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字推理题技巧和答案

作差(作和)型是普通多级数列的典型代表,这里以作差型数列为例,作差,顾名思义,是指后项减去前项(或前减去后项)得出一个有规律的数列。一般考试最多就是考到二级、三级作差。

例1:5,13,25,41,()

我把刚才那个作差的数列用图表的形式来展现给大家,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些规律,没错,那就是他的递增不明显。

划重点:作差型的数列有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整个数列的递增不明显:

如果单调陡增很明显的话,就是考另外两个考点,一是递推数列(多与前后倍数有关系),二是幂次方类(如平方,三次方,四次方等),这类型接下来会详细讲解。

这类简单的多级数列,一般是采用作差法来解题。作差法分为一级作差和多级作差,一级作差就是作差一次就可以看到明显规律,多级作差就是需要作差两次或两次以上才有明显的规律。

紧记!用作差法的题目,数字之间递增或递减的速度是比较慢的。

(一)一级作差

1,3,5,7,()

注意:作差出来的数字都是有规律的数列,

如1,2,3,4或2,4,6,8

大家按这个方法来做一下这两道题:

例2:0,1,6,15,28,()

例3:1,2,6,15,31,()

(二)多级作差

俗话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一顿宵夜解决不了的事,如果有,那就两顿。作差数列也是同样的道理,你作差一次找不到规律,那你就再作差一次,看能否得到明显的规律。多级作差就是指需要作差两次或两次以上才有明显规律的数列。

例:1,2,5,12,25,()

解:

二、多重(分组)数列

分组型的数列比较明显,那就是这个题干一般都有8个或8个以上的数,又或者有明显小数点的,你看到这样的题,要立刻想到分组,先分组再找规律。分组通常有几个类型,分别是奇偶数位分组、数字内部分组或数字合并分组等。

1.奇偶数位分组:

分成两组:

(1)奇数位组:1、4、9、16

(2)偶数位组:4、6、8、10

2.数字内部分组:

(1)整数组:1、2、4、9

(2)小数点组:1、3、5、7

3.数字合并分组:

5、11、12、10、13、15、19、()

[5+11],[12+10],[13+15],[19+?]

16,22,28,34

4.前后对应分组:

1、3、2、5、10、13、12、(?)

[1+?],[3+12],[2+13],[5+10]

拿最后一个例题来分析,通过分组我们可以发现,前后项相加都是等于15,因此?处应该填“14”,但是你一定要知道,前后项分组有时对应结果是常数,有时对应是递增或递减数列。

备注:

1.其实前后对应分组只是数字合并分组的一个细分,为了让大伙更好地理解,我就把他单独拿出来讲解;

2.数字合并分组只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而取的名字,这个类型的数列会有几种变形,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大家要学会应变。

现在大家用刚才教的方法做如下几道题:

例4(2014广东)

8、3、17、5、24、9、26、18、30、()

例5(2017吉林)

ln4-ln3,ln8-ln8,ln16-ln15,ln32-ln24,(),ln128-ln48

A.ln64-ln35B.ln32-ln28

C.ln64-ln36D.ln32-ln35

三、递推数列(前后关系型)

刚才已经说过,如果单调陡增很明显的话,就是考另外两个考点,一是前后倍数关系,二是幂次方类。其中前后倍数关系类的数列,是递推数列中比较常考的一类。

所谓递推,是指前后项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然后按这个关系递推出结果,也就是后面的数是根据前面的数按照一定的关系得来的,最基本的递推关系就是和、差、积、商。

(一)先拿几个例子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递推数列:

1.和,如:

1、2、3、5、8、13、(21)

1+2=3,2+3=5,3+5=8,

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

2.差,如:

21、13、8、5、3、2、(1),

21-13=8,13-8=5,()=3-2=1;

3.积,如:

1、2、2、4、8、(32)

1x2=2,2x2=4,()=4x8=32;

4.商,如:

32、8、4、2、2、(1)

32÷8=4,8÷4=2,()=2÷2=1。

(二)递推数列解题思维

递推数列,关键是找关系,前后项可以通过什么相互关系得来呢?这类题目一般是从第二项或者第三个项开始找关系的:

例6:1,2,3,10,39,()

也就是:3是怎么来的、他和前面两项可以通过什么关系转化而来;10是怎么来的、39是怎么来的。当然,这道题有几种解法。

四、幂次方数列

包括(平方数、立方数、4次方)。这类题本身是幂次数,广东经常考这么简单的,最多就是在幂次数的基础上加减一个数,这就演变成修正幂次数列。这类型的题目其实很简单,但是平时要多练习,培养自己对数字的“敏锐”性。

首先,你要谨记三个法则:

(一)一个数是可以有多种不同次幂的

一个数是可以有多种不同次幂的,要灵活变通,做题时最好从只有一个次幂的数下手,再倒推其他的。

(二)看到一个数,要知道这个数是可以通过哪个幂次方的数修正而来的,也就是说:你看到66,你要想到可以这样得来:

思维一定要灵活应变。

练习一下,你们告诉我这几个数可以怎么变来的:

例7:3,6,10,20,29,30

其他几个数大家用这个方法写出来。

(三)负幂次方变换

一般出现在有几个数字,突然冒出一个分数,这时需要考虑负幂次方变换。

解:这道题都是数字,但是最后突然冒出一个分数,我们可以从这个分数开始下手,用负幂次方的方

这时我们需要继续分析,这几个数变化形式最少的就是“9”,“9”可以变成“”;“5”可以变成“”,这时把数列重新列一下:

这时规律是不是有点明显了,底数是“1、3、5、1、9”是不是类似于经典的“1、3、5、7、9”数列呢,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个数列化成:

底数和指数分别成规律。

备注:一般变形都是从变化形式最少的数下手,千万不要从变化形式多的下手,如“1”,他有无数种变化方式,因为任何数的0次方都是1,当然0的0次方除外,没有意义。

其次,你需要多加练习:

例7(2017上海)1,32,81,64,25,()

A.12B.10C.8D.6

五、分数数列

分数数列考察的方向也有几个,分别是“化同”、“分子分母分开找规律”“反约分”、“前后关系”等,下面我们逐一讲解:

1.“化同”,也就把整个数列的分子或者分母化成同一个数,然后找规律。方法观察数列,能否把分母或者分子通分化为一致,能一致就进行分母或分子同分,然后观察规律。

现在你们用这个方法来做一下这题:

2.“反约分”,这类题目首先要观察分数的趋势,看是否递增。

(1)递增:先分开看(分子分母是否单独成规律),再一起看(分子、分母一起观察,相互之间是否有规律)。

(2)不递增,即上下起伏:我们就要把数列变成递增的,这时约分、反约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反正以上两种方法我总结为,可以把分母通分成一样的最好,不能的话就把就需要我们“造”一个数列出来,一般是分母和分子分别弄成一个明显关系的数列。

解:这题一看上去是不是有点乱,但是我们按方法来,可以变成同分母吗,明显不能,那只能想办法把分子或分母变成有规律的数列。

我们发现这个数列中:

因此先从分母下手:3、2、7、11、9

可变为:3、4、7、11、18

分子也顺势变成:1、2、3、5、8

整个数列就变成:

这里强调一点:2变成4,这个4不是乱变的,是要在一定区间范围内的,一般是前后项之间的,这里就是3和7之间。

3.“前后关系”,顾名思义,这类数列前后项之间是有一定的关系的,一般是乘或者除,作差作和之类的比较少。

解:我们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发现他的规律有点意思,前一项的分子分母相乘(2x5)等于下一项的分母(10);前一项的分母分子相减(5-2)等于下一项的分子(3)

六、机械拆分数列

这类型的题目,如果你是按照之前的思路是无法算出来的,广东很喜欢考这些题目的。这些题目有个特征,就是数与数之间毫无特征,有时突然增大或突然增小,或者都是很大的数。反正就是正常逻辑解释不了的。这时就只有运用数字内部规律来找了。

字内部规律一般是内部相加减或相乘之类的,行内一般叫机械拆分,反正哪个容易理解你选哪个。

例13:325,118,721,604

解:这是广东的一道原题,我们来看看怎么做。从325到118再到721,忽然增大忽然减小,用多级数列或者递推数列之类的解法来做,想到下一年省考开始,你还是解不出的,这类型的题目要把数字按照个位十位百位单独分开来看,然后再内部相加减或相乘之类的来找规律。

(1)325=3+2+5=10;

(2)118=1+1+8=10;

(3)721=7+2+1=10;

(4)604=6+0+4=10.

这时我们就非常清晰了,各个数位之和等于一个常数。但我们要注意,有时各个数位相加减得到的结果有可能是普通的等差数列,也有可能是一个质数数列,反正就是相加减后得出一个有规律的数列。

现在大伙用这个方法来做一下这两道题:

例14:3721、6636、339、5525

例15:102、113、106、801、()

七、图形数列

图形题表现形式也有几类,如“九宫格”“四宫圆”等,一般解法都是相邻数之间找关系,不外乎加减乘除,或者平方之类的。做这些题首要的是找到对应“?”所在位置的关系。如例16中的7、2是通过什么关系得来的?

例16

解:“?”对应的位置分别是A图中的7和B图中的2,我们现在来想,7、2是通过什么关系得来的,刚才说了,一般解法都是相邻数之间找关系,不外乎加减乘除,或者平方之类的。所以我们得留意“7”周围几个数之间有什么相互关系。

(1)找倍数关系:15÷5=3;

(2)找平方关系:这道题没有;

(3)找加减关系:15-5=10;10-7=3

这时我们发现:15÷5=3,10-7也是等于3,是不是找到一点所谓的关系了。接着我们拿B项来验证一下:24÷4=6,8-2=6,验证通过,因此“?”对应的数是4(32÷8=4,8-4=4).

用刚才的方法来做一下这道题,提示一下,这道题和平方有关系。

THE END
1.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2025年1月)报名问答1.2025年1月合格考开考哪些科目?考试如何安排? 2025年1月开考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其中语文、数学采用笔试方式。外语分为笔试和听说测试,其中笔试不含听力;听说测试包含听力内容,采用人机对话方式分批进行。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合格性考试,均采用机考形式,多科混排同时开考。考试时间安排http://xuemaedu.net/news/detail?id=96efb45330c74fb2b282e9a74e498be11011
2.重庆市巴蜀中学教育集团2024重庆市巴蜀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一(上)半期考试生物答案部分示例: 1. BI 【解析】细胞学说并没有使生物学研究进入分子水2。 2. C 【解析】该选项没有用到归纳法。 3. C 【解析】一个“熊猫孤岛”里的所有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可以形成一个群落。 https://www.qusouti.cn/2025da/3290.html
3.学考2加1七年级语文系列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同步练习册答案 > 学考2加1七年级语文系列答案 2021年学考2加1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2021年学考2加1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 首页 练习册答案 课本点读 寒假作业答案 暑假作业答案 试题分类 退出登录 https://m.1010jiajiao.com/qx_daan/series/id-542-gid-7-sid-1.html
4.期终考试网考指导手册网考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考生使用“用户名+密码+人脸识别”的方式进行验证登录,无摄像头不能参加考试。 (1)用身份证号码之外的其他用户名登陆,会显示用户名错误。用学号登陆会提示用户名不存在。 (2)期终考试:本学期无考试科目(上学期未选课,或学分已修够),登陆时会提示用户名不存在。可登陆个人学习系统,查看本http://www.bjtcm.com.cn/wangkao-wt.html
5.《济南外国语学校详细介绍》【数学面试】1 个学生,两个考官。一个学生抽一道题,给 3 分钟时间,说出解题步骤和答案,会给纸和笔。(30 分) 二、2017 济外初中部中考成绩 2017 年济南外国语学校中考最高分 559 分,裸分 550 分以上 7 人,500 分以上 614 人(含27 名推荐生)占毕业生总数的 5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809/18/13018481_929367300.shtml
6.公务员1言语理解结论在中间言语4.2、正确答案1、只有 和才之间的部分是重点 2、只有如果省略,才(方)之前的内容是重点5、对策常考对策标志词后是重点5.1、对策标志词1.应该、应当、应、必须、需要、要、必须 + 做法 2.通过/采取……手段/途径/措施/方式/方法/渠道,才能…… 3.前提、基础、保障 4.负有……的义务/……的必由之路/……https://blog.csdn.net/qq_47848696/article/details/126622560
7.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信息技术(1)熟练掌握文字处理工具软件(Word)的基本操作方法。 (2)能根据任务需求,选择、使用文字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3)熟练掌握图表处理工具软件(Excel)的基本操作方法。 (4)能根据任务需求,选择、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分析数据,表达意图。 https://fszx.lyun.edu.cn/info/1039/1057.htm
8.深圳市2024年高考(含3+证书)报名手册报考须知!附报考问答→(1)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高考)考生; (2)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考试(简称“3+证书”考试)考生(含报考高职院校的退役士兵、西藏新疆内职班应届毕业生); (3)高职院校依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成绩录取(简称依学考成绩录取)的考生,未参加高考报名的考生将无法依学考成绩录取;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961387586650241
9.1.什么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 什么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于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目前除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军队)均已开考,是我国规模最大https://www.sceea.cn/ZXKS/ZK_JY.html
10.www.sxlpd.com/clp85/1248.html2007年1月3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局令第26号)第十八条第2款规定,经营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或者其他依法经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不在岗时,应当挂牌告知,并停止销售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 http://www.sxlpd.com/clp85/1248.html