事件。
近日,有知情人士向记者爆料,江苏启东市农信社风险控制部员工范士冲因经手的高利贷业务资金链断裂,于9月16日出逃。该信用社另一名员工朱建兵,之前为高息借贷做了违规担保,目前正等待进一步处理。
今年7月29日,启东农信社曾有朱贤宏、施春松两名员工参与的高利贷生意突然崩盘(本报2011年7月29日9版《江苏启东高利贷崩盘事件农信社员工成主角》曾予以报道),时隔不到两个月,该农信社再爆员工违规参与高利贷活动。
对于为何启东农信社屡屡有员工涉入高息借贷,启东信用联社理事长蔡炳贤的解释是,“启东农信社目前在职的有706多员工,66个网点,在启东的金融机构中是最多的,盘子比较大。”但情况或并非如此简单。
“启东农信联社年底前将改制为农商行,但这就能解决联社的内控问题吗?”前述知情人士感叹。
风控人员涉案
今年以来,各地商业银行的贷款额度受到很大的控制,但启东农信社信贷环境却相对宽松,这也意味着农信社员工在资金上有更多活动的余地。
蔡炳贤证实了9月15日范士冲的不辞而别。“据我们了解,主要是范士冲外面‘有网络、有人员’的借了社会上的钱借给了别的企业(放高利贷),企业老板逃跑,资金链断,范只好出逃。”蔡炳贤称,联社已于16日将范开除。
上述知情人士说,曾与范共事过的启东农信社和合分社信贷员朱建兵,就曾以上述形式将上百万贷款转移出来,经过多人程序,最后将钱转移到范士冲手中。
接近启东农信社的一担保公司人士猜测,牵涉到范士冲借贷网络的信用社员工应该不止朱建兵一人。
“9月18日,启东农信社开分片主任会,调查了有多少内部人员牵涉在内,但即便员工参与也选择‘吃哑巴亏’,不正面承认。”这位担保公司人士说,因为承认了对有效追回资金并无帮助,还很可能被联社开除。
启东农信社频频发案,原因不仅仅只是“盘子大”。今年以来,各地商业银行的贷款额度受到很大的控制,但启东农信社信贷环境却相对宽松,这也意味着农信社员工在资金上有更多活动的余地。
“对于今年资金饥渴的市场来说,信贷资金可以说是最廉价的。更多做民间借贷人士打上了这块蛋糕的主意,不排除加大公关信用社员工的可能”。前述担保公司人士说。
拷问内控
此次事件中,农信社风险控制部和信贷部等核心部门的人员,均参与到民间借贷,就说明农信社的内控工作仍任重道远。
6月至今,启东农信社已先后爆出4员工参与高息借贷生意,加上启东农业银行两员工,不足4个月启东一个县级市已有6名存款机构人员参与民间借贷崩盘(见图表)。
作为南通一个重要的工业县级市,启东民间借贷的活跃程度虽不及温州等地,但是当地中小企业很多,因银根紧缩,对民间借贷需求并不低。央视今年6月曾报道,南通高息借贷盛行,月利率超过4分并不鲜见。
当地做实业的老板今年出逃并非个案。最近,启东汇龙镇做铝合金生意的一位女老板因欠下巨额民间借贷无力偿还,已自杀身亡。
“农信社这几个员工(7月份的朱贤宏和9月份的范士冲)都是借高利贷给企业老板,这些老板跑了他们的链条直接就崩盘了”。前述担保公司人士称,一些能搞到廉价资金的人,也会放给中介机构,而不是直接给企业老板放款,“启东不少机构打着房地产中介、理财公司、财务公司、担保公司外衣的,却在做高利贷生意。”
蔡炳贤也承认,“高息借贷在蔓延,民间借贷在走向各个领域。社会上的一些小混混,用假面具来诱惑农信社员工,吸引他们。”不过他称,虽然今年环境特殊,但他们对农信社资金安全的控制还是有效的。
“然而此次事件中,农信社风险控制部和信贷部核心部门的人员,均参与到民间借贷,就说明农信社的内控仍需要做很多工作。”前述知情人士质疑。
9月27日,启东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的申请已报银监会审批,同时按该市政府和省联社的要求,12月底,启东农商行将挂牌。
“我认为如果内控不做好,即便改成农商行,也不能改善农信社目前治理的现状”。前述知情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