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教材必考知识点(人教部编版统编版)

中国古代史始于中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重点叙述5000多年中华文三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两条基本线索:(1)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及强化

(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两段民族大交融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和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三次大分裂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

四个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封建王朝:

(1)秦朝:结束春秋战国分裂局面实现统一

(2)西晋:结束三国分裂局面实现统一

(3)隋朝: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实现统一

(4)元朝:结束唐末以来分裂局面实现统一

结论: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朝代歌明的演进,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起源、建立、巩固和发展的历程。

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1.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

2.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

3.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

4.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

5.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时空线索】

【中外比较】

【阶段特征】

1.政治:中国进入原始社会,并逐渐形成了部落联盟

2.经济:原始农业出现并不断的发展,原始农耕文化产生,成为向文明过渡的里程碑。

3.关键词索:

在一百多万年前,中华大地上就有人类活动。考古学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为研究中国古人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

【知识结构】

【考点梳理】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貌特征: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4.生产状况:①采集狩猎②学会使用火,保存火种③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

5.社会组织:群居生活

6.地位意义:①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②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

★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作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易错提醒】

1.元谋人和北京人都使用火,但北京人不仅会使用火,还会保存火种,这是北京人进步的.

地方。山顶洞人则更进一步,会人工取火。

2.化石、遗址、遗迹是研究早期人类的主要依据。获得北京人等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的第

一手资料应该通过考古发掘。

3.是否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另外,直立行走对人类进化有重大意义。

4.劳动在从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作用。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2.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兴起和发展的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

4.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我们的祖先由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巨大的变革。

5.历史: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

二、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的生活:

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

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1)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良渚遗址和陶寺都城遗址)。

2)国家的产生是文明诞生的标志之一。

3).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代表:北京人、山顶洞人。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代表:河姆渡人、半坡人。

4).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都能够制造陶器。河姆渡原始居民制造的最具特色的是黑陶,半坡原始居民制造的最具特色的是彩陶。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人文初祖),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自称。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炎帝的贡献(神农氏)

①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②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③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的贡献(轩辕氏)

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舟车,会炼铜,发明了弓箭。

三、尧舜禹的禅让

1.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用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条件是有贤能的人。

2.大禹治水:治理黄河,在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3.治水的方法: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流。

1.考古资料证实者为史实,未证实者为传说。史实是真实可靠的,而传说难免夸张虚构,但不少传说都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极有价值的内容。

2.炎黄联盟后,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华夏族,汉朝以后称为汉族。

3.禅让制实质是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1.为什么说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用火烧烤食物吃熟食,促进了人类体质的发展;用火防寒,增强了人类对抗寒冷的能力;用火

照明,改善了人类的居住条件;用火驱兽,增强了人类的自卫能力。总之,火的使用改善了生存条件,增强了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2.半坡居民与河姆渡人的建筑不同的原因。

主要是气候和地理位置的原因。河姆渡地处长江流域,南方多雨潮湿,干栏式建筑具有通风、防潮的性能;半坡地处黄河流域,属于北方黄土高原,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多风沙,半地穴式房屋有助于保温,坚固利于防风。

3.干栏式房屋与半地穴式房屋的出现说明原始农耕时代人们过上了怎样的生活?出现这样的生活方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房屋的出现说明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已经过上了定居的生活,不再四处迁徙,居无定所。

(2)根本原因:出现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原始农业的出现。农业不同于畜牧业和狩猎等,它是不可移动的,所以原始居民们需要固定生活在一个地方,管理农业。

4.史料

A、概念:史料是研究历史的依据,是研究和编纂历史所用的资料。

B、史料的分类

(1)实物史料: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

(2)文献史料:史书、传记、文献等;

(3)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①口传史料(如远古时期神话传说):有一定的史料价值;②口述史料: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

D、史料价值:

(1)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如实物史料、原始图片等。

(2)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是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例如口述史料、研究著作。

5.历史年代计算——2022版课标教学提示

天干地支纪年①我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用天干和地支组合,每增加一年,天干和地支各向后推一位,每60年一个轮回。如1898年是戊戌年,2018年是戊戌年。

②初中历史重大干支纪年事件: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戊戌变法(1898年)、《辛丑条约》签订(1901年)、辛亥革命(1911年)。

年号纪年①汉武帝首创用年号纪年。汉武帝于公元前140年定年号为“建元”,这一年是“建元元年”。②后来历代新皇帝即位后,都要确定年号。一个皇帝用多少个年号并没有定制。如汉武帝有多个年号。到明清时,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基本只用一个年号,如洪武帝、永乐帝、顺治帝、雍正帝、乾隆帝。

公元纪年

公元纪年法目前世界上通用的纪年方法。把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定为公元元年。公元元年以前,称公元前XX年;公元元年以后,称公元XX年。我国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用这一纪年方法。

公元纪年换算世纪、年代100年为一个世纪,将公元纪年换算为世纪、年代时,纪年百位数字加1,纪年十位上的数字称为年代。示例:公元前221年属于公元前3世纪20年代,1949年属于20世纪40年代。

公元纪年换算世纪前期与后期

公元元年后纪年的1—50年为该世纪前期,51—100年为该世纪后期;公元元年前纪年则恰恰相反,51—100年为前期,1—50年为后期。

示例1:公元1640年是公元17世纪前期,公元1776年是公元18世纪后期。

示例2:公元前260年是公元前3世纪前期,公元前221年是公元前3世纪后期。

(2)不跨公元元年:同为公元前或同为公元后,数字大的纪年直接减去数字小的纪年。示例: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多少周年即2019-1949=70

民国纪年

民国纪年法民国纪年由中华民国政府颁布,标记时称作中华民国××年,简称民国××年。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故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

民国纪年换算公元纪年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相差1911年,即公元纪年-1911=民国纪年示例:1936年是民国多少年即1936-1911=25

【史料实证】

史料1: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紫荆木炭、灰烬层、烧过的土块、石块、骨头和朴树子等。这些灰烬和烧过的东西一堆一堆限定在一定地区。

史料2:河姆渡与半坡居民的房屋

【解读】:(1)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墙壁厚实,冬暖夏凉,是北方建筑的雏形;(2)干栏式房屋有良好的通风和防潮性能,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3)都体现了原始居民因地制宜的智慧,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家国情怀】清明节举行黄帝陵祭祖大典的现实意义。

(1)缅怀先祖的丰功伟绩,表达全体中华儿女尊祖敬宗的民族感情以及整个中华民族追根溯源的文化认同。

(2)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激励爱国情感,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唯物史观】

1.禅让制的实质和表现。

(1)实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2)表现:①首领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的。②首领没有特权。③当选的部落联盟首领要具有高尚的品质。

2.史实与传说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远古传说是在文字发明以前人们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时期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不可否认其中有神话的成分,但其中也存在一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是真实的历史,并已被考古发掘所证实。

(2)区别:史实是完全存在的客观事实,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事,传说则有可能发生过,也有可能没发生过。

…………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为您解决烦忧-24小时在线专业服务

江苏教学资源网,专注于为江苏中小学生提供中小学电子课本下载、PPT课件下载,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资料下载、试卷真题下载、知识点总结及名师教学视频等辅导资料下载。

THE END
1.北京发布最新考古研究成果北京发布最新考古研究成果_北京时间 2024年11月30日,“考古北京(2024)——北京市最新考古研究成果发布会”举行,一系列最新考古成果公布。今年的考古成果,时间跨度数千年,为赓续古都文脉增添实证。 2024年11月30日,“考古北京(2024)——北京市最新考古研究成果发布会”举行,一系列最新考古成果公布。今年的考古成果,https://item.btime.com/474flkhvfoa8q782hgjn2r285m1
2.#历史评论#历史评论2024年第5期目录来自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评论#【《历史评论》2024年第5期目录】《历史评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着力于对重大历史问题的评论、对历史难题的辨析、对历史话题的引导,突出思想性、争鸣性和引领性,在认清历史事实、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大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历史学知古鉴今、资政育人作用,为新时代治国理政和人类命运共同https://weibo.com/7060281712/P2nTe8js6
3.北京公布2024年度考古成果多项重要发现揭晓新闻频道北京公布2024年度考古成果 多项重要发现揭晓(3) 通州路县故城遗址发掘出200余座汉代水井,其中J20内发现多具人类遗骸,为北京地区乃至国内考古所罕见。这批遗骸分属至少8个个体,年龄从两三岁的幼童直至四五十岁的中老年,涵盖各个阶段。除2名未成年人性别不详外,其余6人均为女性,且相互之间不存在三代以内亲缘关系。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1201/47682451_2.html
4.科学网—笔者2024年11月博文分类目录自2018年6月16日起,每篇博文注明编号供查,只是为了核准发布博文的实际篇次(博主发布篇次和科学网统计修正可阅读的误差近百篇左右)。网友欲查阅35626任何一篇,可直接点击博文IP地址。 2024年11月共发博文158(35467-35626)图片2021张,每天发文5篇。 经过四年努力,已完成所藏英文书目、个人论著书目、吕启祥论著目录、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462436.html
5.聚焦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北京市最新考古研究成果发布11月30日,“考古北京(2024)——北京市最新考古研究成果发布会”举行,一系列最新考古成果公布。 点击观看视频 11月30日,“考古北京(2024)——北京市最新考古研究成果发布会”举行,一系列最新考古成果公布。今年的考古成果时间跨度数千年,为赓续古都文脉增添实证。https://www.116.com.cn/articles/9659F8.html
6.中科馆大讲堂故宫里的古代数理化时间:2024年12月7日(周六)10:00-11:30 地点:中国科技馆一层报告厅 题目:故宫里的古代数理化 嘉宾:周乾(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兼职教授) 【嘉宾简介】 周乾博士(后),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博士后合作导师,故宫古建专家。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https://www.cdstm.cn/activity/hysl/202411/t20241129_1081722.html
7.关于上海历史教科书问题——对北京几位历史学家批评的回应——对北京几位历史学家批评的回应 时间:2009年6月9日 作者:周育民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来源:学术批评网 关于上海新编历史教科书问题,自2006年9月以来,争议激烈,至2007年9月宣布新编高一历史教科书停用,但仍余波不断。要了解本文的缘起,有必要先交代一下上海新编历史教科书事件的大致经过。 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115083596/
8.八年级历史期中总结(通用8篇)日本在1997年使用中的5种教科书记述有日本军队在中国北方地区为消灭抗日势力而实行“三光政策”(日语为“三光作战”,即烧光、杀光、抢光),新版教科书记述有关内容的则只有一种。 材料2:关于南京大屠杀,1997年版教科书的记述是“占领了首都南京,据说当时杀害了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约20万中国人”。新版教科书则有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gj54mf.html
9.2024年北京八十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2024北京八十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提示:试卷答案请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签字笔作答。一选择题每小题 1.5分,共 60分1. 下列史实符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0886569.html
10.2024年11月北京市正泽学校—2025学年招聘教师冲刺卷2024年11月北京市正泽学校—2025学年招聘教师冲刺卷(二) 1、单选题 为什么2009年开始的手足口病的表现与往年不一样呢?其根本是因为感染的病毒不同。目前所知多种肠道病毒均可引起此病,其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决,在短时同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其中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http://www.91exam.org/sydwxg/297-4530/4530702-2.html
11.20212022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安一中高一(上)期中政治试卷1929年12月2日,来自北京市郊的一则电报,震动了古人类学界。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将空前丰富而完备的原始人生活遗迹展现在世人面前。以下对原始社会认识正确的有( )①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最低阶段②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生活的基本单位③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是理想的“黄金时代”④https://www.jyeoo.com/sj/b0d9bf19-0225-488a-8a57-1a5d69d6e935
12.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24年年会中山大学哲学系本届年会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中山大学共同主办,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中山大学哲学系共同承办,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现代哲学》杂志社、广东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广东哲学学会、广东伦理学学会共同协办,将于2024年11月23-24日在中山大学南校园锡昌堂召开,敬请关注。 https://philosophy.sysu.edu.cn/event/5493
13.北京大学出版社旗舰店+普通化学原理习题解析 共2册 化学学院化学大学教材教科书教材 普通化学原理第4版习题解析 北京大学备考2024自考教材 课程代码02396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 自学考试学习读本2023年版 高等教育教材自考本科公共课http://shop.dangdang.com/23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