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考试粗心、马虎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为孩子收藏!
2017-08-1610:02
作者:
最近很多同学反映,在考试过程中,容易马虎,每次都丢了很多不该丢的分。
具体症状如下:题目看错,难题会做,简单送分题做错,思路正确但计算出错、抄错导致丢分或算不下去。
粗心马虎丢分的原因大致归为两条,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习惯于依赖知识点,看到题马上就用知识点去写,忽略了问题问什么,题目条件是什么。
题目看错的原因:
1、最多的是因为看到题目非常熟悉,想都不想就做,导致错误;
2、精神恍惚看错(不认真,这种情况极少,通常考试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
解释:很多同学看到题目感觉很熟悉很简单,想都不想就开始算,结果一不小心方向就错了,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忽略了题目条件表述和你以前熟悉的题型上细微的差别,导致做错。这是过于想当然造成的,中了命题人的陷阱。这属于“兴奋”型马虎。
而真正的“看错”题目,指的是精神不集中不认真导致看错,这个除非考生心不在焉,不把考试放在心上,或者因为生病,基本上不可能出现这种错误的。但是很多同学认为自己“粗心”看错是因为精神恍惚,其实本质上也是由于过于兴奋或者过于紧张,题目一看,见过,兴奋,然后回忆,不自觉忽略了细节。或者因为没见过,紧张,开始回忆知识点,也忽略了细节。
【解决方法】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先看完再写,不要看的过程就马上产生解题的念头。有时候你猜中了开头,却忽略了结尾。一定要看清楚问什么,题目条件是什么后,再思考,就可以避免这种错误。做题要以题目本身为出发点。根据问题、题设开读懂题意。题目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千万不能想当然。
2、个人习惯过于分散。喜欢心算,心里想着怎么解答,结果写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
计算错误多的原因:
1、喜欢心算造成的;
2、草稿乱打,东一块西一块;
3、太随心所欲,所以容易抄错。
解释:这个多半与考生性格有关。一般容易犯这类毛病的考生都有“随手乱丢东西”的毛病。在考试时,喜欢心算。宁愿在脑海里推演步骤,强行记住结果,也不愿意写出来。如果实在要打草稿,多半信手拈来,草稿纸一片混乱,随便找个空白处就开始计算,形成东一块、西一块的拼凑型草稿,结果一不小心抄错。更有甚者,由于打草稿过于随意,考试一紧张,找不到之前计算的部分,或者过于随意,笔迹夸张,自己不认识或抄错。这就是计算错误的根本原因。
改掉粗心的6个习惯
粗心的危害不言而喻。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总有很多同学痛心不已,感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分析试卷后得出结论:又是粗心惹的祸!而且粗心这个坏毛病“貌似”由来已久,总也改不掉。
粗心只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一定能改掉!之前尝试过却没有成功的同学,只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而已。下面总结出来的几招,渴望彻底改掉粗心习惯的同学可以试一试。
第一、慢慢读题。拿到试卷后,读题速度要慢,尤其是题目较长时,更要慢读,细细读!一边读,一边思考,同时把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比如,把已知的数据标示在题目的图上。切记,题目没有读完,不能妄下结论。这样一遍读下来,基本也就只需要一遍,有用的信息都正确的进入自己的脑海,做题就能正确运用所有的已知条件啦!那么看错题目,看漏条件这些事故,就彻底跟自己拜拜喽。
第二、演算工整。解答数学题时很多计算都会在草稿纸上进行。草稿纸嘛,又不用给别人看,所以很多同学的草稿纸就乱成一团糟。相信同学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遇到复杂题目,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很多方程、计算式。然后费劲仔细观察这些方程,找出隐藏的关键信息,才能解出题目。这时候,如果自己的草稿纸上的计算过程比较整齐,干净醒目,那么发现已知条件中暗含的关键信息就比较容易,更不会发生挪错数字,弄错符号等情况。解题过程自然一帆风顺!
第五、专心做题。平时练习题目,作业要重视,把它们当作考试题目看待。做题的时候先把电脑,MP3关掉,然后集中注意力,快速的完成。之后再去听音乐,休息。慢慢的养成专心做题,专注做事的习惯,粗心自然就会远离你。
第六、信心、决心、耐心。粗心一种习惯,坏习惯,每一个人经过努力,都能改掉这个坏习惯。需要的是自己树立信心,下定决心,同时耐心的坚持。慢慢的就能把这个坏毛病,用细心的好习惯去替换掉。细心的习惯一旦养出,粗心将彻底离开你。
如何变的细心
粗心的毛病一定要改,爸爸妈妈千万要重视。这个毛病小的说丢三拉四,大的说会影响孩子将来的成就。
在快乐中变得细心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粗心的时候,所以粗心一点也不可怕。虽然粗心可以改正,但需要通过正确的方式方法。最关键的不是粗心本身,而是对于粗心的态度。
不要直接去告诉孩子结果,要让孩子去亲身体验、感悟。不要因为粗心去责怪孩子,不要一遍遍提醒孩子“不能粗心”。其实那都在强化他的粗心,因为孩子潜意识里只接受有实质性意义的信息,比如说:“以后不要再这样粗心大意了!”,反而会让孩子加重粗心大意的印象。如果我们反过来做,在他粗心的时候不理睬他,淡化他的粗心,然后在他偶尔不粗心时马上表扬他,强化他的细心,这样就会逐渐朝着细心的方向发展了。
妙招对抗粗心
造成孩子粗心的原因很多,既有孩子自身性格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也有认知力低、视觉辨别能力差等生理因素的影响,需要从各方面入手来改善。
对孩子来说,我觉得泛泛而谈粗心的危害没有太大作用,当他们还不能理解大道理的时候,就要从他们身边的小事入手,从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事情入手,才能让他们对粗心的危害深有体会。
俗话说:“有个能干的妈妈,就一定有个笨女儿。”所以,不要替孩子做太多的事。如果能让孩子多做一些细活儿,如写毛笔字,缝纽扣等,就能锻炼孩子的细心习惯。通过改变孩子的行为来改变他的习惯,以至最后改变个性。日积月累,你会发现孩子的粗心渐渐减少,在快乐中变得更加细心。
再次,注意细心训练和习惯培养。经常做一些精细和对比训练,做一些类似“找不同”等提高注意力辨别力的训练,在实际操作中一点点提高认知能力和视觉辨别能力。通过努力发现并及时肯定孩子的细心来纠正粗心,以强化细心、淡化粗心来达到改变粗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