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章节重点知识总结

辛亥革命不彻底,未从根本上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社会思想领域为配合袁世凯称帝掀起复古逆流;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民族工业的崛起;

(2)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

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两大口号:民主(Democratic)与科学(Science)

(3)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其酝酿过程中,派生了五四文学革命,它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开端。

(4)五四文学革命发起与开展情况:

主要发起者:陈独秀(1879-1942)、胡适(1891-1962)、李大钊(1889-1927)、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等

主要阵地:《新青年》(初名《青年杂志》)新青年》编委会成员: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高一涵、胡适等

《新青年》:

《新青年》: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阵地,1915年在上海创刊,由陈独秀主编,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新青年》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和社会进化论。从而掀起了五四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

发表于《新青年》文学革命重要文献:

(1)1916年10月《新青年》二卷二期(通信栏)胡适率先提出“文学革命需从八事入手”;

(2)1917年1月《新青年》二卷5期,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将“八事”概括为“八不主义”,提出“文言统一”的主张,打出白话文和施、曹、吴现实主义作品是中国文学之正宗,正式揭开文学革命序幕;

(3)1917年2月《新青年》二卷六期《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正式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推倒阿谀的、雕琢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4)1918年12月《新青年》五卷六期,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提倡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文学,对胡、陈的文学革命理论具体化和深刻化;

(6)1919年《新青年》六卷五号为“马克思主义专号”,由李大钊主编,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二、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

理论及文学译著:

严复译赫胥黎《天演论》;严复译史妥夫人《黑奴吁天录》、《一磅肉》(莎剧);林纾译小仲马《茶花女遗事》;鲁迅、周作人译《域外小说集》……

外国文艺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1)引起文学观念的重大变化;

(2)对创作方法的明确意识和自觉运用;

(3)文学题材和主体方面的新突破;

(4)促进了文学题材的创新和创立;

(5)极大地丰富了和提高了艺术描写手段。

三、新文学社团与流派

1、主要社团:

(1)文学研究会——1921.1在北京成立,由周作人、朱希祖、郑振铎、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等十二人发起。

文研会主张:“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一般的问题”。会员的创作多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尤其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矛盾与冲突。创作方法上强调写实主义,故习称“为人生”派。较多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

文研会会刊:《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

(2)创造社——1921.7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寿昌、穆木天等。

文学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认为作者必须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追求文学的美感,同时也强调文学的时代使命,因而文学主张本身存在矛盾。创作方法上倾向浪漫主义。侧重自我表现,有浓重的抒情色彩。文学史习称“为艺术”派。

创作社会刊:《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

创造社以1925年“五卅”惨案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后期因增加了李初梨、冯乃超、李一氓、阳翰笙等人,他们提出了“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使创造社出现“左”倾倾向。1929年终被当局查封。

(3)新月社——1929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多为英美留学生。最初开展戏剧活动,1925年以徐志摩为核心逐渐形成新月诗派。1926年6月之后,由于徐、闻等人陆续离京南下,新月社无形中解散。1927年,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上海创办新月书店,出版《新月》月刊,《诗刊》季刊,成员增加了陈梦家、方玮德、林徽因、方令孺等,形成后期新月派。新月社至1932年停止活动。

新月派是一个自由主义作家团体,受西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影响较深,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却比较重视。创作上倡导新格律诗,对中国新诗发展有较大贡献。

(4)语丝社——由《语丝》杂志主要撰稿人形成的同人团体。《语丝》杂志1924年11月创刊,主要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因倡导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

语丝社的文学主张是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因而积极开展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主要成员有: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等。鲁迅是语丝派的主将。

(5)其他社团——未名社、南国社、浅草-沉钟社、湖畔诗社等。

四、五四文学创作实绩及其特点

1、实绩:

小说方面—鲁迅《狂人日记》(1918/5《新青年》)《孔乙己》(1918/12)《药》(1919/5)……黄庐隐《海滨故人》(1917)

新诗方面—郭沫若《女神》(1921/8)胡适《尝试集》(1920/3)沈尹默《人力车夫》《三弦》、刘大白《卖布谣》《田主来》、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1920)《相隔一层纸》《滑稽歌》《学徒苦》、汪静之《蕙的风》、周作人《小河》,以及朱自清、鲁迅(唐俟)、冯雪峰、康白情等人的诗作

散文方面——最早五四散文由于文学论战需要,多为议论文,1920年周作人的《美文》是白话散文由议论文向抒情文演进的转折点。

抒情文(美文)代表作家——朱自清、俞平伯、冰心、周作人等;

议论文(随感录)代表作家——鲁迅、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

剧本方面——胡适独幕剧《终身大事》(1919/3)、汪仲贤《好儿子》(1921)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THE END
1.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22(下)(第四版)图书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22(下)(第四版)豆瓣评分:0.0 简介:《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22》(上、下册)由朱栋霖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6》(上、下册)修订、改版而成,是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国现当代文学”配套教材。上册是https://m.douban.com/book/subject/36481044/
2.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22(上)第四版朱栋霖中国现当代文学配当当北京大学出版社旗舰店在线销售正版《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22(上)第四版 朱栋霖 中国现当代文学配套教材 阐释文学发展 文学史现象 文学大事记 北京大学旗舰店正版》。最新《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22(上)第四版 朱栋霖 中国现当代文学配套教材 阐释文学发展 文学史http://product.dangdang.com/11356680679.html
3.33407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5—2022(精编版)(第二版)宣传画册《中国现代文学经典 1915—2022》(精编版)(第 二版),是与朱栋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1917— 2016》(上、下)、《中国现代文学史 1915—2020》(精 编版)相配套的作品选,在《中国现代文学经典 1917— 2010》(精编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此次修订,一是 https://www.yunzhan365.com/basic/10075862.html
4.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8第四版上下册朱栋霖课后习题答案解析《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8第四版上下册》是大学中文系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涵盖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了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本教材由知名学者编写,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史具有重要意义。 在开始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8第四版上下册》时,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学习资料,如课件、https://blog.csdn.net/weixin_58833001/article/details/137101585
5.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8(第四版)上册本次修订,在保留第三版编写特色的前提下,根据新的研究成果和文学发展状况更新百年中国文学史叙述,体现本书内容的前沿性。全书分为上编现代文学(1915—1949)和下编当代文学(1949—2018),学术观点严谨、新颖,史料翔实,思路清晰,突出对经典作家和作品的解读。每章设“研习导引”,提炼重要的学术争论问题,供提升性学习https://xuanshu.hep.com.cn/front/book/findBookDetails?bookId=5e0b819cb0b2bda7c523c218
6.互联网时代:文学史著的学理化与追求——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8》(第四版)(上、下册) 中国百年激变,推动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代有新编。自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以来,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卷本、简编本),代代问世。新的文学史著的活力一般在10多年至20年内。朱栋霖等主编《https://m.yunnan.cn/system/2020/11/10/031111108.shtml
7.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1915—2020(第四版)(两卷本下册)本书为朱栋霖版《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8》(第四版)的两卷本配套作品选,为本专业**全国性影响力的***教材之一,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现代文学(1915―1949),下册为当代文学(1949―2020),旨在以新的文学史观和文学观遴选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以最精练的选目呈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缩影,为高校现当代文学的教https://m.kongfz.com/item/49503900
8.第4版《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8》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章节题库学习及考试资料整理汇编 ——备考冲刺篇—— (考点或配套习题突击训练专用) 第 1 页,共 144 页 10/1 第 1 页,共 19 页 9/4 考点/配套习题—突击冲刺训练专用学习考点整理 第4版《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8》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章节题库 第第 22 页,共页,共 144144 页页 9/2910/1 考点/配套习题https://m.book118.com/html/2022/1001/6214112221004243.shtm
9.《正版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 大中专教材教辅 > 大学教材 > 正版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8 朱栋霖 第四版第4版 上下册 高教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程现代当代文学发展历程 文学考研教材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册(共2 博灿图书旗舰店 许祖华编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 配送至 --请选择-- https://item.jd.com/10104375507559.html
10.西昌学院202436 2022级 汉语言文学1班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22(下)第四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Ⅱ 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9787301341650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朱栋霖、吴义勤、朱晓进 69 2 聂海燕 37 2022级 汉语言文学1班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5-2021(两卷本)(下) 中国现当代文学Ⅱ 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978730132431https://xcc.edu.cn/whcmxy/365743/365751/765220/index.html
11.渤海大学2022年硕士招生复试参考书目鸿知考研网渤海大学2022年硕士招生复试参考书目 渤海大学2022年硕士招生复试参考书目https://www.hongzedu.com/newsinfo/2681122.html
12.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中国现代文学史 1915-2018 下册 第4版 分享 配送 至 选择地区查看预计配送信息 快递:免运费 服务收货后结算 参数 ISBN编号; 出版社名称 商品评价 暂无评价 文轩九月图书旗舰店 进店逛逛 企业认证 6年有赞店 品牌认证 商品说明 更多精选商品 幸福导航 本店人气榜第1 ¥29 快吧一年级上和大人一https://h5.youzan.com/v2/showcase/goods?alias=361pbob87nswm9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