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飞天”一词本是动词,描写的就不是具体的某种人、某类人的身份,而是一种状态,一种在空中飞行的状态,后发展为一名词,指在空中飞行时的神,飞天在佛教艺术中包括较广泛的诸天形象,仅仅限于乾闼婆和紧那罗。选项:A:错B:对答案:【错】2、问题:飞天来自(),它的原型是印度神话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紧那罗与乾达婆,他们最早都为婆罗门教中的神。选项:A:希腊B:罗马C:印度D:埃及答案:【印度】3、问题:()中的飞天,与洞窟创建同时出现,形象丰富、绘制精美的飞天就成了中国式飞天的典型代表,几乎窟窟有飞天。选项:A:龙门石窟B:云冈石窟C:麦积山石窟D:敦煌莫高窟答案:【敦煌莫高窟】
4、问题:敦煌莫高窟()时期出现西域飞天、中原飞天、道教飞仙“三位一体”的特点。选项:A:西魏B:北魏C:北凉D:隋唐答案:【西魏】
5、问题:敦煌莫高窟()时期:飞天转换为宫娥舞女,多现世俗风情选项:A:唐B:北魏C:北凉D:西魏答案:【唐】
6、问题:飞天,从表面上看只不过是佛教艺术的一种造型,但它在石窟佛寺中产生的艺术效果,却光彩夺目,而且广泛流传于民间,经久不衰,获得了独立存在的价值。飞天的发展,不能体现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没有强调天人的相通、协调、和谐统一。选项:A:错B:对答案:【错】
1、问题:石窟艺术是我国传承脉络最为清晰、关联性最为密切、体系最为完整、内容最为丰富、真实性和完整性保存最好同时也最为脆弱的文物类别。选项:A:对B:错答案:【对】
2、问题:暴露于自然条件下的石窟文物能够保存至今,和古人的聪明才智以及保护措施密不可分。古人对石窟艺术的保护工程和保护措施是从设计建造时就已开始,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预见性。主要保护措施有()选项:A:修补佛像B:选址得当C:加凿窟檐D:开凿排水沟答案:【修补佛像;选址得当;加凿窟檐;开凿排水沟】
3、问题:石窟艺术保护和传承的基本历程主要表现在:第一阶段:20世纪50—70年代,以环境清理及除险工作为特点;第二阶段:20世纪80—90年代,以多学科合作为特点的综合性保护工作;第三阶段:21世纪以来,以预防性保护与大规模本体修复为特点。选项:A:对B:错答案:【对】
4、问题:石窟艺术保护和传承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选项:A:人为活动的破坏B:裂隙切割造成岩体变形、垮塌C:风化破坏病害D:水的侵蚀病害答案:【人为活动的破坏;裂隙切割造成岩体变形、垮塌;风化破坏病害;水的侵蚀病害】
5、问题:石窟艺术保护人为活动的破坏主要包括()选项:A:人类宗教信仰活动产生的破坏B:人类生活活动产生的损害C:人为的盗窃破坏答案:【人类宗教信仰活动产生的破坏;人类生活活动产生的损害;人为的盗窃破坏】
6、问题:外国“探险家”肆意破坏,1924年白俄军队流窜至敦煌,被当局安置在莫高窟附近。这些流寇在洞窟内做饭甚至涂鸦,对壁画的危害无法估量,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对莫高窟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浩劫。他们盗走的文物,大多是佛教艺术的精华和中西文化交流的宝贵见证。选项:A:错B:对答案:【对】
7、问题:石窟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建议包括()选项:A:通过互联网,实现数字石窟资源库的全球共享功能,实现石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不断学习与创新中传承非遗C:弘扬为目的,让更多人认识石窟D:加大与国内外艺术高校的联系与合作,加大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加强石窟寺保护研究人才及队伍建设答案:【通过互联网,实现数字石窟资源库的全球共享功能,实现石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不断学习与创新中传承非遗;弘扬为目的,让更多人认识石窟;加大与国内外艺术高校的联系与合作,加大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加强石窟寺保护研究人才及队伍建设】
2、问题:下列()石窟不在银山以西主要的石窟。选项:A:拜城克孜尔石窟B:麻扎伯哈石窟C:森木塞姆D:吐峪沟石窟答案:【吐峪沟石窟】
3、问题:下列()石窟不是黄河以西的石窟选项:A:敦煌莫高窟B:张掖民乐县境内石窟群C:榆林窟D:天水麦积山石窟答案:【天水麦积山石窟】
4、问题:下列()石窟不是西南(四川、重庆、云南)石窟艺术选项:A:麦积山石窟B:大足城北龙岗山石窟C:广元皇泽寺与千佛崖D:石钟寺区石窟答案:【大足城北龙岗山石窟】
5、问题:山西石窟艺术分布主要包括:大同云冈石窟、天龙山石窟、宝岩寺石窟、龙山道教石窟。选项:A:错B:对答案:【对】
6、问题:河南石窟分布主要包括:龙门石窟、巩县石窟、渑池鸿庆寺石窟、安阳宝山石窟、灵泉寺石窟、汤阴山前咀村石窟等。选项:A:对B:错答案:【对】
1、判断题:石窟艺术是我国艺术宝库的瑰宝,也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的珍贵资料,又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石窟艺术不是佛教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选项:A:对B:错答案:【错】
2、判断题:石窟艺术包括河南洛阳的云岗石窟。选项:A:错B:对答案:【错】
3、判断题:中国石窟艺术源远流长,分布广阔,追其渊源,它是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与弘扬而兴盛发展起来的。选项:A:对B:错答案:【对】
4、单选题:英国()所著的《犍陀罗佛教艺术》一书,认为达尔拉际卡发现的公元25年左右塞族统治时期所雕造的一身菩萨像,就是把佛正式人形化的最早作品之一。选项:A:约翰马歇尔B:熊彼特C:雅各布-霍兰德D:凯恩斯答案:【约翰马歇尔】
5、多选题:河西四郡是指()。选项:A:酒泉B:武威C:张掖D:敦煌答案:【酒泉;武威;张掖;敦煌】
6、单选题:石窟是展示()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和再现形式。选项:A:建筑艺术B:绘画艺术C:雕塑艺术D:佛教艺术答案:【佛教艺术】
7、判断题:新疆石窟,雕像主要是释迦和菩萨单独像,其次还有佛本生,佛本行(即如何苦行,忍辱,寻求解脱)等故事画像。选项:A:对B:错答案:【对】
8、判断题:宋代石窟艺术体现更多的是释、道、儒三教的结合,特别能体现的就是大足石门山石刻艺术,除佛教造像外,还创造了释、道、儒联合造像和单独的道教造像(大足龙岗山与宝顶山)。选项:A:对B:错答案:【对】
9、判断题:莫高窟156窟《张议潮统军出行图》画面疏密相间,节奏鲜明,色彩华丽,形象生动,展现了一支威仪赫赫的凯旋之师。在敦煌壁画中,这是一幅少见的、极珍贵的现实题材作品,同时是有重大史料价值的历史画。选项:A:对B:错答案:【对】
10、单选题:由敦煌到永靖炳灵寺,东延伸至天水麦积山,其早期造像,壁画的题材、风格完全是相同的,包括云冈早期的第16-20窟,7和8窟,造像的题材与风格与河西、天水等地区早期造型风格是相同的,说明石窟艺术是沿着()的路线发展的。选项:A:由南向北B:由北向南C:由东向西D:由西向东答案:【由西向东】
11、判断题:敦煌莫高窟唐代塑像中,最引人注目的是96窟的初唐造像和130窟盛唐造像的南北二大佛。前者高33米,后者高26米。选项:A:错B:对答案:【对】
12、单选题:中国石窟艺术,是在()佛教传入我国,最早在新疆地区发展并传入中原,历经千年的发展历程,从北魏至隋唐,是开凿的鼎盛时期。选项:A:
魏晋
B:
汉魏
C:
隋代
D:
唐代
答案:【
】
13、单选题:在中国禅宗对中国文人和美学思想产生重要影响。比图唐代诗人、画家()将禅的意境、诗境、画境融为一体,“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对他提倡的文人画是最好的概括,后人将他尊称为文人画宗师。选项:A:苏轼B:戴进、吴伟C:赵孟頫D:王维答案:【王维】
14、多选题:天王、力士是佛的守护神,称护世四王,包括:()。选项:A:持国天王B:增长天王C:广目天王D:多闻天王答案:【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多闻天王】
15、多选题:遍布世界的宗教艺术,如()都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精品,因此,艺术发展的原动力就是宗教。选项:A:人物写生B:古罗马神庙C:石窟艺术D:金字塔答案:【古罗马神庙;石窟艺术;金字塔】
1、多选题:敦煌壁画中的建筑画,以(),使历史记载中模糊的建筑形象清晰起来,封于它的研究,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选项:A:地形地貌B:相封准确的艺术形象C:独特气候D:丰富的内涵答案:【相封准确的艺术形象;丰富的内涵】
2、多选题:由于敦煌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自古以来就是东南亚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向东通过河西走廊,去往()。选项:A:日本B:洛阳C:长安D:朝鲜答案:【日本;洛阳;长安;朝鲜】
3、判断题:敦煌石窟的彩塑、壁画即是弘扬佛法、化度众生的宣传品,同时带有浓厚的世俗之情,是面向社会、面向生活、面向众生的历史记录。敦煌莫高窟被誉为“中世纪的百科全书”。选项:A:对B:错答案:【对】
4、判断题:莫高窟造像均为泥制彩塑,分为单身像和群像。造型生动、神态各异。选项:A:错B:对答案:【对】
5、单选题:如果说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居于全国石窟之冠,那么,()就是仅次于莫高窟的壁画艺术宝库。壁画多为唐代至元代的作品。选项:A:西千佛洞B:莫高窟C:榆林窟D:文殊山答案:【榆林窟】
6、判断题:北魏时期,敦煌地区的佛事异常繁盛。公元516年北魏改敦煌为瓜州,该地成为东西交通的主要驿站。瓜州刺史元荣信奉佛教,使得敦煌石窟、寺庙不断增多,为隋代石窟艺术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续接和筑基作用。选项:A:对B:错答案:【对】
7、多选题:尊像画包括佛教崇拜的各种神像以及()等诸天护法神的尊像。选项:A:三世佛、七世佛、千佛B:说法图、说法像C:释迦牟尼像、弥勒像、阿弥陀佛像、释迦多宝并坐像D:各种菩萨、声闻、佛弟子、与天龙八部答案:【三世佛、七世佛、千佛;说法图、说法像;释迦牟尼像、弥勒像、阿弥陀佛像、释迦多宝并坐像;各种菩萨、声闻、佛弟子、与天龙八部】
8、单选题:敦煌壁画中的释迦说法图和说法像,极盛于(),晚唐逐步衰退,画中的释迦佛像多施无畏印和与愿印的事实,说明一般民众接受佛教,理解佛教的基本心态。选项:A:明代B:元代C:清代D:北朝、隋朝、初唐、盛唐答案:【北朝、隋朝、初唐、盛唐】
9、判断题:药师佛全称是“药师琉璃光如来”,简称“药师如来”。是东方净土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和左边日光遍照菩萨,右边月光普照菩萨,合称“东方三圣”、“药师三尊”。选项:A:错B:对答案:【对】
10、判断题:敦煌尊像画中的七佛像,最早绘于西汉时期。壁画上七佛一字横排,佛结跏跌坐,须弥座和莲花座,着通肩袈裟,作说法印,两侧胁侍菩萨。选项:A:对B:错答案:【错】
11、判断题:文殊菩萨骑乘六牙白象,六牙白象是普贤菩萨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理德的重要象征。头戴宝冠,身饰璎珞,手持青莲或玉如意,有天人眷属相伴。选项:A:对B:错答案:【错】
13、判断题:经变画一般多是以一部佛经为内容所作的巨型经变图画,以佛为中心,佛在中央,两侧分列弟子、菩萨、诸神,同时再点缀些生动活泼、载歌载舞的飞天与乐伎形象。选项:A:对B:错答案:【对】
14、多选题:吐蕃占领敦煌前修造的第148窟的弥勒经变,其特点描述正确的是()。选项:A:“庄稼一种七收”的场面很大,一片繁忙景象B:色彩如新C:婚礼中多了“奠雁”之仪D:“上生”部分画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兜率陀天宫”(其题记至今清晰可见),天宫内宝树森棋布,楼台亭阁不计其数,弥勒菩萨正在说法答案:【“庄稼一种七收”的场面很大,一片繁忙景象;色彩如新;婚礼中多了“奠雁”之仪;“上生”部分画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兜率陀天宫”(其题记至今清晰可见),天宫内宝树森棋布,楼台亭阁不计其数,弥勒菩萨正在说法】
15、单选题:在()窟有两件供器,器形很美,充分反映出唐代宫廷使用的错金银器皿的水平。它表示的是“七宝钵器自然在前”,“百味饮食自然盈满”。选项:A:148B:220C:302D:305答案:【220】
16、判断题:现存各时期本生故事画近20种,如“月光王施头”、“九色鹿合己救人”、“萨埵那舍身饲虎”、“尸毗王割肉救鸽”、“须阁提割肉奉亲”、“善事太子入海求珠”等。选项:A:错B:对答案:【对】
17、多选题:敦煌石窟图案画主要有()。选项:A:椽间图案B:藻井图案C:各个时期都有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D:边饰图案答案:【椽间图案;藻井图案;各个时期都有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边饰图案】
18、判断题:就造像用材而言,甘肃河西地区多砂岩,山崖质地结构粗糙松软,不利于雕刻,这就决定了古代匠师在雕塑敦煌石窟造像时一般采用泥塑与彩绘相结合的方法。选项:A:对B:错答案:【对】
1、单选题:()是中原地区佛教造像的初始阶段,造像风格都有浓重的印度和西域色彩,佛像的形象气质、袈裟形式等都是外来特点为主。选项:A:北魏至北周B:北周至北魏C:后秦至北魏早期D:北魏至隋代答案:
2、单选题:()是雕塑风格逐渐向中国化过渡的时期,造像风格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为了便于研究,考古学家将麦积山石窟北魏时期的造像,依据艺术风格的不同分为三个阶段,既早期、中期、晚期。选项:A:隋代B:后秦C:北魏D:北周答案:
3、单选题:麦积山石窟在()的造像在继承早期的浑厚、质朴、整体造型刚健有力等特点的同时,开始向秀骨清像过渡,造像气质中的神秘气息减弱甚至消失,代之的是清新秀丽、自然亲切的人间情调。就像在北方刚劲大气的文化氛围中吹入了一股江南水乡文雅秀丽的风气,传递了这一时期特定的造像的宗教思想。选项:A:北魏中期B:盛唐时期C:初唐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
4、单选题:()的壁画更是汉民族绘画的继续和发展。是最接近南朝文化特征或说是和玄学思想最托为契合的造像风格,是最接近当时士大夫理想之美的一种造像风格。选项:A:明清时期B:北魏中期C:北魏后期D:盛唐时期答案:
5、判断题:麦积山石窟当时的信众或工匠选择在这个很偏僻的位置开凿第一窟,是因为这个位置靠近地面,不需要搭设栈道,在开凿和后期的供奉方面都很方便。选项:A:对B:错答案:
6、判断题:麦积山迦叶长眉、深目、高鼻,面颊清瘦,双手合十,恭身而立。这是以西域僧人为模特并对面部五官进行了合理的夸张而塑作的弟子形象;长眉遮目,眼窝深陷,高鼻如勾,额际有三道深深的皱纹;张嘴露齿,似正要开言;把一个老成持重、沉着坚毅、饱经风霜的老僧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选项:A:对B:错答案:
7、单选题:在麦积山被称为国宝的第()窟,在主佛头光中,有12身精美绝伦伎乐飞天浮雕,他们载歌载舞,栩栩如生,他们的体态和神情真实活泼。选项:A:126B:169C:127D:121答案:
8、单选题:在麦积山石窟所有的石刻造像中最具研究和观赏价值的一块碑刻是()窟碑刻,它将众多的佛传故事用浮雕的手法集中雕刻在一块石碑上,故称为佛传碑。选项:A:220B:112C:133D:57答案:
9、判断题:麦积山石窟135窟从上向下的施工办法,就避免了从窟门开始施工,然后再仰面向上开凿时的不便用力和容易塌方的弊端,既省工省力,又保证了安全,施工方法极为科学。选项:A:错B:对答案:
10、判断题: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东魏和西魏,西魏政权依然把佛教推崇为国教。麦积山在西魏时期形成了开窟造像的第三次高潮,这一时期留存下来的洞窟都是大型仿木构的飞檐石室和崖阁。选项:A:错B:对答案:
11、单选题:()时期,麦积山石窟造像风格再次发生转变,北周是麦积山开窟造像的第四个高潮。也是麦积山石窟艺术史上的创新阶段。选项:A:北魏晚期B:北周时期C:明清时期D:北魏中期答案:
12、判断题:“曹衣出水”就像是人体穿着单薄的衣服在水中洗浴后出水时的情景,是受到了印度恒河地区艺术风格的影响(该地区气候炎热,人们常穿着衣服在河中洗浴,至今这一习俗仍很普遍)。选项:A:对B:错答案:
14、判断题:这种绘塑结合,奇特而又精妙的壁画,与塑像和谐统一,不但气韵生动,而且大有脱壁欲出的艺术表现效果。这便是麦积山石窟壁画艺术中的精品之作“薄肉塑飞天”。它的出现是石窟艺术史上的伟大创举,在国内是罕见的。选项:A:错B:对答案:
15、单选题:麦积山()窟除了称上七佛阁外,还俗称为“散花楼”。选项:A:78B:4C:11D:5答案:
1、判断题:历史上的大同叫做平城。选项:A:对B:错答案:
2、判断题:云冈石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选项:A:错B:对答案:
3、判断题:云岗石窟依山开凿,根据山势起伏,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选项:A:对B:错答案:
4、判断题:按云冈石窟形制和造像风格又可以分为早中晚三期。选项:A:错B:对答案:
5、判断题:2003年12月14日,云冈石窟被正式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21世纪中国第一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选项:A:错B:对答案:
6、判断题:公元五世纪由皇家主持开凿的云冈石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南亚、中亚佛教雕刻艺术相互融合、碰撞所产生的结果。选项:A:对B:错答案:
7、判断题:汉代皇帝笃信佛教,是云冈石窟开凿的重要原因。选项:A:对B:错答案:
8、单选题:在太武帝执政期间,北魏发生了灭佛事件,公元446年三月,拓跋焘下令,先尽诛天下沙门,佛寺被毁,佛像被焚。僧人被杀,佛教遭遇了传入中国以来的()灭顶之灾。选项:A:第三次B:第一次C:第六次D:第五次答案:
9、单选题:云冈石窟第()窟的主佛正是孝文帝心目中完美帝王的形象。选项:A:2B:3C:5D:4答案:
10、判断题:清代为了防范外族入侵,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万历二年(1574年),先后在石窟寺建起上、下两座城堡,称“云冈堡”。云冈石窟之名即由此而始。在云冈堡周围,还建有烽火台八座。选项:A:对B:错答案:
11、判断题:云冈石窟从洞窟的形制和雕刻艺术分析研究,有关专家将云冈石窟的开凿年代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选项:A:错B:对答案:
12、判断题:云冈石窟早期洞窟有淳朴的西域风格,由五个主要洞窟组成,即现编号的16、17、18、19、20窟。它气势恢宏,壮观古朴,场面开阔,为北魏早期的石窟,是云冈石窟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选项:A:对B:错答案:
13、单选题:威严的气质对于一个帝王来说远远比英俊的面容更重要。昙曜和工匠们依旧沿用了()佛像的形态,只是在表情和比例上做了微妙的改动。选项:A:希腊B:印度C:埃及D:罗马答案:
14、单选题:云冈石窟第()窟是云冈最大的洞,约开凿于公元465至494年,是云冈石窟中的精髓。由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夕开凿,人们习惯将这些石窟称为“孝文石窟”。选项:A:1B:2C:3D:5答案:
15、判断题:第8窟佛像都有“冕服式”的特点,其长裳下部象扇形那样向两侧翻转飘扬,衣纹呈现出极有规律的连续波状线。选项:A:错B:对答案:
1、判断题:早在春秋战国时代,龙门有“闕que塞”之称。选项:A:对B:错答案:
2、单选题:对洛阳的龙门胜景,大都留下了美好的诗篇。唐诗人()在《修香山寺记》中记载:“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选项:A:韦应物B:白居易C:杜甫D:李白答案:
4、多选题:龙门石窟群中各个时代的窟分布大致可以划分为西山、东山两个区域。西山区域包括()。选项:A:摩崖三佛龛区、万佛洞区B:莲花洞区、奉先寺卢合那龛区C:古阳洞区、极南洞区D:宾阳洞区、敬善寺区答案:
5、单选题:龙门造像第一龛——摩崖交脚弥勒像龛的题材内容、雕刻手法,继承()造像的传统,基本上保留云冈的特点、风貌,但此窟是龙门石窟造像的先声,在龙门石窟史上所占据的特殊的历史地位是不容忽视的。选项:A:敦煌石窟B:云冈石窟C:麦积山石窟D:大足石窟答案:
7、判断题:从对古阳洞所做的初步考察和测绘看,古阳洞是利用一个天然的石灰岩、岩洞、即喀斯特镕洞开凿成窟的。选项:A:对B:错答案:
8、单选题:()有不少浮雕礼佛图,本生故事和成套的佛传故事浮雕,显示了我国古代匠师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熟练的艺术表现力。选项:A:莲花洞B:古阳洞C:万佛洞D:宾阳洞答案:
10、单选题:
开凿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后来因发生了宫廷政变以及主持修造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仅完成了一所即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才完成了主要造像。选项:A:盛唐B:隋唐C:北宋D:南宋答案:
11、单选题:宾阳洞中前壁还雕有珍贵的浮雕画,“皇帝礼佛图”和“皇后礼佛图”,这两幅浮雕礼佛图反映了()宫延的佛事活动。非常可惜的是,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被盗往国外,现在分别陈列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美国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选项:A:北魏B:西魏C:北周D:东汉答案:
12、判断题:宾阳南洞内正壁是具有北齐时期风格的五尊大像: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他们头部硕大、肩胸圆浑、身躯如柱,已不同于北魏时期清瘦、秀劲的造型。可以说是由北魏“秀骨清像型”向唐代“褒衣博带式”转化的一种“过渡型”。宾阳南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魏王李泰为其生母,长孙皇后做功德而建,是在北魏废弃的基础上又续凿的,属于过渡时期的作品。选项:A:对B:错答案:
13、多选题:按佛教说法,佛有三身,描述正确的是()。选项:A:报身——即佛经过长期修行而获得的“佛果”之身B:真身——是佛的正真身体C:法身——是佛的本来之身D:应身——即佛为“超度众生”而显现之身答案:
14、单选题:()卢舍那即所谓报身佛,译名“净惭”。主尊像为结跏跌坐中央的卢舍那像,全像通高17.14米,其中头部高4米,两耳为1.9米高,为龙门石窟最大的佛雕。选项:A:看经寺B:奉先寺C:敬善寺D:香山寺答案:
15、判断题:看经寺区是武周到盛唐的一个造像中心,位于香山寺南。它以看经寺为主,往北有二蓬花洞、四雁洞和箩圈沟[老君坝沟)的两个造像小窟并十几个空龛。它还包括看经寺上方的吐火罗僧宝隆造像龛等。选项:A:对B:错答案:
1、多选题:中国石窟艺术作为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有许多价值,可以说中国石窟自凿建发展和完善至今就是集()等价值于一身,具有重大的意义。选项:A:服饰、医药B:建筑、书法C:经济、旅游D:宗教、美术答案:
2、多选题:石窟壁画中,表现了历代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包含()。选项:A:
单独的艺术
中国古代生活的写照
中国古代科技史的记录
个性化的艺术
答案:
3、判断题:中国石窟艺术也是书法艺术史的宝藏。它所保留的题记、碑刻都是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是书法艺术的代表,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拥有巨大的书法艺术价值。选项:A:对B:错答案:
4、多选题:中国石窟艺术中有音乐题材洞窟很多,绘有众多乐队、乐伎及乐器,涵盖了不同乐队和()各类乐器选项:A:弹B:吹C:打D:拉答案:
5、判断题:中国石窟中长达千年的建筑形象资料,向我们展示了一部中国建筑史。同时也反映了北我国古代建筑的面貌,填补了古代建筑资料缺乏的空白。选项:A:对B:错答案:
6、多选题:中国众多的石窟遗址是历史的产物,能够给人类提供重要的、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它()选项:A:为科学史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B:反映了当时社会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创造能力。C:具有科学研究价值。D:对科技史的修正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答案:
7、判断题:在研究、了解中国石窟艺术博大精深的多方面价值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中国石窟艺术不仅是珍贵的古代文化艺术遗产,而且也是现代艺术创作的资源宝库和营养源泉。选项:A:错B:对答案:
8、判断题:博大精深的中国石窟艺术不仅承载着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思想智慧,且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