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课《7的加减法》教案范文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7的加减法》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7的加减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根据实物及图片口编加减应用题,学习7的加减。

2、学习用清楚的语言讲述算式所表达的意思。

【活动准备】

1、背景图2幅,磁性教具兔子、小猫各7个,1--7的数字2组,算术符号“+”、“-”、“=”。

2、幼儿操作材料:纸、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复习7以内的组成和加减。

1、游戏:我的火车几点开。

规则:教师出示不同的算术题(如:3+2=?)问:我的火车几点开?幼儿回答:3+2=5,你的`火车5点开。游戏反复进行几次。

2、出示数字7,复习7的组成。

请个别幼儿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说出7的组成。

二、口编应用题,学习7的加法和减法。

1、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观察:

——图上显示草地上有5只小兔在玩耍,这时教师又在图上贴上两只小兔,请幼儿根据图和老师刚才的操作,用三句话描述图意。

——请幼儿用加法算术来表示图意(5+2=7)

——幼儿认读算式题,鼓励幼儿说出算式中每个数字和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2、出示图二,引导幼儿观察:

——图上显示游乐园里有7只小猫在游戏,这时老师从中拿走3只小猫,请幼儿看图并结合老师刚才的操作,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图意,并列出算式(7-3=4)。

——请幼儿说出算式中每个数字和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三、幼儿操作活动。

1、纸、笔人手一份,幼儿根据图意列出7的加减算式题。

2、检查幼儿作业,一起讲评。

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过渡到根据一副图写出四道算式的探索过程,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四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6、7的加减法正确迅速的计算。

教学难点:

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一图四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学关键:

要把数的组成练习和计算练习紧密结合起来。

教学准备:

小棒、小圆片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做好铺垫

1.口算。(卡片出示)

2+1=1+2=3-1=

3-2=3+1=1+3=

4-3=4-1=2+3=

3+2=5-2=5-3=

2.师生对口令。

设计意图:在教学6、7加减法时,首先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再复习6、7组成,目的是为后续学习6.7的加减法做铺垫。

二、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6和7的组成,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的内容是6、7的加减法。

2.板书课题:6、7的加减法。

3.故事导入:(猴妈妈和小猴)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给数学课增加了趣味性,帮助儿童展开思维,丰富联想,使儿童很自然的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三、放手学生,探究新知

1.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1)出示第42页例题的情境图,并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说明了什么?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减法算式,教师配合学生说的过程在黑板上板书:

5+1=6

1+5=6

6-5=1

6-1=5

2.学习第42页摆一摆的第一、三组例题。

(1)学生摆6根小棒,边摆边计算。

(2)让学生交流自己摆的过程和结果,着重说一说四道题的得数是怎么来的。

3.学习第42页摆一摆第二组例题。

(1)教师出示第二组例题的情境图。

(2)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减法算式,师边板书。

(3)引导学生比较5+2=7和2+5=7,7-2=5和7-5=2的联系。(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根据一幅图可以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联系。)

设计意图:第一环节结合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充分感受一图四式;而接下来的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情境中独立地进行操作,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四式,第三个环节,便是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直观图,自己独立列算式,使学生能够由具体的.实物到看直观图列式,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遵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应用新知,培养能力

1.完成第42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在书上填得数,然后交流、评价计算结果,评价时指定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和方法。

2.完成练习九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在书上填得数,然后交流、评价计算结果。

3.完成练习九第8题。

4.完成练习九第5题。

随机指名学生上来做游戏

5.完成练习九第7题。

设计意图:多样的练习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练习知识、发展思维,一点也不觉得苦和累。

五、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你这节课学会了什么?其实在生活也有很多地方要用到今天学到的6、7加减法,能回家跟爸爸妈妈说一说吗?

设计意图:简单的课堂小结,让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再次获得了满足;教师对课后的要求,巧妙的将学习活动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由书本延伸到了生活。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正确计算7的加减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2.设计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和游戏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3.培养观察、语言表达、动手和初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正确计算7的加减法。

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

教学资源:

课件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复习6以内的口算

2.同学们真是了不起,脑子反应真快呀,只要我们平时养成勤动脑的好习惯,,我们的大脑一定会越来越灵活的。但是小老鼠呀它不会,它找到了两堆土豆这些土豆不在一块小老鼠就不知道有多少个了,你们愿意帮助它吗?(愿意)那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老鼠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一共有多少个?

(1)出示第一幅图并引导学生观察,提出来问题: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来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描述图中的情境。根据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思考你能提出哪能些数学问题,学生只要提出的.问题合理,老师都给予肯定。

(2)将一共有多少个土豆作为主要研究的问题进行探讨: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重点提问: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算法。学生已经有了6的加法的计算经验,因此很容易探索出7的计算方法。

2.还剩下几个?

(1)出示两个连续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讲一个背土豆的数学故事,并提出问题。学生在讲壕数学故事的同时,老师要善于捕捉并引导学生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2)解决问题,并探索计算方法。重点提问:你是怎样得到还剩6个土豆的?鼓励学生结合操作活动(如画图、摆小棒、摆圆片等)对算式进行解释。

(3)反馈交流算法。教学时,如果有出现教科中是淘气和笑笑的方法,可直接出示笑笑和淘气是这样算出7-1=6的,你能读懂吗,引导学生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看图写算式,(课件出示课本37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说一说(课件出示几幅图片让学生说一说算式和算法)

3.画一画,填一填

出示珠子图让学生看图说一个加法算式、一个减法算式。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帮助小老鼠的同时学习了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使我们的口算能力得到提高。

四、小结

根据教师翻牌开火车回答口算。

如一只小老鼠正在往袋子里装土豆,一边有5个土豆,另一边有2个土豆。

学生列出5+2=7或2+5=7。

如袋子里有个土豆,掉出来1个,袋子里还剩几个?

引导学生列式并计算出得数:7-1=6。巩固复习学过的知识。

THE END
1.6和7的加减法教案5篇.docxWord — — PAGE 1 — 6和7的加减法教案5篇 教案是老师为了保证上课进度提早撰写的文字材料,想要提高自己的教学力量,我们就必需养成制定教案的好习惯,范文社我今日就为您带来了6和7的加减法教案5篇,信任肯定会对你有所关心。 6和7的加减法教案篇1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学校数学五班级上册第四单元内容,https://m.book118.com/html/2022/1029/8043123000005007.shtm
2.6和7的加减法的应用教案数学教案-6、7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45、46页内容:6、7的加减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学习了1—5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根据6、7的组成掌握6和7的加减计算方法。技能目标: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一图两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式计算。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感受https://www.unjs.com/h/b/899943.html
3.《6和7的加减法》(教案)2024学科网为您提供《6和7的加减法》(教案)-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4)精品资料,欢迎您下载使用或在线阅读,获取更多小学数学教案优质资源请关注学科网https://m.zxxk.com/soft/48498386.html
4.学前班数学活动教案:复习67的加减法学前班数学活动教案:复习6、7的加减法 这篇《学前班数学活动教案:复习6、7的加减法》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https://www.51test.net/show/4772433.html
5.6和7的加减法素养教案一年级数学人教版宝贝们,准备好踏入数学王国了吗?今天,我要带你们一起翻开《核心素养导向教学设计丛书》的神奇篇章,探索人教新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中6和7的加减法,让学习变得像探险一样有趣! 【数字小精灵的聚会】 想象一下,教室变成了数字小精灵的家园,6和7是这场聚会的超级明星!我们用小手偶或卡通贴纸代表这些数字小精https://www.jianshu.com/p/a7c2407a2a01
6.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数学(人教版)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10的认识: 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 10以内数的顺序: ①从小到大:0、1、2、3、4、5、6、7、8、9、10。 ②从大到小:10、9、8、7、6、5、4、3、2、1、0。 6—10的书写: https://blog.csdn.net/houlinghouling/article/details/86672310
7.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一致吗3、向量加减法的运算律: (1)交换律: ; (2)结合律: 4、坐标运算: 已知,则。 六、求向量的和的三角形法则的理解: 使用三角形法则特别要注意“首尾相接”,具体做法是把用小写字母表示的向量,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其中后面向量的起点与其前一个向量的终点重合,即用同一个字母表示),则由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http://sx.ychedu.com/SXJA/GEJA/612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