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电子课本+教学视频+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
电子课本
视频讲解
知识点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杭战
知识点1台儿庄战役
经过:1938年3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进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影响: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知识点2保卫大武汉
经过1938年6月开始,日军先后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100多万人参战,并在江西万家岭重创日军.
结果:1938年10月,武汉失陷,中国军队撤出武汉。
影响: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武汉、广州失陷后,抗日战争进相持阶段。
知识点3第三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获得会战胜利。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豫湘桂战役: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返共.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
图文解读
同步练习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一、单选题
A.济南市B.枣庄市C.临沂市D.菏泽市
2.下列关于下图所示战役的表述,正确的是()
A.彭德怀是这次战役的指挥官B.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C.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D.这是抗战中的最大规模战役
3.《李宗仁回忆录》中写道:“……捷报发出后,举国若狂。“……抗战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
A.准海战役B.百团大战C.台儿庄战役D.辽沈战役
4.李宗仁在回忆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长沙会战D.湘西会战
5.1938年春,日军进攻徐州。李宗仁指挥军队积极抵御,与日军血战近20天,中国军队歼敌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这场战役是()
A.百团大战B.台儿庄战役C.枣宜会战D.长沙会战
6.小明看到了“XX战役形势示意图”(如下图)。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该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
C.辽沈战役D.淮海战役
7.蒋介石电文:“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怕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材料说明台儿庄大捷的原因是()
A.全民族团结抗战B.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
C.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D.华侨华人支援抗战
8.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后,李宗仁对部下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20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这里的“救国机会”是指()
A.西安事变B.卢沟桥事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9.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①九一八事变
抗日战争的起点
②西安事变
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③七七事变
全国性抗战拉开序幕
④台儿庄战役
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0.《太行山上》、《血战台儿庄》、《狼牙山五壮士》等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再现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历程。这些影片取材的背景是()
A.北伐战争时期B.十年内战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11.台儿庄战役后,各地媒体连篇累牍的进行报道,中国抗战精神广泛传播,其原因是()
A.抗战以来第一次胜利B.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C.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D.抗战中最后一战
12.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是在()
A.台儿庄战役B.武汉会战C.第三次长沙会战D.豫湘桂战役
13.抗战相持阶段,湖南成为抗战的前哨阵地,中日双方在湖南进行了6次会战,其中取得胜利并在国际上产生积极影响的是()
A.第三次长沙会战B.武汉会战C.湘西会战D.徐州会战
14.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每个月打得一个较大的胜仗,如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掀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其中台儿庄战役的重大意义是()
A.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B.成为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C.粉碎了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D.实现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15.了解历史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列历史事件,按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②叶挺独立团夺取汀泗桥
③台儿庄战役的胜利④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④①③D.③①④②
二、材料分析题
16.1931-1945年,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抗战,最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赢得了抗战的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二九年十月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突然到来,迅速席卷全球,根本改变了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造成全球性经济大混乱这场经济危机给日本经济的打击是沉重的,为激进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提供了充分的气候和土壤。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一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余主张日本占领东省事,先提国际联盟与非战公约国,以求公理之战胜。”南京发表的《告公民书》称:“政府现时既以此次案件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已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对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摘编自《蒋介石日记》
材料三:七月七日晚,驻丰台的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夜间军事演习,借口一士兵失踪,攻击宛平城,駐守当地的第二十九军宋哲元部吉星文团奋起抵抗,战争全面爆发,蒋介石在七月八日采取了以下行动:电令宋哲元,“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并须全体动员,以备事态扩大;电令军委会办公厅主任徐永昌、参谋总长程潜,准备增援华北;下令孙连仲、庞炳勋率部北援。
——摘编自《卢沟桥事变史料》下册
材料四: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主要是第五战区将士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充满爱国热情地英勇作战的结果,还有一个原因是得到鲁南爱国民众的有力支持,他们一村一村组织起来,冒着敌人的炮火,日夜奔走在战场上抬运伤兵。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经济危机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为摆脱危机,日本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
(2)据材料二,归纳蒋介石及国民党对日侵华的态度。
(3)材料三反映了哪历史事件?树斗三跟材料二相比,蒋介石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4)据材料四:归纳台儿庄战役获胜的原因。
17.外族入侵,民族危难,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硝烟过后,引人深思。请加入“抗日战争论坛”,回答问题。
【板块一】国共两党言论
【板块二】重大事件回眸
【板块三】历史与现实
根据板块一,概括国共两党的共同主张。
(1)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请将板块二表格中的内容填写完整。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
(3)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建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主要目的。
(5)靖国神社供奉有“二战”战犯的牌位,你如何认识日本国会议员的参拜行为?
1
参考答案
1-5.BCCAB6-10.AACBC11-15.BBAAC
16.打击了日本的经济,促进法西斯势力崛起。发动九一八事变(2)寻求国际联盟的支持,不抵抗)(3)七七事变。由不抵抗变为抵抗(4)第五战区将士英勇作战,鲁南民众的支持。17.(1)全民族共同抗日。(2)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3)①1931年9月18日②西安事变③全国性的抗战爆发④南京大屠杀⑤台儿庄战役(4)哀悼死者;揭露日军罪行;警示后人。(5)他们的行为是错误的。这一行为严重的伤害了中国和曾经受到日本侵略的亚洲人民的感情;这一行为对世界和平造成了潜在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