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6.25四川
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如何构建出最符合农村实际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如何使广大的人民群众获取最实实在在的收益?
且看这五大模式、九大路径及典型落地案例:
五大模式
模式一:探索经济组织创新
2023年以来,韶关市积极探索以强镇富村公司为主体,通过整合集聚资源、人才、项目、资金等,积极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公司的改革、促进镇村和群众增收致富的路径。截至今年11月,全市105家镇级强镇富村公司新增营业额6.67亿元,实现利润4334.26万元,分红给村集体576.22万元,解决就业人数4092人,支付农民薪酬1627.04万元,助力全市1207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超10万元,平均收入达36.14万元。预计今年底,全市有35家公司可达到国家统计局入库纳统上规上线企业标准,打开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新局面。
模式二:盘活利用资产资源
近年来,佛山市顺德区上华村因村制宜拓展集体经济发展空间,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探索新时代富民强村高质量发展之路,获得中国最美村镇“产业兴旺成就奖”、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等荣誉。2022年村集体收入约3200万元,人均分红1.1万元。
模式三:金融赋能
模式四:激发经管团队活力
近年来,佛山市禅城区紫南村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从“谁来兴村”难题入手,率先走上引入职业经理人探索道路,开启多轮产业转型升级,建成配套齐全的紫南商贸城和“村庄上的4A景区”紫南文化旅游区。2022年,紫南村集体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11.25%;人均分红1.16万元。2023年3月,紫南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一、实行选招结合,专业人负责专业事
二、落实待遇保障,激发人才内生动力
建立事业共创、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多元灵活激励机制,将职业经理人薪酬收入与经营效益等KPI(关键绩效指标)相挂钩,实行浮动薪资制,以完成每月营收目标为导向兑现薪酬,充分调动职业经理人工作积极性,推动提升经营效率。在加强人才激励外,注重人才培养,着力提升职业经理人能力素质。2023年,推荐两位职业经理人参加佛山市旅游局举办的2023年A级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及由禅城区开展的赴浙江专题考察学习活动,全面提升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乡村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能力。此外,制定职业经理人负面退出清单,推动人才积极履职、规范履职。
三、创新管理模式,赋能传统产业发展
职业经理人带领商贸城管理团队,采取多种途径盘活集体资产。
一方面,推动物业数字化改造。紫南商贸城聚焦物业管理服务智慧化、数字化,高质量完成紫南农贸市场的智慧化升级改造、紫南员工村智能化安全防范和标识系统建设,持续丰富物业深度服务内涵。
另一方面,推动商户抱团发展。紫南商贸城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先后引入爱心大药房、今鸿五洞牛肉、胜嘉顺德私房菜等知名企业,同时针对性举办促销活动,积极与商户租户抱团发展。近年,在疫情管控、网购电商及周边商业综合体崛起的影响下,紫南商贸城出租率仍稳定在80%以上,亩均年收入超20万元。
四、创建“4A”景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在引入职业经理人后,紫南村积极优化完善景区建设和旅游集散服务体系,推动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一方面,扩展旅客资源。文旅公司积极对接旅行社资源,全面统筹各类散客、旅行社团队、区级以下党政团体等的旅游观光接待,不断开拓团队客源。
另一方面,丰富旅游项目。职业经理人带领紫南文旅公司团队精心运营紫南船说水上游、紫南欢乐谷、秋日集市、“这,就是紫南”大型真人实景水舞声光秀、紫南团建等新项目,相继打造紫南第一届国潮风情旅游节、2022不夜紫南欢乐嘉年华之中秋古风游园会、2023兔你欢喜迎春晚会等多个爆款活动,推动紫南文化旅游区形成“旅游+农业、旅游+文博、旅游+教育、旅游+体育、旅游+工业”等旅游新格局。目前,紫南文化旅游区年游客量超过150万人,带动景区、村民就业、辖区服务业等收入超过3000万元,较引进职业经理人前,揽客量和收入翻一番。
模式五:多元化经营
九大路径
路径一:旅游拉动
读道文旅
·山东省乡村振兴重点项目
·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区一等奖
·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片区
路径二:资源开发
落地案例:开化县霞川村大石龙水电站·水能资源项目
路径三:产业带动
·读道文旅
京雄温泉谷位于固安林城,城南25公里。在村庄向城镇化迈进、乡村振兴规划如火如荼的开展之时,企业家村干部张海桥早已带领林城的人转变观念,前往各地乃至走出国门,考察优质的乡村建设落地项目后,带领村民建设起”京雄温泉谷”,走向共同致富之路。
旧村拆迁、置换补偿、户籍管理、物业管理并举推进,工委班子带头、党员干部带头、林城企业家带头,开启破旧立新活动。边拆迁、边建设、边安置。坚持集约土地,着眼休闲宜居,建筑风中西结合,俨然乡村中的都市。
为吸引京津游客,规划独一无二的京雄温泉谷。读道文旅从创意到落地全程服务,以“有故事的林城,有味道的旅程”为定位,依托温泉、乡村资源发展服务于北京、雄安高端人群的乡村度假产业,助力将京雄温泉谷建设成为环京知名乡村度假综合体。林城现已成为河北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的典型样板。
空间结构为“一心、两带、三组团、十分区”,“一心”即核心服务中心,“两带”为林城记忆文化带、滨河艺术廊道景观带,三组团为温泉水镇康养组团、田园农事体验组团、艺术花园观光组团。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形成“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运动”、“旅游+康养”、“旅游+亲子”、“旅游+夜经济”等新业态。
路径四:物业经营
路径五:村落建设
路径六:生产服务
落地案例:东阳市六石街道张麻车小区·文化创客项目
六石街道张麻车小区现有村民165户、586人,多次获得“东阳市五好(示范)农村党支部”“六石街道招商引资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六石街道张麻车小区文化创客项目总投资425万元,其中财政补助200万元,村级自筹225万元。项目利用小区及周边闲置房屋、厂房、老电影院等资源,委托公司统一管理、统一设计、统一施工,以美化提升村居环境为基础,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休闲文化旅游街区。
小区按照“修旧如旧”理念对原有建筑进行修整加固,并在此基础上融入虚实互动3D视觉墙绘,将泥墙、赤膊墙和水泥墙装扮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显著提升道路两侧及周边的村居环境和商业品位,提高街区房屋总体租金水平。同时,小区引进专业文创公司,策划打造青年创客社区,发展集娱乐、休闲、办公于一体的轻奢众创社区,助力青年创业创新,实现居民小区和创客社区辐射互动。
项目建成后,张麻车小区从一个老旧街区蜕变成为集文化、休闲、创业于一体的优选之地。通过游客观光、餐饮、商铺出租、承接影视剧拍摄等方式,实现年营业收入30多万元,有力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帮助村民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