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教研〔2014〕5号)、《武汉大学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武大字〔2023〕19号)、《武汉大学关于基础学科博士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武大研字〔2023〕8号)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研究生课程建设,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加快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的改革,结合《武汉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试行)》(武大研字〔2012〕72号)有关规定,学校决定2024年继续开展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立项工作。同时,对2023、2022年度立项建设的精品课程(含部分往年建设的课程)进行中期考核和结题验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24年度精品课程立项
(一)立项范围
1.一级学科通开课:各培养单位2022年新修订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按一级学科设置、通开通讲的学位课程。建设周期3年,资助经费4万元/项。
2.专业必修课(含研究方向必修课):直接针对二级学科或极具特色的专业方向开设的学位课程。建设周期3年,资助经费2万元/项。
3.公共选修课:针对研究生开设的培养创新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强调多学科交叉渗透、多知识交汇融合的学分课程。建设周期3年,资助经费3万元/项。
4.全英文课程:旨在推进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国际化,教、学、考各环节全程使用英语的学位课程。建设周期3年,建设经费5万元/项。
(二)具体建设要求
1.学科通开课:
(2)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行团队授课,由骨干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参与课程建设的二级学科或研究方向带头人共同承担该课程的讲授与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的编制工作,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3-5人)。
(3)积极开展研究生教学研究与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注重高水平教材建设,教学效果好,研究生评价高。
2.专业必修课(含研究方向必修课):
(1)教学内容应及时反映本学科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学科特色,增强研究生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把握学科脉络的能力,课程体系科学合理,重点突出,以适应高、精、深人才培养的需要。
(3)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方式多样,能够整合教学资源,在教学改革方面特色鲜明,效果突出,研究生反应良好。
3.公共选修课:
(1)课程内容系统、丰富,能够提高研究生创新创业意识与实践能力,拓宽研究生视野;课程体系安排科学、合理,注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任课教师及教学团队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所授课程区别于本科现有通识授课模式,注重探索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及文献评价等方式,有助于研究生丰富知识结构。
(3)课程设置和授课2年以上,选课人数不低于50人,教师队伍稳定,课程教学手段先进、方式多样,课程安排适应学科选修的需要,具有一定的通适性。
4.全英文课程:
(1)原则上立项课程应为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已开设主干课程。
(2)立项课程所属学科原则上应为国家级或省级重点学科,与国外高水平大学有长期稳定的科研合作,具有研究生联合培养基础。
(3)实行项目负责人立项制度。课程负责人及团队成员(不超过5人)应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和全英文教学能力(至少一年以上国外学习经历),从事过三年以上研究生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优先支持已聘请过国外高校教师来校授课课程,鼓励海外副教授以上专家学者领衔主讲。
(4)课程教、学、考全程使用英语。
(6)对于已结题的学科通开课或其他课程建设项目,如获得全英文研究生课程的资助,研究生院按最高资助标准补齐差额。
(7)正在建设中的其他项目课程不得参评。
(8)同一课程(包括名称相同或内容相同)只资助一次。
(三)立项程序
2.2024年3月17日前,学院审核并签署推荐意见后上报研究生院。
3.研究生院组织专家评审,通过评审的课程经公示后立项建设。
(四)其他事项说明
1.本着“成熟一个,立项建设一个”的原则,实行课程负责人和项目承担单位共同负责制。课程负责人应做好教学团队成员的协调沟通与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课程负责人所在单位负责立项课程教学的日常检查与指导。
3.学校按照资助标准对获批立项的精品课程予以投入,鼓励有条件的培养单位给予一定比例的资助。各类资助经费主要用于精品课件制作、课程调研、教学资料收集整理、教材编写及出版等。
4.一级学科通开课、专业必修课程、公共选修课、全英文课程的资助经费均分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三个阶段划拨,划拨比例分别为40%,30%和30%。
5.已结题或正在建设中的学科通开课或其他课程建设项目不得参评。
7.各培养单位在学校资助的基础上,应结合实际为全英文课程教师课酬、课件等教学条件改善提供支持。
8.研究生精品课申报及建设情况将纳入年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之中。
请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高度重视研究生精品课建设立项工作,积极鼓励、认真组织本单位老师参与申报。
二、2023年度精品课程中期考核
(二)考核内容
考核将采取材料评审和课堂检查两种方式。材料评审内容包括:《武汉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中期自评表》(详见附件二)、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程教案、课程参考资料、教学实验大纲(理工类需要提交)、课程网站建设情况和课程PPT;课堂检查包括随堂听课、发放调查问卷和与学生进行座谈等。
(三)需提交材料及其要求
1.必备材料
(1)教学大纲
具体要求:包含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每章或每讲的简要介绍,并注明学时)、团队成员的任务分配(注明主讲老师和课时)、课程重点、难点及采取的教学方法(应注明主要教学手段和方式)。
教学大纲应体现出教学内容与方法上与本科教学的差异性与关联性(全英文教学内容与方法上与国语教学的差异性),体现出教学思想的先进性、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体现出教学团队成员之间既有统一协调又有分工合作,体现出对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
(2)课程教案
(3)教学参考资料目录
具体要求:选取的参考资料应具有一定前沿性和代表性,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且需注明详细情况,包括种类(如著作、论文、外国文献)、作者、出处、发表日期等,全英文教学应包含英文参考资料和原版教材书目。根据需要也可以针对每章或每讲注明参考资料。
(4)课程PPT(选取有代表性的三讲)
具体要求:内容详实,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设计科学,文字清晰、画面生动,表图清晰,模板统一,与教案内容相符,全英文课程PPT要求全英文。
(5)课程网站建设情况(网站建设计划和说明)
具体要求:如尚未建成请提供设计方案,包括组成模块的具体内容及运行方式,网站建设进度、准备情况和建设内容。如已建成请注明网址。
(6)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中期自评表
以上材料均需要提供纸质版与电子版(按材料顺序做好文件夹)。
2.自选材料(不做硬性要求,如有可提交一份纸质版与电子版)
(1)教材编写准备情况,包括:编写计划、教材编写的初稿等。
(2)网站已建成,已投入正式运行。
3.研究生精品课程中期考核可申请延期1年参加。
三、2022年度精品课程结题验收
(二)验收内容
1.教学大纲
具体要求: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每章或每讲的简要介绍,并注明学时)、团队成员的任务分配(注明主讲老师和课时)、课程重点、难点及采取的教学方法(应注明主要教学手段和方式)。
教学大纲应体现出教学内容与方法上与本科教学的差异性(全英文教学内容与方法上与国语教学的差异性),体现出教学思想的先进性、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体现出教学团队成员之间既有统一协调又有分工合作,体现出对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
2.课程教案(选取有代表性的三讲,如果有自编教材可不交)
3.教学参考资料目录
4.课程PPT(选取与教案相对应的三讲)
6.已出版教材或拟出版教材的稿件
7.全英文课程考核时采用的全英文试卷,学生答卷,学生作业(选取两位学生答卷和作业)
具体要求:全英文,能体现课程授课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学习全英文课程的成效。
以上材料均需要提供纸质版与电子版(按材料顺序做好文件夹)。研究生精品课程结题验收可申请延期1年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