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梳理总结框架:建议考生将整理好的关键知识点系统地复习一遍,抓大放小,着重掌握核心考点。
二、加强实战模考练习:考生应严格按照考试要求进行实战练习,做完后自己评分,辨析错题,掌握对应知识点,并经常回顾易错题。
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好的心态是发挥实力的前提,考生要时刻保持平常心。
◆考前应警惕以下不良心理状态
紧张焦虑这一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与考生的能力水平程度、复习准备情况、临场经验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情绪紧张而焦虑,伴随心跳加快、心悸胸闷、坐立难安、手足无措、注意力涣散,有时还会出现大脑一片空白的现象。
情绪低落这一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往往与考生压力过大、对考试结果过度忧虑,又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和顽强的意志有关。心理活动过程通常表现得比较迟钝,软弱无力、萎靡不振、意志消沉、缺乏信心,甚至不想参加考试。
◆应对策略
如果出现暂时性焦虑或低落的情绪,考生可尝试用以下方法,将自己调整到最佳的备考状态:
1.以积极的应考心态引导自己建立积极乐观、不怕失败的良好品格。用正面形象作为自己的激励者,用典型示例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增强信心,并把这种精神运用到考试中。
2.通过合理的应试策略准确了解自己,建立符合实际的奋斗目标。尤其是备考四科的考生,可以根据实战模考的成绩,对各科成绩做出合理分析,争取保三争四或者保二争三。学会运用合理的策略,心态也会更加平和。
3.寻找复习中的乐趣。复习的过程虽充满艰辛,但也应该学会苦中作乐。考生可以试着把知识点运用到生活中,并联系一些夸大、自嘲或者搞笑的线索,放松紧绷的神经,发掘更多的乐趣。
4.保持平常心态。考生的不良心态,通常是由于复习效果未达到期望值而陷入自卑、气愤、恐惧等状态。尤其是每次测试后的错题,让考生逐渐失去信心。因此,考生面对失望的考试结果时,要客观分析自己的备考方法,并积极进行调整,不能被其影响,应笑对挫折,更加努力。
5.学会总结教训。总结教训的方法之一是找到并分析失败的原因。考生应对每次的测试结果做出客观分析,充分总结经验,去掉不必要的担忧,把心理活动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积极调整,相信自己。
6.疏解不良心态。考生心理状态的不稳定会严重影响考试成绩,要学会避免出现过度亢奋或过度消极等情绪。考生可以通过锻炼、吃美食等方式转移注意力,以此来淡化和疏解不良情绪。
8.坚持锻炼身体。健康的身体是保证心理健康的基础。科学研究证明,一些有氧运动,如长跑、打羽毛球、打篮球、游泳等可以让人的机体放松,使人增强信心、精力充沛,从而间接消除紧张和焦虑的情绪。考生平时应加强这方面的锻炼。
六、考生应提前1周做好以下准备事项:
1.预定好行程、住宿;
3.提前查看天气情况,准备雨具等用品;
4.提前准备好考试用品,包括文具袋、身份证、准考证(复印3~4张)、2B铅笔、黑色签字笔、橡皮、铅笔刀、手表、纸巾、水杯、常用药品、常用食品等;
5.2B铅笔需要到正规超市购买,以免因铅笔质量问题导致填涂不合格;
7.严禁携带手机、耳机、电子笔等其他电子设备进入考场。
七、考试前一天注意事项:
1.保持头脑清醒,尽量不熬夜;
2.检查考试用品是否准备齐全;
3.检查准备的汇总知识点或者易错题是否按科目梳理好;
4.检查是否定好闹钟,建议多定几个闹钟;
5.睡前用热水泡脚,喝一杯热牛奶,可辅助睡眠。
八、填涂答题卡注意事项:
2.答题卡分为考生信息区和答题区两部分,填写基本信息时要注意:
(1)考生信息区中,“考生基本情况栏”中的所有项目都应用黑色签字笔填写。考生尤其要注意在填写“报考专业”“报考级别”“专业代码”时,仔细确认后再进行填写。
(2)在“准考证号栏”,考生应在“准考证号”下面的方格中,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准考证号,再用2B铅笔将每个方格中的数字按要求填涂到方格下方对应的数码中。填涂完毕后,再检查一次,保证填涂准确无误。
3.填涂答题卡时要注意以下因不合格填涂而失分的情况:
(1)涂写太轻:大多由于铅笔削的过细,涂写用力太小导致失分;
(2)斜涂:在框内任意斜划一笔或画出框外等情况,会造成机器采集不到信息而失分;
(3)连涂:一笔涂写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紧挨着的答案,会造成机器采集信息失误而失分;
(4)涂写不均匀:阅卷机是根据涂写色差值进行识别答案的,涂写深浅不一,机器往往会形成误判;
(5)擦抹不净:修改时,原来的笔迹擦不干净,造成机器误判;
(6)涂偏:涂得太偏上或太偏下,无法进入“视区”,造成丢分;
(7)漏涂:只将答案写在试卷上而忘了涂答题卡,结果不能得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8)答题卡污损:如果答题卡正面弄上水滴或沾上墨水,桌面不干净把答题卡背面弄脏,用力太大把答题卡弄穿等,都会造成机器采集“信息”失误,造成不应有的失分;
(9)非铅笔涂写:有的考生不按要求用相应的铅笔涂写,机器可能形成误判。
九、考期不要核对答案。考过的科目不要反复纠结是不是选错或者改错,要充分保证考下一科目时有好的心理状态。
◆重要提醒:考生千万不要相信包过、必过等资料,或者可以泄露考题、更改成绩之类的诈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