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上午,在东莞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由南城招投标所承接的东莞首宗农村(社区)集体资产交易“交审分离”项目——篁村莞太路南城段76号110商铺出租、篁村莞太路南城段76号112商铺出租、篁村莞太路南城段76号111商铺出租项目最终以26700元/月的价格竞拍成功,这标志着东莞市农村集体资产拉开了“交审分离”试点工作的序幕。
规划先行+专班推进强化“交审分离”顶层设计
2024年以来,在市农业农村局、市政务和数据局的提前谋划、全力统筹下,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市农资办联合成立了农资交易迁改工作专班,为合力深化农村(社区)集体资产交易“交审分离”改革作出了系列探索实践。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市农资办积极联合各镇街有关部门多次探讨、磨合,收集梳理基层需求,协助市农业农村局、市政务和数据局联合起草并印发《关于深化农村(社区)集体资产交易“交审分离”的实施方案》,对公开竞价方式、保证金收取方式、未成交项目的处置方式、信息公开方式等交易的流程细节作出调整,并选取南城、长安、樟木头3个镇街作为试点,明确了农资交易迁改后各级组织架构及各方的职责分工,为各镇街农资交易服务、管理与监督职能相互分离提供脉络清晰的顶层设计。
平台升级+系统改造打通“交审分离”数字通道
结合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充分发挥交易平台“集约化”优势,在与市农资办做好数据交互工作的基础上搭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系统,一方面通过强化信息公开和阳光操作,以模块化思维打造“不见面”网上竞价模式,支持优先权人身份自动匹配、资格前审与后审并联、网上报名“先到先得”、线上自主选择保证金缴交关联等创新功能,做到农资项目交易“无缝衔接”、交易体验“无感切换”。另一方面,将续约交易、磋商交易、小额资产交易等非竞价类型项目纳入农资交易业务系统中,推动农资交易从交易数据的实时推送转化为交易流程各环节的实时数据交换,实现与农村资产管理、合同管理、信用监管的全链条闭环,打造“全链可溯”的交易生态,为深化农村(社区)集体资产交易监督审查与交易服务职能相分离、交易平台与农村“三资”管理平台相分离提供坚实支撑。
业务培训+宣传指引提升“交审分离”试点成效
实施方案印发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农资办迅速响应、密切配合开展试点工作。同时,双方组建队伍分别到南城、长安、樟木头等试点镇街进行现场协调,积极听取响应基层需求,全方位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助力试点镇街快速解决问题,及时复盘梳理存在短板与有效经验。
截至9月6日,南城、长安、樟木头等镇街共成功发布7宗农资交易试点项目,为我市其他镇街推动农资项目“交审分离”试点工作的全面铺开,取得良好开端。
东莞首宗农村集体资产交易“交审分离”项目的顺利成交,对各镇街发展好农村集体经济,营造更加阳光透明和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意义重大。接下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农资办将继续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线,完善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优化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系统功能,引导各镇街全面做实做细业务培训、宣传服务,积极吸收转化优秀的实践成果与经验做法,推动各镇街农村集体资产项目提高市场化配置效益,调动基层农村(社区)集体盘活存量资产、提高经济社会效益的积极性,助推东莞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